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集:
1、概述(回顧歷史,介紹本套光盤等)。
第11集: 補充日期: 2004-05-23 15:43:05
補充日期: 2004-05-23 15:45:43 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橫板正手削不轉球時主要是擊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將球用力向前送出而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轉球的轉速最快可達100轉/秒 左右,削不轉球一般在20轉/秒以下,削球選手利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轉球或不轉球,用于迷惑對手,爭取主動。 削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下網,削不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出界。判斷轉與不轉的經驗是,球出拍時,響球不轉,轉球不響。 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 橫板反手削加轉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稍后仰,擊球中下部,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發力摩擦,在接近球的底部時,手腕加力,這時手腕要相對固定。 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 橫板反手削不轉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向身體的左后側上方引拍,球拍稍立起,擊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擊球,手腕相對固定,前臂手腕將球向前送,在球要離開的時候,前臂再做外展動作,使球拍對球不產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對不轉球。 7、橫板正手遠臺削球。 橫板正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的中下部,向前用力較多,同時要增大腰腿的輔助力量。 8、橫板反手遠臺削球。 橫板反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中下部,在擊球時借助轉體的動作,前臂向前下方用力。 第26集: 1、橫板正手削追身球。 橫板正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當看到來球是正手位的追身球時,先側身讓位保持合適的擊球點,右腳后移,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上臂靠近身體的側部,擊 球時前臂先向下用力,上臂帶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轉體轉腰,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我們在學習削追身球時一定要注意移步讓位,這樣才 能削好追身球。 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 橫板反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用力,手腕相對固定,重心隨著移動輔助發力。 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 橫板正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來球的速度較 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 橫板反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左偏斜,手臂迅速向左側上方引拍,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突擊 球來球的力量較大速度較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擊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 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用單步),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擊球時迎著 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從上向下壓球,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 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迅速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形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同時彎腰曲膝,以輔助壓低弧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 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后,左腳在前,向身體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雙 腿要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發力時上臂帶動前臂,向下用力較多略帶向前。發力的順序是先壓后削再送,重心隨著向左移動,觸球時拍形不要過于 后仰,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在削斜線時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轉動,前臂要內收。削直線時,身體站位稍側,向前下方用力。 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 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向身體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 下部,前臂從上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拍形不要過于后仰,彎腰屈膝輔助壓低弧線,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 學習削球技術要記住:轉、穩、低、攻。一要削得轉,以旋轉作為取勝的第一要素。二要削得穩減少失誤。三要削得低,使對手不易進攻。四要伺機反攻,以進攻解決戰斗。在比賽中,奔球大都用于偷襲對方空當,這項技術掌握得好,往往能夠直接得分或為進攻創造機會。 第27集: 1、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的動作要領與長球基本相同,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 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不同的是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 橫板正手發左側下旋斜線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 發左側下旋長球時,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旋轉,球的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 臺端線。