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

     優雅a 2010-02-10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
     “氣”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有著重要意義。而在人體所有氣之中,最重要的就要保護你的五臟之氣。《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保養我們的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合理的愛護我們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過度地運用它,它亢奮以后,必然來的是衰竭,那么它最后就給你罷工了。

    * 五臟之病多源于虧氣

    五臟之病多源于虧氣,因為“氣”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有著重要意義,而在人體所有氣之中,最重要的就要保護你的五臟之氣。

    那么,氣虛通常是怎么形成的呢?俗話說,久病傷氣。有病不去治,尤其是五臟的病,當然傷氣了。

    還有什么原因呢?營養不良是一個主要原因。我舉個例子,有一個人,她說這幾天一點氣都沒有,是不是有什么病,問我給她開個方子。我就問她,說你這兩天吃什么了,她告訴我,她在減肥,肉類的食物什么的都不敢吃,只啃一點玉米棒子,最多再加個紅薯。我說怪不得你沒有充足的氣,都是因為營養跟不上。所以,你趕快去好好的吃一頓,你的氣就充足了,什么藥也不用吃。后來果然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存在的誤區,就是不科學的減肥瘦身。尤其很多女孩子,上班的時候,一點氣都沒有,都萎萎縮縮的坐著,好像有病。其實她不是病,就是因為營養不良,傷了她的氣,這叫做虧氣。

    另外一種就是過度勞累。過度勞累以后,超過了身體的負荷,就耗傷了氣。過度運動也會表現為氣虛。

    所以,出現了沒有氣這個情況,你就得考慮,自己是在哪個方面出現問題了。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講怎樣保養五臟的氣。

    * 保養心氣

    五臟之氣中,心氣最重要,所以一定要養護好我們的心氣。現代社會四十歲左右就猝死的事常有發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簡單的說就是心氣不夠。很多中年人到了四十歲以后,就覺得心氣不足。心氣不足有什么表現呢?就是話說多一點、稍微勞累一點,就覺得心慌,氣不夠用。三十歲之前這種現象很少發生,但進入四十歲以后,便常常就有人覺得氣不夠用,這里的氣就是心氣。

    說話多了心慌,動多了心慌,這是心氣虛的一個信號。這時就要注意保養你的心氣了。保養心氣你要注意多進行些慢養生和靜養生。因為你生活和工作節奏快了,這個心氣耗散就會變得很大。所以你應該該快的時候就快一些,但該慢的時候一定不要再把自己趕得很快。比如,上班的時候你快節奏工作,那么下班了就要放慢節奏,進行靜養。

    另外,可以服用一些養心的藥。治療氣虛最好的就是參類,人參也好,丹參也好,太子參也好,生條參也好,各種參都好。也可以用西洋參或者人參三克,再加上肉桂五克沖服,對心臟也有一定的養護作用。

    * 保養腎氣

    人由精、氣、神三部分組成,其中精和氣為根,元氣、元精都保存在腎里邊,所以養腎尤為重要。腎為先天之本,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人體隨著腎氣的逐漸旺盛而生長發育,直到成熟。所以腎氣充盈,則精力充沛,筋骨強健,步履輕快,神思敏捷。

    腎是人體五臟的根,所以你五臟你都不能夠用過度,你要是把它都用了,那五臟六腑需要的時候就沒了。它等于是國家的國庫。所以,我們就要善于藏精、善于藏氣。那么怎么樣保養我們的腎呢?

    當腎氣虛弱時,乏力、脈弱是肯定的。腎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腰酸腿軟,小便多,腎主二陰,小便多說明他腎氣弱,尤其是在夜里。同樣年齡的人,有人總覺得氣不夠,那么這時你就要好好保養你的腎氣。

