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的教育觀 ——觀魏書生“賞識教育”有感 總引 賞識是什么意思?現代漢語詞典中是這樣詮釋的: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或贊揚。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聽人說:某某因為自身能力較強很受領導的賞識,常常被委以重任。 今天看了魏老師的講座,我深感“賞識教育”就應該是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首先要挖掘到每一個學生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以便于教育健康順利快速的發展。 一)、用“愛”挖掘每一個孩子更多的閃光點 賞識教育的目的應該就是給予孩子自信。如果把每一個孩子比作一個未被開發的寶藏,我們的賞識教育就是首先通過認可孩子們身上的優點來讓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行,進而引導孩子們變攆著、趕著學為我要學:“因為我是寶藏,我一定會釋放能量!” 知心姐姐盧勤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讓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樣的人。” 作為教師我們就有必要去發現孩子們身上更多更多的閃光點。優秀孩子的閃光點似乎很容易羅列。關鍵是雙差生,他們一直使我們不少教師抓破了頭皮也無計可施。中國有句古話:莊稼總是別人的好,孩子還是自己的好。十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愛”就是挖掘機 西方教育家羅素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發展。” 我的切身感受也是如此: 我們平時看人或物無外乎于仰視、俯視或平視。 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這樣一句話“油蛉在低唱,蟋蟀們在彈琴。”我們不妨把他這樣說:“油蛉在叫,蟋蟀也在叫。”你用心感受一下,說:“油蛉在叫,蟋蟀也在叫。”給人就是俯視的感覺:南墻根,兩只不起眼的小蟲在討厭的聒噪?;蛟S還會因為煩透了而去驅趕它們。但你再聽先生這樣寫到:“油蛉在低唱,蟋蟀們在彈琴。”瞬間他們的位置發生轉變,由某一個墻腳轉移到了桌子上,一個在低低的清唱,一個在悠悠的彈琴伴奏。多美的一個意境。喜歡音樂的早已蠢蠢欲動甚至想上前湊個熱鬧。我們對它們的視覺也由看不起、厭煩而轉變成高高在上、親切羨慕的某種程度的仰視。為什么先生會變丑為美的寫呢,因為先生深愛百草園。愛屋及烏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還有類似調侃的話說:情人眼里出西施。但這些話細細嚼來,道理還是一定的,皆因為有愛。 不記得那位教育家說:“我也是一個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高興的時候,但當我把左腳跨入教室時,我就把煩惱丟給了右腳;當我雙腳跨入教室時,我只有快樂。”我認為他這樣去想去做,一是因為對孩子們的愛,二是高度的責任心。 對于教育這樣一件關乎國家、社會、人民長遠利益的大事。 另外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擔當的是國家的前途人民的命運的職責。我們是不能賞識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的。賞識的應該是每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意思你可真正明白,百年大計,就是關系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坦白的說也就是:國家未來的命運和前途;教育為本,就是教育是每個國家前途命運的長遠計劃的根本。只有培養好每一根頂梁柱,讓他們各得其所,大才大用,小才小用,盡可能的減少浪費就足足可以。 除了教師本人,我們還可以拉動家長,那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開家長會了,我問一個本次成績退步的學生:“給你爸媽說好了嗎?” 孩子咬著嘴唇,猶豫一下無奈的說:“我媽說我考的不好,她來了會丟人!” “是考的不太理想,你找著原因了嗎?”我拍拍她的肩膀問, 孩子點點頭。 我安慰她說:“放心吧,你媽明天或許會來的!加油!” 之后,我悄悄的給她媽媽打通了電話:“明天要開家長會,您一定要來呀!” 她媽媽猶豫不絕、支支吾吾的說:“孩子考的不好,……” 不等她說完,我便接住話茬問:“那你下一次準備讓孩子考成什么樣?今天,你不去幫著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就像咱家種地,只種不經營管理就等著豐收,那容易嗎?你不了解孩子,下一步怎么指著孩子進步?考場如戰場,哪里有常勝將軍?明天你一定得來,咱們一塊分析尋找原因,幫助孩子進步好嗎? 