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打好乒乓球》詳細目錄說明

     dzh1121 2009-11-15

    01集:

    1、概述(回顧歷史,介紹本套光盤等)。
    2、直、橫拍握拍法。
    3、球感練習:1向地面拍乒乓球
      2原地托球及移動中托球(繞著球臺走)  3掂球(體會高低輕重在手上的感覺)  4臺上推球
    4、乒乓小知識:球拍介紹、乒乓球介紹。
         比賽用球有白色黃色兩種,以前直徑為38毫米,2000年10月以后改為40毫米,重量2.7克,其彈跳性能在標準用臺上30厘米高自由落體,彈跳高度大約23厘米
    5、球性練習:拋球  1低拋(球放在非持拍手掌心內,手不要過于蜷著)  2高拋(手稍稍向下沈一下,但不低于臺面,發力時要猛)。拋球的目的是為了發好球,拋球時手掌要在乒乓球臺面之上,端線以外,拋球高度必須超過16厘米,拋球要盡量垂直。低拋時發力要柔,高拋時發力要猛。 
    02集:
    1、球感練習——推、撥、攻。
       (1)對推練習:直板反手推球要注意食指稍微加點力,拇指略放松,在球反彈的上升期,也就是還沒有彈跳到最高點時推球
       (2)反手撥球:橫板反手撥球的時機和直板反手推球是一樣的,也是在球反彈的上升期還沒有彈跳到最高點撥球為好
       (3)直板正手攻球:直板正手攻球要注意大拇指要稍微加點力,食指略放松。在來球跳至上升期時,借助來球的反彈力還擊,攻球的中上部。
       (4)橫板正手攻球:橫板正手攻球和直板正手攻球一樣,在來球跳至上升期時,借助來球的反彈力還擊,攻球的中上部。
    2、乒乓小知識:球臺標準尺寸:臺長2.74米,臺寬1.525米,臺高0.76米,網寬1.83米,網高0.1525米。
    3、基本步法:
    (1)  側跳步:向左側跳的時候,蹬地腳是右腳,向右側跳的時候,蹬地腳是左腳,側跳的時候,步幅要稍大一些。
    (2)
      并步跳:并步跳比側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僅可以向左向右,還可以向斜前方,斜后方。
    (3)
      碎滑步: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進要快,身體重心保持平穩,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方滑動。
    (4)
      交叉步:向左前交叉時,右腳在左腳前橫跨一步,后交叉時,右腳在左腳后橫跨一步,髖部要隨步伐靈活轉動
    4、乒乓小知識:擊球部位與拍面角度。以時鐘12-6點表示:上部12點,中部3點,下部6點
    5、平擊發斜線球:平擊發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發球。
       (1)直板正手平擊發斜線球:在右手持拍的情況下,正手平擊發球時,左腳稍前,右腳稍后,向身體的右后方引拍,當拋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網稍高時,向左前上方揮拍迎球,擊球的中上部,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中間偏后的位置。
       (2)橫板正手平擊發斜線球:橫板正手平擊發球的要領與直板的要領是一致的。
       (3)直板反手平擊發斜線球:直板反手平擊發球的時候,右腳稍前,左腳稍后,向身體的左后側方引拍,當拋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網稍高時,向右前上方揮拍迎球,擊球的中上部,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中間偏后的位置
       (4)橫板反手平擊發斜線球:除了在站位上與直板略有不同外,其它的要領是一致的,右腳既可以稍前與左腳,也可以雙腳平行
    03集:
    1、平擊發直線球:要多向前用力
    2、近臺正手位攻球:
       (1)基本站位姿勢、原地步法和重心移動:重心移動的要領是:重心由右腳移向左腳,右腳內扣,左腳外旋,腰髖配合轉動。當重心由左腳移向右腳時,左腳內扣,右腳外旋,同樣地要配合腰髖轉動。
       (2)直板正手攻球:直板正手攻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離臺約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彎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 面稍前傾(約80度),隨著身體向右移動,手臂向身體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跳到高點期時,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揮動(肘部不要夾得太緊,手臂要呈半圓形揮 動),擊球的中上部,同時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擊完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3)橫板正手攻球:與直板基本一致
    3、乒乓小知識:擊球時間。(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點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4、近臺側身位攻球:
       (1)直拍正手側身斜線攻球:左腳在前,右腳在后,身體保持側向位置,把身體讓開,手臂向前發力為主,直拍近臺正手側身斜線攻球一定要注意身體的側向位置和發力方向,拍面稍前傾,在來球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
       (2)橫拍正手側身斜線攻球:橫拍近臺正手側身斜線攻球與直板基本相同,一定要注意站位與發力方向
       (3)直拍正手側身直線攻球
       (4)橫拍正手側身直線攻球
    04集:
    1、多球強化練習正手攻球。
         正手攻球的總體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速度快,常常借用對方來球的力量進行回擊
         乒乓球技術都是經過勤學苦練得來的,一個優秀的乒乓球選手,每天近臺攻球的練習量大約要5,000板,多球練習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練習的密度 和強度,每分鐘可達30至45次,要注意逐步提高步法和手法的協調程度,體會發力擊球的感覺,供球者要逐漸提高攻球的難度和仿真程度
         初學者在高點期攻球,擊球難度較小,可保證擊球的命中率,達到一定程度后,可練習在來球的上升期攻球,它比在高點期攻球難度要大,但速度更快,更主動
    2、乒乓小知識:站位
       1  30--50厘米:適宜快攻打法
       2  中近臺50--70厘米:適宜快弧打法
       3  中遠臺70-100厘米:適宜削攻打法
       4  遠臺100厘米以外
    3、中臺正手位攻球。
    (1)直板正手攻球
    要領:站位離球臺約1米,左腳稍前,右腳稍后,手臂自然彎曲,拍面接近垂直,腰髖向右轉動,手臂引拍至身體的右后方,在來球得下降前期擊球的中部,以擊打 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上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腰髖向左轉動,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擊完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重心轉動要大,用力要 明顯
      2)橫板中臺正手位攻球示范
    4、乒乓小知識:擊球力量:擊球動作幅度越大,擊球力量也就越大,用腰腿配合發力擊球,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揮拍速度,在揮拍速度達到最快時擊球,擊球時機 過早或過晚,擊球力量都不大,我們常說的增加爆發力,就是指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快的速度,在球拍觸球的瞬間,以最快的速度擊球
    5、中臺正手側身位攻球。
    (1)直板正手側身攻球
    要領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后,身體基本保持側向,手臂自然彎曲,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下降前期擊球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來球落點本方球臺中部稍后,上旋或不轉,逆斜線球)。
      2)橫板正手側身中臺攻球示范
       中臺正手攻球的總體特點是:離臺稍遠,動作較大,力量較重,以自己發力為主。
       乒乓球動作技巧的形成大致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泛化階段,動作比較粗糙,伴有多余動作。第二個階段是分化階段,動作逐漸準確,且比較自如。第三個階 段是自動化階段,已經形成了熟練的技巧。因此我們要熟記動作要領,刻苦練習,循序漸進,盡快地經過這三個階段,逐漸形成動力定型。
    05集:
    1、直板快推。
         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離球臺約40厘米,球拍引至身體前,拍面稍前傾,保持半斜狀,在來球的上升前期時,擊球的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來球的反彈力迅速 向前上方推出,在推球的過程中,食指和中指緊緊夾注球拍,拇指保持放松以利于發力。(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落點多變,速度快,能調動和壓制對方,可為正 手攻和側身攻創造機會)
    2、橫板反手快撥。
         兩腳平行開立(腳跟稍提起),大約與肩同寬,身體站位離球臺約40厘米,將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拍面稍前傾,手腕也要稍內曲,在來球的上升期時,擊球 的中上部,借助來球的反彈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左前上方發力,快撥來球,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3、直板加力推。
         在推擋的過程中,引拍位置適當抬高,上臂盡量后收,肘部貼近身體,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向前發力,在發力時,中指始終頂住球拍的背面,加強手腕發力,同時,還要借助身髖的力量,發力擊球。
    4、乒乓小知識:如何減力。乒乓球多以發力為主。如何減力是長短球結合的關鍵,減力就是在接觸球的瞬間將球拍稍微后收,緩沖球撞拍的力量,達到臺內短球的效果。
    5、直板反手減力擋。
         身體重心稍升高,球拍迎前,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擊球時手臂和手腕稍后收,以緩沖球撞拍的力量,產生一種吸球的感覺。
    06集:
    1、直板正手擋。
         在正手擋球過程中,身體重心略提高,前臂稍抬起,拇指用力,前臂略內旋,把球拍固定住,蓋住來球右側的中上部,球拍角度大約70度,正手擋球是小巧的過渡性技術,它不以力量取勝,常常以逸待勞,控制對手取得先機。
    2、乒乓小知識:旋轉。
    3、直板反手推下旋。
         在推下旋時,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后仰,向前下方用力,在來球高點期,擊球中下部,以上臂和前臂發力為主,向前下方用力推切摩擦,產生較強的下旋球。
    4、乒乓小知識:側旋球。從上往下看,順時針方向旋轉為左側旋球,逆時針方向旋轉為右側旋球
    5、直板反手推擠(側切)。
         用于對付高吊弧圈球和加轉弧圈球效果非常好,因為球拍接觸球的旋轉軸越近,球和球拍的摩擦力越小。
         要領:在看清來球的情況下,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觸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尤其要注意,球拍在接觸球的時候,要有向側面摩擦的力量。
    6、直板反手攻球。
         要領:站位中近臺,右腳稍前,向左腹前引拍,拍型保持橫狀,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偏上位置,手臂向右前上方揮動,以前臂發力為主,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07集:
    1、橫板反手攻球。
         要領:站位大約離臺50厘米,右腳稍前,身體向左偏斜,向左后引拍,略收腹可以增加引拍幅度,拍面稍前傾,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擊球時以前臂發力 為主,上臂輔助發力,手腕控制好板型,向右前上方發力擊球,同時要借助一定的腰腿力量,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2、乒乓小知識:直板的反面膠皮,可以發球攻球和拉球。
    3、直板反手反面攻球,也叫直板橫打(拉)。
         要領:用直拍反面擊球,站位離臺大約40至50厘米,左腳稍前,收前臂于左腹前,身體重心稍下降,手腕內曲,前臂內旋,拍面前傾,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右前上方擊打,摩擦來球的中上部。
    4、乒乓小知識:轉與不轉的區別。
       每秒20轉以上為轉球、低于每秒20轉為不轉球
       發下旋球:每秒60-70轉,
    5、直板正手位發下旋球。
         要領:左腳在前,右腳在后,身體稍向右偏斜,上體略前傾,持拍手置于持球手后方,拋球時盡量垂直上拋,高度要超過16厘米,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當球回落到離球網稍高時,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前臂伴有外旋動作。
    6、橫板正手位發下旋球。(主要在雙打中使用)
         要領:左腳在前,身體稍向右偏斜,當球拋起時,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當球回落至網高時,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手腕由外展至內收,在接觸球的瞬間要加速內收和曲腕。
    7、直板側身位下旋發球。
         要領:與正手位基本相同,身體的側向位置比正手位要大,在發球的過程中,還要借助腰髖轉動的力量,增加發球的旋轉。
    08集:
    1、橫板側身位下旋發球。
         要領:與橫板正手位發下旋球基本相同,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當球拋起時,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當球回落至網高時,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橫板手腕由外展至內收,所不同的是身體的側向位置比正手位置角度更大。
    2、直板正手位發不轉球。
         要領:動作結構與直板正手位發下旋球一樣,所不同的是不轉發球是擊球的中部,以推擊為主,而下旋發球則是擊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以摩擦為主。二者應該有效的結合起來,做到盡可能的相似,也就是說,在發不轉球的時候在推擊之后,要做出一個摩擦球的假動作以迷惑對手
    3、橫板正手位發不轉球。