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時,要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球的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 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的動作要領和斜線發球基本相同。在發直線球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用身體轉動的力量輔助手臂發力。第二手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稍多一 些。這樣容易發出直線球。在發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發短球時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 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 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第28集: 1、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 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要想發得很轉,必須注意兩點:第一球拍擊球瞬間要加速屈 腕動作,第二球拍與球接觸時要使摩擦力大于撞擊力,聲音越小,說明摩擦越好。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短球的動作要領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 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是發短球時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球反 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練習時我們可以根據球拍觸球時的聲音大小,判斷旋轉的強弱,轉球不響,響球不轉。 2、乒乓球小知識 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對接球者來說,由于球的旋轉,當球接觸拍面膠皮時,在球拍對球的靜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運動,也就是說左側下旋球觸拍后,反彈方向是右下方。 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基本原則是:由于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是右下方,所以為了避免接球時球向右下方運 動不能過網,第一拍面要后仰,第二拍面不能向右偏斜過大。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當對方發左側下旋球不出臺時,較難應用接發球搶攻技術,這時可以選擇 搓接。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為了控制對方發球后的搶攻。 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用擺短抑制對方先上手,通過短球過渡來爭取下一步主動。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以短回短,實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搶攻時,也不給對方進攻的機會。 第29集: 1、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況下應用,側身本來有利于搶拉搶攻,對方突然發來左側下旋短球,這時利用側身正手搓接是一種應變的技戰術。一是爭取到了回擊的時間,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搶攻。 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與直板用法相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正手的發力技術好于反手。特別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況下應用這項技術。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是為了用短球過渡以控制比賽局面,爭取下一板主動。 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是一項爭取主動的技術,力爭打在前面,雖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的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無論是直板挑接還是橫板挑接這項技術是在臺內對付短球的主動技術之一,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動作要點是右腳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內屈,前臂手腕迎前,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挑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上方發力擊球。 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同樣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上體前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為軸,前臂手腕向前上方發力,又摩擦又擊打。 第30集: 1、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 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是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一般情況下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的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同直板一樣是接發球技術中的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動作要領是:站位中近臺,身體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內屈,拍面稍前傾,在來球的下降前期擊打球體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發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發展的技術之一,這項可以近臺也可以中臺,有效地增強了直板打法左半臺的攻擊力,拉斜線時向斜前上方發力拉打。 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也是接發球中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拉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拉斜線時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向上發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拉打。 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的技術是橫板削球打法的必備技術之一,是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削球要求又穩又低,還要與攻球技術相結合,才能使削球的攻擊力增強。