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的1月24日上午,我軍參戰各部隊傳達了軍部關于實施“雙盾工程”的作戰命令,并對當前中越雙方在老山戰區有關情況進了通報。受領作戰任務后,參戰各部隊抓緊了對作戰計劃的準備落實。我炮群各連在做好彈藥準備的同時,還對茨竹壩炮陣地的防炮安全措施進行了全面檢查落實。各炮班彈藥儲存所和隱蔽工事都進行了重點加固,同時,對陣地間的通信線路和通話器進行了檢查維護,以保障我軍炮群對一線前沿步兵的火力支援作戰的順利進行。
25日的清晨,茨竹壩陣地周圍霧氣蒙蒙。根據軍炮指地統一部署,我軍炮群繼續對越軍各目標進行猛烈的火力打擊。彈群覆蓋主要集中在越軍據守的那拉口子167高地和八里河東山黃泥壩一線諸高地。在一波又一波次的炮火打擊中,越軍各陣地上落彈如雹濃煙滾滾;暴露在表面陣地上的各種工事在我軍炮火的反復轟擊下基本都被摧毀,連掀開的地表土也一次次地被我軍成排炮彈重新炸起再覆蓋。越軍炮兵在我強大炮火震懾下只能以冷炮方式對我前沿陣地實施火力報復,我軍個別蔭蔽防炮工事在越軍炮擊中受損,但未能造成我軍重大傷亡。
當晚擔任主攻任務的595團二營在夜幕的掩護下繼續分批向越軍167方向機動兵力,軍工隊也趁黑往前沿陣地繼續運送各種必需的作戰物資,直至第二天清晨才停止了所屬部隊的集結行動。
在我二營主攻四連和助攻五連分批向167高地附近機動的過程中,還曾出現了一個逗人的小插曲,令人忍俊不禁。機動分隊的行進路線都是在三營防御區域內行進,即將參加進攻戰斗的指戰員們說不上心里有什么緊張,都很專注地注意著腳下落地位置,即將打響的戰斗使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顯得非常肅穆。就在這快速往前沿開進的進攻分隊末尾,竟發現有一個陌生人拖在行進隊伍的后面跟著往上運動。開始懷疑是越軍特工人員,可轉眼間這個可疑人員竟不見了。第二天這個尾隨到陣地上的可疑人員又在908高地上出現了。擔任陣地警戒任務的師特務連戰士們將其抓獲,然后帶到陣地隱蔽部內進行調查詢問。
更令人笑破肚皮的是一波未平波瀾又起,當天595團緊張忙碌的前沿陣地上又來了一位年齡不大的姑娘。沒辦法,那就兩個案子一起辦。這一問可不要緊,聽了兩人的陳述后595團首長們的頭都大了!一個說是在家鄉受到英模事跡報告的鼓舞志愿來老山前線和解放軍一起打仗的;另一個則說自己的哥哥在陣地上犧牲了她是來為哥哥報仇的。你說這些頭腦發熱的好青年把參戰看的竟如此容易,這不是給作戰部隊添亂嗎?出了問題誰也無法向其家中父母交代啊!
像這種自費到老山參戰的情況,在老山前線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后方的熱血青年懷著保家衛國的豪情來到老山前線要求參軍參戰,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畢竟是殘酷的戰爭,只能婉言相勸送其返回故鄉。也有個別自己來前線參戰的人被留下了,那是138師一名原在后方留守的戰士,他在復員后十分想念戰斗在老山前線老連隊的戰友們,毅然重返老連隊要求參戰。經請示,領導慎重批準了這名編外士兵留在原連隊參戰。當天晚上,595團二營預備隊全部到達168高地待命,199師完成了“盾牌一號”出擊作戰行動的全部準備工作。
27日,軍部關于實施“雙盾工程”作戰計劃的命令正式下達,28日7時部隊開始行動。這次代號為“雙盾工程”的作戰行動規模較大,我軍部署于廣西、云南中越邊境的東西兩線部隊同時采取行動。為防范應付有可能出現的戰爭升級意外情況,我軍航空部隊、坦克部隊和導彈部隊也做好了參加作戰的準備。
1986年1月28日清晨7時,我軍前指對越軍攻擊命令下達。全軍各炮群首先以猛烈的炮火對越軍個點重點目標進行炮火準備。剎那間,我軍部署在江和西江東前沿和縱深地帶的炮兵群一起發威,整個老山前線炮聲轟鳴槍聲大作,陣地在顫抖,天空被撕破,濃烈的爆煙在越軍陣地上彌漫翻卷。我199師595團二營擔任攻擊任務的紅四連和五連的全體指戰員們,潛伏在沖擊出發地帶靜靜地等待著我軍炮火的延伸。