這回,這個媽媽爽快的答應了!第二天早早的便趕來了。 孩子看見媽媽,眼淚刷刷的流出來了。高興又內疚的跑到媽媽身邊。 我悄悄告訴媽媽:這就是孩子下一步加油的原動力!也是我們給她加的第一桶油! 其實這種在孩子失利最需要家長時卻因為面子而逃避的情況很多,心急如焚的我一直苦于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終于,一位母親的話打開了我的心結,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班有一女生,成績應該說很差,班里70名學生,她每次的考試幾乎都在五六十名徘徊。但是她的媽媽來了,而且對著大家伙說了這樣一句話: 孩子哭了,這位媽媽、很多的爸爸、媽媽眼里都噙滿了淚水。我也感動著、感染著、深深的感恩著:多么偉大的母愛呀! 我將永遠牢記這位母親的話。并把它做成了多媒體課件,要用在以后的每一批新生家長會上,還要把這真實的故事講給每一位父母聽。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還是他們終生的陪伴者、守望者。 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從內心深處體味認識到:老師,僅是孩子漫長人生路上一站地的陪伴者,都沒有因為成績不好而有絲毫的鄙視,反而是壓根就從未放棄過。我們——身為孩子的父母又怎能僅僅因為成績不好就對孩子“另眼相看”!全盤否定呢? 我又趁機引導,我們可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目前的成績不如人就毀掉孩子對整個人生的信心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每個父母都好好想想:孩子除了成績,究竟都有哪些好?而這些“好”難道不重要嗎? 我故作停頓,給他們思考、交流的時間。果然,原來緊張、尷尬的臉面開始升溫,有不少家長露出驚喜又自信滿足的笑容。 俗話說的好:莊稼總是別人的好,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每個孩子本來都有優點,讓父母說說自己孩子哪里好,這本來就是父母的專長嘛?瞬間整個會場活躍起來,每個家長如數家珍般侃侃而談…… 趁熱打鐵,我趁勢明確的告訴他們:健康、善良、富有愛心、尊老愛幼、樂于助人、誠實守信、勤勞勇毅……這些任何一樣都比成績更重要。 僅憑分數來衡量一個健全的孩子,是不公平的。這樣不僅傷了孩子的自信、自尊;更不知傷了多少父母的心。全面積極看待孩子的優點,適當尊重個性、發展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這源于什么?源于我們運用了賞識教育。 二)、堅守責任、義務,用“愛”培養孩子更多的閃光點 或許你還是找不到一個和其他年級同學總打架、隨便折摘學校花圃的花、每天遲到早退、因為長指甲扣掉班里流動紅旗的那么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那就請你再忍耐一下,千萬不要指責甚至放棄。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就是要教育孩子由無知到知;甚至由愚昧野蠻到文明得體。教師承擔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是事業:這時候“愛”就是無處不到的陽光。無論你是直射還是反射甚至折射,我們都要毫不含糊的去把“愛”的陽光灑遍每一個角落,照亮每一片陰影。你知道嗎,否定了孩子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多少在學校考試成績差的孩子在社會的大江大浪里混的有模有樣。 那是一次期末考試,考前有時候我會做一個小小的動員工作,尤其針對成績很差的學生,對于語文這個特殊的學科,往往孩子們稍認真一些,就可以拿到及格的分數。那一次當我鼓勵完了其他一些孩子以后我居然對著所有孩子的面對另外一個孩子說:對于你嗎,老師希望你認真答,但知道你的功底很差,老師就允許你不及格。因為這個孩子無論是書寫還是基礎都是極差的學生,開學以來從沒有及格過。當時說完我就有點后悔,但也是心頭瞬間的一掠。等分數出來,他破了記錄:居然及格了,考的真不少。當時雖然沒有聽到那個孩子的指責,但我就感覺重重的一耳刮,否定了孩子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不要說那是偶然,也不要說是我的話語刺激了他。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僅沒有給他陽光,反而給了陰影,是他,是他自己找到了證明自己通靈的陽光。我面對自己的言行我還能說什么? 深深的自責,讓我終生不忘。否定別人,就是否定自己。埋汰別人也就埋汰了自己。 教育的義務和責任是育人教書,育人是第一位的,要從我們的言行去熏陶去影響孩子們。我們只有權利播撒陽光、雨露、和風。 愛孩子,愛每一個孩子,不論其美丑、善惡。永遠銘記自己光榮職責。愛就像物理學里講的力,它是雙向的。當你給她愛的力量時,她也一定會給你一個力。或許不同的是她給你的“力”或許需要一定的時間。 孩子能對老師言聽計從配合教師努力做人、學習無外乎于由衷的愛老師。 