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在我國以及全世界發(fā)病率都很高。發(fā)達國家糖尿病患病率在6%~10%以上,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約在2%~4%。到目前為止,全國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已在3000萬以上,成為繼心血管和腫瘤之后第三位"健康殺手"。糖尿病可導致失明、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衰竭、神經(jīng)病變、肢體壞疽以致截肢、昏迷等多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糖尿病定義
糖尿?。―M, Diabetes Mellitus)一詞是描述一種多病因的代謝疾病,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隨因胰島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
•隨著糖尿病得病時間的延長,身體內(nèi)的代謝紊亂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導致眼、腎、神經(jīng)、血管和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并發(fā)癥,以致最終發(fā)生失明、下肢壞疽、尿毒癥、 腦中風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血糖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稱為血糖。正常人血糖濃度相對穩(wěn)定,飯后血糖可以暫時升高,但不超過180mg/dl,空腹血液濃度比較恒定,正常為70-110mg/dl(3.9-6.1mmol/L),兩種單位的換算方法為:1mg/dL=0.0655mmol/L
血糖的正常范圍
•正常情況下,血糖濃度在一天之中是輕度波動的,一般來說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這種波動是保持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 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空腹波動在3.9~6.1mmol/L(70~110mg/dl)之間。餐后2小時血糖略高,但應該小于7.8mmol/L(<140mg/dl)。因為正常人血糖的產(chǎn)生和利用是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因此可以維持血糖相對穩(wěn)定,既不會過高,也不會過低。 空腹血糖(3.9-6.1mmol/L) 餐后2小時血糖(3.9-7.8mmol/L)
什么是胰島素
•什么是胰島素?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體內(nèi)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在人體十二指腸旁邊,有一條長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著許許多多的細胞群,叫做胰島。胰腺中胰島總數(shù)約有100~200萬個。胰島細胞根據(jù)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為以下幾種:①B細胞(β細胞),約占胰島細胞的60%~80%,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②A細胞(α細胞),約占胰島細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島素相反,可增高血糖。③D細胞,約占胰島細胞總數(shù)的6%~15%,分泌生長激素抑制激素
血糖的來源與去路
血糖的來源
(1)食物,米、面、玉米、薯類、砂糖(蔗糖)、水果(果糖)、乳類(乳糖)等,經(jīng)胃腸道的消化作用轉變成葡萄糖,經(jīng)腸道吸收入血液成為血糖。
•2)儲存于肝臟中的肝糖原和儲存于肌肉的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
血糖的去路主要有三條途徑:
(1)葡萄糖在組織器官中氧化分解供應能量; (2)在劇烈活動時或機體缺氧時,葡萄糖進行無氧酵解,產(chǎn)生乳酸及少量能量以補充身體的急需; (3)葡萄糖可以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儲存起來;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肝糖轉變?yōu)橹镜取? 糖尿病的癥狀
•典型的癥狀是多尿、多飲、多食與體重減輕,按發(fā)生機制講是應按這個順序發(fā)生,但也可以僅僅突出某一個癥狀。
糖尿病的其它癥狀
•1)疲乏
2)皮膚搔癢 3)容易感染 4)皮膚感覺異常 5)視力障礙
6)性功能障礙 7)X綜合征 警惕無癥狀性糖尿病
• 1、定期進行檢查,尤其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必須定期查血糖,特別注意的是必須查飯后血糖,或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及胰島素功能檢查。
•2、有些糖尿病患者無明顯糖尿病癥狀,而僅出現(xiàn)合并癥的表現(xiàn),如突然視物模糊,視力障礙,無原因的周身皮膚瘙癢或反復起癤子,女性病人外陰瘙癢,頻繁的尿路感染,后腳發(fā)涼,四肢麻木或疼痛,以及突然出現(xiàn)腦血栓、意識障礙及昏迷等,發(fā)現(xiàn)以上情況均應立即去就診,以便及早診斷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診斷標準<1997>
•1.有糖尿病癥狀,并且任意血糖高于11.1毫摩爾/升。
2.空腹血糖高于7.0毫摩爾/升。 3.OGTT2小時血糖高于11.1毫摩爾/升。75克OGTT(糖耐量試驗)仍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要求進行。 符合上述標準之一的患者,在另一天重復上述檢查,若仍符合三條標準之一者即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類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其它特異型
預防——對糖尿病前期防治的意義
•IGT和IFG皆顯著增加糖尿病發(fā)病的危險性,單純IGT和單純IFG增加糖尿病危險性的趨勢是相似的,而IGT和IFG兩者兼有的患者發(fā)生糖尿病的危險性最高。因此,對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就十分重要。
糖尿病的治療
•飲食療法、
運動療法、
藥物治療、
血糖的監(jiān)測
糖尿病知識的普及
•糖尿病是終生疾病,目前還無法根治。但糖尿病是可以防治的。糖尿病必須靠綜合治療,我們稱之為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分別是飲食治療、運動、合理用藥、自我監(jiān)測及糖尿病教育,自我監(jiān)測是跑在最前面領路的馬。這五匹馬要齊步并進,就需要一個好的趕車人,這個人就是接受過糖尿病知識教育的患者本人。只有這樣才能把治療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生病期間的自我護理
•* 切記不可隨意停止胰島素治療。因為生病時人體需要更多的胰島素,即使嘔吐、腹瀉、不能進食,也不能隨便停止胰島素注射,而是應該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調(diào)整胰島素的用量。
•* 加強監(jiān)測血糖和尿酮體。根據(jù)病情血糖監(jiān)測應該在每天4次以上,血糖高于15mmol/L時,應檢測尿酮體。根據(jù)血糖監(jiān)測情況,臨時調(diào)整胰島素的劑量。
• 保證飲水,鼓勵進食以提供人體日常所需。食欲不振可少食多餐,多用流食,如粥、牛奶、果汁、面條、面包等。
•* 如病情嚴重,無法自己解決者需及時送往醫(yī)院
接受手術
•糖尿病人抵抗力弱,手術傷口容易感染。
* 手術容易使患者血糖發(fā)生波動。 * 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以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和傷口的健康愈合。 * 緊急手術不考慮血糖水平,應抓緊手術,胰島素控制血糖。 * 手術期間應加強血糖監(jiān)測。 * 為使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期,短期積極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該何時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
•這完全依賴于您自己。但是如果您正在試圖調(diào)整您的血糖控制,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最好時間是:
·每次餐前 ·睡前 ·每次餐后1-2小時 ·半夜時,如凌晨2點或者3點,一周至少進行一次半夜的血糖監(jiān)測 •有時您也許需要額外的血糖自我監(jiān)測:
·當您患感冒、發(fā)燒等其它疾病時 ·如果您懷疑自己出現(xiàn)了低血糖 ·在您準備開車之前 ·當您需要進行體育運動時 ·當您一覺醒來感覺自己有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時 ·當您需要改變自己的胰島素治療方案、口服降糖藥劑量、飲食或者運動時 ·當您體重增長或者降低時 ·當您懷孕或者準備懷孕時 ·當您正在接受強化的胰島素治療時 ·當您因為某些情況而無法感覺低血糖預警癥狀時 |
|
來自: dacpx > 《糖尿病慨述---幻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