經過我軍數天毀滅性的火力拔點作戰,越軍陣地上的可視目標已是所剩無幾。除部分暗堡和洞穴工事,這次長達10分鐘的炮火準備已將越軍的膽魄徹底震碎,作為守軍士兵能夠在這樣猛烈的炮火中幸存下來,可以說是生命的奇跡。殺傷榴彈加上燃燒彈覆蓋,越軍陣地上下一片火海。即使是遠遠躲在縱身地帶的越軍重炮群,也不得不對我軍新使用的火剪增程彈畏懼三分。被蹂躪的越軍陣地象反復耕作的良田,如在這里拾撿廢鐵爛鋼一天就可成為萬元元戶。在我軍縱深炮火打擊的同時,位于我軍前沿的機炮連也不失戰機,對越軍前沿陣地上被炸得四處躲藏的越軍采用猛烈的火力追蹤殺傷。
我軍炮火終于延伸了,早已按耐不住的四連長一聲“出擊!”的命令下達,“紅四連”突擊隊的指戰員們如下山的猛虎向越軍據守的167陣地撲了過去。與我軍陣地比鄰的167陣地是越軍在清水地區右翼前沿防御要點,它東臨瀘江、西北與我156無名高地相對峙,西距我168高地山腳約120米,該高地呈東南、西北走向,寬約140米,長約170米,比高約30米。高地東北部為土質、西側和東南部為石質。該高地地幅狹小山體石質部分約占整個高地的五分之二,地形復雜自然洞穴較多。與我156、156無名、168、166等陣地最近處僅相隔40米左右,是越軍對我方陣地發起進攻時的前出和警戒陣地對我前沿威脅也最大。
我“紅四連”突擊隊發起沖擊后,全體指戰員利用地形地物作掩護,冒著越軍的彈雨迅速向167高地主峰突進。越軍隱藏在隱秘處的暗火力點露出了崢嶸的面孔,蘇醒過來的越軍炮火和殘存火力點以猛烈的火力拼命阻擊我突擊隊的進攻路線,我突擊隊進攻受阻。面對越軍的暗火力點,突擊隊員們心急如焚焚,在指揮所內的營團指揮員也是焦慮萬分。在這萬分緊迫的關頭,四連突擊隊員張洪友挺身而出他手持一根爆破筒沖了上去。他全然不顧越軍炮彈在他身前身后咣咣地爆炸,以石縫和彈坑作掩護機智靈活地向越軍火力點接近。當張洪友以其嫻熟靈活的戰術動作躲過雨點般地槍彈靠近了越軍暗火力點后,他毫不猶豫地一拉導火索迅速將爆破筒塞進了越軍洞穴暗堡。
藏身在屯兵洞里的越軍看到奪命的爆破筒塞了進來,拼著性命從地上撿起又扔了出來。落在地上的爆破筒正在“嗤嗤”地冒著青煙,稍有猶豫其后果將不堪設想。看到塞進去的爆破筒又被洞里越軍扔了出來,容不得張洪友多想他眼疾手快的一把撿起冒煙的爆破筒,憋足全身氣力再次塞進越軍屯兵洞,并用自已的身體嚴嚴實實地抵住洞口。在震天的轟響中越軍屯兵洞被摧毀了,我軍在老山戰場上的一名黃繼光式的戰斗英雄誕生了!張洪友在老山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戰友們打開了勝利通道,“紅四連”突擊隊員們呼喊著英雄張洪友的名字沖上了主峰。
“母親生我體,江山育我魂。愿灑青春血,一心守國門。”張洪友為部隊勝利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戰友們緊緊抱住戰斗英雄張洪友烈士的遺體痛哭失聲喊道:“是你用身體為我們鋪平了勝利的道路啊!”《中國青年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以“老山前線的黃繼光”為題報道了張洪友烈士的英雄事跡。同樣在這次難忘的戰斗里,突擊隊英雄班長高偉聚率先沖上越軍主峰陣地。負隅頑抗的越軍用雨點般地子彈向他迎面射來,他全然不顧“嗖嗖”飛來的子彈,他迎著越軍的彈雨沖到頑敵藏身的洞口。他用盡力氣把手中緊抱的炸藥包送進洞窟去把洞內越軍送上了西天,身中數彈的英雄班長高偉聚為祖國壯烈犧牲。
在英雄戰友勇敢犧牲精神的鼓舞下,“紅四連”突擊隊僅用3分鐘就占領了167高地1至3號哨位的表面陣地。經過20多分鐘的激戰,四連搜剿打洞完畢并活捉了兩名越軍(其中一名為越軍中士班長,另一越軍士兵在押送途中因傷死亡)。隨后,四連留下部分兵力進入167主峰陣地防御準備迎接越軍的反撲,全連繼續向越軍據守的其它哨位陣地發展進攻。繼續進行的清剿和防御戰斗打得異常激烈,越軍殘存炮火不斷向我占領的167高地打來,陣地上下到處塵土四揚硝煙彌漫。二營戰士們一個個都被爆成了泥人,相互間早已辨別不清誰是誰的原來模樣,只能看到對方黑亮地眼睛和干裂的嘴唇。