         要領:左腳在前,右腳在后,身體向右偏斜,推擊球的中部,隨后做出向底部摩擦的假動作,做到與下旋發球盡可能的相似以迷惑對手,在不轉發球時,我們用球拍撞擊球的瞬間,手腕要有一種震動的感覺
    4、直板側身位發不轉球。
         要領:與直板正手位發不轉球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體站位的側向角度更大,我們一定要牢記在擊球時接觸球的中部以撞擊為主略帶摩擦,使球的轉速不超過20轉/每秒。
    5、橫板側身位發不轉球。
         要領:與橫板正手位發不轉球基本上是一樣,只是身體站位的側向角度更大,另外,在練習不轉發球時一定要和發下旋球結合起來,做到相似的動作既能發不轉球也 能發下旋球,發不轉球時撞擊之后,做出摩擦的假動作,發下旋球時,摩擦之后做出撞擊的假動作。以迷惑對手爭取主動,獲得先機。
    09集:
    1、基本步法——單步。
         單步的動作是以一腳的前腳掌為軸,另一腳向前后或左右移動一步,移動范圍比較小,一般常在來球離身體比較近的情況下使用。
    2、直板反手慢搓斜線。
         搓球是對付臺內短球的一項重要技術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球拍適當后引,拍面后仰,向右前下方用力,在來球下降前期或高點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在擊球的過程中,手腕略有擺動,以增強搓球的下旋力,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3、橫板反手慢搓斜線。
         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
    4、乒乓小知識
         增強旋轉的方法:1、球拍切球要薄一些,只要不打滑,切得越薄就越轉,經驗告訴我們,轉球不響,響球不轉。2、擊球的力量要大,只要擊球的力量不通過球心,那么力量越大球就越轉。
    5、直板反手慢搓直線。
         要領:與直板搓斜線基本相同,只是用力方向不同。
    6、橫板反手慢搓直線。
         要領:與橫板搓斜線基本相同,只是用力方向不同
    第10集:
    1、直板正手慢搓斜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左腳在前,右腳在后,身體的側向位置要大于反手慢搓,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后仰,向左前下方用力,在來球下降前期或高點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2、橫板正手慢搓斜線。
         動作要領與直板正手慢搓斜線基本相同,同樣是拍面后仰,向左前下方用力,在來球下降前期或高點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身體保持相對穩定不要左右晃動,直接往前搓。
    3、直板正手慢搓直線。
         手腕相對固定,向前下方用力。
    4、橫板正手慢搓直線。
         手腕相對固定,注意身體側向和用力方向。
    5、直板反手快搓斜線。
         要領:與直板反手慢搓斜線動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擊球的時期,反手快搓斜線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所謂快搓是指擊球點較早,而不是突然用力,手臂要保持適當平緩。保持接球的節奏感。
       快搓比慢搓出手早,回球快,慢搓出手晚,回球較轉,慢搓以轉取勝,快搓以快取勝。
    6、橫板反手快搓斜線。
       要領:與橫板反手慢搓斜線動作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在來球的上升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

    第11集:
    1、直板反手快搓直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球拍適當后引,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2、橫板反手快搓直線。
        要領:與直板反手快搓直線動作基本相同。  站位近臺,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
    3、直板正手快搓斜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球拍適當后引,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對斜前方,向左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4、橫板正手快搓斜線。
    要領:與直板反手快搓斜線動作基本相同。站位近臺,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左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5、直板正手快搓直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球拍適當后引,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6、橫板正手快搓直線。
    要領:與直板正手快搓斜線動作相同。站位近臺,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球拍適當后引,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第12集:
    1、直板反手搓不轉球。
         要領:身體靠近球

    補充日期: 2004-05-23 15:43:05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左腳稍前,向身前引拍,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高點期撞擊球的中部,最后向前做出摩擦的假動作。
    2、橫板反手搓不轉球。
         要領:與直板反手搓不轉球基本一樣
    3、乒乓小知識 
         長球和短球:長球是靠近端線的球,短球是靠近球網的球,也就是一跳不出臺的球。
    4、直板反手快擺直線。  快擺技術也叫擺短,能夠抑制對手的進攻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身體重心適當提高,身體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當球在上升前期時,接觸球的中下部,直接向前下方發力,球拍保持半橫狀。
    5、橫板反手快擺直線。
         要領:與直板反手快擺直線基本相同,動作與快搓相似,只是用力小一些,多借助來球的前進力傾板。
    6、直板反手快擺中路。
    7、橫板反手快擺中路。
          注意調整步伐
    第13集:
    1、直板反手快擺斜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重心升高,身體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當球在上升前期時,接觸球的中下部,在擺斜線的時候,球拍變向右前方,向右前下方發力。最好的落點是第二跳從球臺側面出臺
    2、橫板反手快擺斜線。
         要領:與直板相似
    3、直板正手快擺直線。
    4、橫板正手快擺直線。
          要領:站位近臺,重心稍提起,上體前迎,手臂前伸,球拍稍后仰,拍面正對前方,及時調整站位,在來球的上升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正前下方傾板。
    5、直板正手快擺中路。
    6、橫板正手快擺中路。
         要領:注意拍面方向
    第14集:
    1、直板正手快擺斜線。
    2、橫板正手快擺斜線。
          要領:站位近臺,身體重心稍提起,上體前迎,手臂前伸,球拍稍后仰,拍面向對方正手,調整好擊球站位,在來球的上升前期,觸球的中下部,向左斜前下方傾板。
    3、乒乓小知識  搓側旋球
    4、直板搓側旋  (反手)
         要領:身體靠近球臺,左腳稍前,右腳稍后,  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上升期或下降前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左前下方摩擦,搓出的球為左側下旋球,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5、直板搓撇。(正手)
         要領:身體在側身位,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球拍外展,在來球的上升期,接觸球中部偏下的位置,向左前下方摩擦,這樣搓撇出來的球就是左側下旋球
    6、橫板搓撇。(正手)
         要領:側身站位,靠近球臺,左腳在前,重心升高,球拍外展,球拍由右后向左前下方揮擺,在來球的上升期,接觸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向左前下方發力搓撇,這樣搓撇出的球就是左側下旋球。
    第15集:
    1、直板正手位拉斜線或直線球。(類似于正膠小上旋,動作小速度快,先撞擊然后再給點摩擦,不同于弧圈球)
         要領: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站位大約離球臺60厘米,向后下方引拍(引拍不要過大),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下部,手臂向左前上方(斜線)或前上方(直線)加速揮動,(在接觸球的瞬間手腕由外展稍內收,容易控制球的弧線),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2、橫板正手位拉球。
         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對左手持拍者,右腳稍前,離臺約60厘米,引拍至身體左后下方,擊球時快速收縮前臂和手腕,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拉斜線時向左前上方揮動,拉直線時向前上方揮動。
    3、乒乓小知識什么叫上旋球
         對擊球者來說,旋轉方向向前旋轉的球就是上旋球
    4、直板正手側身拉球。
    5、橫板正手側身拉球。
    第16集:
    1、直板反手反面拉球(斜、直線)。
    2、直板正手位挑球。  挑球:動作小,球速快,回球帶有突然性,熟練掌握這項技術可以在實戰中先上手,爭取主動。
         要領:當來球時,右腳向前邁一步伸向臺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臺內,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左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揮動。如果來球是下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下,稍加磨擦。如果來球是上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上,多用擊打動作,保持球的速度。
    3、橫板正手位挑球(斜、直線)。
           橫板正手位挑斜線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靠近球臺,右腳向前邁一步伸向臺下,手臂迎前,伸入臺內,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斜前方,  手臂向左前上方揮動。如果來球是下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下,稍加磨擦。如果來球是上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上,多用擊打動作,保持球的速度。
         橫板正手位挑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右方大角度來球時,上右腳,手臂彎曲迎前,伸向臺內,當來球下旋時,在高點期擊球中下部,前臂手腕向前上方發力抹打,來球上旋時,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手臂多向前發力。
    4、直板側身位正手挑球。
         關鍵是:挑斜線要調整步伐,先上左腳,右腳跟進,位置合適時只上左腳,球拍面對右前方,向右前上方發力擊球。挑直線的方法與挑斜線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上方發力擊球。
    第17集:
    1、橫板側身位正手挑球。
          挑斜線球的動作要領是:先上左腳,右腳跟進,位置合適時只上右腳,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斜前方,手臂向右上方揮動,如果來球是下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下,稍加摩擦,如果來球是上旋球,接球的中部偏上,多用擊打動作,保持球的速度。
       挑直線球的要領是與斜線基本相同,只是手臂向前上方揮動。
         運動員在側身位用正手挑球,是為了發力和爭取主動,在戰術上,它符合盡快上手主動進攻的要求。
    2、橫板反手挑短球。
       挑斜線球的動作要領是:在來球角度大時,可以上左腳到位,當來球角度相對不大時,可以上右腳到位,站位時,身體離球臺較近,上體貼近球臺,前臂迎球,伸進 臺內,擊球的高點期,擊下旋球時,拍面稍后仰,擊球中下部,擊上旋球時,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由后向前發力,手腕右轉,
    挑直線球的要領是與斜線基本相同,手腕由內曲至外展,球拍面對正前方,由后向前發力。
    3、直板正手位突擊下旋球。  特點是:球速快,動作小,擊球帶有突然性。由于下旋球來球前進力不大,突擊下旋球要靠主動發力,它是快攻打法的重要技術之一,是對付下旋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要領:發斜線球時,左腳稍前,離臺大約40~50厘米,引拍至身體的右后下方,在高點期擊球。拍面角度依來球的旋轉而調整。下旋強時拍面稍后仰,擊球的中下部,下旋弱時拍面垂直,擊球的中部,擊球的剎那要有爆發力,球拍面對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發力擊球。
    發直線球時要求與上相同,不同的是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方發力擊球。
    4、橫板正手位突擊下旋球。
         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突擊斜線時,球拍面對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發力擊球。突擊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發力擊球。同時要注意根據旋轉強弱,調整擊球部位和拍面角度。
    第18集:
    1、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球。
          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斜線球的要領:左腳向前上步,身體的側向角度較大。引拍至身體右后下方,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面對右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發力擊球,擊球的剎那要有爆發力。