    首先,房事要節制。房事不節制對腎精、腎氣的傷害很大,尤其夫妻到中年以后,一定要注意房事的節制。

    再一個呢,不要用腦過度。腎生髓,腦髓靠腎來生長;用腦過度便會傷腎氣。比如很多頭暈并不是腦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腎虛;有的患者找我來看頭暈的毛病,我就用補腎的方法,給他吃一些六味地黃加味,如熟地、枸杞、山萸肉等等,癥狀多半會好轉,吃了他就不頭暈了,這些藥沒有一味是補腦的,養腦的藥我一樣沒用,我就是補腎,就可以把他頭暈的毛病治好。還有一些人失眠,吃養心安神的藥都不見效果,吃一些養腎的藥,再適當加一點養腦、安眠的藥,睡眠質量自然就好了起來。

    最后,我們還要注意腰的保養,不要隨便傷了腰,因為腰里邊藏著腎虛命門――兩腎,所以也是不可忽視的地方。

    人的精氣神三寶,其中精和氣它的根――元氣元精就在腎里邊,所以你這個倉庫得保管好,不要讓它漏水,不要讓它受寒。保護好了你先天藏在里邊的腎精,就會維持你的生命。然而,仍有好多人在過度的用腰,過度的用腰的結果是傷了他的腎。那怎么辦呢?我給大家建議就是壯腰健腎。取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各一兩,泡在500毫升的白酒里邊,一天一到二次,一次飲5到10毫升即可,一般喝完500毫升后就好了。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多補充動物蛋白。

    * 保養脾氣

    中醫歷來就有“脾為后天之本”的說法。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郁悶等因素,因此預防也要從這三方面做起。

    脾氣虛表現為:厭食、腹脹,舌苔發白,脈博虛弱;這時候就要健脾。脾氣虛是怎么形成的呢?《黃帝內經》中說,生病起于過用;過度的運用,它亢奮之后,必然帶來衰竭。要保護我們的脾,最重要的是飲食要節制,我在臨床上經常見到這樣的病患,就是說他不想吃東西,吃下去以后肚子就脹。我給他號脈發現,他的脈比較弱,舌苔也白,然后我就知道他這是脾氣虛,必須得健脾。那為什么形成脾氣虛呢?我問他是不是最近一段時間吃得太多了,暴飲暴食了?得到了很多肯定的答案。《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我們要合理的愛護我們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過度地運用它,必然來的是衰竭,那么它最后就給你罷工了。所以,保養脾氣,飲食一定要節制,尤其不要撐著。

    其次是寒溫要協調,飲食不要過涼,也不要過熱。太燙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涼了容易導致脾胃陽虛。

    我們在夏天尤其要注意養脾。因為脾為土臟,按照五行生克關系是怕火,因為火克土,夏是火的季節,所以夏天最要注意脾胃保健,否則脾胃在此時期最易患病,如腹瀉、嘔吐之類。另外,因為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養脾之道在于進食有規律,不吃損傷脾胃的食品,如過辣、過甜、過咸、過辛、過苦的食物。

    保養脾臟可以用山藥、白術、苡仁、芡實、白扁豆,燉肉或熬粥來吃。如感覺自己消化不良、腹脹、不思食等,飯前或飯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麥芽、炒雞內金。

    * 保養肺氣

    還有是肺氣虛,肺氣虛有什么特點呢?肺氣虛的病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動,不想動,動了以后就覺得氣短,脈搏也弱,他也乏力,一點精神都沒有。這就是肺氣虛

    肺氣虛就得給他補肺,什么補肺最好呢?是沙參,可以再加一點人參,用人參和沙參燉肉吃。同時,再多吃一點羊雜湯。因為羊雜湯里邊,用到的羊肺比較多。中醫講以臟補臟,

    多喝一點肺燉出來的湯以后,他這個氣可能就不短了。

    * 保養肝氣

    我在臨床上見到過很多患者,說一段時間內,總覺得精神萎靡不振,特別沒有朝氣。我問他吃得下去飯嗎?他們也能吃,但就是沒有朝氣。而且兩肋間也很不舒服。我再給他一號脈,發現是肝脈弱,形成了肝氣虛。

    我問他們怎么形成的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人告訴我說這段時間比較疲勞。中醫講肝為疲極之本,過度疲勞就容易引起肝氣虛。我在治療這部分病人的時候,就給他們用人參泡枸杞子,往往吃幾次以后就好了。

