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30集(反手位搓接、拉接左側下旋短球)
《打好乒乓球》第30集
內容提要:1、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內容提要:1、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1、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
(01:07) 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是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一般情況下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03:30) 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05:58) 直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的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08:34) 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同直板一樣是接發球技術中的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11:15)
動作要領是:站位中近臺,身體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內屈,拍面稍前傾,在來球的下降前期擊打球體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發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發展的技術之一,這項可以近臺也可以中臺,有效地增強了直板打法左半臺的攻擊力,拉斜線時向斜前上方發力拉打。
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12:44)
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也是接發球中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拉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拉斜線時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向上發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拉打。
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15:00)
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的技術是橫板削球打法的必備技術之一,是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削球要求又穩又低,還要與攻球技術相結合,才能使削球的攻擊力增強。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16:40)
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技術是直板正手位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當來球不宜挑打時,搓接就是抑制對手搶攻的一項重要技術。搓接有快搓慢搓之分,快搓在上升期擊球,慢搓在上升后期或高點期搓球。
(01:07) 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是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一般情況下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03:30) 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長球: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或高點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轉球為主,搓一板作為過渡,然后轉入進攻。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
(05:58) 直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的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08:34) 橫板側身位正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同直板一樣是接發球技術中的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要點是步伐到位,讓夠位置,便于正手發力。觸球的時期以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為宜。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側下旋長球。(11:15)
動作要領是:站位中近臺,身體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內屈,拍面稍前傾,在來球的下降前期擊打球體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發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發展的技術之一,這項可以近臺也可以中臺,有效地增強了直板打法左半臺的攻擊力,拉斜線時向斜前上方發力拉打。
4、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12:44)
橫板反手拉接左側下旋長球也是接發球中一項積極主動的技術。拉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拉斜線時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向上發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拉打。
5、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15:00)
橫板反手削接左側下旋長球的技術是橫板削球打法的必備技術之一,是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削球要求又穩又低,還要與攻球技術相結合,才能使削球的攻擊力增強。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16:40)
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技術是直板正手位接發球技術中的常用技術。當來球不宜挑打時,搓接就是抑制對手搶攻的一項重要技術。搓接有快搓慢搓之分,快搓在上升期擊球,慢搓在上升后期或高點期搓球。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21:24 | 評論數(0) 閱讀數(1861)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9集(側身位搓接、擺接、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打好乒乓球》第29集
內容提要:1、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內容提要:1、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1、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39:53) 直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況下應用,側身本來有利于搶拉搶攻,對方突然發來左側下旋短球,這時利用側身正手搓接是一種應變的技戰術。一是爭取到了回擊的時間,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搶攻。
(42:19) 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與直板用法相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正手的發力技術好于反手。特別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況下應用這項技術。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44:44) 直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是為了用短球過渡以控制比賽局面,爭取下一板主動。
(47:49) 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50:45) 直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是一項爭取主動的技術,力爭打在前面,雖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的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53:18) 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無論是直板挑接還是橫板挑接這項技術是在臺內對付短球的主動技術之一,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53:09) 直板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動作要點是右腳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內屈,前臂手腕迎前,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挑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上方發力擊球。