         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直線球的要領:左腳向前上步,身體的側向角度比突擊斜線球要小,引拍至身體右后下方,在高點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發力擊球,突擊時身體重心不要太低,不宜發死力,用中等以上的力量即可。
    2、橫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球。
       橫板側身位突擊下旋斜線球的要領:球拍外展,在高點期擊球。動作以突然快速為宜,以爆發力打落點取勝。
       橫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直線球的要領:手腕和拍面稍內收,引拍拉手不要太大,仍然是在高點期出擊。
    3、直板正手扣殺。  正手扣殺的特點是:動作較大,力量重,球速快,攻擊力強,一般在對方回出半高球時應用。
         要領:左腳稍前,右腳稍后,手臂向右后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拍面稍前傾,手臂由右后向前,借助腰髖轉動的力量發力擊球。要注意重心由右腳轉到左腳的動作幅度要盡量放大一些。
    4、橫板正手扣殺。
         要領:左腳稍前,手臂向右后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拍面稍前傾,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借助腰髖的轉動,手臂由右后向前加速揮拍發力擊球
    5、多球練習:正手扣殺。
         利用發球機進行多球的練習
    第19集:
    1、直板正手快帶弧圈球。正手快帶弧圈球的特點是:速度快,弧線低,線路活,借助來球的力量還擊,是對付弧圈球的一項技術。也是變被動為主動的過渡性技術。
       直板正手快帶弧圈球斜線的要領:左腳稍前,離臺約40厘米,球拍引至身體右側,前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與臺面的夾角大約60度,在來球的上升期,球拍高于來球,接觸球的中上部,手腕固定好前傾的板形,利用來球的力量,借助腰髖的轉動,向左前上方快帶。
       直板正手快帶弧圈球直線的要領與快帶斜線的要領基本相同,向前上方快帶。
    2、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
       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斜線的要領是:左腳稍前,離臺約40厘米,手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引拍至身體右側,手臂手腕向左前迎球,腰髖向左轉動,球拍高于來 球,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上部,同時借助腰髖的轉動,手臂球拍迎球帶擊。手腕相對穩定,不宜轉動,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左腳稍前,站位近臺,手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球拍高于來球,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上部,不同的是手臂球拍迎球向前帶擊。
    3、直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
       直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站位離臺約40厘米,引拍至左腹前,前臂內旋,手腕微曲,拍面前傾,在來球的上升期,向斜前方帶擊球體的中上部,擊球瞬間手腕相對穩定。
    直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左腳稍前,站位近臺,引拍至左腹前,前臂內旋,手腕微曲,拍面前傾,不同的是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帶擊球體的中上部。
    4、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
       橫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斜線的動作要領與直板相似,站位近臺,引拍至左腹前,手腕微曲,拍面前傾,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右前方帶擊球體的中上部。
    橫板反面反手快帶弧圈球直線的動作要領與快帶斜線基本相似,站位近臺,引拍至左腹前,手腕微曲,拍面前傾,不同的是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帶擊球體的中上部。
    5、直板正手斜線奔球(急長球)。
         要領是:左腳稍前,手臂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前傾,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摩擦球的中上部向頂部摩擦。
    6、橫板正手斜線奔球。
         要領同樣是:左腳稍前,手臂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前傾,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摩擦球的中上部向頂部摩擦。
    第20集:
    1、直板正手直線奔球。
         直板正手直線奔球的技術要領與正手斜線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體的側向位置比打斜線時大,手臂的用力方向是由身體的右后下方,向前上方用力,發急上球時要 注意兩點,第一是拋球不宜太高,只要拋出16厘米以上即可,同時要注意拋球時手掌伸平,第二是球的第一落點是在本方的近端線處,這樣才能發出急長球,第二 落點是在對方的近端線處。
    2、橫板正手直線奔球。
         橫板正手直線奔球的技術要領與直板正手直線奔球相同,當球下降至網高時擊球,球的第一落點是在本方近端線處。
    3、直板反手斜線奔球。
         要領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向身體的左后引拍,拍面保持適當前傾,當球回落至網高時,向右前上方揮動,擊球中上部,同時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
    4、橫板反手斜線奔球。
         要領是:右腳稍前,身體向左偏斜,以前臂發力為主,球的第一落點是在本方近端線處。
    5、直板反手直線奔球。
         要領是:身體向左側偏斜更大,手臂由左側后方向前上方用力擊球。
    6、橫板反手直線奔球。
       橫板反手直線奔球技術要領與直板基本相似,右腳稍前,以肘部為軸,由左側后方向前上方用力揮拍,發力擊球。

    第21集:
    弧圈球包括前沖弧圈球、加轉弧圈球和側旋弧圈球三種技術,弧圈球旋轉強,沖力大,極具殺傷力,可以對付各種出臺球,它具有進攻性和穩健性,是普遍流行的進攻技術。
    前沖弧圈球的特點是:弧線長,上旋強,球速快,落臺后前沖力大,向下滑落。
    加轉弧圈球的特點是:第一弧線較高,第二弧線較低,球在落臺前運行較慢,在落臺后下滑速度較快。
    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拉斜線球的要領是:左腳稍前,站位在中臺,身體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近直線,手腕微曲,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來球的高點期,拍面前傾稍大,球拍面對斜前方,擊球中上部,腰髖左轉,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拉直線時的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的位置,手臂伸展接近直線,手腕微曲,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與此同時,手腕由曲變伸,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2、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橫板正手位拉斜線前沖弧圈球的方法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稍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后方,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球拍面對斜前方,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拉直線時的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站位在中臺前后,身體向右稍偏斜,拍面前傾稍大,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球拍面向正前方,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3、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拉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身體向右偏斜,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4、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后側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拉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5、乒乓小知識:弧線介紹。
         在對方擊球后到本方球臺的落點之間,乒乓球的運動軌跡為第一弧線,從落點跳起后的運動軌跡為第二弧線,我們可以根據來球的弧線,選擇擊球點和所用的擊球技術。
    6、橫板反手拉前沖弧圈球。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站位時右腳稍前,上體稍前傾,向腹部的左下側引拍,上臂肘部靠近身體,拍面前傾稍大,前臂向右前上方加速揮動,手腕外展。
    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加轉弧圈球也叫高吊弧圈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前沖弧圈球的不同之處是:稍向下引拍,在來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對斜前方,擊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用力。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向右偏斜,稍向下引拍,在來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的中 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用力,第一弧線的頂部較高,第二弧線的頂部相對較低,兩者的落差較大,球落臺后,迅速向下滑落。
    第22集:
    1、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正手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在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后引的幅度較小,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正手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身體向右偏斜相對較小,球拍面對正前方,同樣是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以轉腰帶動肩、上臂、前臂和手腕發力。
    2、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直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基本上與正手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相似,主要的區別是身體的側向角度更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 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動作要領同樣是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 略帶向前。
       直板側身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相比身體的側向角度要小,同樣要步伐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 確。在擊球時拍面稍前傾,球拍面對正前方,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3、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
       橫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較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橫板側身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相對要小,步伐要及時到位,拍面接近垂直或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4、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
       橫板反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腹內收,肘關節略向前,曲腕拍下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斜前方,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發力的剎那,手腕迅速向前向上轉動,兩腿向上蹬伸以輔助發力。
       橫板反手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拍面前傾,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以向上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
    5、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重心放在右腳上,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側外再向右上作弧形運動,在來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部,向左側上部摩擦,使球產生側旋效果,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借助腰髖的轉動輔助發力。
    6、橫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側旋弧圈球的特點是第一弧線向對方右側偏折,第二弧線急速向右側下滑落,對方不易回接
