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12日黃浦區東南部散步  
 南倉街上看陸家浜路399號(南倉街口)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

 有一女子在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做了一件如圖樣式的婚裙,共費580元。
 沿南倉街向北而步。
 離上圖30m處的南倉街。
 從南倉街南面第一交叉口多稼路。
 書歸正傳。多稼路東頭可見到南浦大橋。
 從多稼路進薛家浜路向北
 前方為蘆席街
董家渡一帶,地處黃浦江畔,宋代已在沿江形成小集市。清康熙年間,隨著沙船業的興盛,行業碼頭驟增。從董家渡到南碼頭,有竹木行業的竹行碼頭、新泰碼頭、豐記碼頭,油醬業的萬裕碼頭,豆米業的三泰碼頭,油車業的油車碼頭等近20個行業碼頭。此外,董家渡和南碼頭是輪渡碼頭;王家碼頭有躉船,可泊大輪船。為便于漕糧交兌和轉運,在薛家浜還建大型漕糧倉庫。交通的便捷帶動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上海的沙船,福建、溫州等地釣船(大型帆船),運載木材停泊在王家碼頭到南碼頭一線,木行應運而生,店多成市。逢棉花收購季節,閩粵商人前來設點收購,大批花行設在花衣街。糖坊弄多麥芽糖作坊,蘆席街以加工蘆席著稱,鉤玉弄(原名狗肉弄)有殺狗作坊,相關地名沿用至今。各地客商為聯絡鄉誼,謀求商業發展,先后在域內設立商船會館、木商會館、湖州會館、江西會館。其中建于清康熙年間的商船會館是滬上規模最大的會館。上海開埠后,建董家渡天主堂,統轄江蘇、安徽兩省天主教教務。咸豐十年(1860年)轄區沿江一帶曾遭法軍排炮轟擊,大片房屋塌毀。民國26年(1937年)淞滬戰爭時再次遭日軍飛機轟炸,在新街、石街一帶產生大片棚戶。解放前轄區道路狹窄泥濘,房屋破舊,公共設施缺乏,大批居民生活無著落。
 蘆席街
 洗衣房,這里生活也社會化了。

 薛家浜路34號董家渡集貿市場

 掛萬國旗,街頭高峰會議。
 
鮮蒜1斤5元、蠶豆1元1斤、5元5斤半
 穿著睡衣上街,早晚里外效率化。
 這么窄的小路競讓修車站用了1/3
 危險的變壓器架,變成了廣告塔和曬衣架。
 進王碼小區牌樓弄 王碼小區是個典型的老城廂居民小區,舊房連片,人口擁擠,生活設施落后。聽說今世紀前后有所變化。
 牌樓弄上的馬桶
承接小便的器皿最先被直稱為“溲器”。在漢代,皇帝使用的便器被稱為“虎子”。例如《齊職儀》記載∶“漢侍中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到了唐代,因為避李淵祖父李虎的名諱而改名“馬子”,后來演變為“馬桶”。馬桶是承接穢物的容器。用器物做馬桶、尿盆有輕蔑侮辱之意。例如《史記》載“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用貴重材料制造便器也是奢侈的代表。例如《宋史》記載,宋太祖見了孟昶用七寶裝飾的溺器,評價為∶“汝以七寶飾此,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是,不亡何待!”并“摏而碎之”。
 馬桶也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古希臘的一名藝妓(Hetaera)蹲在馬桶上小便。


 王家碼頭路,電線上曬衣服……好大的架子

 從王家碼頭路來到了王家嘴角街
 王家嘴角街
 上海人喜活魚,認為只有游動才為鮮。

 外廊家橋街
 建設工地宿舍了。
 臨近白渡路了
 白渡路
 沿白渡路向西而行
 白渡路因遇中華路而終。
 白渡路因遇中華路而終。
 中華路向北而行

 過了復興路的中華路。前方高層"濱江名人苑"。(中華路88弄、近東門路) 當前均價∶¥26200
 這一帶多廚具店
 濱江名人苑高層住宅
 高層底層的婚紗禮服一條街
 前邊看到“懸壺濟世,普救蒼生”的百年老字號“童涵春堂”了,臨近方浜中路了。