    * 保養五臟之氣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我告誡大家,再我們一生當中,我們都要保護好自己的氣。一定不要隨便的耗傷五臟之氣。這其中有三點是最重要的。

    避寒就溫,避免過勞

    首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一味的受寒,也不要過度的勞累,當然除了工作緊張沒有辦法,但一定要調節,勞累以后再補回來。

    保護我們身體的氣,就是必須要保護陽氣。怎么保護陽氣呢?首先就是不能受寒。寒傷陽這是肯定的。另外就是要保護我們的精,尤其是我們的腎精因為腎精是我們的氣的根。所首要的是不能讓我們的腰受涼。

    葷素搭配,攝入優質動物蛋白

    我們的飲食要注意動物蛋白的攝取。我們強調飲食要葷素搭配。如果你只吃素不吃葷,你肯定臟腑之氣不夠,過不了幾天,可能氣就虛了。葷素搭配要吃優質的動物蛋白,這是肯定能補氣的。還有一個要吃一些高能量的東西,那就是糧食,米和面。不能因為減肥之類的只吃素,有的甚至只吃素菜不吃飯,這樣下來對我們自身五臟之氣的保養是非常不利的。

    充足的睡眠是氣血恢復的最好方法

    歷史上有一個人叫做陳摶,他被稱為睡仙,就是睡覺的神仙。他特點是睡,他可以不吃不喝,但是他必須得睡覺,睡醒以后,面色紅潤精神飽滿。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也給我們一個提示,就是睡眠的重大意義。我們可以做試驗,把兩只健康的小耗子分開,一只小耗子,只給它吃不給它睡;一只小耗子呢,只給它睡不給它吃。結果給它吃的不給它睡的死掉了,不給它吃給它睡的還能活著。

    這也說明了睡眠對我們人體養氣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我們覺得氣不夠了,覺得特別累了,這時你就好好地睡一覺,飽飽地睡一覺,起來以后,你的這氣就恢復了。

     

    陽氣的強弱決定著我們生命的盛衰

    太極圖一邊是陽,一邊是陰。它們相互轉化,互相制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間不用一根直線劃分而用反S線,這就象征了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盛極必衰,衰極必盛,我們生命的活動遵循著這個規律。

    陰和陽是《易經》中的核心理論、《易經》哲學的要害,也是易經的至寶。《易經》里面,有很大部分都是在講運動、在討論陰陽的關系。

    《易經》里有一句話,說“陰陽之意配日月”,意思是陰陽它的道理是和日月相配的。我們來看看“陰”這個字和“陽”這個字的結構。“陰”字,左邊是個耳刀旁,右邊是個月亮的月。“陽”字呢,左邊一個耳朵右邊一個“日”――太陽。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陰陽之意配日月。所以易經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就是說,天體宇宙的運動產生陰陽,陰陽就來源于宇宙運動。易經還有一句高度的抽象名言:“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句話的意思也是說,天下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陰和陽組成的。

    在前面,我們講了“氣”的養生問題,“氣”的概念我們知道了。《易經》提出了生命的起源是“氣”,告訴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養“氣”。在“氣”的基礎之上,易經又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這就是――太極陰陽氣化,我們把它叫做太極生命鐘。

    在了解太極生命鐘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太極圖”。這張看上去簡單的圖示,他濃縮了《易經》最高深的陰陽哲理――陰陽之間,永遠進行著對立和統一的運動。這是一個哲學的大道理,也是世間萬事萬物運動的大道理。

    這個太極圖上,太極圖一邊是陽,一邊是陰。這象征了陰陽平分天下,天下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的運動,都是陰與陽的合抱體,他們相互轉化,互相制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間不用一根直線劃分而用反S線,這就象征了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盛極必衰,衰極必盛,太極圖的陰陽消長變化就是遵循了這個規律。

    陰陽之間對立制約、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在生命學上就是說,我們人的陽氣也是這樣的,陽氣在你的一生當中,它的強弱,決定著你的生命的盛衰。也就是說,陽氣的盛衰決定著生命的強弱。這一生命的規律我們就把它叫作“太極生命鐘”。而且,太極生命鐘告訴了我們三個重要的啟示。