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56:19)
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同樣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上體前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為軸,前臂手腕向前上方發力,又摩擦又擊打。
(39:53) 直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況下應用,側身本來有利于搶拉搶攻,對方突然發來左側下旋短球,這時利用側身正手搓接是一種應變的技戰術。一是爭取到了回擊的時間,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搶攻。
(42:19) 橫板側身位正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與直板用法相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正手的發力技術好于反手。特別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況下應用這項技術。
2、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44:44) 直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是為了用短球過渡以控制比賽局面,爭取下一板主動。
(47:49) 橫板側身位正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直(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50:45) 直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是一項爭取主動的技術,力爭打在前面,雖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的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53:18) 橫板側身位正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無論是直板挑接還是橫板挑接這項技術是在臺內對付短球的主動技術之一,動作要點是在觸球瞬間又摩擦又擊打,使球具有適當的弧線過網,又有適當的速度和線路。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
(53:09) 直板反面挑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動作要點是右腳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內屈,前臂手腕迎前,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挑直線時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上方發力擊球。
5、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56:19)
橫板反手挑接左側下旋短球同樣是以速度和落點來為下一板的進攻制造機會。動作要點是上體前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為軸,前臂手腕向前上方發力,又摩擦又擊打。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21:20 | 評論數(0) 閱讀數(1694)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8集(發左側下旋球、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打好乒乓球》第28集
內容提要:1、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2、乒乓球小知識: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內容提要:1、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2、乒乓球小知識: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1、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20:30)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要想發得很轉,必須注意兩點:第一球拍擊球瞬間要加速屈腕動作,第二球拍與球接觸時要使摩擦力大于撞擊力,聲音越小,說明摩擦越好。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短球的動作要領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是發短球時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練習時我們可以根據球拍觸球時的聲音大小,判斷旋轉的強弱,轉球不響,響球不轉。
2、乒乓球小知識(26:41) 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對接球者來說,由于球的旋轉,當球接觸拍面膠皮時,在球拍對球的靜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運動,也就是說左側下旋球觸拍后,反彈方向是右下方。
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27:23):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基本原則是:由于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是右下方,所以為了避免接球時球向右下方運動不能過網,第一拍面要后仰,第二拍面不能向右偏斜過大。
(30:43):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當對方發左側下旋球不出臺時,較難應用接發球搶攻技術,這時可以選擇搓接。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為了控制對方發球后的搶攻。
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2:55)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用擺短抑制對方先上手,通過短球過渡來爭取下一步主動。
(35:48)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以短回短,實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搶攻時,也不給對方進攻的機會。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要想發得很轉,必須注意兩點:第一球拍擊球瞬間要加速屈腕動作,第二球拍與球接觸時要使摩擦力大于撞擊力,聲音越小,說明摩擦越好。
橫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短球的動作要領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左側底部摩擦,不同之處是發短球時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練習時我們可以根據球拍觸球時的聲音大小,判斷旋轉的強弱,轉球不響,響球不轉。
2、乒乓球小知識(26:41) 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
對接球者來說,由于球的旋轉,當球接觸拍面膠皮時,在球拍對球的靜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運動,也就是說左側下旋球觸拍后,反彈方向是右下方。
3、直(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
(27:23):直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基本原則是:由于左側下旋球觸拍后的反彈方向是右下方,所以為了避免接球時球向右下方運動不能過網,第一拍面要后仰,第二拍面不能向右偏斜過大。
(30:43):橫板反手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當對方發左側下旋球不出臺時,較難應用接發球搶攻技術,這時可以選擇搓接。搓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為了控制對方發球后的搶攻。
4、直(橫)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
(32:55)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用擺短抑制對方先上手,通過短球過渡來爭取下一步主動。
