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IMR、IML、INS、IMF)技術分析
本文針對IMD的不同工藝,分別對IMR、IML、INS、IMF/AIM進行了詳細介紹,優缺點對比、技術說明、材料、工序制程、模具結構、注塑系統、實例分享等。
IMD,即In Mold Decoration,模內裝飾,主要應用在汽車塑膠零件、3C產業外觀塑件等。
IMD的分類: IMR-Insert Molding by Roller-Film,日本送膜裝置專用卷裝film,將圖案與塑料結合的轉印方式。 IML-Insert Molding by Label,將標簽置入模內與塑料結合射出。 INS-Insert Thermoforming-film to Molding,將印好的film裁切后直接射出,或加熱成3D型, 嵌入模穴中與塑料結合射出。 IMF-Insert Molding by Sliced-film,與INS一樣,稱呼未統一。 AIM-德國Degussa集團之Rohm公司生產PMMA材料應用于IMD技術。 IMR VS IML(IMF、INS、AIM)
![]() 有鑒于當前一些以多層次加工方法生產的作法不良率高,且無法應付多顏色需求,若采人工操作過程繁雜: 射出成型→ 包覆保護層→ 電鍍→ 噴漆→ 擦拭→上色(曲印) → 拆除保護層→ 黏貼貼附層 因此有必要尋求可降低生產成本的新工法。 1. 減少原有生產的流程,降低成本。 2. 減少不良率,降低生產成本。 3. 可更加提升外觀質感的工法。 4. 可達到更佳耐候條件的工法。 5. 可達到更佳環保的工法。 IMR箔膜:墊片基材依不同的模具表面曲度及擴張比率,
需選擇不同的基材以配合IMD工序。 ![]() ![]() ![]() IMR成型過程介紹
![]() IMR模具結構介紹 ![]() 模具兩邊均需加熱,注塑澆口應在定模邊安裝
IMR注塑系統 ![]() ![]() IMR工序實例
光陽工廠logo:耐候測試達1000hr → OK
(臺灣精業開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 ![]() KYMCO電動代步車METER(臺灣精業開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 KYMCO 豪邁奔騰SR G4 125車系 (噴射ENG + 奈米噴漆) ![]() KYMCO 豪邁奔騰SR G4 125車系 (陶缸+ 碟煞+ 奈米噴漆) ![]() KYMCO V-LINK 125車系 (陶缸+ 碟煞+ 奈米噴漆) ![]() KYMCO EASY 4U 100車系 (陶缸+ 碟煞+ 奈米噴漆) ![]() IMR工序國外產品實例
CD播放器外殼
![]() ![]() ![]() ![]() ![]() ![]() INS技術說明: 原本INS 是用來輔助一次成型注塑(IMD),但隨著3D 立體面裝飾的需求,現今的INS 技術以
汽車工業來說深受歐洲大廠的親賴(雙B & AUDI)。 INS 就是把要裝飾的塑料部分放入立體的模具內,再把出來的成品放入另一模具中去射出成型。沒有任何薄膜科技 可以達到模內鑄造INS 的變形階段。 膠膜部分可被裝飾于物體的完整表面或是部分區域上。 INS工藝步驟: 一. INS薄膜→ 新科技的熱轉印薄膜材料。 二. 加熱成型的過程→ 用模具來使薄膜變成立體的形狀。可分別交叉使用或合并工程...完全視Case 條件而定。 三. 裁切成嵌片→ 把成型的INS薄膜成品邊緣切除。 四. 射出成型→ 放入射出機里射出成型(充足延展性和彈性是重要的)。 INS工藝的優點: 1. 每次可節省約20% 的射出料。 2. 是一種干燥且容易的裝飾品制作過程。 3. 只需要多出裁切和加熱成型的過程。 4. 可以容易且隨時地更改表面的裝飾圖案設計。 5. 可選擇數個射出點。 6. 因為薄膜表面的光澤(Hard Code) 所以,在射出后不用擦拭物品的表面。 7. 水份氣泡點和下陷的區域(縮水)都可以被覆蓋住。 8. 有良好的邊緣裝飾。 9. 設計的失真、缺陷,都可于射出前即可輕易辨識出。 10. 射出模具內的表面結構可明顯地顯示在INS薄膜上。 INS國內機車制品實例 一體成型局部INS 裝飾( 車燈部件) KYMCO 豪邁奔騰G3 125車系