    三種弧圈球動作的區別:前沖弧圈球是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加轉弧圈球是向上發力為主略帶向前、側旋弧圈球是從球體外側向內勾拉,向前上發力。 

    第23集:
    1、直(橫)板正手擋弧圈球。
         要領:擊球前,身體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擊球,手臂內旋,拇指稍用力,球拍蓋住球的中上部,觸球時手腕和手臂發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傾。
    2、直(橫)板正手攻打弧圈球。
         要領: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拍面前傾,帶住球體,以前臂發力為主,球拍相對固定,接觸球的中上部,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下接觸。
    3、直(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
         要領:左腳稍前,站位近臺,手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將拍引至身體由側方,手臂手腕向前迎球,腰髖向左轉動,球拍高于來球,擊球中上部,借助腰髖的轉動,將球擊出,手腕相對穩定,不宜發力。
    4、直(橫)板正手反拉弧圈球。 
         反拉弧圈球是形成對拉的第一板球,站位比快帶稍遠,引拍幅度較大,拍面前傾,在高點期或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向斜前上方發力回擊,以摩擦發力為主。憑借 力量大旋轉強的前沖弧圈球,來與對手的弧圈球對抗。在反拉時要認準第二弧線,選擇正確的擊球點,反拉弧圈球擊出球的旋轉方向與來球的旋轉方向剛好相反,這 種方式叫逆轉,利用逆轉的方式接球一定要主動發力。
    5、直板反手推擋弧圈球。
        要領:身體離球臺約40厘米,引拍至身體前方,拍面前傾,當來球跳至上升期,擊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力迅速向前上方揮動。
    6、乒乓球小知識。
       逆轉是向來球旋轉的相反方向摩擦,搓下旋球或反拉弧圈球就是逆轉。立轉就是擊球部位靠近球的旋轉軸,減小旋轉來球對球拍的摩擦,搓側旋或推擠弧圈球為立轉。順轉是向來球旋轉的同方向摩擦,拉接下旋球或削接弧圈球為順轉。
    第24集:
    1、直(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
         直板反手反面快帶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離臺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傾,身體重心下降,在來球的上升期,蓋住球體,球拍迅速向前方帶擊。橫板反手 快帶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高于來球,蓋住球體,在來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體以肘部為軸,手腕相對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帶擊。
    2、直板反手推擠弧圈球。
         動作要領:在上升前期擊球,手臂要先迎前,觸球左側中上部,向左前下方用力,變直線時手腕要內曲,拍面朝直線方向,觸球的左側中后部,向前發力。
    3、直(橫)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
       直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斜線的動作要領是:站位近臺,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住球體,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小動作向前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 力。彈打直線的動作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這時球拍面對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的特點是,動作幅度小,擊球速度快,是在來不及用大動作發力攻打弧圈 球的情況下,用來迅速回球爭取主動的一項進攻技術,常常以速度和落點取勝。
       橫板反手彈打弧圈球斜線的特點與直板基本相同:站位近臺,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住球體,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小動作向前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 有力。橫板反手彈打弧圈球直線的動作要點與彈打斜線基本相同,站位近臺,身體離臺大約40厘米,引拍至胸前,位置稍高,球拍稍前傾,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 拍面蓋住球體,不同的是球柏面對正前方,用小動作向前以前臂手腕發力為主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身體重心不要跟進。橫板反手彈打弧圈球的特點 同樣是:動作幅度小,擊球速度快,是在來不及用大動作發力攻打弧圈球的情況下,用來迅速回球爭取主動的一項進攻技術。
    4、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是直板的新技術之一,可以增強左半臺的攻擊力,可以有效地回擊打至反手位的上旋球,常可變被動為主動。反拉時站位要盡量以近臺為主,退至中臺會使近臺快攻打法的特長受到影響。
    5、橫板反手削弧圈球。
         橫板反手長膠削弧圈球的要點是:引拍至身體左后上方,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后期,擊球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先壓后削再送,同時身體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
    6、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
         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是一種過渡性的小球技術,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近臺,拍面稍垂直,在來球的上升期,觸球中部偏上,借助來球的上旋前進力,球拍快速向前下磕擊,將球擋回,不宜撞擊或摩擦。
    7、回接弧圈球練習。(結合練習)
    第25集:
    1、橫板正手近臺削球。
         橫板正手近臺削斜線球的動作要領是:身體離球臺較近,右腳稍后,左腳稍前,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 球的中部偏下位置,身體向左轉動,前臂向前下方發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削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身體側對球臺,擊球時身 體避免向左轉動,以利前臂手腕直接向前下方發力,削出直線球。
    2、橫板反手近臺削球。
         橫板反手近臺削斜線球的要領是:站位時右腳在前,左腳稍后,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身體向左稍偏斜,重心在兩腳之間,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 擊球的中部偏下位置,擊球時身體向右轉動,前臂迎前向前下方發力,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削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時右腳在前,左腳在后,身 體側對球臺,向身體的左側后上方引拍,手腕稍內曲,擊球時,直接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要穩定。
    3、橫板正手削加轉球。
         要領:向身體的右側上方引拍,拍型稍后仰,目視來球,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發力摩擦,當接近底部時,手腕發力摩擦,手腕的發力方向和前臂保持一致,同時要轉體轉腰以輔助發力。

    補充日期: 2004-05-23 15:45:43

    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
    橫板正手削不轉球時主要是擊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將球用力向前送出而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轉球的轉速最快可達100轉/秒 左右,削不轉球一般在20轉/秒以下,削球選手利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轉球或不轉球,用于迷惑對手,爭取主動。
    削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下網,削不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出界。判斷轉與不轉的經驗是,球出拍時,響球不轉,轉球不響。
    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
      橫板反手削加轉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稍后仰,擊球中下部,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發力摩擦,在接近球的底部時,手腕加力,這時手腕要相對固定。
    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
      橫板反手削不轉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向身體的左后側上方引拍,球拍稍立起,擊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擊球,手腕相對固定,前臂手腕將球向前送,在球要離開的時候,前臂再做外展動作,使球拍對球不產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對不轉球。
    7、橫板正手遠臺削球。
      橫板正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的中下部,向前用力較多,同時要增大腰腿的輔助力量。
    8、橫板反手遠臺削球。
    橫板反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中下部,在擊球時借助轉體的動作,前臂向前下方用力。
    第26集:
    1、橫板正手削追身球。
      橫板正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當看到來球是正手位的追身球時,先側身讓位保持合適的擊球點,右腳后移,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上臂靠近身體的側部,擊 球時前臂先向下用力,上臂帶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轉體轉腰,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我們在學習削追身球時一定要注意移步讓位,這樣才 能削好追身球。
    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
      橫板反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用力,手腕相對固定,重心隨著移動輔助發力。
    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
      橫板正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來球的速度較 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
      橫板反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左偏斜,手臂迅速向左側上方引拍,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突擊 球來球的力量較大速度較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擊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
       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用單步),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擊球時迎著 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從上向下壓球,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
      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迅速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形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同時彎腰曲膝,以輔助壓低弧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
      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后,左腳在前,向身體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雙 腿要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發力時上臂帶動前臂,向下用力較多略帶向前。發力的順序是先壓后削再送,重心隨著向左移動,觸球時拍形不要過于 后仰,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在削斜線時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轉動,前臂要內收。削直線時,身體站位稍側,向前下方用力。
    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
    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向身體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 下部,前臂從上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拍形不要過于后仰,彎腰屈膝輔助壓低弧線,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
    學習削球技術要記住:轉、穩、低、攻。一要削得轉,以旋轉作為取勝的第一要素。二要削得穩減少失誤。三要削得低,使對手不易進攻。四要伺機反攻,以進攻解決戰斗。在比賽中,奔球大都用于偷襲對方空當,這項技術掌握得好,往往能夠直接得分或為進攻創造機會。