(35:48) 直板反手擺接左側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以短回短,實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搶攻時,也不給對方進攻的機會。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21:17 | 評論數(0) 閱讀數(1774)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7集(發左側下旋球)
《打好乒乓球》第27集
內容提要:1、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內容提要:1、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
1、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01:15)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的動作要領與長球基本相同,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不同的是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07:53)
橫板正手發左側下旋斜線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 發左側下旋長球時,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旋轉,球的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時,要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球的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13:11)
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的動作要領和斜線發球基本相同。在發直線球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用身體轉動的力量輔助手臂發力。第二手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稍多一些。這樣容易發出直線球。在發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發短球時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長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
直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的動作要領與長球基本相同,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不同的是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
2、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球。(07:53)
橫板正手發左側下旋斜線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同, 發左側下旋長球時,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旋轉,球的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球臺的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橫板發左側下旋斜線短球時,要以旋轉為主,不要求速度,球的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3、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13:11)
直板發左側下旋直線球的動作要領和斜線發球基本相同。在發直線球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用身體轉動的力量輔助手臂發力。第二手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稍多一些。這樣容易發出直線球。在發長球時,第一落點靠近本方球臺端線,第二落點靠近對方球臺端線。發短球時同樣是站位在側身位,當球輕輕向上拋起時,手臂向右后側方引拍,身體略向右轉,當球回落至網高時,手臂由右后側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揮動,擊球的中下部,向底部左側摩擦,第一落點在本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第二落點在對方球臺靠近球網處,球反彈后以不出臺為好。這樣可以增加對方接球的難度,借不上力。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16:41 | 評論數(0) 閱讀數(1771)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6集(橫板削球系列之二)
《打好乒乓球》第26集
內容提要:1、橫板正手削追身球。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
內容提要:1、橫板正手削追身球。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
1、橫板正手削追身球。(39:46)
橫板正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當看到來球是正手位的追身球時,先側身讓位保持合適的擊球點,右腳后移,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上臂靠近身體的側部,擊球時前臂先向下用力,上臂帶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轉體轉腰,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我們在學習削追身球時一定要注意移步讓位,這樣才能削好追身球。
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42:14)
橫板反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用力,手腕相對固定,重心隨著移動輔助發力。
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43:54)
橫板正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來球的速度較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45:41)
橫板反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左偏斜,手臂迅速向左側上方引拍,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突擊球來球的力量較大速度較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擊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47:20)
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用單步),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從上向下壓球,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50:16)
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迅速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形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同時彎腰曲膝,以輔助壓低弧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52:48)
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后,左腳在前,向身體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雙腿要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發力時上臂帶動前臂,向下用力較多略帶向前。發力的順序是先壓后削再送,重心隨著向左移動,觸球時拍形不要過于后仰,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在削斜線時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轉動,前臂要內收。削直線時,身體站位稍側,向前下方用力。
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55:27)
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向身體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從上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拍形不要過于后仰,彎腰屈膝輔助壓低弧線,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
