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角逐新增長模式,科技創新成焦點 為了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為了塑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各國以科技為切入點,重點構架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智慧的地球(物聯網是其中)就是代表者之一。顯然,要實現“智慧的地球”概念的商業化,驅動技術進步是必要的環節,例如物聯網,必須將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要使得這個宏偉藍圖具有經濟可行性,必須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事實上,新能源汽車電池所需的儲電材料、電池管理系統;智能電網中的輸電、變電、并網等環節所需的電力管理技術等,均要求在現有的技術層面上獲得質的突破。可以認為,如果01年的“科網泡沫”是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的風向標;那么,由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包括物聯網),將可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 目前,我國也正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在09年4月,國家正式發布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指出加快培育信息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包括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等領域的應用創新帶動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 國內積極培養以科技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既符合產業發展規律,也有歷史可鑒。從信息強國的歷史經驗來看,當工業化進入后半階段后,信息化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信息產業也會經歷快速增長;而目前,我國正處于重化工業的中后期。從臨國的經驗來看,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加大了新興產業的規劃與扶持力度,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能源調整政策也相繼出臺。從結果來看,日本出現了一批大型的世界級企業;與此同時,日本電子和電器設備行業快速發展,在相關領域出現了一批競爭力強大的大型企業。 二、電子信息行業回暖,科技產業的春天不遠 電子信息行業是周期性行業,從以往的情況來看一般是4年左右;目前,行業已經進入得復蘇階段。從相關的數據來看,也說明這一點。據iSuppli預計,全球半導體市場在四季度將會實現同比增長,增速達到10.6%,并認為這是行業復蘇開始起步的信號。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二、三季度比一季度的盈利明顯好轉,訂單、開工率均出現回升的態勢,尤其是與3G投資相關的電子產品,需求恢復的程度更加明顯。總體來看,行業回暖也有助于電子信息可能再度走強。 事實上,除了存量下游產業的需求復蘇外,新興產業的需求也有望成為科技產業的驅動力。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經提到,全球各國在尋求新的增長點,物聯網、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互聯網升級等等,這些新興產業的崛起,將增加巨大的市場需求。樂觀地說,科技產業的春天也許不遠了。 三、如何把握科技板塊的機會 從傳統的細分領域來看,電子信息包括基礎電子元器件、半導體材料與芯片、通信、有線電視、軟件等。如果從自主創新、市場熱衷炒新的角度來看,3G通信技術、下一代互聯網、有線數字電視網、與基礎軟件等四個領域最值得關注。此外,3G的巨額投資也創造了較大的需求。據顯示,08年3G投資估計不超過500億;但從2009 年起,預計國內3G 投資將超過達到1500億,3G的巨額投資給相關設備公司帶來巨大的機遇。 從新興的領域來看,物聯網相關的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控制系統;智能電網的電廠、變電站、電網等環節;對于相應公司來說,均可能存在著較大機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