    第27集:
    1、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的動作要領與長球基本相同,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 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不同的是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
    橫板正手發左側下旋斜線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 發左側下旋長球時,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旋轉,球的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 臺端線。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時,要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球的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 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的動作要領和斜線發球基本相同。在發直線球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用身體轉動的力量輔助手臂發力。第二手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稍多一 些。這樣容易發出直線球。在發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發短球時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 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 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第28集:
    1、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 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要想發得很轉,必須注意兩點:第一球拍擊球瞬間要加速屈 腕動作,第二球拍與球接觸時要使摩擦力大于撞擊力,聲音越小,說明摩擦越好。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短球的動作要領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 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是發短球時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球反 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練習時我們可以根據球拍觸球時的聲音大小,判斷旋轉的強弱,轉球不響,響球不轉。
    2、乒乓球小知識 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對接球者來說,由于球的旋轉,當球接觸拍面膠皮時,在球拍對球的靜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運動,也就是說左側下旋球觸拍后,反彈方向是右下方。
    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基本原則是:由于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是右下方,所以為了避免接球時球向右下方運 動不能過網,第一拍面要后仰,第二拍面不能向右偏斜過大。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當對方發左側下旋球不出臺時,較難應用接發球搶攻技術,這時可以選擇 搓接。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為了控制對方發球后的搶攻。
    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用擺短抑制對方先上手,通過短球過渡來爭取下一步主動。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以短回短,實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搶攻時,也不給對方進攻的機會。
    第29集:
    1、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況下應用,側身本來有利于搶拉搶攻,對方突然發來左側下旋短球,這時利用側身正手搓接是一種應變的技戰術。一是爭取到了回擊的時間,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搶攻。
     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與直板用法相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正手的發力技術好于反手。特別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況下應用這項技術。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是為了用短球過渡以控制比賽局面,爭取下一板主動。
     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是一項爭取主動的技術,力爭打在前面,雖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的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無論是直板挑接還是橫板挑接這項技術是在臺內對付短球的主動技術之一,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動作要點是右腳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內屈,前臂手腕迎前,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挑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上方發力擊球。
    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同樣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上體前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為軸,前臂手腕向前上方發力,又摩擦又擊打。
    第30集:
    1、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
    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是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一般情況下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的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同直板一樣是接發球技術中的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動作要領是:站位中近臺,身體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內屈,拍面稍前傾,在來球的下降前期擊打球體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發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發展的技術之一,這項可以近臺也可以中臺,有效地增強了直板打法左半臺的攻擊力,拉斜線時向斜前上方發力拉打。
    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也是接發球中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拉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拉斜線時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向上發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拉打。
    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的技術是橫板削球打法的必備技術之一,是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削球要求又穩又低,還要與攻球技術相結合,才能使削球的攻擊力增強。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技術是直板正手位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當來球不宜挑打時,搓接就是抑制對手搶攻的一項重要技術。搓接有快搓慢搓之分,快搓在上升期擊球,慢搓在上升后期或高點期搓球。
    第31集:
    1、橫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時要步伐到位,手腕不要晃動,球拍相對固定,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高點期搓球。
    搓接是接發球的基礎技術,平時練習搓球的難度并沒有接發球的難度大,因為接球時除了要適應對方發球的旋轉落點和速度的變化外,還要將球回擊到比較恰當的位 置,才能控制住對手的攻擊。如果只靠平時練習中掌握的搓球技術以及僅靠平時練習中掌握的挑、撥、拉、推、擺短、搓撇等技術就很難應付對手在發球時迅速又突 然的變化,因此必須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接發球練習,才能解決實戰的需要。大家在搓球時掌握好用力方向,就能搓出不同的線路,向正前下方搓接可以搓出直線球, 向斜前下方搓接可以搓出斜線球。
    2、直板正手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擺接下旋短球時要注意步伐到位,上體前傾,手臂迎前,保證合適的擊球點,在手法上要將球拍相對固定,不要過于后仰,在來球的上升前期觸球,以快、短和落點刁鉆來控制對手搶攻。另外大家還要掌握好擺斜線、擺中路、擺直線的板形和用力方向。
    3、橫板正手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其基本要求與直板擺接是一致的。要注意的是用擺接或者搓接都是過渡性的技術,主要為了控制對手的進攻。這些過渡性技術雖然要熟練掌握,但在意識上要盡快爭取主動,爭取上手進攻,不宜多搓多擺。
    4、直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直板正手位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在戰術上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進攻性的技術。這項技術應用得好就能把接發球的被動局面轉換為主動進攻的局面。
    5、橫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橫板正手位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同直板一樣要上步到位,上體前傾,手臂迎前,動作小速度快,又摩擦又擊打,在練習時要注意體會挑直線的發力方向是正前上方,而挑斜線的發力方向則是斜前上方。
    6、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直板正手位拉接左側下旋長球是對付長側下旋發球的重要技術。前面介紹的搓、擺、挑等項技術是對付近網側下旋短球的接發球技術。拉接要注意的是站位近臺,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最高點擊球,以向上發力為主,向前發力為輔,也就是以摩擦為主,以擊打為輔。
    7、橫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和直板的正手位拉接是接發球中搶先上手的重要技術。拉接以速度較快動作較小線路較活來搶先上手爭取主動。拉接要判斷來球的下旋程度,下旋強時,球拍向上摩擦的力量要稍大一些,弧線應該高一些,拍面角度和觸球部位要根據來球下旋的強弱進行適當調整。
    8、橫板正手位正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
    橫板正手位削接左側下旋長球是以削為主,削攻結合打法常使用的技術之一。正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時要及時調整好站位,向右側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在來球的下降前期或高點期以前臂發力為主削接。削直線時以向正前方發力為主,削斜線時向斜前方發力。
    削接側下旋長球是以旋轉和落點控制對方。也就是說削球要轉,弧線要低,落點要遠離對手。另外削接時身體重心不要太低,要借助身體轉動的力量削速。 
    第32集:
    1、直板發左側上旋斜線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站位在左半臺,身體向右偏斜,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動接 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擊球的瞬間手腕稍有抖動,這樣可以加強手腕的力量,使球產生側上旋。球的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球的第二落點 在對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第一、發左側上旋斜線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 近球網,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從擊球的聲音上判斷發短球時球拍與球的撞 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2、橫板發左側上旋斜線球: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和直板發球是一樣的。站位在左半臺,身體向右偏斜,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動接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擊球的瞬間手腕稍有抖動,使球產生側上旋。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發短球時,第一落點靠近球網,發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 球臺的端線。另外無論直板發左側上旋球還是橫板發左側上旋球都要注意在摩擦擊球的瞬間,身體重心稍向上提起,球拍觸球時,手腕向球體左側上方快速抖動。
    3、直板發左側上旋直線球: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與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 動接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使球產生側上旋。不同點在于身體向右偏斜適當變小,調整到適宜發直線球的方位。