![]() 其它裝飾效果:相同的模具,只須更換表層材料即可(為INS 的優點) ![]() ![]() KYMCO 豪邁奔騰SR G4 125車系 (噴射ENG + 奈米噴漆) 及 (陶缸+ 碟煞+ 奈米噴漆) ![]() IMD汽車界外觀件使用范圍
![]() ![]() INS國外汽車制品實例 ![]() ![]() ![]() ![]() ![]() ![]() ![]() ![]() ![]() 汽車中央面板:相同的模具,只須更換表層材料即可(為INS 的優點) ![]() ![]() IMF技術說明:
有鑒于現有手機LENS外觀造型色澤均在背面,若造型稍有曲線時整體感覺無法隨曲率來做變化,外觀自然較微平坦無變化,今以印刷好之薄膜 直接來射出成型可達到多樣性之變化,且不會受限印刷之平面所限,也能同時解決曲率印刷之問題。 優點: 1. 每次可節省約10% 的射出料。 2. 是一種干燥且容易的裝飾品制作過程。 3. 視機種只需要多出截切和曲率大時預加熱成型的過程。 4. 可以容易且隨時地更改表面的裝飾圖案設計。 5. 可選擇數個射出點。 6. 選擇薄膜表面(Hard Coated)可增加表面耐磨性。 7. 水份氣泡點和下陷的區域(縮水)都可以被覆蓋住。 8. 有良好的邊緣裝飾。 9. 設計的失真、缺陷,都可于射出前即可輕易辨識出。 10. 射出模具內的表面結構可明顯地顯示在INS薄膜上。 IMF工藝步驟: ![]() ![]() ![]() ![]() ![]() 彩色圖案以壓克力系列之油墨經由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繪制,再以擠塑成形所制造的PMMA薄膜(PLEXIGLAS®99524)上。 此薄膜及其圖案在注塑成形時經由IMF 印到PMMA 手機顯示屏幕或外殼(PLEXIGLAS® zk5BR 或zk5HF 塑料) 。 ![]() IMF薄膜的選擇:
Acrylic 用光學特性較好92%的PMMA薄膜。 Example:Röhm羅姆公司之PLEXIGLAS® 99524(0.175mm) Polycarbonate 用光學特性88%的PC薄膜。 Example1:奇異(GE)之LEXAN® OQ92S或HP-92S(0.175mm) Example2:拜耳(Makrofol®/Bayfol®)之DE-1-1 IMF常見薄膜(塑料)的比較 ![]() ![]() ![]() -完全的印刷油墨,特別為銀或特殊效果。 -美工機器的狀態。 -合格的作業能力。 -足夠的制程參數控制。 -認知圖面、印刷和IMD制程間之相互影響。 結合為最大之產品穩定 網印IMD對于市場,適合于以下2種: 1、高技術產品標示之整合、庫存目錄技術、抗刮性 2、多變之產品,具有彈性產品優勢、多變的設計、中小型產品 IMF油墨的選擇: ![]() -Pröll Noricryl® 090及097系列油墨 不同的塑料比較
-溫度和化學特性是?Q定因素。
調整印刷黏度(Viscosity) – 稀釋之選擇
-Pröll油墨唔用性: Noricryl → PMMA Noriphan HTR → PC Noriphan N2K → PC 選擇稀釋劑(thinner)去控制蒸發(evaporation)
HTR稀釋劑(thinner)可以被中和達到要的條件![]() ![]() 干燥注意事項- 干燥后之堆棧 ![]() 增進干燥:增加空氣循環或遞減輸送帶速度。 ![]() 沖墨相對于塑料溫度之影響 ![]() 沖墨相對于薄膜厚度之影響 ![]() IMF印刷注意問題:
-印刷前將薄膜裁切好之印刷面保護膜撕下,如有強化面與非強化面時要注意正反面之分,有強化之面較光滑。 -撕下之保護膜若屬靜電膜,撕下后不要再使用,以免靜電之產生附著造成后續加工之困擾。 -薄膜烘烤后遇冷會縮收,故第二次以后印刷完烘烤前堆放時要用壓條壓平薄膜,以免油墨碰觸到。 -油墨烘烤溫度、時間必須依特性達成,否則會有沖墨產生。 -烘烤后之薄膜溫度高靜電很高,存放時要防止落塵之附著,存放最好用靜電風扇吹可防止塵埃附著。 -窗口與印刷區防止素手觸摸,以免影響質量。 -印刷完成品檢查有無不良,有則劃記,于沖型后剔除之。 -若要不同塑料結合(如PC&AC)時,要使用貼合膠,貼合膠要夠量,注意網目使用不可太小,以免膠量不足降低附著性。 -貼合膠一般烘烤溫度不用很高,只要65℃約20~30min即可。 -油墨之選擇要能耐高溫,否則射出時高溫會造成油墨變形。 -網板張力要盡可能一致性,刮刀壓力亦要盡可能一致性,否則會有套位不準之問題產生。 IMF印刷張網 ![]() ![]() ![]() IMF打孔:利用CCD電腦自動定位系統 ![]() ![]() -打孔的目的在于后續加工時所要用到之定位PIN,故定位孔準確度要很高。 -打孔時之薄膜要平坦,可增加CCD光學辨視焦聚能力。 -CCD十字定位位置要在圓孔內。 -遇有打孔后毛邊時代表鉆頭已磨耗,最好換新的,以提高定位準確性。 -打孔之圖暗與印刷要搭配,最好選擇明暗對比較大之色系,以提高光學辨視能力。 薄膜的成型
![]() -高良率具有影像準確定位。 -減少治工具成本。 -減少油墨或薄膜基材之熱損失。 -治工具壽命較長。 -薄膜不需完全干燥。
![]() 卷裝薄膜在熱彎前必須被干燥。 水份將造成水泡和不良產生。 可以使用熱風循環烤箱設定溫度在120℃,橫放或直放間距25mm,烘烤4個小時后即不須再重新干燥。 干燥時間以LEXAN為例: 0.25mm=15minutes。 0.38-0.51mm=20minutes。 0.64-0.76mm=30minutes。 長的烤箱應該最少四倍的彎曲狀量,如61x61cm彎曲狀將需求 244cm長之長隧道烤箱,上與下均要加熱。 例:Bayfol® Film Forming Process
Noriphan® HTR 印在薄膜(Makrofol®/Bayfol®) 上可以被彎伸趨近像沒有被印刷的薄膜一樣。 • Thermoforming - 加熱薄膜允許拉伸彎曲 • Mechanic Methods - 冷薄膜:較高壓力到油墨 • High Pressure - 稍微加溫薄膜,使適用高壓 ![]() 成型模的設計 熱彎部品將一次性的從模具上被移出冷卻后進入尺寸內。 這縮收是可預見的,而且必須考慮計算模具尺寸以確保完成的部品是符合尺寸。 當完成的部品(film part)尺寸是很重要的(critical)時候,模具操作溫度相對必須被考慮。 以LEXAN film為例:表示之縮收比率約為0.5~0.9%(如:.005~.009 inches per inch),依預彎處理參數。 去預估準確模具尺寸,這模具材質溫度擴展系數在操作溫度120℃時,必須從薄膜(film)縮收量中減去。 ![]() ![]() 建議角深5~7度,是用來幫助部品從公模(male)離型的。 母模(female)需求角度較小(1~2度即可)。 為達到最大部品效能和促使適當厚度分布,所有模具角度必須最小半徑為1倍的材質厚度,越大半徑越好。 移入部品細節部份模具之所有層面真空疏展是被需求的。 以各式不同形狀之鐵塊形成小真空槽,每1/2"(13mm)具有一個孔0.02"(0.51mm)。 使用500或600grit金鋼砂紙磨光所有模具表面,以利真空抓緊。 IMF沖型注意問題:
-將打好定位孔之薄膜放入沖型模具定位PIN,沖出吾人所要之外型。
-沖型后將做記之不良品挑出報廢程序處理。 -沖型好之成品逐批放入夾鏈帶中轉移至下一站。 -沖型之成品注意有無很大之毛邊,有時表模具受傷,或使用壽命已屆。 -沖型后成品注意有無油污污染,隨時保持薄膜之潔凈。 ![]() 射出機選擇: IMD可以在一般的射出機上做。 在設備上之總射膠量和總投射區是兩個決定性考慮因素。 最佳結果典型代表為當總射膠量(cavities、plus、runners、sprues)等于設備總能力之30~80%。 非常小的射出在大的炮筒(barrel)機器可以建構不需長塑料存在會導致塑料變質(degradation)。 3~5噸合模壓力可提供每一方英寸的投射區(projected area)以避免部品(part)之毛邊(flashing)產生。 壁厚、模流長度和成型參數將代表決定實際的噸位需求。 大部份傳統炮管(barrels)和螺桿(screw)設計被使用于工程塑料也相容于IMD上。 合模壓力影響薄膜和部品厚度之關系