    第一個啟示就是,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養我們的陽氣。因為它的盛衰,決定著我們生命的強弱;第二個啟示是,中年的時候是人的陽極,因為陽極必陰,陽極就開始一陰生了,陽氣就逐漸減弱,陰氣就逐漸增加,就像這個太極生命鐘一樣。所以我們在中年的時候,就要注意防止衰老了;第三個啟示是,養生還要注意協調陰陽,陰陽平衡了才是正確的養生。

    根據《易經》的陰陽理論,我們受到啟發,陽氣才是生命的動力和源泉。我們要想永葆健康,必須堅持不懈的保養與延長我們的陽氣,對抗陰氣的生長,從而使陽氣始終處于旺盛的狀態。這就是《易經》這部玄妙與智慧之書告訴我們的養生真諦。

    * 五臟陽虛的表現

    太極生命鐘的三個重要的啟示的一條是,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護好我們的陽氣。如果沒有保護好,我們就會出現陽虛。

    因為氣為陽之始,陽為氣之末。氣,是陽氣的這個間斷性的劃分。這個氣,如果你不保養好,也就是氣虛,它就損害我們的陽,就會發生陽虛,所以陽虛最大的表現就是氣虛。氣虛是什么呢?氣弱、脈弱、怕冷、身體發涼,有了這些癥狀,就證明你出現陽虛了。

    氣虛最常出現的是中氣虛,也就是脾氣虛。脾氣虛的表現就不想吃東西,吃下去不消化。中醫上叫做食少腹脹,這是脾氣虛的特點。如果還不注意,發展下去就會出現脾陽虛。發生脾陽虛,就會腹冷便溏,肚子發冷,拉肚子。所以我們到人小的時候,可以不穿衣服,但是,小紅兜肚得帶上,這是因為要保護脾胃不受寒。否則,將來長大了,就可能會脾陽虛。

    陽虛還有心陽虛。心陽虛的表現就是胸部發涼,心臟部位發涼、怕冷,而且稍微勞累一點就心慌,臉色不好、氣短。

    肝陽虛的表現為生命萎靡不振,沒有生機。因為生氣是主肝,肝氣是主生發的,中醫的肝和西醫的肝不是劃等號的,它是一種肝氣。

    還有肺陽虛。肺陽虛表現為肺部的陽氣虛。肺部的陽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氣喘,所以動一點就氣喘、氣短,甚至咳嗽。

    腎陽虛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神疲乏力,最明顯的是面色發暗。沒有精神,沒有氣,這叫做神疲乏力。另外,會伴有腰以下發涼。腰部是藏腎的地方,腎陽虛了,火種減少了,火力減少了,所以腰以下發涼。腰以下發涼最典型的一個癥狀是小便多,夜尿尤其多。

    陽虛會導致我們健康中的多種疾病,所以,在我們這一生當中,你都要保養你的陽氣。如果你出現了上邊我說的這些癥狀,您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不要讓氣虛發展到陽虛。

    * 三個要領保養真陽

    陽氣對于生命而言是這么的至關重要,但是陰氣的到來也是不可抗拒的,對于生命的盛衰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有什么辦法可以保養真陽,對抗陰毒,延緩衰老呢?

    我們有三個要領。第一個要領就是說,我們得和天時相應,從冬天到春天,陽氣就開始生發,從春天到夏天,陽氣是最多的時候,這叫做陽長陰消,那么我們春夏就應該養陽。養陽要和這個四時陰陽相結合,從根本上就是說要借助天之陽氣,長養我們人之陽氣,如此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怎樣養這個天的陽氣呢?最重要的就是曬太陽,那么也就是說我們人的這個陽氣,和天上的陽氣是息息相通的,那么我們養陽,首先你就要曬太陽,這應該說是不花一分錢的,最簡單的道理了吧。這就是《易經》的最深奧的道理,轉化為了我們最簡單的養生方法。

    我們要曬太陽但是還要會曬太陽,那么怎么曬太陽才是正確的呢?