      直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發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發長球時第 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第33集:
    1、橫板發左側上旋直線球: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與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站位在左半臺,在球上拋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 回落至網高時,手臂向左側下揮動接觸球的左側中下部,向左側面摩擦,使球產生側上旋。不同點在于身體向右偏斜適當變小,調整到適宜發直線球的方位。
      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橫板側身位正手發左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發左側上旋短球的時候,第一 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球的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發左側上旋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第二、發 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左手持拍者發右側上旋球。
    2、乒乓球小知識左側上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由于球的旋轉,左側上旋來球觸拍對球拍產生靜摩擦,同樣球拍膠皮對球產生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使球的反彈方向為右上方。
    3、接反手位左側上旋短球:
      由于左側上旋球的觸拍方向為右上方,所以我們在接這個球的時候球拍可以稍前傾球拍的方向不要過于向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的用力方向。手法:反手挑斜線、反 手挑直線、正手挑直線、正手挑斜線、正手撇斜線、反手斜線搓長、反手直線搓長、直板反手推短球、直板反手擺短、直板反面挑、直板正膠反手推擋等
    4、接反手位左側上旋長球:
    手法:反手攻、正手拉直線斜線、反手拉直線、反手側身拉斜線等
    第34集:
    1、接正手位左側上旋短球
    正手挑、擺
    2、接正手位左側上旋長球
    正手拉、
    3、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 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向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第一、發右側下旋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 近球網,發右側下旋長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4、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球: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腳上,讓夠位置,當球向上拋起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 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 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腳上,讓夠位置,當球向上拋起 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擊球的中下部,向 右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相比,側身站位時身體向右偏斜的角度相對要小。重心同樣在左腳上,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 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發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直板正手反 面發球是一項新技術,在乒乓球的發展史上,是自從有了直板橫打以后,才逐漸形成的。在比賽中凡是成熟的創新技術,往往會讓對手不知如何應付無所適從,達到 出奇制勝的目的。
    第35集:
    1、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身體向左偏斜,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手腕適當內屈,拍柄朝下便于手腕發力,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 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斜線短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偏斜,當球拋起時,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 速向右前下方揮動,身體重心在右腳上,左腳稍抬起,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同時左腳踏地,身體向右偏擺以輔助發力,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 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 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 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3、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 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下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 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4、乒乓球小知識 右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由于球的旋轉,球拍膠皮產生對球的摩擦力。對擊球者來說,球的反彈方向為左下方。
    5、接反手位右側下旋短球:
      反手側下旋球為右側下旋球,當球觸拍后,反彈方向是左側下方,在接這種球時,拍形不要過于偏左,接觸球的中部偏下一點,盡量向前用力。手法:正手側身撇、反手挑、擺、正手位搓長、反手搓長
    第36集:
    1、接反手位右側下旋長球:
    手法:正手側身拉,反手拉、反手搓長、反手削
    2、接正手位右側下旋短球:
    正手挑、搓長、擺短、
    3、接正手位右側下旋長球:
    正手拉、正手削、
    4、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 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第一、發右側上旋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 近球網,發右側上旋長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端線,第二、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球拍與球的撞擊聲小于發長球時。 
    第37集:
    1、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身體向左偏斜,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手腕適當內屈,拍柄朝下便于手腕發力,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 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同時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是站位左半臺,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偏斜,當球拋起時,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 速向右前下方揮動,身體重心在右腳上,左腳稍抬起,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同時左腳踏地,身體向右偏擺以輔助發力,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 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 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直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 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3、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線發球,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 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點,便于發出直線長球。
      橫板反手發右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同樣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當球向上拋起時,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柄朝下,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 高時,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點,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便于發出直線短球。
    4、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球: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斜線長球的方法是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側偏斜,重心在左腳上,讓夠位置,當球向上拋起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 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斜線短球的方法與發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側身站位,身體向右側偏斜,重心在左腳上,當球向上拋起時,向右后上方引拍,握拍手拇指放 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不同之處在于發短球時球拍接觸球的側向摩擦力大于發長球時。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和發斜線長球相比側身站位時向右側偏斜的角度相對要小,重心同樣在左腳上,當球向上拋起時,向身體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 仰,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擊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上方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的端線。
      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短球的方法與直板正手反面發右側上旋直線長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發短球時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一側靠近球網。
    第38集:
    1、乒乓球小知識 右側上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左上方
    2、接反手位右側上旋短球
      拍形不要過于向左傾斜,接觸球的中部偏上,盡可能體現向前發力的特點。
      側身正手挑、反手挑、側身撇、直拍反手推擋、反手搓、直板正手挑。
    3、接反手位右側上旋長球:
      反手攻打、反手拉、直板側身拉、直板反手反面拉、直板反手推擋,橫板反手削、直板側身攻。
    4、接正手位右側上旋短球:
    正手挑、撇、搓
    5、接正手位右側上旋長球:
    正手拉、正手攻打、橫板正手削。
    第39集:
    1、步伐——并步:
      并步的動作要領是來球落點遠側方的腳先向近側方的腳靠一步,來球落點近側方的腳隨即再向來球落點方向邁出一步。這種步伐活動范圍不大,移動時身體重心平穩,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2、步伐——跨步:
      跨步的基本方法是來球落點近側方的腳先向來球落點方向邁出一步,另一腳隨即跟著移動一步,這種步伐的活動范圍比單步大,一般在來球離身體稍遠時使用。
    3、步伐——跳步:
      跳步也叫滑步。動作要領是以來球落點近側方的腳用力蹬地,兩腳幾乎同時離地,向來球落點方向移動,來球落點遠側方的腳先著地,另一腳跟著落地,這種步伐的活動范圍較大,一般在來球離身體較遠時使用。
    4、結合技術——前后結合:
      結合技術練習是指兩項以上的單項技術的組合練習。在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技術結合得好,關鍵就是要步伐運用合理,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證合適的擊球點,使技術得到正常發揮。
    單項結合技術練習:
    1、直板正手近臺攻結合直板正手中臺攻。近臺攻是以較快的速度和適當的力量去攻球,而中臺攻要以主動發力為主,以較大的力量去爭取主動。
    2、橫板正手近臺攻結合橫板正手中臺攻。當失去打上升期或高點期的機會,不宜近臺攻時,中臺攻是主要的進攻手段。在練習時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既能練習打借力球,又能練習打發力球,同時是練習前后步伐靈活性的好機會。
    3、直板側身位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其基本方法與正手位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是一樣的。直板側身位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是一項很重要很實用的組合練習。側身位正手攻球是直板運動員爭取主動搶先上手的有效技術。
