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閑談

yumen

060|《郁悶》|雷明作品

開始,受很多年前讀過同類書《愛情劊子手》影響,不大習慣作者半紀實、半虛構(gòu)表述方式,待到讀進,才發(fā)現(xiàn),半虛構(gòu)這種敘事方式剛好可以在保護受訪人前提下,順手一眨眼在情感手術(shù)臺上將人性真相大卸八塊……而如是休克療法在面對實名制下那位訪客時難免姑息……至少手下留情?

fuqindezhihui

061|《父親的智慧》|蒂姆-拉瑟特作品

“是的,我哭了。我想要我爸爸,說來真是怪怪的。”現(xiàn)年七十歲諾獎得主謝默斯-希尼不久前這樣承認。希尼三年前中風后,曾像個孩子一樣哭著找爸爸。這細節(jié)本書作者若知,會收入。那樣,本書副題“兩代共讀的一二九段親子情”會改成“一三〇”?

我老婆懷孕生孩子那會兒,很晚我才知道是雙棒。找了位高人算,說跟你一個星座,十五六年后的憤青年紀,估計也是波瀾不驚。果真也是應(yīng)驗了高人預(yù)測……眼下呢,只要我不十分更年,也是相安無事。

不過,以一己之驗判斷,我的傷感是,一個人整整理解父親,常常是在父親病倒后……張大春寫《聆聽父親》是這樣,羅斯寫《遺產(chǎn)》也這樣……如是習慣性遲到讓所有只有小子沒有閨女的父親惶惑。

從這角度看,本書等于為天下兒女預(yù)留出廣闊提前量:在父親沒病倒前,能為他做的最貼心的事可以是遞上一支煙,順手摁亮火機;更可以是聊天;是,最最昂貴的,最終是理解。

“我父親一周有六天給人理發(fā),一直理了十五年。他只給人理發(fā),他也只會理發(fā)。他就考說一句‘您要理多短?’養(yǎng)活了我母親和我們?nèi)值?#8221;……這樣的回憶就是理解吧。它的昂貴在于,近似的知會常在葬禮后方才忽然遲到。

no logo

062|《NO LOGO顛覆品牌全球統(tǒng)治》|克萊恩作品

早幾年看過臺譯版。這本書能量巨大。作者只用食指拇指就把很多人的大夢捏碎。書中一章談及“品牌化的明星”,算是解開黑幕,破滅幻象:耐克曾在“首 席執(zhí)行官喬丹”廣告系列中大力強調(diào)喬丹的企業(yè)雄心——廣告里有他在球賽中場休息時間換上西裝,沖向辦公室的畫面。可私底下,該公司一直厭惡喬丹在耐克以外 的任何活動。因為喬丹根本不在乎游戲規(guī)則。

zheshiai

063|《這是愛》|麥家碧謝立文作品

這本該算是麥兜系列的歸來之作。從明亮期的“微小小說”,到黑暗期的“屎撈人”,沒變的是微小庸常之愛。歸來是在這個酷熱之夏,愛和愛先寒暄,再握手……然后呢?愛和愛做出一個抱姿,嘴里咕嚕出三字:久違了。

在麥謝筆下文中依舊延續(xù)“麥兜麥嘜”溫情不濫情、童趣不幼齒、機智不圓滑的一貫風格,將主角麥兜再次置放于母愛、友愛、大愛、小愛的取景框中,憨直勤勉的他如逃逸出現(xiàn)實框架的一個永恒例外:愛如既往,溫煦,明亮,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的還有承接“麥兜麥嘜”系列而來的經(jīng)典畫風:純粹,溫情,優(yōu)雅,憨樸……在麥謝不拘一格、率性自由圖文組合里,歸來的麥兜再次書寫凡俗和善良:有純真、樸白和心疼。

zunyuhuainianbeibingyang

064|《鱒魚懷念北冰洋》|張冠仁作品 

張冠仁在本書自述中稱自己是“模棱兩可懷疑論者”,這個自我定位讓我在最初看到它的那個瞬間也模棱兩可起來……與寫《阿布》時期的張冠仁比,隱匿在 阿肯身后的作者幾乎終止了原本就微乎其微的面向大世界的挑釁,而將探究在內(nèi)心深掘。“我喜歡而又憎惡這座城市,他是我的故鄉(xiāng),我的地獄,我年邁而又意氣風 發(fā)的情人”……前面這個句子出現(xiàn)在小說第十八小節(jié)的節(jié)首,阿布變成阿肯其實就是學生變成考生……面對更迷宮的更復(fù)雜,熱忱反倒更成熟更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