橫板正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當看到來球是正手位的追身球時,先側身讓位保持合適的擊球點,右腳后移,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上臂靠近身體的側部,擊球時前臂先向下用力,上臂帶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轉體轉腰,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我們在學習削追身球時一定要注意移步讓位,這樣才能削好追身球。
2、橫板反手削追身球。(42:14)
橫板反手位削追身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用力,手腕相對固定,重心隨著移動輔助發力。
3、橫板正手削突擊球。(43:54)
橫板正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來球的速度較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4、橫板反手削突擊球。(45:41)
橫板反手削突擊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身體向左偏斜,手臂迅速向左側上方引拍,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突擊球來球的力量較大速度較快,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向前下方用力,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擊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5、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47:20)
橫板正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首先迅速向后讓位(用單步),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迅速上舉,拍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擊球時迎著來球手臂連同轉腰從上向下壓球,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6、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50:16)
橫板反手削前沖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迅速向后讓位,手臂上舉,拍形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控制板形同時彎腰曲膝,以輔助壓低弧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7、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52:48)
橫板正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后,左腳在前,向身體的右后上方引拍,引拍的幅度要加大,拍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雙腿要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發力時上臂帶動前臂,向下用力較多略帶向前。發力的順序是先壓后削再送,重心隨著向左移動,觸球時拍形不要過于后仰,手腕相對固定,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在削斜線時注意重心向左前方轉動,前臂要內收。削直線時,身體站位稍側,向前下方用力。
8、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55:27)
橫板反手削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向身體的左后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接近垂直,身體向左偏斜,雙腿彎曲,在來球的下降后期擊球的中下部,前臂從上向前下方用力,觸球時手腕相對固定,拍形不要過于后仰,彎腰屈膝輔助壓低弧線,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接下一板來球。
學習削球技術要記住:轉、穩、低、攻。一要削得轉,以旋轉作為取勝的第一要素。二要削得穩減少失誤。三要削得低,使對手不易進攻。四要伺機反攻,以進攻解決戰斗。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16:38 | 評論數(0) 閱讀數(1316)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5集(橫板削球系列)
《打好乒乓球》第25集
內容提要:1、橫板正手近臺削球。2、橫板反手近臺削球。3、橫板正手削加轉球。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7、橫板正手遠臺削球。8、橫板反手遠臺削球。
內容提要:1、橫板正手近臺削球。2、橫板反手近臺削球。3、橫板正手削加轉球。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7、橫板正手遠臺削球。8、橫板反手遠臺削球。
1、橫板正手近臺削球。(20:28)
橫板正手近臺削斜線球的動作要領是:身體離球臺較近,右腳稍后,左腳稍前,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的中部偏下位置,身體向左轉動,前臂向前下方發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削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身體側對球臺,擊球時身體避免向左轉動,以利前臂手腕直接向前下方發力,削出直線球。
2、橫板反手近臺削球。(23:50)
橫板反手近臺削斜線球的要領是:站位時右腳在前,左腳稍后,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身體向左稍偏斜,重心在兩腳之間,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的中部偏下位置,擊球時身體向右轉動,前臂迎前向前下方發力,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削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時右腳在前,左腳在后,身體側對球臺,向身體的左側后上方引拍,手腕稍內曲,擊球時,直接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要穩定。
3、橫板正手削加轉球。(27:02)
要領:向身體的右側上方引拍,拍型稍后仰,目視來球,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發力摩擦,當接近底部時,手腕發力摩擦,手腕的發力方向和前臂保持一致,同時要轉體轉腰以輔助發力。
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28:46)
橫板正手削不轉球時主要是擊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將球用力向前送出而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轉球的轉速最快可達100轉/秒左右,削不轉球一般在20轉/秒以下,削球選手利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轉球或不轉球,用于迷惑對手,爭取主動。削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下網,削不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出界。判斷轉與不轉的經驗是,球出拍時,響球不轉,轉球不響。
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31:35)
橫板反手削加轉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稍后仰,擊球中下部,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發力摩擦,在接近球的底部時,手腕加力,這時手腕要相對固定。
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33:33)
橫板反手削不轉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向身體的左后側上方引拍,球拍稍立起,擊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擊球,手腕相對固定,前臂手腕將球向前送,在球要離開的時候,前臂再做外展動作,使球拍對球不產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對不轉球。
7、橫板正手遠臺削球。(35:48)
橫板正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的中下部,向前用力較多,同時要增大腰腿的輔助力量。
8、橫板反手遠臺削球。(37:28)
橫板反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中下部,在擊球時借助轉體的動作,前臂向前下方用力。
橫板正手近臺削斜線球的動作要領是:身體離球臺較近,右腳稍后,左腳稍前,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身體向右偏斜,重心偏于右腳,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的中部偏下位置,身體向左轉動,前臂向前下方發力,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削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身體側對球臺,擊球時身體避免向左轉動,以利前臂手腕直接向前下方發力,削出直線球。