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技術是直板正手位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當來球不宜挑打時,搓接就是抑制對手搶攻的一項重要技術。搓接有快搓慢搓之分,快搓在上升期擊球,慢搓在上升后期或高點期搓球。 第31集: 1、橫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時要步伐到位,手腕不要晃動,球拍相對固定,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高點期搓球。 搓接是接發球的基礎技術,平時練習搓球的難度并沒有接發球的難度大,因為接球時除了要適應對方發球的旋轉落點和速度的變化外,還要將球回擊到比較恰當的位 置,才能控制住對手的攻擊。如果只靠平時練習中掌握的搓球技術以及僅靠平時練習中掌握的挑、撥、拉、推、擺短、搓撇等技術就很難應付對手在發球時迅速又突 然的變化,因此必須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接發球練習,才能解決實戰的需要。大家在搓球時掌握好用力方向,就能搓出不同的線路,向正前下方搓接可以搓出直線球, 向斜前下方搓接可以搓出斜線球。 2、直板正手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擺接下旋短球時要注意步伐到位,上體前傾,手臂迎前,保證合適的擊球點,在手法上要將球拍相對固定,不要過于后仰,在來球的上升前期觸球,以快、短和落點刁鉆來控制對手搶攻。另外大家還要掌握好擺斜線、擺中路、擺直線的板形和用力方向。 3、橫板正手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其基本要求與直板擺接是一致的。要注意的是用擺接或者搓接都是過渡性的技術,主要為了控制對手的進攻。這些過渡性技術雖然要熟練掌握,但在意識上要盡快爭取主動,爭取上手進攻,不宜多搓多擺。 4、直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正手位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在戰術上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進攻性的技術。這項技術應用得好就能把接發球的被動局面轉換為主動進攻的局面。 5、橫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正手位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同直板一樣要上步到位,上體前傾,手臂迎前,動作小速度快,又摩擦又擊打,在練習時要注意體會挑直線的發力方向是正前上方,而挑斜線的發力方向則是斜前上方。 6、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直板正手位拉接左側下旋長球是對付長側下旋發球的重要技術。前面介紹的搓、擺、挑等項技術是對付近網側下旋短球的接發球技術。拉接要注意的是站位近臺,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最高點擊球,以向上發力為主,向前發力為輔,也就是以摩擦為主,以擊打為輔。 7、橫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和直板的正手位拉接是接發球中搶先上手的重要技術。拉接以速度較快動作較小線路較活來搶先上手爭取主動。拉接要判斷來球的下旋程度,下旋強時,球拍向上摩擦的力量要稍大一些,弧線應該高一些,拍面角度和觸球部位要根據來球下旋的強弱進行適當調整。 8、橫板正手位正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正手位削接左側下旋長球是以削為主,削攻結合打法常使用的技術之一。正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時要及時調整好站位,向右側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下降前期或高點期以前臂發力為主削接。削直線時以向正前方發力為主,削斜線時向斜前方發力。 削接側下旋長球是以旋轉和落點控制對方。也就是說削球要轉,弧線要低,落點要遠離對手。另外削接時身體重心不要太低,要借助身體轉動的力量削速。 第32集: 1、直板發左側上旋斜線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站位在左半臺,身體向右偏斜,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動接 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擊球的瞬間手腕稍有抖動,這樣可以加強手腕的力量,使球產生側上旋。球的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球的第二落點 在對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第一、發左側上旋斜線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 近球網,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從擊球的聲音上判斷發短球時球拍與球的撞 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2、橫板發左側上旋斜線球: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和直板發球是一樣的。站位在左半臺,身體向右偏斜,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動接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擊球的瞬間手腕稍有抖動,使球產生側上旋。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發短球時,第一落點靠近球網,發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 球臺的端線。另外無論直板發左側上旋球還是橫板發左側上旋球都要注意在摩擦擊球的瞬間,身體重心稍向上提起,球拍觸球時,手腕向球體左側上方快速抖動。 3、直板發左側上旋直線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與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 動接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使球產生側上旋。不同點在于身體向右偏斜適當變小,調整到適宜發直線球的方位。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發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發長球時第 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第33集: 1、橫板發左側上旋直線球: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與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站位在左半臺,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 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動接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使球產生側上旋。不同點在于身體向右偏斜適當變小,調整到適宜發直線球的方位。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發左側上旋短球的時候,第一 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球的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發左側上旋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第二、發 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左手持拍者發右側上旋球。 