在戰斗中擔任助攻任務的二營五連第一突擊隊,奉命攻打越軍堅守的4號哨位等陣地。我五連突擊隊各戰斗小組迎著越軍猛烈的炮火沖向指定位置,突擊隊爆破組在對4號哨位的進攻中傷亡較大大,副班長朱臘根所在一班原編有13人,戰斗到現在包括朱臘根本人在內全班也只剩下了4名戰士,班里的其他戰友全部在戰斗中犧牲。在我五連猛烈火力掩護下,班長朱臘根機智勇敢地接近越軍4號哨位,他用爆破筒成功的炸毀了越軍哨位工事。
他們完成攻擊任務后,副班長朱臘根奉命帶領三名戰士把抓到的一個越軍俘虜押送到指揮所。在押解途中他們的行蹤被越軍觀察所發現,越軍炮火追著他們的屁股打。在炮火中朱臘根當時全身上下有30多處被彈片擊中,其他三名戰士也不同程度受了炮傷。而被押送的越軍俘虜也磨磨蹭蹭賴著不走。在這種情況下,多處受傷的朱臘根忍著渾身巨烈的傷痛,把俘虜一下子扛在了肩上,硬撐著一口氣把俘虜送到了陣地指揮所。當陣地指揮員看到身負重傷渾身是血的朱臘根扛著把越軍俘虜送下來時,他們被這位鋼鐵戰士的戰斗精神感動了。鑒于班長朱臘根在戰斗中的勇猛頑強精神,595團首長在火線為他向上級報請一等功。

由于越軍反擊炮火猛烈,身受重傷的朱臘根只能呆在貓耳洞里等待送往戰地醫院救治,衛生員只能臨時對他的傷口進行簡單包扎處置。一直堅持到了晚上他才被送到團部衛生院,隨后又轉送師部野戰醫院進行救治。在醫院里外科軍醫從他身上為取出了幾十塊彈片。
“雙盾工程盾牌一號”作戰行動在軍師首長的指揮下,595團四連和五連等出擊作戰分隊采取偷襲方式和小群多路分區包干的殲敵戰術手段,對越軍167號陣地實施出擊拔點作戰。戰斗自清晨7時開始打響,四連突擊隊攻擊動作突然迅速,于7時13分攻占167號陣地表面陣地。7時24分,越軍向我占領陣地實施反沖擊,我攻擊分隊以部分兵力占領有利地形,在我軍炮火支援下,頑強抗擊越軍反沖擊,以大部兵力搜剿洞穴地下殘敵。戰至10時55分,全殲該高地守敵越軍八六六團三營九連連部另兩個排。共計斃敵46人,俘獲越軍1人。
在隨后的戰斗中,我四連和五連依托有利地形粉碎了越軍班、排規模反沖擊10余次。15時10分,595團二營出擊分隊按計劃全部撤回到我方陣地。在這次出擊拔點作戰中,“盾牌一號“作戰行動大獲全勝,共計殲敵217名,俘獲越軍1名。
“1.28”出擊拔點戰斗,是我軍在中越邊境對越軍采取的一次計劃周密的軍事行動,是一次全面檢驗我軍山岳叢林地帶作戰水平,檢驗我軍輪戰訓練成果并取得優異戰績的成功戰例。“1.28“戰斗以199師595團出擊167陣地,代號為“盾牌1號”作戰行動;以東山138師出擊越軍黃泥壩陣地,代號為“盾牌二號”作戰行動。因此,在我軍“雙盾工程”作戰計劃實施中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發起的兩個作戰行動,在我軍戰史研究中也被稱作為“雙盾行動”。
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軍各級指揮員突出的指揮才能,也是我軍經過一年輪戰鍛煉所獲得的重大軍事科研成果,而妄自稱大的越南政府和軍隊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交戰中顯示了兩國不同的國家經濟實力和軍隊所具有的真實作戰能力。在老山“盾牌一號“作戰行動中涌現出的黃繼光、李家發式的戰斗英雄,這是中華民族無私忘我、勇敢戰斗不怕犧牲精神的再次閃亮體現,他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及其軍隊士兵所應具有的戰斗素質。
試問,我國擁有這樣勇敢無畏戰斗素質的人民軍隊和勇敢士兵,放眼當今世界各國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有能力能夠戰勝這支中國人民為之驕傲的人民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