2、橫板反手近臺削球。(23:50)
橫板反手近臺削斜線球的要領是:站位時右腳在前,左腳稍后,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身體向左稍偏斜,重心在兩腳之間,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的中部偏下位置,擊球時身體向右轉動,前臂迎前向前下方發力,擊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削直線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時右腳在前,左腳在后,身體側對球臺,向身體的左側后上方引拍,手腕稍內曲,擊球時,直接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要穩定。
3、橫板正手削加轉球。(27:02)
要領:向身體的右側上方引拍,拍型稍后仰,目視來球,在來球的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發力摩擦,當接近底部時,手腕發力摩擦,手腕的發力方向和前臂保持一致,同時要轉體轉腰以輔助發力。
4、橫板正手削不轉球。(28:46)
橫板正手削不轉球時主要是擊球的中部,拍形稍立起,拍面接近垂直,擊球時,前臂將球用力向前送出而不摩擦球,手腕固定,削轉球的轉速最快可達100轉/秒左右,削不轉球一般在20轉/秒以下,削球選手利用相似的手法,可以削出轉球或不轉球,用于迷惑對手,爭取主動。削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下網,削不轉球可以使對手拉球出界。判斷轉與不轉的經驗是,球出拍時,響球不轉,轉球不響。
5、橫板反手削加轉球。(31:35)
橫板反手削加轉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稍后仰,擊球中下部,擊球時前臂外展,向前下方發力摩擦,在接近球的底部時,手腕加力,這時手腕要相對固定。
6、橫板反手削不轉球。(33:33)
橫板反手削不轉球的動作要領是右腳稍前,左腳稍后,身體向左側偏斜,向身體的左后側上方引拍,球拍稍立起,擊球的中部,在下降前期擊球,手腕相對固定,前臂手腕將球向前送,在球要離開的時候,前臂再做外展動作,使球拍對球不產生摩擦,也就削出相對不轉球。
7、橫板正手遠臺削球。(35:48)
橫板正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右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的中下部,向前用力較多,同時要增大腰腿的輔助力量。
8、橫板反手遠臺削球。(37:28)
橫板反手遠臺削球的動作要領是向身體的左上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中下部,在擊球時借助轉體的動作,前臂向前下方用力。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16:36 | 評論數(0) 閱讀數(2032)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4集(快帶、推擠、反拉、回接弧圈球)
《打好乒乓球》第24集
內容提要:1、直(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2、直板反手推擠弧圈球。3、直(橫)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4、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5、橫板反手削弧圈球。6、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7、回接弧圈球練習。
內容提要:1、直(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2、直板反手推擠弧圈球。3、直(橫)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4、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5、橫板反手削弧圈球。6、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7、回接弧圈球練習。
動作要領:
1、直(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01:10)
直板反手反面快帶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離臺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傾,
身體重心下降,在來球的上升期,蓋住球體,球拍迅速向前方帶擊。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的動
作要領是,球拍高于來球,蓋住球體,在來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體以肘部為軸,手腕相對
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帶擊。
2、直板反手推擠弧圈球。(05:38)
動作要領:在上升前期擊球,手臂要先迎前,觸球左側中上部,向左前下方用力,變直
線時手腕要內曲,拍面朝直線方向,觸球的左側中后部,向前發力。
3、直(橫)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09:13)
直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斜線的動作要領是:站位近臺,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住球
體,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小動作向前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彈打直線的動作要
領與斜線基本相同,這時球拍面對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的特點是,動作幅度小,
擊球速度快,是在來不及用大動作發力攻打弧圈球的情況下,用來迅速回球爭取主動的一項進
攻技術,常常以速度和落點取勝。
橫板反手彈打弧圈球斜線的特點與直板基本相同:站位近臺,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
住球體,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小動作向前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橫板反手彈打
弧圈球直線的動作要點與彈打斜線基本相同,站位近臺,身體離臺大約40厘米,引拍至胸前,
位置稍高,球拍稍前傾,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住球體,不同的是球柏面對正前方,用
小動作向前以前臂手腕發力為主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身體重心不要跟進。橫
板反手彈打弧圈球的特點同樣是:動作幅度小,擊球速度快,是在來不及用大動作發力攻打弧
圈球的情況下,用來迅速回球爭取主動的一項進攻技術。
4、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13:31)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是直板的新技術之一,可以增強左半臺的攻擊力,可以有效地
回擊打至反手位的上旋球,常可變被動為主動。反拉時站位要盡量以近臺為主,退至中臺會使
近臺快攻打法的特長受到影響。
5、橫板反手削弧圈球。(14:38)
橫板反手長膠削弧圈球的要點是:引拍至身體左后上方,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后期,
擊球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先壓后削再送,同時身體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
6、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15:55)
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是一種過渡性的小球技術,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近臺,拍面稍
垂直,在來球的上升期,觸球中部偏上,借助來球的上旋前進力,球拍快速向前下磕擊,將球
擋回,不宜撞擊或摩擦。
7、回接弧圈球練習。(16:37)(結合練習)
1、直(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01:10)
直板反手反面快帶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離臺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傾,
身體重心下降,在來球的上升期,蓋住球體,球拍迅速向前方帶擊。橫板反手快帶弧圈球的動
作要領是,球拍高于來球,蓋住球體,在來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體以肘部為軸,手腕相對
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帶擊。
2、直板反手推擠弧圈球。(05:38)
動作要領:在上升前期擊球,手臂要先迎前,觸球左側中上部,向左前下方用力,變直
線時手腕要內曲,拍面朝直線方向,觸球的左側中后部,向前發力。
3、直(橫)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09:13)
