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河南省人民會堂
一、山東濰坊市廣文中學趙桂霞校長
愉悅但不高效的課堂很多
師生愉悅配合高校課堂
調查發現初三最難點:棉、羊毛、合成纖維---占調查人數的46%發現是沒有生活體驗,加體驗重敲。
二、重慶122中學劉校長
!、首批參改單位,收獲:(1)構建新課堂文化。(2)逐步完善課程體系。(3)打造了一批中青年教師。(4)提高了學生素質與能力。
2、反思對比:(1)新與傳統課堂區別: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定位、教學方式、學習方法---
(2)他人(名師)與自己課堂的區別。如教學風格、對教材的解讀、教學設計、調控課堂等。
(3)自己現在與以往課堂的區別,有何進步。
3、個性化反思:教師個體對自身課堂的反思,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如排山倒海、娓娓道來、諷刺幽默等各不相同。
(1) 如何發揮教師自身的特長和優勢?(2)師生是否做到了個性化解讀文本?
(2) (4)如何個性化評價學生?
4、“研”課堂模式:(1)教研機構加學校加 (2)聯片教研,4個學校。(3)主題式教研,聚焦課堂問題。有備而來—有話可說—有獲而歸—有效實施—總結修正—再實踐。
5、學生自主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預習:讀、查、勾、評、問。
三、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初級中學謝校長
以個性課堂塑造課堂魅力
四、山西運城市絳縣衡水鎮中劉紅學校長
教改歷程:學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操作: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鞏固訓練提升
做一題,通一類。
堅持就有奇跡,行動就有收獲。
五、沈陽市140中學校長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先學后導,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多元練習”
----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初探
1、 關注學生:農民之種,不看條件,無收。教師課上猛灌,只按教案滔滔不絕地講,課下題海,學生跟不上。
2、 使用“學教篇”合作探究:(1)合作學習(2)課前預習(3)師生互動(4)捆綁評價
(5)定期檢查(6)歸類整理(7)每周必測
3、不能只享受課堂氛圍而減低教學效果
4、立足改革,執著堅守:改革關鍵在教師,教師思想不轉變,課改無法進行。
5、多元評價,人人進步。
6、收獲:(1)最大資源共享(2)打造了奉獻的教師團隊(3)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習慣(4)讓學生快樂起來了
六、東北師大附中李校長
點化學生精神生命 追求教育的藝術境界
----東北師大附中生命教育------
學校的品牌留在高中,初中從零開始,承擔著打造品牌的艱巨任務。
1、 對教育本質的追問: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
2、 生命教育的基本任務:五基:學會做人、終身學習、后續發展、面對社會、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維)
3、“生命教育”教學實踐探索
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反思:知識化傾向、模式化傾向
教學策略:
促進發展
體驗成功
小臺階
低起點
教學原則:激發興趣、培養思維靈動------
建構有生命力的課堂,多樣、體驗、生成式的
鄭州兩天會議受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震撼!