2、乒乓球小知識左側上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由于球的旋轉,左側上旋來球觸拍對球拍產生靜摩擦,同樣球拍膠皮對球產生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使球的反彈方向為右上方。 3、接反手位左側上旋短球: 由于左側上旋球的觸拍方向為右上方,所以我們在接這個球的時候球拍可以稍前傾球拍的方向不要過于向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的用力方向。手法:反手挑斜線、反 手挑直線、正手挑直線、正手挑斜線、正手撇斜線、反手斜線搓長、反手直線搓長、直板反手推短球、直板反手擺短、直板反面挑、直板正膠反手推擋等 4、接反手位左側上旋長球: 手法:反手攻、正手拉直線斜線、反手拉直線、反手側身拉斜線等 第34集: 1、接正手位左側上旋短球 正手挑、擺 2、接正手位左側上旋長球 正手拉、 3、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 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向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第一、發右側下旋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 近球網,發右側下旋長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4、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球: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腳上,讓夠位置,當球向上拋起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 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 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腳上,讓夠位置,當球向上拋起 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擊球的中下部,向 右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相比,側身站位時身體向右偏斜的角度相對要小。重心同樣在左腳上,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 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發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直板正手反 面發球是一項新技術,在乒乓球的發展史上,是自從有了直板橫打以后,才逐漸形成的。在比賽中凡是成熟的創新技術,往往會讓對手不知如何應付無所適從,達到 出奇制勝的目的。 第35集: 1、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身體向左偏斜,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手腕適當內屈,拍柄朝下便于手腕發力,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 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短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偏斜,當球拋起時,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 速向右前下方揮動,身體重心在右腳上,左腳稍抬起,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同時左腳踏地,身體向右偏擺以輔助發力,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 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 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 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3、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 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 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4、乒乓球小知識 右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由于球的旋轉,球拍膠皮產生對球的摩擦力。對擊球者來說,球的反彈方向為左下方。 5、接反手位右側下旋短球: 反手側下旋球為右側下旋球,當球觸拍后,反彈方向是左側下方,在接這種球時,拍形不要過于偏左,接觸球的中部偏下一點,盡量向前用力。手法:正手側身撇、反手挑、擺、正手位搓長、反手搓長 第36集: 1、接反手位右側下旋長球: 手法:正手側身拉,反手拉、反手搓長、反手削 2、接正手位右側下旋短球: 正手挑、搓長、擺短、 3、接正手位右側下旋長球: 正手拉、正手削、 4、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 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第一、發右側上旋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 近球網,發右側上旋長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第37集: 1、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身體向左偏斜,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手腕適當內屈,拍柄朝下便于手腕發力,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 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偏斜,當球拋起時,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 速向右前下方揮動,身體重心在右腳上,左腳稍抬起,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同時左腳踏地,身體向右偏擺以輔助發力,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 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 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 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3、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 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點,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 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4、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側偏斜,重心在左腳上,讓夠位置,當球向上拋起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 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發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側偏斜,重心在左腳上,當球向上拋起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握拍手拇指放 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和發斜線長球相比側身站位時向右側偏斜的角度相對要小,重心同樣在左腳上,當球向上拋起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 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發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 第38集: 1、乒乓球小知識 右側上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左上方 2、接反手位右側上旋短球 拍形不要過于向左傾斜,接觸球的中部偏上,盡可能體現向前發力的特點。 