直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斜線的動作要領是:站位近臺,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住球
體,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小動作向前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彈打直線的動作要
領與斜線基本相同,這時球拍面對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彈打弧圈球的特點是,動作幅度小,
擊球速度快,是在來不及用大動作發力攻打弧圈球的情況下,用來迅速回球爭取主動的一項進
攻技術,常常以速度和落點取勝。
橫板反手彈打弧圈球斜線的特點與直板基本相同:站位近臺,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
住球體,球拍面對斜前方,以小動作向前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橫板反手彈打
弧圈球直線的動作要點與彈打斜線基本相同,站位近臺,身體離臺大約40厘米,引拍至胸前,
位置稍高,球拍稍前傾,在來球反彈的上升期,拍面蓋住球體,不同的是球柏面對正前方,用
小動作向前以前臂手腕發力為主并略帶向下彈打敲擊,動作短暫有力,身體重心不要跟進。橫
板反手彈打弧圈球的特點同樣是:動作幅度小,擊球速度快,是在來不及用大動作發力攻打弧
圈球的情況下,用來迅速回球爭取主動的一項進攻技術。
4、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13:31)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是直板的新技術之一,可以增強左半臺的攻擊力,可以有效地
回擊打至反手位的上旋球,常可變被動為主動。反拉時站位要盡量以近臺為主,退至中臺會使
近臺快攻打法的特長受到影響。
5、橫板反手削弧圈球。(14:38)
橫板反手長膠削弧圈球的要點是:引拍至身體左后上方,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后期,
擊球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先壓后削再送,同時身體重心由左腳移至右腳,
6、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15:55)
橫板反手長膠擋弧圈球是一種過渡性的小球技術,它的動作要領是:站位近臺,拍面稍
垂直,在來球的上升期,觸球中部偏上,借助來球的上旋前進力,球拍快速向前下磕擊,將球
擋回,不宜撞擊或摩擦。
7、回接弧圈球練習。(16:37)(結合練習)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16:34 | 評論數(0) 閱讀數(3104)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3集(正手擋、攻、快帶、反拉、推擋弧圈球)
《打好乒乓球》第23集
內容提要:1、直(橫)板正手擋弧圈球。2、直(橫)板正手攻打弧圈球。3、直(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4、直(橫)板正手反拉弧圈球。5、直板反手推擋弧圈球。
內容提要:1、直(橫)板正手擋弧圈球。2、直(橫)板正手攻打弧圈球。3、直(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4、直(橫)板正手反拉弧圈球。5、直板反手推擋弧圈球。
1、直(橫)板正手擋弧圈球。(39:46)
要領:擊球前,身體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擊球,手臂內旋,拇指稍用力,球拍蓋住球的中上部,觸球時手腕和手臂發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傾。
2、直(橫)板正手攻打弧圈球。(45:08)
要領: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拍面前傾,帶住球體,以前臂發力為主,球拍相對固定,接觸球的中上部,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下接觸。
3、直(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48:07)
要領:左腳稍前,站位近臺,手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將拍引至身體由側方,手臂手腕向前迎球,腰髖向左轉動,球拍高于來球,擊球中上部,借助腰髖的轉動,將球擊出,手腕相對穩定,不宜發力。
4、直(橫)板正手反拉弧圈球。(51:07)
反拉弧圈球是形成對拉的第一板球,站位比快帶稍遠,引拍幅度較大,拍面前傾,在高點期或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向斜前上方發力回擊,以摩擦發力為主。憑借力量大旋轉強的前沖弧圈球,來與對手的弧圈球對抗。在反拉時要認準第二弧線,選擇正確的擊球點,反拉弧圈球擊出球的旋轉方向與來球的旋轉方向剛好相反,這種方式叫逆轉,利用逆轉的方式接球一定要主動發力。
5、直板反手推擋弧圈球。(53:38)
要領:身體離球臺約40厘米,引拍至身體前方,拍面前傾,當來球跳至上升期,擊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力迅速向前上方揮動。
6、乒乓球小知識。(57:20)
逆轉是向來球旋轉的相反方向摩擦,搓下旋球或反拉弧圈球就是逆轉。立轉就是擊球部位靠近球的旋轉軸,減小旋轉來球對球拍的摩擦,搓側旋或推擠弧圈球為立轉。順轉是向來球旋轉的同方向摩擦,拉接下旋球或削接弧圈球為順轉。
要領:擊球前,身體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擊球,手臂內旋,拇指稍用力,球拍蓋住球的中上部,觸球時手腕和手臂發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傾。
2、直(橫)板正手攻打弧圈球。(45:08)
要領: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拍面前傾,帶住球體,以前臂發力為主,球拍相對固定,接觸球的中上部,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下接觸。
3、直(橫)板正手快帶弧圈球。(48:07)
要領:左腳稍前,站位近臺,手臂彎曲內旋,拍面前傾,將拍引至身體由側方,手臂手腕向前迎球,腰髖向左轉動,球拍高于來球,擊球中上部,借助腰髖的轉動,將球擊出,手腕相對穩定,不宜發力。
4、直(橫)板正手反拉弧圈球。(51:07)
反拉弧圈球是形成對拉的第一板球,站位比快帶稍遠,引拍幅度較大,拍面前傾,在高點期或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向斜前上方發力回擊,以摩擦發力為主。憑借力量大旋轉強的前沖弧圈球,來與對手的弧圈球對抗。在反拉時要認準第二弧線,選擇正確的擊球點,反拉弧圈球擊出球的旋轉方向與來球的旋轉方向剛好相反,這種方式叫逆轉,利用逆轉的方式接球一定要主動發力。
5、直板反手推擋弧圈球。(53:38)
要領:身體離球臺約40厘米,引拍至身體前方,拍面前傾,當來球跳至上升期,擊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力迅速向前上方揮動。
6、乒乓球小知識。(57:20)
逆轉是向來球旋轉的相反方向摩擦,搓下旋球或反拉弧圈球就是逆轉。立轉就是擊球部位靠近球的旋轉軸,減小旋轉來球對球拍的摩擦,搓側旋或推擠弧圈球為立轉。順轉是向來球旋轉的同方向摩擦,拉接下旋球或削接弧圈球為順轉。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16:31 | 評論數(0) 閱讀數(1959)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2集(加轉弧圈球、側旋弧圈球)
《打好乒乓球》第22集
內容提要:1、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2、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3、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4、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5、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6、橫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內容提要:1、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2、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3、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4、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5、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6、橫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
動作要領:
1、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20:25)
正手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在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后引的幅度較小,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正手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身體向右偏斜相對較小,球拍面對正前方,同樣是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以轉腰帶動肩、上臂、前臂和手腕發力。