![]() 射出壓力影響薄膜和部品厚度之關系 ![]() IMF射出需注意的問題: -射出前須將薄膜上之保護膜撕下,此時必須注意靜電之附著塵埃問題,加載薄膜入射出模具前要將靜電吹除后再裝載入,以免塵埃附著后被包入產品內造成外觀不良。 -由于靜電被消除后無法被附著于射出模具上,故采用立式射出機會較適合,如有定位PIN固定薄膜則臥式機亦可,為便于操作載薄膜,立式亦較為便利。 -撕薄膜時要穿戴手套,非印刷區不要去碰觸到。 -薄膜加載模穴前須先檢查薄膜是否有不良,有則剔除之。 -射出周遭環境決定良率之高低很大,故作業中隨時空檔必須不停去維持最佳的作業環境,以確保生產質量。 -射出進膠口如發現有沖墨產生,一般屬印刷油墨未完全干,應立即反應給印刷知悉改善。 IMF射出之膠口設計: 方法一
![]() 方法二 ![]() IMF膠口沖墨
![]() 當用IMD 技術使用熱多樣的系統或者直接的澆注系統時,反面頂出是合適的。 這個系統注射和頂出在模具的固定邊上發生。 ![]() 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單一膠口致薄膜起皺的潛能減到最小。 保持膠口面(land)長度盡可能短。 一扇沖擊的膠口能保證進來的流動避免乘噴射。 找到與膠道成直角的膠口使噴射減到最小
![]() 進膠口面平行進膠,面加大流動快,平均點熱效應小,時間短,對于熱沖擊可改善。 去膠口面大,加工困難度較高是一缺點。 ![]() 扇形膠口可減少熱效應,入膠口可隨產品之尺寸適度修正大小,以符合外關質量。 一般側面進膠均采用此種方式較多。 膠口形式對沖墨(wash out)之影響
![]() 越圓滑之膠道越不會產生模流打璇之情形,左側四方型是較差的形狀,右側較佳,如下圖: ![]() NISSHA IMD 形狀檢查手冊-電話聽筒窗口組織
產品外圍形狀(Parting Line)-怎樣確定外圍分別線(PL)-
<測定值> ![]() ![]() ![]() 孔洞分別線(Hold Parting Line)- <測定值> ![]() ![]() ![]() ![]() 當汽相沈積適用于槽溝,金屬處理所引起很可能發生的微裂縫時。因此,0.2毫米的溝槽深度被建議。采用槽溝形式的以下的基本的數值。 槽溝深度:0.2mm,槽溝離形角度:110度,槽溝R:0.15mm , 底部面對長度:0.5mm ![]() ![]() IMF機構設計(二) ![]() IMF機構設計(三) ![]() 2.如果設計墻厚不足1.2mm時,為防止沖墨問題發生,可另設計一直徑φ4.0mm及高度0.15至0.3mm之圓頂為基底,再將澆口置于其上。此外,采用Pin Gate進澆方式一般將殘留1.0mm(Max.)的料頭。 3.澆道直徑一般設計為φ1.2mm IMF機構設計(四)
![]() IMF機構設計(五) ![]() ![]() PMMA&ABS:平均1.2mm PC&PC+ABS:平均1.5mm IMF的其他形式 ![]() 油墨在外側,薄膜在內側,射出時與薄膜相貼合,如PC膜與PMMA塑料亦可貼合,只是貼合性較差些而已,但經過恒溫恒濕(55℃,93%RH,96hr)是可以通過的。 NOKIA Vespa為一例 ![]() 【單膜系統-第二面】 ![]() Sony Ericsson 2115為一例,如下圖: Sony Ericsson T-100(2115)通訊手機LENS
pre-forming injection ![]() Motorola (i95cl)通訊手機LENS ![]() 光寶通訊手機機殼含LENS ![]() ![]() 【雙膜系統-第二面】 ![]() SAGEM (my X5-2)為一例
![]() 干燥注意事項- 射出前干燥
薄膜印刷后具有溶劑調合油墨殘留之溶劑(residual solvents)存在-當印刷過的薄膜加熱后,殘留溶劑會形成泡泡。 -使用較大抗熱性的NORIPHAN® HTR 系列油墨殘留溶劑必須被移除。 -殘留溶劑(Residual solvents)具有的完成部品會造成抗氣候測試或使用時損壞。 ![]() 如果沒有熱彎,最終烘干可以被使用,印刷后像彎后一樣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