    步伐被視為乒乓球技術的生命,只有練好步伐,才能使乒乓球的擊球技術得到有效的發揮,保證戰術的合理應用。
    第40集:
    1、結合技術——前后結合
      橫板側身位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是同一技術不同站位距離的結合。正手近臺攻是打高點期,中臺攻是打下降前期或者下降期。
    2、結合技術——左右結合
    1)直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搓:步伐可以用滑步,角度小的時候也可以用單步,如果為了保持重心平穩也可以用并步。
    2)橫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搓:都是對付近臺強下旋球的技術,在不好起板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這項技術。近臺正手與反手的結合要用滑步平穩地移位。
    3)直板正手1/2臺跑位攻,是一種移動范圍較小的攻球技術,最容易保持穩定和準確。也是最基本的技術之一。一般常用左右滑步,滑步過程中重心上下起伏盡可能小一些,這樣可以保持正手比較平穩地擊球。步伐與肩同寬。
    4)橫板正手1/2臺跑位攻,同直板一樣是一種移動范圍較小的攻球技術,在移動時一定要看準來球的線路,步伐到位,保證合適的擊球點。
    5)直板正手1/2臺側身跑位攻,比直板正手1/2臺跑位攻的難度稍大一些,側身攻時要讓夠位置,同時要有準備補正手位空當的意識。主要是應用滑步,步伐要打滑。
    6)橫板正手1/2臺側身跑位攻,同直板一樣側身攻時要讓夠位置,同時要有準備補正手位空當的意識。
    7)橫板反手削結合正手削,是削攻打法的最基本的技術之一。左右移動的范圍不很大,變化不很多,它比削長短球,削輕重球,削突擊球,削追身球都要容易,應該熟練掌握。
    3、兩項技術結合:
      直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拉,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時候,反手搓一板用來過渡,用正手拉爭取主動。反手搓后常用滑步。
    第41集:
    1、兩項技術結合
    2、橫板反手搓結合正手拉,是近臺下旋搓球和中近臺上旋拉球的反手正手結合技術。也是最常用的技術之一。
    技術結合的好壞主要在步伐上,一是中臺近臺的結合,二是正手反手的結合,也就是說,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證合適的擊球點,正確的擊球姿勢和手法。在這個基礎上,下旋球搓球的質量和拉球的質量。搓球要又低又轉又短,拉球要弧線低、落點長、旋轉強。
    3、直板反手搓結合側身拉,是直板常用的反手正手結合技術,在反手搓結合側身拉時,步伐主要用滑步,在來得及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并步。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時候,反手搓一板用來過渡,用側身拉爭取主動。側身拉時要讓夠位置,同時要有準備補正手位空當的意識。
    4、直板左推右攻,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左推右攻技術的結合依靠滑步
    5、橫板反手撥正手攻,是橫板進攻型打法最常用的技術,屬于快攻型技術。站位都在近臺,擊球點都在上升期或者高點期,左撥右攻的質量除了手法拍面角度擊球時機要正確外,還依賴于左右的擺速及步伐的平穩。
    6、直板反手推側身攻的結合,是直板打法最重要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技術之一。直拍打法工夫的深淺,除了正手位的工夫之外,又主要表現在側身位的正手上。
    7、 橫板反手撥側身攻的結合,是利用正手側身攻得分率高的特點,充分發揮正手側身攻的力量,練習時要養成步伐到位,以及顧及正手空當的意識。
    2、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攻球
    1、直板發平擊球結合正手攻球的結合,要注意平擊球的質量,即發球的弧線要低要平,發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發急球是為第二板攻球 創造機會,由于平擊發球弧線長沖力大,對方回擊一般不太好制造強下旋,也不容易制造強上旋,這都有利于本方攻球。平擊發球結合正手攻的練習都要注意前面介 紹的幾點,這幾點都是為快攻服務的。
    2、橫板發平擊球結合正手攻的練習與直板一樣,要注意平擊球的質量,也就是發球的弧線要低要平,發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發急球是為第二板攻球創造機會。 
    第42集:
    1、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攻球
    1)直板發直線平擊球結合正手攻,發球要低要急要長,攻球以中等力量為宜不要發死力,不是練習一板打死的技術,而是要練習攻斜直線,目的在于強化技術的熟 練程度。練習規定條件是定旋轉、定落點、定手法、定線路、定速度。比如本方發平擊球,對方回球是略帶上旋的落點在正手位的球,要求本方攻斜直線。
    2)橫板發直線平擊球結合正手攻,與直板一樣。發球要低要急要長,攻球以中等力量為宜不要發死力,不是練習一板打死的技術,而是要練習攻斜直線。
    2、兩項技術結合——發球結合拉球
    1)直板發下旋球結合正手拉球,本方發下旋球要轉要稍出臺,對方回球是略帶下旋的,落點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線拉直線還擊。
    2)橫板發下旋球結合正手拉球,與直板相同。本方發下旋球要轉要稍出臺,對方回球是略帶下旋的,落點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線拉直線還擊。
    3)直板側身發下旋球結合側身拉球,下旋發球要轉要稍出臺,對方回球是略帶下旋的,落點在本方反手位的球,要側身位拉球。以中等力量為宜,可以拉直線或者拉斜線。
    4) 橫板側身發下旋球結合側身拉球,同直板一樣,下旋發球時要轉要稍出臺,拉球以中等力量為宜,可以拉直線或者拉斜線。
    結合技術的練習是以相對穩定的條件,鑒定對方回球的性質和運動狀態,在多次重復的情況下,對練習者形成相對恒定的條件刺激,使練習者形成相對穩固的條件反 射,在以后的反復練習中,使對特定刺激形成的條件反射逐漸精確和熟練,這樣不同的結合技術就養成了。對不同的刺激,要形成不同的條件反射,進爾形成不同的 動力定型。
    3、兩項技術結合——搓球結合削球
      橫板正手搓結合反手削,它的目的和作用與前面介紹的道理相同。這兩項技術的結合,難度比前面介紹的稍高一些。因為步伐的復雜程度稍大一些。步伐是用單步結 合跳步完成,先是向斜前方上單步搓,后是向斜后方跳步到位削。條件刺激復雜了,要使這項結合技術熟練,仍需采用有規律的來回球刺激。這種練習方法叫做有序 訓練。
    第43集:
    1、兩項技術結合——搓球結合削球
      橫板正手搓結合正手削,重點練習這兩項技術結合的步伐,由向前上的單步,還原時的并步,以及向右后的單步。步伐可以是單步結合單步,或者是單步結合小并步再結合單步。
    2、兩項技術結合——頂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
    1)橫板正手頂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正手削突擊后結合反手上短球,是削球技術中難度較大的一項技術。步伐的及時到位,重心的及時調整及手法的輕重準確都增 加了結合的難度。手法步伐結合的好,可以爭取到最有利的擊球點。我們一開始打球就要注意這種結合。步伐是由跨步結合并步再由單步完成。
    2) 橫板反手頂突擊結合反手上短球:反手削突擊后結合反手上短球,是削球技術中難度極大的一項技術。這叫同向長短球,一重一輕,一長一短。步伐的及時到 位,重心的及時調整及手法的輕重準確都增加了結合的復雜程度。這項技術結合的好,會有利于發力,有利于準確,有利于與下一板進攻的快速連接。步伐是在反手 削后可以是一個小并步再使用單步,或者是反手削后直接用交叉步上。
    3、步伐——交叉步
      交叉步的方法是,來球落點遠側方的腳先向來球落點方向跨出一步,另一只腳緊跟著向來球落點方向移動一步,這種步伐的移動范圍比較大,一般在回擊大角度來球時應用。
    4、三項技術結合——推擋-側身攻-撲正手
      推、側、撲三項技術結合的關鍵在于撲正手大空當時應用好交叉步,對方來球尚未達到中遠臺時,如果步伐敏捷,已撲到正手位即可在中近臺時回擊。這樣有利于增 強攻擊性。如果交叉步還不熟練,移動就不能快速,這時對方來球已達到中遠臺,只好在中遠臺還擊。在推、側、撲的步伐當中,推擋以后的側身一般人們常用滑 步,在上步這一板是用交叉步,也就是推擋、側身、交叉步上去撲。
    5、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撥-側身攻-撲正手
    第44集:
    1、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側身拉-撲正手
      常用套路,步伐與推側撲的步伐是一樣的。也屬于有序訓練,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縮短學習過程。所謂技術套路、結合技術、技術結合都是從實戰中提煉出來的,也可以叫做一局比賽常用技術套路的分解練習。
    2、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挑-反手攻-正手攻
      正手挑,反手推、撥、攻,正手攻的第一板就應該用正手挑近網短球,這是要我們養成搶先上手主動進攻的意識。正手挑用向前的單步技術,把腳伸向臺內,然后挑 出去,回來推擋或者是反手攻,在由反手向正手移動的過程中,常用的步伐是滑步,把球拉出去。在滑到正手進攻的時候,因為來球很快,手不要拉得太大。盡可能 收住一點。
    3、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側身拉-撲正手
      正手搓-側身拉-撲正手,這個套路在實戰中經常能看到。當正手來球不宜進攻時,正手搓一板過渡,此側身拉搶先上手爭取主動,撲正手連續進攻。這些技術結合 的關鍵就是步伐。這項練習的步伐是:搓短球上右腳后是單步,搓短球以后用滑步側身,側身以后用交叉步撲正手。
    4、三項技術結合——不定點練習
      正手拉下旋后,回擊不同落點的來球,叫做不定點練習。隨機不同落點的來球又叫做無序練習。也就是來球的落點沒有事先約定,練習者要加強判斷,隨機應變。這項練習的步伐主要是左右滑步,在滑步一下不能到位時可以適當調整一下。也就是滑步和碎步相結合。
    第45集:
    1、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這項技術是三項技術結合的套路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前后結合和左右結合。在練習時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證手法正確。
    2、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這項練習是與上面的練習對稱的練習。反手搓應該先上右腳搓球,接著用并步跨步移位反手削中臺球,然后用并步跨步右移正手削中臺球。仍保持正確的搓球和削球姿勢。
    3、三項技術結合——正手搓-反手削-正手削
     這項練習中,削球打法要著重練習回擊逆線長短球的能力,用正手搓接短球后,用并步跨步反手中臺削球,接著用并步跨步或者滑步正手中臺削球。
    4、三項技術結合——反手搓-正手削-反手削
    只是站位相反。
    5、三項技術結合——正手削-反手削-反手上短球 
      這項練習中,主要是練習從右到左,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結合練習。
    6、三項技術結合——反手削-正手削-正手上短球 
     這項練習中,主要是練習從左到右,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結合練習。
    7、發球搶攻——發反手位短球后搶攻 
      發反手位短球后搶攻是發球搶攻套路或者發球搶攻戰術中的一種,有多種發球搶攻的套路和戰術,我們要逐步練習,發球可不受對方制約,可以采用最合適的站位和 最擅長的手法發球,為自己搶攻創造條件,發球時要注意拋球穩定,觸球點的高度要適當,發短球的第一落點要在本方球臺的中臺,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發力要適 當,以弧線低不下網不出界為好。球拍磨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準確。
    第46集:
    1、發球搶攻——發正手位短球后搶攻 
    不固定搶攻的方法
    2、發球搶攻——發正手位長球后搶攻 
    3、接發球后搶攻——接反手位短球后搶攻 
       接球后搶攻是比賽中的第四板技術,這是攻防轉換的關鍵環節。
    接球后搶攻是接發球時沒能搶先上手接發球搶攻而采用的短球控制技術,當對方也沒能發球后搶攻的時候,本方進行的第四板技術。這個時候,也是由防轉換為攻的最佳時機。
    4、接發球后搶攻——接反手位長球后搶攻 
      接對方發過來的在本方反手位的長球,有兩種情況,如果來球是下旋或者是側下旋應該拉球回擊,技術好的可以用低球突擊來回擊,結合第四板進攻。
    5、接發球后搶攻——接正手位短球后搶攻 
      在接發球時應該用挑打回擊,如果機會不好,可以用擺短或者搓短來進行控制,以使對方不好上手,如果對方回球攻擊力不強,則是本方接發球后搶攻的好機會。 
    第47集:
    1、接發球后搶攻——接正手位長球后搶攻 
      接正手位長球,可以用拉沖攻打來搶攻,在不好發力時,可以用中等力量的拉攻搶先上手。爭取第四板時發力搶攻。
    2、相持戰術——反手位壓反手攻正手
      站位于本方反手壓對方反手攻對方正手,也就是先攻斜線后攻直線,攻斜線時對方站位稍遠,攻直線時線路短球速快,使對方反應不及。這種逢斜變直的戰術,比賽中使用率很高。
    3、相持戰術——反手位壓反手攻中路
      壓反手攻中路戰術目的是攻追身球,球的落點在對方的腹部,使對方來不及拉球引拍就不能做攻球的預備動作。
    4、相持戰術——反手位壓正手攻反手
      壓正手攻反手的戰術可以使對方的步伐難以及時到位,使手法的擺速難以抓準擊球點,不能從容應戰。
    5、相持戰術——反手位壓正手攻中路
      壓正手攻中路的戰術也是打追身,使對手來不及舒展手臂,動作因變形而失誤。
    6、相持戰術——反手位壓中路攻正手 
      壓中路攻正手的戰術,是使對方注意到追身球而疏忽了正手方位的快速來球。
    7、相持戰術——反手位壓中路攻反手 
      壓中路攻反手的戰術,也是使對方注意了中間而疏忽了兩邊。
    8、相持戰術——正手位壓反手攻正手
      壓反手攻正手的戰術,簡稱逢直變斜。先打對方直線,然后轉攻對方直線,擴大對方移位元的范圍,增加對方回球的難度。
    第48集:
    1、相持戰術——正手位壓反手攻中路
      正手站位壓反手攻中路的戰術,是在連續用直線攻壓對方反手的情況下,突然攻對方中路,使對方較容易產生失誤。
    2、相持戰術——正手位壓正手攻反手
      壓正手攻反手的戰術,是在拉開架勢相互正手連續對攻斜線的情況下,一方主動先變直線,另一方則常常猝不及防。
    3、相持戰術——正手位壓正手攻中路
      壓正手攻中路的戰術,是利用中路球較快的特點,使對手來不及做回擊的預備動作,就結束了戰斗。
    4、相持戰術——正手位壓中路攻正手 
      壓中路攻正手的戰術,也是對付快攻類打法的常用戰術。主要作用在于打速度打反應。
    5、相持戰術——正手位壓中路攻反手 
      壓中路攻反手的戰術,同壓中路攻正手的戰術相似,攻中路一般對手會用正手去對付,忽然變為攻反手,對方往往來不及調整,措手不及。
    6、相持戰術——削反手變正手
      削反手變正手戰術,是一種以線路變化為主的戰術,削反手斜線變正手直線,使對方在大幅度移動中造成失誤。
    7、相持戰術——削反手攻正手
      削反手攻正手的戰術,不僅是線路由斜變直,擴大了對手接球的范圍,并使球在速度上有了變化,使對手回球的難度就相應地增大了。
