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有各種各樣不同打法,還有多種戰術。不管是甚堋打法,戰術如何變化多端,乒乓球技術離不開四個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和落點。
力量作用於球,是通過球的前進速度和旋轉強度表現出來的。如果你在進攻當中猛力扣殺,使對方接不好,那堋你就要打得有力量。如果你是在加強旋轉的強度,無論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堋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為了盡量減少對方的準備時間,你必須抓緊時間,爭取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把球回擊到對方的 面上,使對方措手不及,這就速度。 為了增加對方還擊的難度,還可以制造各種旋轉球,迫使對方回球失誤後“出機會”球,這就是旋轉。 乒乓球不大,要使自己打過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須要調動對方前後、左右的移動或奔跑。因此要講究落點。 所以說,力量、速度、旋轉、落點是乒乓球技術的基本因素。 接發球的判斷 判斷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接發球的方式和接發球的成敗。為了判斷發球的旋轉性質、旋轉強度及來球線路落點,應利用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1、 就對方發球時的站位決定自己接發球的站位。 2、 觀察對方發球前的引拍方向。 3、 觀察球拍觸球瞬間摩擦球的方向,判斷球的旋轉性質。 4、 觀察發球時揮臂的動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斷球的落點長短和旋轉強弱。 5、 根據發球的第一落點判斷來球的長短。 6、 根據球在空中的飛行弧線判斷旋轉。 7、 根據手感判斷來球的旋轉。 8、 記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顏色及各自的性能。 接發球技術的具體運用 1、 接上旋轉(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擋回接,拍面適當前傾,擊球的中上部,調節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長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時多向前用力。 3、 接左側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擋(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擊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來球的左側上(下)旋力。 4、 接右側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擋(搓球或拉球)回擊,拍面稍前傾(后仰)并向右偏斜,擊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點和方法與接左側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網短球 用快搓、快點或臺內突擊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6、 接轉與不轉接 在判斷不準的情況下可輕輕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線和落點。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發球 長膠、生膠、防弧膠的發球基本屬不轉球,用相應的方法回接。 8、 接高拋發球 如球著臺后拐彎的程度大,應向拐彎方向提前引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