側身正手挑、反手挑、側身撇、直拍反手推擋、反手搓、直板正手挑。 3、接反手位右側上旋長球: 反手攻打、反手拉、直板側身拉、直板反手反面拉、直板反手推擋,橫板反手削、直板側身攻。 4、接正手位右側上旋短球: 正手挑、撇、搓 5、接正手位右側上旋長球: 正手拉、正手攻打、橫板正手削。 第39集: 1、步伐——并步: 并步的動作要領是來球落點遠側方的腳先向近側方的腳靠一步,來球落點近側方的腳隨即再向來球落點方向邁出一步。這種步伐活動范圍不大,移動時身體重心平穩,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2、步伐——跨步: 跨步的基本方法是來球落點近側方的腳先向來球落點方向邁出一步,另一腳隨即跟著移動一步,這種步伐的活動范圍比單步大,一般在來球離身體稍遠時使用。 3、步伐——跳步: 跳步也叫滑步。動作要領是以來球落點近側方的腳用力蹬地,兩腳幾乎同時離地,向來球落點方向移動,來球落點遠側方的腳先著地,另一腳跟著落地,這種步伐的活動范圍較大,一般在來球離身體較遠時使用。 4、結合技術——前后結合: 結合技術練習是指兩項以上的單項技術的組合練習。在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技術結合得好,關鍵就是要步伐運用合理,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證合適的擊球點,使技術得到正常發揮。 單項結合技術練習: 1、直板正手近臺攻結合直板正手中臺攻。近臺攻是以較快的速度和適當的力量去攻球,而中臺攻要以主動發力為主,以較大的力量去爭取主動。 2、橫板正手近臺攻結合橫板正手中臺攻。當失去打上升期或高點期的機會,不宜近臺攻時,中臺攻是主要的進攻手段。在練習時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既能練習打借力球,又能練習打發力球,同時是練習前后步伐靈活性的好機會。 3、直板側身位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其基本方法與正手位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是一樣的。直板側身位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是一項很重要很實用的組合練習。側身位正手攻球是直板運動員爭取主動搶先上手的有效技術。 步伐被視為乒乓球技術的生命,只有練好步伐,才能使乒乓球的擊球技術得到有效的發揮,保證戰術的合理應用。 第40集: 1、結合技術——前后結合 橫板側身位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是同一技術不同站位距離的結合。正手近臺攻是打高點期,中臺攻是打下降前期或者下降期。 2、結合技術——左右結合 1)直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搓:步伐可以用滑步,角度小的時候也可以用單步,如果為了保持重心平穩也可以用并步。 2)橫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搓:都是對付近臺強下旋球的技術,在不好起板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這項技術。近臺正手與反手的結合要用滑步平穩地移位。 3)直板正手1/2臺跑位攻,是一種移動范圍較小的攻球技術,最容易保持穩定和準確。也是最基本的技術之一。一般常用左右滑步,滑步過程中重心上下起伏盡可能小一些,這樣可以保持正手比較平穩地擊球。步伐與肩同寬。 4)橫板正手1/2臺跑位攻,同直板一樣是一種移動范圍較小的攻球技術,在移動時一定要看準來球的線路,步伐到位,保證合適的擊球點。 5)直板正手1/2臺側身跑位攻,比直板正手1/2臺跑位攻的難度稍大一些,側身攻時要讓夠位置,同時要有準備補正手位空當的意識。主要是應用滑步,步伐要打滑。 6)橫板正手1/2臺側身跑位攻,同直板一樣側身攻時要讓夠位置,同時要有準備補正手位空當的意識。 7)橫板反手削結合正手削,是削攻打法的最基本的技術之一。左右移動的范圍不很大,變化不很多,它比削長短球,削輕重球,削突擊球,削追身球都要容易,應該熟練掌握。 3、兩項技術結合: 直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拉,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時候,反手搓一板用來過渡,用正手拉爭取主動。反手搓后常用滑步。 第41集: 1、兩項技術結合 2、橫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拉,是近臺下旋搓球和中近臺上旋拉球的反手正手結合技術。也是最常用的技術之一。 技術結合的好壞主要在步伐上,一是中臺近臺的結合,二是正手反手的結合,也就是說,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證合適的擊球點,正確的擊球姿勢和手法。在這個基礎上,下旋球搓球的質量和拉球的質量。搓球要又低又轉又短,拉球要弧線低、落點長、旋轉強。 3、直板反手搓結合側身拉,是直板常用的反手正手結合技術,在反手搓結合側身拉時,步伐主要用滑步,在來得及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并步。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時候,反手搓一板用來過渡,用側身拉爭取主動。側身拉時要讓夠位置,同時要有準備補正手位空當的意識。 4、直板左推右攻,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左推右攻技術的結合依靠滑步 5、橫板反手撥正手攻,是橫板進攻型打法最常用的技術,屬于快攻型技術。站位都在近臺,擊球點都在上升期或者高點期,左撥右攻的質量除了手法拍面角度擊球時機要正確外,還依賴于左右的擺速及步伐的平穩。 6、直板反手推側身攻的結合,是直板打法最重要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技術之一。直拍打法工夫的深淺,除了正手位的工夫之外,又主要表現在側身位的正手上。 7、 橫板反手撥側身攻的結合,是利用正手側身攻得分率高的特點,充分發揮正手側身攻的力量,練習時要養成步伐到位,以及顧及正手空當的意識。 2、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攻球 1、直板發平擊球結合正手攻球的結合,要注意平擊球的質量,即發球的弧線要低要平,發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發急球是為第二板攻球 創造機會,由于平擊發球弧線長沖力大,對方回擊一般不太好制造強下旋,也不容易制造強上旋,這都有利于本方攻球。平擊發球結合正手攻的練習都要注意前面介 紹的幾點,這幾點都是為快攻服務的。 2、橫板發平擊球結合正手攻的練習與直板一樣,要注意平擊球的質量,也就是發球的弧線要低要平,發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發急球是為第二板攻球創造機會。 