    8、相持戰術——削反手拉正手
     削反手拉正手的戰術,同所有的戰術構成要素一樣,貴在一個變字。變化的因素越多,速度越快,戰術的作用就會越大。
    9、相持戰術——削反手反手攻
      削反手反手攻的戰術,在球的旋轉、落點和速度上發生了變化。這樣就增大了對方回球的難度。
    10、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攻正手
      正手削直線攻正手的戰術,在線路旋轉和球速上都有變化,這樣就增大了對方回球的難度。
    11、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變正手
      正手削直線變正手的戰術,在線路上是由直變斜,在旋轉上變化不大,這使對方擴大了接球的范圍。但這種戰術在相持中也是常用的。
    12、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拉正手
      正手削直線拉正手的戰術,在線路上也是由直變斜,在旋轉上由下旋變為上旋,在球速上由較慢變為較快,也是相持中常用的戰術。
    13、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變斜線
      反手削直線變斜線的戰術,也是常用的戰術之一,變化的因素是在于線路和落點上,比如,在旋轉上有較轉與較不轉的變化,戰術的質量和作用就會相應地提高。
    第49集:
    1、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攻反手
      橫板反手削直線攻反手的戰術,有三個制勝因素在變化,反手削直線是下旋削球到對方正手,球速慢,下旋強,線路短。攻對方反手是球速快,帶上旋,落點長。以球性變化的數量以及強弱變化的質量來擾亂對手,是相持戰術的核心內容。
    2、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拉反手
      橫板反手削直線拉反手的戰術,目的也是以變化來控制對手。削是下旋,拉是上旋,旋轉有變化。先削正手后拉反手,落點有變化。先削后拉,速度有變化。
    3、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反手攻反手
      反手削直線,反手攻反手,除了在旋轉落點方面主動變化外,還有在球速上的變化,由較慢變為較快。在進攻的節奏上也加快了,節奏上的變化顯得比側身要突然。
    4、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變直線
      正手削斜線變直線,使對手在不同的方位來接下旋球,以擾亂對手的步伐和手法,達到制勝的目的。
    5、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攻直線
      正手削斜線攻直線,是以較長的下旋球到對方正手,后以較快較短的上旋球到對方反手,變化突然。有旋轉速度落點三個因素的變化,以此變化來爭取主動。
    6、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拉直線
     正手削斜線拉直線,這個戰術主要變化的是旋轉,其次是落點和球速,目的也是為進攻創造機會。
    7、相持戰術——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
      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這個戰術突出的變化因素是速度和力量,抓住對手放短球的機會,力爭以力量和速度取勝。
    8、相持戰術——正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
      正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這個戰術與反手削斜線上短球反攻的作用相近,抓住對手放短球的機會,力爭以速度和力量取勝。
    9、相持戰術——反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
      反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這個戰術是在削球的落點變化中抓住對方放短球的機會,以速度力量取勝。
    10、相持戰術——正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
      正手削直線上短球反攻,也是削球選手一個戰術套路,在削球的相持戰術中,主要是通過線路的變化,旋轉的變化,速度的變化,長短的變化等制勝因素來爭取主動,獲得勝利。
    11、乒乓球小知識五種球拍膠皮
    1)正膠海綿拍:顆粒朝外,齒長一般在0.8~1毫米之間,齒粒較硬,有利于發揮擊球的速度和力量。
    2)反膠海綿拍:顆粒朝里,顆粒及膠皮的硬度小于正膠皮,表面粘性大,有利于制造旋轉。
    3)生膠海綿拍:與正膠海綿拍相似,只是生膠皮的含膠量大于正膠皮,膠粒較正膠皮軟,又比反膠皮膠粒硬,控制球的性能較好。
    4)防弧海綿拍:海綿柔軟,彈性小,而膠皮的齒粒短,齒朝里,膠皮較厚較硬,有利于削出弧圈球的強力上旋。
    5)長齒膠皮拍:膠皮較軟,齒粒較長,一般在1.5~1.7毫米之間,膠皮與木板之間有一層極薄的海綿,由于齒粒細長支撐力小,擊球時齒粒倒伏,反彈明顯。與其它膠皮的回球性能差異較大。
    12、打法類型——直板正膠快攻
      大家無論學習哪一種打法,都要精練一套發球,輔助一套發球。乒乓球技術繁多,一一學會沒有必要,也無從形成特長,只能以分類學習的方法,形成相對的特長, 以少變應萬變,這也是當今世界上各個名手所走過的道路。區別打法類型的標準是技術特點,戰術方法及球拍性能。那些在比賽中使用的最多的和得分最高的技術, 決定著打法特點。
      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國傳統的打法,也是世界上獨特的打法。我們要學習和繼承這種打法,這一打法正手必備技術為快攻、快拉、扣殺、挑、搓、擺。反手必備技術 為推擋、反面拉、反面攻、搓、擺。我國名將劉國梁他使用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膠,反面反膠。打法是直板正膠快攻加直拍橫打,學習直板正膠快攻,可以模仿借 鑒劉國梁的打法。首先要熟練直拍正膠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在指導思想上,先要快打兇打,在技術風格上要快準狠變轉,做到快狠,快變, 快轉相結合。逐漸形成自己的打法風格。
    第50集:
    1、打法類型——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
      學習直板反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首先要逐步學會和熟練直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必備技術,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球,正手扣殺,正手快帶,正手挑,正手搓,正 手擺和反手推擋,反手反面拉,反手反面沖,反手反面彈,反手反面快帶,反手搓,反手擺等,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我國優秀選手馬林它的打法是直板反膠快攻加 直拍橫打,也就是反手反面攻。他的技術風格是快轉準狠變,快狠,快轉,快變結合。馬林發球搶攻較好,對下旋球能起板突擊,正手連續進攻好,對反手位的球也 有較好的實力。推擋能加力后側身進攻,反手反面能連續拉沖彈打,他的技術比較全面,特長比較突出。學習直拍反膠打法可以模仿借鑒馬林的打法。在指導思想 上,積極培養自己又兇又快又狠,先拉先沖,猛扣的風格。做到拉沖打兇變準以及拉沖,拉扣,沖扣相結合,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
    2、打法類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
      橫板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現在已經成為我國的主流打法之一。我國運動員在學習歐洲長處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我國名將孔令輝,使用橫板兩面反膠,他的 打法就是橫板弧圈結合快攻。他的突出優點是各項技術都比較過硬,沒有明顯的漏洞,而且打相持球的能力特別強。橫板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是現今的先進打法之 一。它有許多優點,一是比較穩健,由于拉球上旋力強,能有保證過網的適宜弧線,能回擊強下旋球和反彈低于球網的任何來球,與攻球相比,有較多的擊球時機。 二是攻擊力大,對付削球的威力大,對付一般上旋球、拉球、扣球和推擋球,能以搶沖搶拉,拉沖結合,拉扣結合等手段進攻。橫板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可以模仿 我國名將孔令輝的打法,學習掌握好橫板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必備技術包括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正手快帶、正手反拉弧圈球、正手扣殺、正手挑、正手搓、 正手擺和反手快撥、反手拉弧圈球、反手快帶、反手挑、反手搓、反手擺等。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長。
      橫板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應該說是一種比較均衡性的打法。正反手的能力都容易發揮,現代比較優秀的運動員孔令輝、瓦爾德內爾、王勵勤等優秀選手都采用的是 這種打法。但是作為中國運動員來講,應該更強調積極主動,搶先上手的風格。在技術上要精練正手的拉攻技術,以防止左來左打,右來右打,四平八穩的風格。在 練習過程中,也要強調對短球的處理。橫板在處理短球的時候不如直板手腕靈活,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更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夠為自己比較有利地相持創造 條件。在練習反手技術的時候,我們除了練習能夠拉弧圈球,更重要的還要把彈打和快撥要練得比較熟練,因為這樣有利于增加球的速度,在大型的比賽當中,能夠 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且能夠在旋轉的基礎上體現出速度的特征來。形成中國橫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獨特風格。
    3、打法類型——橫板快攻結合弧圈
      學習橫板快攻結合弧圈的打法,可以模仿借鑒鄧亞萍、王濤等選手的打法。首先學會和熟練橫拍進攻性打法的必備技術,包括正手快攻、正手拉弧圈、正手快帶、正 手扣殺、正手挑、正手搓、正手擺和反手快撥、反手拉球、反手彈打、反手挑、反手搓、反手擺等。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
     橫板快攻結合弧圈的打法,是目前世界上乒乓球的先進打法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出手快、線路活、旋轉變化多,既有橫板快攻打法的主要技術,又有弧圈球的旋 轉技巧。既能以攻為主,以快為主,又能以旋轉相持過渡和反擊。我國名將王濤左手橫拍,一面反膠,一面生膠,打法是快攻結合弧圈球。我國名將鄧亞萍右手橫 拍,一面反膠,一面長膠,打法也是快攻結合弧圈球。
      橫板的快攻結合弧圈和弧圈結合快攻的兩種打法,都屬于橫板進攻型打法。這種打法在指導思想上用國家隊總教練蔡振華的話說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以兇為主, 快速兇狠。這種打法再處理正手反手關系上突出正手。在處理兇與穩的關系上,突出兇狠。在處理近臺遠臺的關系上,突出近臺。在處理速度與旋轉的關系上,以快 為主,力求又快又轉。在技術風格上,以鄧亞萍為榜樣,狠快準靈。
      亞洲選手采用橫板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的比較多,歐洲人相對要少一些,這種打法的主要難點在于對付弧圈球的能力上,所以,我們在平時訓練的過程當中,除了練習 自己能夠進攻以外,還要重點把對付弧圈球的防守能力練得比較好。練習的重點和難點應該說是在正手的拉與扣的結合上,因為拉球與扣殺的的動作結構相差很大, 需要很長的時間形成各自的完整動力定型。然后把拉扣結合得自如一些。在第一板上手當中,除了反手起下旋要有一定能力之外,一定要注意正手的第一板上手和積 極的進攻。因為正手的進攻比反手的力量要大,威脅相對也就大。這種打法在處理臺內球時,反手的挑打是特長技術。同學們在平時訓練時一定要練好。再配以搓、 擺、撇等臺內技術,就比較完整地形成了這種打法的技術特點。在練習時可以王濤鄧亞萍為樣板,進行模仿,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4、打法類型——橫板削攻
     學習橫板削攻或者攻削打法,可以丁松為榜樣。首先學會削攻型打法的必備技術。正手加轉削球、正手不轉削球、正手拉弧圈球、正手反拉弧圈球、正手頂 大板,正手穩削弧圈球、正手攻打下旋球、正手扣殺、正手搓、正手挑、正手擺和反手加轉削球、反手不轉削球、反手攻球、反手快撥、反手搓、反手擺、反手挑、 反手頂大板、反手穩削弧圈球,并不斷提高技術質量。此外,練習削攻或攻削打法,還必須重點練好步伐。因為這種打法,前后左右移動范圍大,只有步伐到位,才 能保證擊球技術正確。在指導思想上兇穩結合,削攻結合。在技術風格上用國家隊前副總教練削球大師張燮林的話說,就是轉、穩、低、攻。削攻相型選手丁松的特 點是發球搶攻積極主動,得分率和使用率都高于許多選手。削中反攻,比較兇狠。中臺削中反拉,并能連續對拉。削球的旋轉變化大。成功的削攻打法者,大都有以 下特點,第一是發球搶攻搶沖的質量高。著名削球選手陳新華、丁松他們發球搶攻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大都高于同時代的選手。對以往的削球打法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第二是,削中反攻反沖的能力強,一有機會,所以攻球得分。第三是削球的功底深,僅憑削球恰能與攻球打個平手。而前三板及削中的反攻反沖能力常出乎對手的預 料,因而極有勝算。這些特點,削攻打法者,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展。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国产91午夜福利精品|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av|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少妇xxxxx性开放|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5|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被拉到野外强要好爽|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日韩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韩国无码AV片午夜福利|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伊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AV老司机亚洲精品天堂| 人妻综合专区第一页| 亚洲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CHINESETUBE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影片AV级毛片特别刺激 |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午夜毛片精彩毛片|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