2、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24:19)
直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基本上與正手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相似,主要的區別是身體的側向角度更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動作要領同樣是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直板側身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相比身體的側向角度要小,同樣要步伐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在擊球時拍面稍前傾,球拍面對正前方,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3、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28:11)
橫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較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橫板側身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相對要小,步伐要及時到位,拍面接近垂直或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4、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31:55)
橫板反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腹內收,肘關節略向前,曲腕拍下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斜前方,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發力的剎那,手腕迅速向前向上轉動,兩腿向上蹬伸以輔助發力。
橫板反手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拍面前傾,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以向上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
5、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34:30)
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重心放在右腳上,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側外再向右上作弧形運動,在來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部,向左側上部摩擦,使球產生側旋效果,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借助腰髖的轉動輔助發力。
6、橫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36:22)
側旋弧圈球的特點是第一弧線向對方右側偏折,第二弧線急速向右側下滑落,對方不易回接
三種弧圈球動作的區別:前沖弧圈球是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加轉弧圈球是向上發力為主略帶向前、側旋弧圈球是從球體外側向內勾拉,向前上發力。
1、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20:25)
正手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在前,身體向右偏斜,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后引的幅度較小,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正手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身體向右偏斜相對較小,球拍面對正前方,同樣是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以轉腰帶動肩、上臂、前臂和手腕發力。
2、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24:19)
直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基本上與正手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相似,主要的區別是身體的側向角度更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動作要領同樣是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直板側身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相比身體的側向角度要小,同樣要步伐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在擊球時拍面稍前傾,球拍面對正前方,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3、橫板側身位正手位加轉弧圈球。(28:11)
橫板側身位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直板基本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較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時到位,要大膽側身,移動位置,不要顧慮右方的空檔,否則會影響發力和準確。拍面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橫板側身位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相似,身體的側向角度相對要小,步伐要及時到位,拍面接近垂直或稍前傾,在下降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摩擦球體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發力方向以向上為主,略帶向前。
4、橫板反手拉加轉弧圈球。(31:55)
橫板反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腹內收,肘關節略向前,曲腕拍下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斜前方,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發力的剎那,手腕迅速向前向上轉動,兩腿向上蹬伸以輔助發力。
橫板反手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球拍引至腹部下方,拍面前傾,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迅速向上揮動,接觸球的中上部,以向上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發力。
5、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34:30)
直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重心放在右腳上,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側外再向右上作弧形運動,在來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部,向左側上部摩擦,使球產生側旋效果,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借助腰髖的轉動輔助發力。
6、橫板正手拉側旋弧圈球。(36:22)
側旋弧圈球的特點是第一弧線向對方右側偏折,第二弧線急速向右側下滑落,對方不易回接
三種弧圈球動作的區別:前沖弧圈球是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加轉弧圈球是向上發力為主略帶向前、側旋弧圈球是從球體外側向內勾拉,向前上發力。
發布于2007年07月29日 16:29 | 評論數(0) 閱讀數(2074) 乒乓球技術
乒乓視頻《打好乒乓球》第21集(前沖弧圈球、加轉弧圈球)
《打好乒乓球》第21集
內容提要: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2、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3、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4、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6、橫板反手拉前沖弧圈球。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內容提要: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2、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3、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4、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6、橫板反手拉前沖弧圈球。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