    當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在東方徐徐的升起的時候,我們就出來,用兩個手的勞宮穴面對著太陽,做深呼吸,這樣可以養我們的心和肺。

    第二個時間就是在中午,尤其是冬天的中午,是曬太陽最寶貴的時間。在曬太陽的時候,我們要把帽子脫掉,這樣我們沐浴陽光的時候,頭頂的百會穴,就把陽氣吸進去了,這樣可以養腦;我們還可以轉過身,低頭,讓太陽從風池穴進來,風池可以直接進入我們的人體,陽氣可以貫通我們的督脈。

    傍晚,我們吃過晚飯后,也可以出去到外面,讓晚霞的余暉再照耀我們一次,然后,我們一邊曬太陽,一邊用我們的手,手握半拳,來叩擊我們的腎。腎樞在肚臍眼正對著的這個地方,是命門它是生命的火種,我們先天的陽氣就藏在這里面,它再旁開差不多一拳,就是我們的腎樞。我們叩擊命門再加上兩個腎樞,再加上曬太陽,那么可以在腎精值班的時候,把太陽的最后一點陽氣吸收到我們的腎里面,借助上天的陽光,來補充我們日漸減少的陽氣,這是保養陽氣的第一條方法。

    《易經》告訴我們一天的內有陰陽消長之說,這也可以引入我們的養生之中,合理順應大自然陰陽的消長,為我們人體所用,可以說是事半功倍。我們怎么運用這陰陽消長理論養生呢?一天之中,早上的時候,太陽出來了,當太陽在上午逐漸升高的時候,自然界的陰陽是陽長陰消的,是陽氣增加多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時候就要以動養為主,多運動。為什么呢?《易經》講“動則生陽”,特別是陽氣虛的人,在這個時候養陽要比其他時間的效果可以說是倍增的。同樣,下午到傍晚這個時間,太陽慢慢下降,此時自然界的陰氣是逐漸增加,陽氣逐漸減少,那么我們就應該利用天時,進行靜養,“靜則生陰”,特別是陰虛的人,此時養陰是最佳時刻。這就說,凡是我們的養生,如果能夠順應大自然,那么就會事半功倍。

    現代醫學研究說上午進行鍛煉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說此時空氣污染比較嚴重。我認為我們大可不必聽這種言論。就按照我們《易經》“陰陽消長”的理論,上午進行鍛煉,多動,養陽氣。西醫會告訴我們上午劇烈運動會造成心腦血管病,其實按照中醫來講,心腦血管病是中午才容易發作。現在有很多人說中醫養生不合理,不科學,啟示恰恰相反,她的內涵很科學很寶貴。她是和大自然的規律相結合的,通過大自然的陰陽來調整我們身體的陰陽。

    保養陽氣還要求我們學會吃,怎么樣吃保養陽氣的食物,怎么樣調整寒熱。具體的內容我會在飲食養生中進行詳細的講解。

    保養陽氣還有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調整我們的心態。人的心態分為七情:喜、怒、憂、思、悲、驚、恐,分別對應著我們的心、肝、脾、肺、腎。七情也分陰陽,因為喜是屬于陽,悲是屬于陰的,所以我們每天要是快樂、高興,快快樂樂的生活,我們陽氣就充分。因為喜它是屬于陽的,我們喜歡了,七情就給我們生陽;悲是屬于陰的,我們悲傷、抑郁,它就會損傷我們的陽。所以,我們每天要快樂的生活,心態要快樂,它就會給我們從七情里面沾染陽氣。

    防止衰老就是要抗陰保陽(1)

    選擇字號 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全屏閱讀

     

    依據太極生命鐘的規律,陽氣是隨著人身體的成熟逐漸的增加。人年輕時候一直到中年,陽氣是增加的過程,陰氣比較弱。到了中年以后,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這是自然規律,整個宇宙天時、春夏秋冬是如此,人的生命也概莫能外。《易經》所揭示的這條規律給我們的提示是什么呢?它告訴我們,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陰氣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能夠對抗陰氣,排除陰氣。

    * 人到中年就該開始抗衰老

    衰老是大自然的必然規律,任何生命都逃脫不了死亡。《易經》的哲理也告訴我們,養生的本質其實就是順應自然的規律,不要違背自然的規律。所以,我們如果懂得自然規律的奧妙,學會怎樣養生,那么,我們必定可以延長壽命,推遲衰老的到來。