第一屆學生深深的喜歡我,那時或許是年輕活潑以至于有一位成績很優秀的女生畢業后分數遠遠高出了高中分數,可她執意報考我畢業的師范學校,就說我要考我們老師上的學校,我要當老師。當然不能說我就是決定性的因素,但無可置疑我給了她很大的影響。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我深深的矛盾著:因為后來師范已經不再包非配。如果她堅持上高中、考大學的話她應該有一個更廣大的前途更美好的未來。甚至是自己無聲的錯引導了她的人生進程。直到她畢業后像我一樣走上工作崗位,一年后真正的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我才為她欣慰心落塵埃。 更多的是愛,是我對她們熱情而又純正的愛。 同時光環效應,靠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也可促進師生間的和諧共處。 我認為要做一位學生喜歡的教師,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學會傾聽:孩子們雖然還小,但他們畢竟是活生生的個體。如今的高科技社會使不少孩子知之甚多。他們是有思想、甚至有主見的。孩子很多時候難管是因為我們和他們的思想不統一甚至相悖。所以溝通才是達成和諧的惟一有效途徑。想要溝通,就必須學會傾聽。傾聽他們對周圍一切的新視點、新看法;傾聽他們發自內心的呼喚和需求;傾聽孩子的世界將要上演的一幕幕。不僅要用耳朵聽,更要用心去體會: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設身處地的著想,和顏悅色的去討論。讓孩子們知道老師不是統治者、壓迫者,不是在有意為難他。你將會聽到更多的純真無私的天籟之音,溝通便水到渠成。 學會求助:教育祖師爺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家喻戶曉“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現代教育者提出:做學問,“不惟師,不惟上,不惟書;只惟實。”我認為這不僅局限在做學問,它應該涉獵到做人、乃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這就告訴教師,如果遇到問題,不要總是擺出一幅架子,高高在上的樣子。不論問題的大小、難易,應該學會求助。最近的求助對象就是學生。相信學生,這是給予孩子們信任,也是鍛煉他們的很好機會,更是師生、生生打成一片的最好的契機。 學會幫助:幫助孩子們學會做人、學習知識是我們的光榮職責。但我們也要學會幫助,幫助不是代替他們做,而是適時適當的指點迷津,更多的要丟給他們想象、努力的空間。就像指點他們跳跳就會摘到蘋果、學會飛翔才會飛出大千世界一樣。貴在能力的培養。 學會自控:我們面對的是很多來自不同家庭,脾氣個性迥異的鮮活個體,所以什么樣的話、什么樣的事都有可能發生。面對難堪的偶發事件,教師第一要做的便是學會自控。一位好教師應該是:嚴于律己,寬厚待人。不要粗魯的小事大作。因為首先你是成人,成人是不可以跟孩子一般見識的;其次,適當的允許孩子們犯錯誤。因為大人都在不斷的犯錯誤中成長,更何況孩子呢?再次,即使是一些似乎帶有侮辱性的事件最好要查出原因,再做適當的處理。你要知道尚未成熟的心靈是架不住狂風暴雨的。切不可給孩子留下心靈的陰影:讓他用那種形式一輩子記住了你。尤其是一些無意的傷害,只要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即可。 學會反思:一要勤于反思自己的不足,更要反思自己的所有收獲。聽著魏書生老師的演講我在想教育界還有多少優秀教師??!他們的每一步走來不都是條條硬實的教育經典??上У氖侵皇悄瞰I了卻沒有反思經驗加以積累并廣泛傳播學習。總結自己的教育成果不是因為要成為什么大家,有句經典名言這樣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看的更高更遠。”巨人是誰,巨人就是有好的教育經驗的每一位教師。如果我們能經過反思后積累到更多的育人教書的硬道理。那么我們的教育事業就能一步一個大臺階的跨越,我們的教育之樹就會常新常綠常美常青常壯! 學會低下腰來 拋開老師的所謂的尊嚴,不要做一位高高在上,不了解又根本無法容納學生的大老師而已。理解教師這一職業的內涵和深邃。放下自尊,融入學生。 對待中差生回答問題:我們大家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但是迷宮中答錯問題 孩子們綻放的微笑,他們的每一份快樂就是老師全部的甜美。 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我一生最主要的東西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 賞識教育如同(就是)陽光育苗!多給孩子陽光吧,在陽光下長大的孩子,心智一定是健康快樂的;長成的參天大樹一定是不屈不撓、挺拔直立、聳入云霄。 最后自擬對聯一副贈送各位同仁共勉,共創教育輝煌:
甘露潤,桃李艷,無私園丁孺子牛; 紅燭淚,赤子心,社稷棟梁中國龍。 橫批:與時共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