弧圈球包括前沖弧圈球、加轉弧圈球和側旋弧圈球三種技術,弧圈球旋轉強,沖力大,極具殺傷力,可以對付各種出臺球,它具有進攻性和穩健性,是普遍流行的進攻技術。
前沖弧圈球的特點是:弧線長,上旋強,球速快,落臺后前沖力大,向下滑落。
加轉弧圈球的特點是:第一弧線較高,第二弧線較低,球在落臺前運行較慢,在落臺后下滑速度較快。
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01:08)
拉斜線球的要領是:左腳稍前,站位在中臺,身體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近直線,手腕微曲,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來球的高點期,拍面前傾稍大,球拍面對斜前方,擊球中上部,腰髖左轉,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拉直線時的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的位置,手臂伸展接近直線,手腕微曲,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與此同時,手腕由曲變伸,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2、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04:34)
橫板正手位拉斜線前沖弧圈球的方法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稍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后方,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球拍面對斜前方,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拉直線時的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站位在中臺前后,身體向右稍偏斜,拍面前傾稍大,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球拍面向正前方,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3、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08:19)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拉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身體向右偏斜,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4、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10:45)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后側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拉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5、乒乓小知識:弧線介紹。(13:45)
在對方擊球后到本方球臺的落點之間,乒乓球的運動軌跡為第一弧線,從落點跳起后的運動軌跡為第二弧線,我們可以根據來球的弧線,選擇擊球點和所用的擊球技術。
(14:13)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站位時右腳稍前,上體稍前傾,向腹部的左下側引拍,上臂肘部靠近身體,拍面前傾稍大,前臂向右前上方加速揮動,手腕外展。
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16:01)
加轉弧圈球也叫高吊弧圈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前沖弧圈球的不同之處是:稍向下引拍,在來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對斜前方,擊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用力。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向右偏斜,稍向下引拍,在來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用力,第一弧線的頂部較高,第二弧線的頂部相對較低,兩者的落差較大,球落臺后,迅速向下滑落。
前沖弧圈球的特點是:弧線長,上旋強,球速快,落臺后前沖力大,向下滑落。
加轉弧圈球的特點是:第一弧線較高,第二弧線較低,球在落臺前運行較慢,在落臺后下滑速度較快。
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01:08)
拉斜線球的要領是:左腳稍前,站位在中臺,身體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近直線,手腕微曲,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來球的高點期,拍面前傾稍大,球拍面對斜前方,擊球中上部,腰髖左轉,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拉直線時的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的位置,手臂伸展接近直線,手腕微曲,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與此同時,手腕由曲變伸,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2、橫板正手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04:34)
橫板正手位拉斜線前沖弧圈球的方法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稍偏斜,引拍至身體右后方,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球拍面對斜前方,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拉直線時的要領與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站位在中臺前后,身體向右稍偏斜,拍面前傾稍大,引拍至身體右后方稍下,來球至高點期時,拍面前傾,擊球中上部,球拍面向正前方,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帶向上發力。
3、直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08:19)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拉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身體向右偏斜,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4、橫板側身位正手拉前沖弧圈球。(10:45)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向右偏斜較大,向右后側方引拍,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擊球中上部,身體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拉直線的動作要領同樣是:左腳稍前,身體向右偏斜,向右后側方引拍,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中上部,要充分體現出向前發力的特點。
5、乒乓小知識:弧線介紹。(13:45)
在對方擊球后到本方球臺的落點之間,乒乓球的運動軌跡為第一弧線,從落點跳起后的運動軌跡為第二弧線,我們可以根據來球的弧線,選擇擊球點和所用的擊球技術。
(14:13)
拉斜線的動作要領是:站位時右腳稍前,上體稍前傾,向腹部的左下側引拍,上臂肘部靠近身體,拍面前傾稍大,前臂向右前上方加速揮動,手腕外展。
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轉弧圈球。(16:01)
加轉弧圈球也叫高吊弧圈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斜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前沖弧圈球的不同之處是:稍向下引拍,在來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對斜前方,擊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用力。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直線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與拉斜線基本相同,左腳稍前,右腳稍后,身體向右偏斜,稍向下引拍,在來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對正前方,擊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為主,略帶向前用力,第一弧線的頂部較高,第二弧線的頂部相對較低,兩者的落差較大,球落臺后,迅速向下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