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帶: 社會化的數字音樂版權交易平臺最地帶 是一家在近期上線的原創音樂社區,致力于在互聯網上搭建一個領先的的數字音樂版權交易平臺。 最地帶 是一家在近期上線的原創音樂社區,通過在線數字音樂版權交易的方式為那些原創音樂人提供更優化的版權收益解決方案,讓原創音樂人擁有更好的創作環境。最地帶不僅構建了原創音樂作品版權交易平臺,并進行立體化版權運營,還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全新的音樂社區交互模式,包括即將推出的音樂資源對接、音樂技能交流、音樂教學等功能應用。這里有較為復雜的版權交流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在互聯網領域,數字音樂版權的保護在國內提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基本上都是無疾而終;淺析里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認為就是版權的保護沒有跟互聯網用戶的根本性利益所掛鉤。雖然說,于情于理,版權保護的直接受惠者就應該是音樂人本身、亦或者是音樂內容供應商和增值服務提供商,和我等P民是毫無關系的。但是,這并不是十分符合我們國內的互聯網游戲規則——數字音樂版權的過渡保護意味著用戶獲取免費資源的門檻被抬高,唱片的分銷和宣傳將會成為一個很大問題,我猜測唱片商實際上也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但與此同時,為了宣傳需要,通過網絡營銷自己的唱片必然會造成版權成本維護上的加劇。 看似簡陋的 最地帶 其最大亮點還是來自于其獨特的商業運營模式——“類似于將音樂產品的收益證券化,音樂人可以通過這個模式提前獲得版權收益,歌迷可以通過購買版權投資喜歡的音樂,并可以按照所購買版權的比例獲得這首音樂作品經營帶來的收益”等等等等。盡管 最地帶 提出的概念很新潮、想法很大膽,但是我認為這確實不失為是到目前為止最值得數字音樂去借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而這里面的利益關系也是變得相當的復雜和有趣: 1、版權維護的成本按人頭分配到了每一個普通的互聯網用戶身上,用戶既是內容的直接受惠者,同時也是版權的直接控股者;而他們保護版權的意思自然加強; 最地帶 的這種商業模式給了不少靈感和想法,其實完全可以依葫蘆畫瓢的拷貝到任何有著很強版權保護行為的產業中去;它同時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兒,那就是統行業若想借助于新媒體的力量讓自己的價值最大化,那就必須習慣互聯網上的一套潛規則,而不是說讓互聯網去迎合大家的意識形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