第42集: 1、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攻球 1)直板發直線平擊球結合正手攻,發球要低要急要長,攻球以中等力量為宜不要發死力,不是練習一板打死的技術,而是要練習攻斜直線,目的在于強化技術的熟 練程度。練習規定條件是定旋轉、定落點、定手法、定線路、定速度。比如本方發平擊球,對方回球是略帶上旋的落點在正手位的球,要求本方攻斜直線。 2)橫板發直線平擊球結合正手攻,與直板一樣。發球要低要急要長,攻球以中等力量為宜不要發死力,不是練習一板打死的技術,而是要練習攻斜直線。 2、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拉球 1)直板發下旋球結合正手拉球,本方發下旋球要轉要稍出臺,對方回球是略帶下旋的,落點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線拉直線還擊。 2)橫板發下旋球結合正手拉球,與直板相同。本方發下旋球要轉要稍出臺,對方回球是略帶下旋的,落點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線拉直線還擊。 3)直板側身發下旋球結合側身拉球,下旋發球要轉要稍出臺,對方回球是略帶下旋的,落點在本方反手位的球,要側身位拉球。以中等力量為宜,可以拉直線或者拉斜線。 4) 橫板側身發下旋球結合側身拉球,同直板一樣,下旋發球時要轉要稍出臺,拉球以中等力量為宜,可以拉直線或者拉斜線。 結合技術的練習是以相對穩定的條件,鑒定對方回球的性質和運動狀態,在多次重復的情況下,對練習者形成相對恒定的條件刺激,使練習者形成相對穩固的條件反 射,在以后的反復練習中,使對特定刺激形成的條件反射逐漸精確和熟練,這樣不同的結合技術就養成了。對不同的刺激,要形成不同的條件反射,進爾形成不同的 動力定型。 3、兩項技術結合——搓球結合削球 橫板正手搓結合反手削,它的目的和作用與前面介紹的道理相同。這兩項技術的結合,難度比前面介紹的稍高一些。因為步伐的復雜程度稍大一些。步伐是用單步結 合跳步完成,先是向斜前方上單步搓,后是向斜后方跳步到位削。條件刺激復雜了,要使這項結合技術熟練,仍需采用有規律的來回球刺激。這種練習方法叫做有序 訓練。 第43集: 1、兩項技術結合——搓球結合削球 橫板正手搓結合正手削,重點練習這兩項技術結合的步伐,由向前上的單步,還原時的并步,以及向右后的單步。步伐可以是單步結合單步,或者是單步結合小并步再結合單步。 2、兩項技術結合——頂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 1)橫板正手頂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正手削突擊后結合反手上短球,是削球技術中難度較大的一項技術。步伐的及時到位,重心的及時調整及手法的輕重準確都增 加了結合的難度。手法步伐結合的好,可以爭取到最有利的擊球點。我們一開始打球就要注意這種結合。步伐是由跨步結合并步再由單步完成。 2) 橫板反手頂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反手削突擊后結合反手上短球,是削球技術中難度極大的一項技術。這叫同向長短球,一重一輕,一長一短。步伐的及時到 位,重心的及時調整及手法的輕重準確都增加了結合的復雜程度。這項技術結合的好,會有利于發力,有利于準確,有利于與下一板進攻的快速連接。步伐是在反手 削后可以是一個小并步再使用單步,或者是反手削后直接用交叉步上。 3、步伐——交叉步 交叉步的方法是,來球落點遠側方的腳先向來球落點方向跨出一步,另一只腳緊跟著向來球落點方向移動一步,這種步伐的移動范圍比較大,一般在回擊大角度來球時應用。 4、三項技術結合——推擋-側身攻-撲正手 推、側、撲三項技術結合的關鍵在于撲正手大空當時應用好交叉步,對方來球尚未達到中遠臺時,如果步伐敏捷,已撲到正手位即可在中近臺時回擊。這樣有利于增 強攻擊性。如果交叉步還不熟練,移動就不能快速,這時對方來球已達到中遠臺,只好在中遠臺還擊。在推、側、撲的步伐當中,推擋以后的側身一般人們常用滑 步,在上步這一板是用交叉步,也就是推擋、側身、交叉步上去撲。 5、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撥-側身攻-撲正手 第44集: 1、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側身拉-撲正手 常用套路,步伐與推側撲的步伐是一樣的。也屬于有序訓練,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縮短學習過程。所謂技術套路、結合技術、技術結合都是從實戰中提煉出來的,也可以叫做一局比賽常用技術套路的分解練習。 2、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挑-反手攻-正手攻 正手挑,反手推、撥、攻,正手攻的第一板就應該用正手挑近網短球,這是要我們養成搶先上手主動進攻的意識。正手挑用向前的單步技術,把腳伸向臺內,然后挑 出去,回來推擋或者是反手攻,在由反手向正手移動的過程中,常用的步伐是滑步,把球拉出去。在滑到正手進攻的時候,因為來球很快,手不要拉得太大。盡可能 收住一點。 3、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側身拉-撲正手 正手搓-側身拉-撲正手,這個套路在實戰中經常能看到。當正手來球不宜進攻時,正手搓一板過渡,此側身拉搶先上手爭取主動,撲正手連續進攻。這些技術結合 的關鍵就是步伐。這項練習的步伐是:搓短球上右腳后是單步,搓短球以后用滑步側身,側身以后用交叉步撲正手。 4、三項技術結合——不定點練習 正手拉下旋后,回擊不同落點的來球,叫做不定點練習。隨機不同落點的來球又叫做無序練習。也就是來球的落點沒有事先約定,練習者要加強判斷,隨機應變。這項練習的步伐主要是左右滑步,在滑步一下不能到位時可以適當調整一下。也就是滑步和碎步相結合。 第45集: 1、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這項技術是三項技術結合的套路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前后結合和左右結合。在練習時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證手法正確。 2、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這項練習是與上面的練習對稱的練習。反手搓應該先上右腳搓球,接著用并步跨步移位反手削中臺球,然后用并步跨步右移正手削中臺球。仍保持正確的搓球和削球姿勢。 3、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這項練習中,削球打法要著重練習回擊逆線長短球的能力,用正手搓接短球后,用并步跨步反手中臺削球,接著用并步跨步或者滑步正手中臺削球。 4、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只是站位相反。 5、三項技術結合——正手削-反手削-反手上短球 這項練習中,主要是練習從右到左,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結合練習。 6、三項技術結合——反手削-正手削-正手上短球 這項練習中,主要是練習從左到右,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結合練習。 7、發球搶攻——發反手位短球后搶攻 發反手位短球后搶攻是發球搶攻套路或者發球搶攻戰術中的一種,有多種發球搶攻的套路和戰術,我們要逐步練習,發球可不受對方制約,可以采用最合適的站位和 最擅長的手法發球,為自己搶攻創造條件,發球時要注意拋球穩定,觸球點的高度要適當,發短球的第一落點要在本方球臺的中臺,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發力要適 當,以弧線低不下網不出界為好。球拍磨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準確。 第46集: 1、發球搶攻——發正手位短球后搶攻 不固定搶攻的方法 2、發球搶攻——發正手位長球后搶攻 3、接發球后搶攻——接反手位短球后搶攻 接球后搶攻是比賽中的第四板技術,這是攻防轉換的關鍵環節。 接球后搶攻是接發球時沒能搶先上手接發球搶攻而采用的短球控制技術,當對方也沒能發球后搶攻的時候,本方進行的第四板技術。這個時候,也是由防轉換為攻的最佳時機。 4、接發球后搶攻——接反手位長球后搶攻 接對方發過來的在本方反手位的長球,有兩種情況,如果來球是下旋或者是側下旋應該拉球回擊,技術好的可以用低球突擊來回擊,結合第四板進攻。 