七、南京24中吳虹校長
“小班化,讓理想課堂漸行漸近”
成功要經得起彎路,但學生經不起等待。
我們是城市薄弱學校,教育呼喚適性化教育。
1、 小班化背景:生源漸少、家長對優質化教育資源的需求、優化公辦優質學校教育、讓學生走進家門口的好學校。
2、 小班不等于小班化。其實學生少,教師負擔更重,不合格率更高。坐在一起并不代表合作,小班化也并不代表優質化。
3、 小班化帶來了教學方式的改變,教育理念的改變,教師合作方式的改變(各組交流),交流方式的改變(教育敘事,交流),帶來評價方式的改變。
4、 小班化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
八、南昌市28中盧錫宏校長
與學生一起飛翔
--南昌28中“師生共同體驗”教學模式介紹
我來自軍旗升起的英雄城市南昌。
1、由獨角戲的填鴨式——單向對話式的交流教學——啟發式的引導教學——師生共同體驗教學模式
2、收獲:(1)教師教學行為發生了變化(2)學生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3)學校教育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放專題片:
我選擇南京28中,我選擇南京28中,我們選擇南京28中
打造初中教育第一品牌
語文綜合活動課“戲劇大舞臺”語文老師和音樂老師一起上,唱臉譜。
小鬼當家——學生站上三尺講臺 體會老師辛勤付出,正像歌詞“才知道------,灑下的是汗水和淚滴?!?/span>
我們不是先進的。我們在路上,肩負祖國使命,承載學生未來。
九、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五陽煤礦子弟學校周山豹校長
點燃課堂的生命激情
——“學案式五環節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學案設計:主體性、層次性、可操作性、發展性、開放性。全體教師輪流坐莊,其他人修改。
輪流準備——集體審稿——確定學案——------
激趣要達到兩個引發:1、引發新課。2、引發情感。
課堂變學堂。學生在自己學、主動學。
一位學者說:已經爆發,戰場在中小學課堂。
十、大連76中韓校長(課件為趙剛)
1、開展“好課”研究 筑建高效課堂
求大同,存小異
(1)開展“好課”研究,倡導智慧教學。
(2)明確好課標準:充滿生命活力、知識魅力、促學生生命發展-----
(3)構建課堂教學研修模式。
(4)在實踐中豐富教學智慧。
2、堅持“八化”并舉,構筑高效課堂。
(1)學術沙龍,使教學實踐走向理性化。
(2)同課異構,使教學實踐走向個性化。
(3)視頻點播,使教學實踐走向信息化。
(4)教學敘事,使教學實踐走向
(5)以賽促研,使教學實踐走向目的化。
(6)名師引領,使教學實踐走向系統化。
(7)校際聯動,使教學實踐走向開放化。
(8)監察督導,使教學實踐走向制度化。
3、注重課程反思,匯集課改體悟。
十一、重慶市綦江縣隆盛中學楊秀鵬校長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終身發展
——“四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簡介
學校以教師為本,教師以學生為本,學生以發展為本。
以學定教 少教多學 以學評教 不教而教
打破傳統 創新課堂 體現生本 夯實基礎
四階段: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檢測反饋。
六步驟:1、預習引導、明確目標2、自主預習、組內交流3、分配任務、合作探究------
體現“全面依靠學生”的行為觀,粉筆、黑板變成學生學具,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聽說談寫看畫演評
優秀教師:1、帶給學社的快樂又多少?2、學生素質提高了多少?3、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做了什么?
春華秋實碩果滿園
十二、海南洋浦中學劉建斌校長
在探索中奮起
7年前:學校518學生 49教工 14個班 0個實驗室、多媒體室、升重點學生
今年:學生6081 教工297 96個班 5個教學點 3個實驗室 2個多媒體教室等
學校地點:蘇東坡貶謫之地,文化沙漠。
1、 深化了對“課程”內涵的理解
課改“新”在何處?核心是什么?優劣勢是什么?------
2、 完善了課程體系建設
如學生實踐每日進行海水測試,看是否被污染了。在古鹽田里曬海水,找規律:古人怎樣造鹽?一個學期一個實踐。
生物教師帶200多學生(勸退很多)識別植物。
音樂教師教唱民歌等。
3、 立足校本教研
組內教研、創新網絡教研、提升教師素養、激活民間教研、聚焦課堂研究課例
4、 彰顯多種方式,優化課堂教學。
有效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參與、問題意識、學科思維(思維流量大不大強不強)
5、 構建課程評價體系:外教育學生對話考評,學生組內考評。
十三、湖南長沙稻田中學華校長
鼓勵創新
——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
我校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徐特立任第7任校長,向警予、楊開慧等在此學習,前身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有重現輝煌的愿景。
1、 教師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只有抓好教師觀念、教學行為的創新,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的落實才有了依靠。
2、 課堂是實施主陣地。只有抓住課堂和教學并不斷創新,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才能落到實處。
信息技術:(1)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解決難題。(2)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設群)。(3)實現學生的探究學習。
3、 學生是主體,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 利用網絡,變課堂封閉的空間為學生開放的思想。(走進敦煌)
(2) 由單一走向多元化問題探究。(走進歐洲看石油)
(3) 變被動封閉為開放。
十四、天津教科院 王敏勤
當前初中課改存在的問題
基礎教育改革8年,各基層努力、成績大。也有困惑:有觀念性、方法性的,有的是由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