山西晚報網--2009-06-25
有一種新的保健方法現在很流行 眼下有種對人體痛癥的全新解釋:長時間不變的姿勢不僅導致筋腱萎縮,而且形成骨頭錯位,這種細小的筋縮和錯位用CT掃描等儀器查測不出來,卻造成頭暈、胸悶、頸椎痛、腰痛、手腕痛等各種莫名疾病。 解決方法不是手術、吃藥,而是拉筋和復位。 在這本《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書中,用了大量圖例,詳解香港著名中醫朱增祥的“朱氏拉筋法”,講述各種場合的拉筋應用。這套拉筋保健手法,配合拉筋凳使用,對頸椎病、腰椎病、電腦綜合征等白領人群職業魔癥有立竿見影的療效。 筋縮是人體衰老的原因,也是人體衰老的結果。人老了,眼花,耳聾,腰駝,背弓,腿僵,渾身沒勁。從中醫角度看,衰老與精氣虛衰,氣血失常有關。而十二經筋,不僅連綴百骸,還分布于眼、耳、口、鼻、舌、陰器等部位,對這些器官功能活動起著維系作用。所謂“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自然會讓人的五官等減緩衰老。 用“百歲老人盤腿坐”檢索,找到相關網頁419篇,百歲老人許多都愛盤腿而坐,為什么呢? 因為經常練習盤腿,可以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有利于預防和治療關節痛———實際上是將整個下半身的筋拉松了!對,是拉筋!另外,久練盤腿,可以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等于增加了上半身的血液循環,特別是胸腔和腦部的血液循環。這個姿勢還能使呼吸系統不受阻,讓人的呼吸順暢。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國學大師南懷瑾,今年91歲,在他有關太極拳與道功的論述中,提到筋長與壽命的關系: 太極拳主要的重點,還有腰的運動,即注重身體下半截的生命力,道家講任督兩脈是人體的主要生命線,尤以督脈為陽,自后腦腦下垂體區延伸,到下頸項部位,開始分支散為兩支經脈于脊椎兩側,至腰下尾閭又合而為一,至會陰復再分支,行于兩足,下達足底,故練拳的人,久久練至兩腿足筋越練越柔,則自然長壽,一般人年紀越老,因體內石灰質增加,膠質減少,經絡萎縮,兩腿愈來愈卷縮,走路老態龍鐘,連頭頸都沒有彈性,倦態畢露。練拳的人,則鍛煉筋骨,使之柔韌,隱伏有病痛的部位,亦可由麻木而漸知酸痛,而漸復正常。練拳打坐能知覺腰酸背痛,亦是好現象的開始,以后即恢復自然,萎縮的筋脈亦拉長,每拉長一分,即有年輕一歲左右之妙用,當然這是假說的數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