5、接發球后搶攻——接正手位短球后搶攻 在接發球時應該用挑打回擊,如果機會不好,可以用擺短或者搓短來進行控制,以使對方不好上手,如果對方回球攻擊力不強,則是本方接發球后搶攻的好機會。 第47集: 1、接發球后搶攻——接正手位長球后搶攻 接正手位長球,可以用拉沖攻打來搶攻,在不好發力時,可以用中等力量的拉攻搶先上手。爭取第四板時發力搶攻。 2、相持戰術——反手位壓反手攻正手 站位于本方反手壓對方反手攻對方正手,也就是先攻斜線后攻直線,攻斜線時對方站位稍遠,攻直線時線路短球速快,使對方反應不及。這種逢斜變直的戰術,比賽中使用率很高。 3、相持戰術——反手位壓反手攻中路 壓反手攻中路戰術目的是攻追身球,球的落點在對方的腹部,使對方來不及拉球引拍就不能做攻球的預備動作。 4、相持戰術——反手位壓正手攻反手 壓正手攻反手的戰術可以使對方的步伐難以及時到位,使手法的擺速難以抓準擊球點,不能從容應戰。 5、相持戰術——反手位壓正手攻中路 壓正手攻中路的戰術也是打追身,使對手來不及舒展手臂,動作因變形而失誤。 6、相持戰術——反手位壓中路攻正手 壓中路攻正手的戰術,是使對方注意到追身球而疏忽了正手方位的快速來球。 7、相持戰術——反手位壓中路攻反手 壓中路攻反手的戰術,也是使對方注意了中間而疏忽了兩邊。 8、相持戰術——正手位壓反手攻正手 壓反手攻正手的戰術,簡稱逢直變斜。先打對方直線,然后轉攻對方直線,擴大對方移位元的范圍,增加對方回球的難度。 第48集: 1、相持戰術——正手位壓反手攻中路 正手站位壓反手攻中路的戰術,是在連續用直線攻壓對方反手的情況下,突然攻對方中路,使對方較容易產生失誤。 2、相持戰術——正手位壓正手攻反手 壓正手攻反手的戰術,是在拉開架勢相互正手連續對攻斜線的情況下,一方主動先變直線,另一方則常常猝不及防。 3、相持戰術——正手位壓正手攻中路 壓正手攻中路的戰術,是利用中路球較快的特點,使對手來不及做回擊的預備動作,就結束了戰斗。 4、相持戰術——正手位壓中路攻正手 壓中路攻正手的戰術,也是對付快攻類打法的常用戰術。主要作用在于打速度打反應。 5、相持戰術——正手位壓中路攻反手 壓中路攻反手的戰術,同壓中路攻正手的戰術相似,攻中路一般對手會用正手去對付,忽然變為攻反手,對方往往來不及調整,措手不及。 6、相持戰術——削反手變正手 削反手變正手戰術,是一種以線路變化為主的戰術,削反手斜線變正手直線,使對方在大幅度移動中造成失誤。 7、相持戰術——削反手攻正手 削反手攻正手的戰術,不僅是線路由斜變直,擴大了對手接球的范圍,并使球在速度上有了變化,使對手回球的難度就相應地增大了。 8、相持戰術——削反手拉正手 削反手拉正手的戰術,同所有的戰術構成要素一樣,貴在一個變字。變化的因素越多,速度越快,戰術的作用就會越大。 9、相持戰術——削反手反手攻 削反手反手攻的戰術,在球的旋轉、落點和速度上發生了變化。這樣就增大了對方回球的難度。 10、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攻正手 正手削直線攻正手的戰術,在線路旋轉和球速上都有變化,這樣就增大了對方回球的難度。 11、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變正手 正手削直線變正手的戰術,在線路上是由直變斜,在旋轉上變化不大,這使對方擴大了接球的范圍。但這種戰術在相持中也是常用的。 12、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拉正手 正手削直線拉正手的戰術,在線路上也是由直變斜,在旋轉上由下旋變為上旋,在球速上由較慢變為較快,也是相持中常用的戰術。 13、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變斜線 反手削直線變斜線的戰術,也是常用的戰術之一,變化的因素是在于線路和落點上,比如,在旋轉上有較轉與較不轉的變化,戰術的質量和作用就會相應地提高。 第49集: 1、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攻反手 橫板反手削直線攻反手的戰術,有三個制勝因素在變化,反手削直線是下旋削球到對方正手,球速慢,下旋強,線路短。攻對方反手是球速快,帶上旋,落點長。以球性變化的數量以及強弱變化的質量來擾亂對手,是相持戰術的核心內容。 2、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拉反手 橫板反手削直線拉反手的戰術,目的也是以變化來控制對手。削是下旋,拉是上旋,旋轉有變化。先削正手后拉反手,落點有變化。先削后拉,速度有變化。 3、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反手攻反手 反手削直線,反手攻反手,除了在旋轉落點方面主動變化外,還有在球速上的變化,由較慢變為較快。在進攻的節奏上也加快了,節奏上的變化顯得比側身要突然。 4、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變直線 正手削斜線變直線,使對手在不同的方位來接下旋球,以擾亂對手的步伐和手法,達到制勝的目的。 5、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攻直線 正手削斜線攻直線,是以較長的下旋球到對方正手,后以較快較短的上旋球到對方反手,變化突然。有旋轉速度落點三個因素的變化,以此變化來爭取主動。 6、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拉直線 正手削斜線拉直線,這個戰術主要變化的是旋轉,其次是落點和球速,目的也是為進攻創造機會。 7、相持戰術——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 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這個戰術突出的變化因素是速度和力量,抓住對手放短球的機會,力爭以力量和速度取勝。 8、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 正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這個戰術與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的作用相近,抓住對手放短球的機會,力爭以速度和力量取勝。 9、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 反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這個戰術是在削球的落點變化中抓住對方放短球的機會,以速度力量取勝。 10、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 正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也是削球選手一個戰術套路,在削球的相持戰術中,主要是通過線路的變化,旋轉的變化,速度的變化,長短的變化等制勝因素來爭取主動,獲得勝利。 11、乒乓球小知識五種球拍膠皮 1)正膠海綿拍:顆粒朝外,齒長一般在0.8~1毫米之間,齒粒較硬,有利于發揮擊球的速度和力量。 2)反膠海綿拍:顆粒朝里,顆粒及膠皮的硬度小于正膠皮,表面粘性大,有利于制造旋轉。 3)生膠海綿拍:與正膠海綿拍相似,只是生膠皮的含膠量大于正膠皮,膠粒較正膠皮軟,又比反膠皮膠粒硬,控制球的性能較好。 4)防弧海綿拍:海綿柔軟,彈性小,而膠皮的齒粒短,齒朝里,膠皮較厚較硬,有利于削出弧圈球的強力上旋。 5)長齒膠皮拍:膠皮較軟,齒粒較長,一般在1.5~1.7毫米之間,膠皮與木板之間有一層極薄的海綿,由于齒粒細長支撐力小,擊球時齒粒倒伏,反彈明顯。與其它膠皮的回球性能差異較大。 12、打法類型——直板正膠快攻 大家無論學習哪一種打法,都要精練一套發球,輔助一套發球。乒乓球技術繁多,一一學會沒有必要,也無從形成特長,只能以分類學習的方法,形成相對的特長, 以少變應萬變,這也是當今世界上各個名手所走過的道路。區別打法類型的標準是技術特點,戰術方法及球拍性能。那些在比賽中使用的最多的和得分最高的技術, 決定著打法特點。 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國傳統的打法,也是世界上獨特的打法。我們要學習和繼承這種打法,這一打法正手必備技術為快攻、快拉、扣殺、挑、搓、擺。反手必備技術 為推擋、反面拉、反面攻、搓、擺。我國名將劉國梁他使用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膠,反面反膠。