 遷動后的中華路東側
 方浜中路上的上海老街牌坊
 觀光巴士1路(原02路)單一票價∶3.00元 。
上行∶上海體育館 - 漕溪北路裕德路 - 肇嘉浜路天平路(徐家匯) - 宛平路 - 衡山路高安路 - 衡山路復興中路 - 淮海中路常熟路 - 淮海中路陜西南路 - 淮海中路思南路 - 淮海中路重慶南路 - 金陵西路重慶南路 - 淮海東路西藏南路 - 老北門 - 新北門 - 人民路新開河 - 小東門 - 大東門 - 白渡路中山南路 - 大東門 - 小東門 - 人民路新開河 - 新北門 - 淮海東路西藏南路 - 龍門路淮海中路 (24站) 下行∶龍門路淮海中路 - 淮海中路嵩山路 - 淮海中路重慶南路 - 淮海中路思南路 - 淮海中路陜西南路 - 淮海中路常熟路 - 衡山路復興中路 - 衡山路高安路 - 衡山路宛平南路 - 徐家匯 - 漕溪北路裕德路 - 上海體育館 (12站) 使用敞篷雙層觀光巴士的公交線路,車身是大紅色的非常喜氣,下層使用的都是真皮座椅,坐上去非常舒適。一位女士說:真開心~~~和男朋友來回都乘了觀光車,完成了一個我的小小心愿。禮拜天天氣很不錯,乘到一半時,相向開過來一輛觀光1路,上層有好幾個外國人,朝著我們的車狂揮手,我也對他們搖了搖手,他們就更加興奮了,車開走了還再揮,外國友人真可愛。3塊錢的票價,還可以享受換乘優惠,真不錯。
 從人民路進入梧桐路。為什么叫梧桐路,是文人蜻蜓點水,還是源深流長?
 梧桐路。這里好像沒有植梧桐于路旁的空間。


 沛里小區
 來到了丹風路。丹風也是出于老學究之思案了。
 沿丹風路向北。


 丹風路至前方古城公園而終

 福佑路、右側古城公園
 豫園觀光回來的團體韓國旅客

 古城公園門口賣店

 安仁街
 豫園的后街了
 沒有游客的豫園后街,所賣之物皆為本地人的生活用品
 安仁街硝皮弄四達里小區
 DVD
 豫園后面的安仁街


 梧桐路西頭
 安仁街

 安仁街匯入前方方浜中路而終
 方浜中路
 豫園商場
 方浜中路168號豫龍坊
 方浜中路168號豫龍坊2樓2001單元 鼎泰豐
“名聲在外”的店。“每種”點心都“想嘗嘗”∶特色小籠“皮薄而不破”,“湯多而不溢”;蟹粉小籠,光是湯汁就有“厚厚”的蟹粉味道;蝦仁燒賣封口就是個“大大”的蝦仁,咬開后湯汁“很多”。 服務員“訓練有素”,臉上總是帶著“微笑”。雖然價格貴得“有點離譜”,但生意還是“很好”,外國客人“超多”。
 豫龍坊多納多donut factory
 2008年01月03日 上海商報
滬上最具老城廂傳統風情的豫園商城,由廟前廣場變身而來的豫龍坊將于2008年1月正式開業,這一融入當代時尚元素,集購物、餐飲、娛樂和文化休閑于一體的開放式大型廣場,成為豫園古典風貌的另類補充,并可望將帶動豫園夜生活人氣,使這個商旅文重鎮從原先的游客以中老年和境內外旅游者為主,擴大到新時期年輕人加盟入圍,豫龍坊也因而成為豫園地區一個獨特的新地標。
 量力而為,預龍坊是外國游客與高等華人出入之處,吾輩只有游訪后街晝錦路一番了。
 晝錦路
 晝錦路、三牌樓路交叉口的小吃店弘弘豫園
 沿三牌樓路向南
 三牌樓路。胖大海梨膏糖
胖大海、金銀花、羅漢果、梨汁、蜂蜜、紫蘇、百合、杏仁、陳皮、薄荷等提取精致而成的胖大海梨膏糖, 有清咽潤喉的保健作用。
 三牌樓路。這里也叫旅游巴士所占據了。
 看到新華門,三牌樓路己到盡頭了。
 從三牌樓路進入復興東路
 遠處可見小桃園清真寺
小桃園清真寺是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上海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相傳寺附近原有一座小型花園遍植桃花,故以小桃園為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