打法是直板正膠快攻加直拍橫打,學習直板正膠快攻,可以模仿借 鑒劉國梁的打法。首先要熟練直拍正膠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在指導思想上,先要快打兇打,在技術風格上要快準狠變轉,做到快狠,快變, 快轉相結合。逐漸形成自己的打法風格。 第50集: 1、打法類型——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 學習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首先要逐步學會和熟練直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必備技術,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球,正手扣殺,正手快帶,正手挑,正手搓,正 手擺和反手推擋,反手反面拉,反手反面沖,反手反面彈,反手反面快帶,反手搓,反手擺等,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我國優秀選手馬林它的打法是直板反膠快攻加 直拍橫打,也就是反手反面攻。他的技術風格是快轉準狠變,快狠,快轉,快變結合。馬林發球搶攻較好,對下旋球能起板突擊,正手連續進攻好,對反手位的球也 有較好的實力。推擋能加力后側身進攻,反手反面能連續拉沖彈打,他的技術比較全面,特長比較突出。學習直拍反膠打法可以模仿借鑒馬林的打法。在指導思想 上,積極培養自己又兇又快又狠,先拉先沖,猛扣的風格。做到拉沖打兇變準以及拉沖,拉扣,沖扣相結合,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 2、打法類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 橫板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現在已經成為我國的主流打法之一。我國運動員在學習歐洲長處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我國名將孔令輝,使用橫板兩面反膠,他的 打法就是橫板弧圈結合快攻。他的突出優點是各項技術都比較過硬,沒有明顯的漏洞,而且打相持球的能力特別強。橫板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是現今的先進打法之 一。它有許多優點,一是比較穩健,由于拉球上旋力強,能有保證過網的適宜弧線,能回擊強下旋球和反彈低于球網的任何來球,與攻球相比,有較多的擊球時機。 二是攻擊力大,對付削球的威力大,對付一般上旋球、拉球、扣球和推擋球,能以搶沖搶拉,拉沖結合,拉扣結合等手段進攻。橫板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可以模仿 我國名將孔令輝的打法,學習掌握好橫板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包括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正手快帶、正手反拉弧圈球、正手扣殺、正手挑、正手搓、 正手擺和反手快撥、反手拉弧圈球、反手快帶、反手挑、反手搓、反手擺等。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長。 橫板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應該說是一種比較均衡性的打法。正反手的能力都容易發揮,現代比較優秀的運動員孔令輝、瓦爾德內爾、王勵勤等優秀選手都采用的是 這種打法。但是作為中國運動員來講,應該更強調積極主動,搶先上手的風格。在技術上要精練正手的拉攻技術,以防止左來左打,右來右打,四平八穩的風格。在 練習過程中,也要強調對短球的處理。橫板在處理短球的時候不如直板手腕靈活,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更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夠為自己比較有利地相持創造 條件。在練習反手技術的時候,我們除了練習能夠拉弧圈球,更重要的還要把彈打和快撥要練得比較熟練,因為這樣有利于增加球的速度,在大型的比賽當中,能夠 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且能夠在旋轉的基礎上體現出速度的特征來。形成中國橫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獨特風格。 3、打法類型——橫板快攻結合弧圈 學習橫板快攻結合弧圈的打法,可以模仿借鑒鄧亞萍、王濤等選手的打法。首先學會和熟練橫拍進攻性打法的必備技術,包括正手快攻、正手拉弧圈、正手快帶、正 手扣殺、正手挑、正手搓、正手擺和反手快撥、反手拉球、反手彈打、反手挑、反手搓、反手擺等。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 橫板快攻結合弧圈的打法,是目前世界上乒乓球的先進打法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出手快、線路活、旋轉變化多,既有橫板快攻打法的主要技術,又有弧圈球的旋 轉技巧。既能以攻為主,以快為主,又能以旋轉相持過渡和反擊。我國名將王濤左手橫拍,一面反膠,一面生膠,打法是快攻結合弧圈球。我國名將鄧亞萍右手橫 拍,一面反膠,一面長膠,打法也是快攻結合弧圈球。 橫板的快攻結合弧圈和弧圈結合快攻的兩種打法,都屬于橫板進攻型打法。這種打法在指導思想上用國家隊總教練蔡振華的話說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以兇為主, 快速兇狠。這種打法再處理正手反手關系上突出正手。在處理兇與穩的關系上,突出兇狠。在處理近臺遠臺的關系上,突出近臺。在處理速度與旋轉的關系上,以快 為主,力求又快又轉。在技術風格上,以鄧亞萍為榜樣,狠快準靈。 亞洲選手采用橫板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比較多,歐洲人相對要少一些,這種打法的主要難點在于對付弧圈球的能力上,所以,我們在平時訓練的過程當中,除了練習 自己能夠進攻以外,還要重點把對付弧圈球的防守能力練得比較好。練習的重點和難點應該說是在正手的拉與扣的結合上,因為拉球與扣殺的的動作結構相差很大, 需要很長的時間形成各自的完整動力定型。然后把拉扣結合得自如一些。在第一板上手當中,除了反手起下旋要有一定能力之外,一定要注意正手的第一板上手和積 極的進攻。因為正手的進攻比反手的力量要大,威脅相對也就大。這種打法在處理臺內球時,反手的挑打是特長技術。同學們在平時訓練時一定要練好。再配以搓、 擺、撇等臺內技術,就比較完整地形成了這種打法的技術特點。在練習時可以王濤鄧亞萍為樣板,進行模仿,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4、打法類型——橫板削攻 學習橫板削攻或者攻削打法,可以丁松為榜樣。首先學會削攻型打法的必備技術。正手加轉削球、正手不轉削球、正手拉弧圈球、正手反拉弧圈球、正手頂 大板,正手穩削弧圈球、正手攻打下旋球、正手扣殺、正手搓、正手挑、正手擺和反手加轉削球、反手不轉削球、反手攻球、反手快撥、反手搓、反手擺、反手挑、 反手頂大板、反手穩削弧圈球,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此外,練習削攻或攻削打法,還必須重點練好步伐。因為這種打法,前后左右移動范圍大,只有步伐到位,才 能保證擊球技術正確。在指導思想上兇穩結合,削攻結合。在技術風格上用國家隊前副總教練削球大師張燮林的話說,就是轉、穩、低、攻。削攻相型選手丁松的特 點是發球搶攻積極主動,得分率和使用率都高于許多選手。削中反攻,比較兇狠。中臺削中反拉,并能連續對拉。削球的旋轉變化大。成功的削攻打法者,大都有以 下特點,第一是發球搶攻搶沖的質量高。著名削球選手陳新華、丁松他們發球搶攻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大都高于同時代的選手。對以往的削球打法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第二是,削中反攻反沖的能力強,一有機會,所以攻球得分。第三是削球的功底深,僅憑削球恰能與攻球打個平手。而前三板及削中的反攻反沖能力常出乎對手的預 料,因而極有勝算。這些特點,削攻打法者,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