    按照“太極生命鐘”的原理,人生就好似一個太極鐘,是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衰老應該開始于陽極期,因為陽極一陰生,盛極則衰,所以人到了一生中的陽極的時候就開始衰老了,但也只是開始。因為按照太極生命鐘的原理,人80歲處于陽極,所以人應該80歲才開始衰老。然而,現代人許多從30多歲就出現了衰老的跡象,這是養生不好的緣故。

    既然衰老開始于陽極期,那么只要延緩陽極期的到來,就有可能推遲衰老的來臨。所以,我們要在陽極期還沒到來之前就做好抗擊衰老的準備,而人的中年時期就是這樣的時期。根據太極生命鐘,衰老是起于中年,就是說在陽氣最盛的時候,開始長陰了,陽極一陰生。雖然這個時候你陰開始長了,但是你要讓它長得慢一點,長得晚一點,這就是抗衰老。

    中年是人一生當中養陽氣很重要的階段。因為中年人在工作、家庭上,生理、心理上的負荷都很重。所以,中年人特別要保護你的陽氣,不要過分耗損。

    中年人抗衰老的第一條要旨是要養神,主要是心神。因為我們知道,中年人家里家外都是頂梁柱,那么他的生理負荷也很重,工作的擔子也很重,無形的就增加了心臟的負荷。正是心受到了雙重大山的高壓,所以中年人經常發生猝死。那么,中年人怎樣養神,怎樣抗擊心理高壓呢?這在“七情養生”這部分中我們會講到。

    * 老年最重要的是骨骼的保養

    老年人養生的重點在于關注形體,形體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的五臟、我們的皮膚肌肉骨骼等。這些身體器官到了老年都開始慢慢地出現了衰退。人老年,腰也彎了,膝蓋也不行了,甚至有時候覺得骨頭都不能支撐身體了。走路彎彎曲曲,耳朵也聽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五臟六腑的機能也老化了。整個的形體,包括五臟,皮膚、肌肉也起皺了。正是因為這樣,老年人更要加倍的愛護我們的形體。

    但是,有些老人在愛護身體時走入了一些誤區。比如,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以前上班的時候沒時間鍛煉,現在整天在家,于是就一天到晚的鍛煉。早上起來就去走,吃過晚飯就去走,吃過午飯也去走,結果,不但沒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膝關節卻累壞了,五臟也更加疲勞了。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身體已經處于退化,所以,這時運動只能是適度,應該保養五臟,不要讓它們再增加負荷。因此,我們必須要保持科學的運動,不是說你運動得越多、越重越好。骨骼是支撐我們整個人體的骨架,如果骨架出了問題,則肌肉、皮膚都支撐不住,所以我們尤其要注重骨骼的保養。

    談到骨頭的保養,曬太陽當然是第一條,另外我們要多吃補鈣的東西。食補是最好的保養骨頭的方式。豆制品是補鈣的第一名,豆漿、豆腐都補鈣。此外,牛奶、雞蛋補鈣效果也很好,還有蝦皮、海帶、貝類。還有比如栗子等堅果類食品都補鈣。

    還有,老年人的很多結締組織,膠原組織容易發生疾病。膠原組織、結締組織和韌帶有很大關系,我們很多人得的病,就是肌肉與骨頭之間的。這些筋道發生病了,支撐不住了,所以出現了疼痛的癥狀,輕者走路困難,重者臥床不起。要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我們就該多吃點含結締組織、膠原組織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吃肉,不要專挑瘦的吃,吃肉時你吃得越雜越好,筋、脆骨都可以吃,這樣呢可以保養你全身的各個部分。所以,最好的是,連骨帶皮帶肉帶筋,燉這么一鍋出來,那你就什么都補了,比如說羊雜湯就很好。

    * 驅逐陰毒,給陽氣足夠的存在空間

    依據太極生命鐘的規律,陽氣是隨著人身體的成熟逐漸的增加。人年輕時候一直到中年,陽氣是增加的過程,陰氣比較弱。到了中年以后,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這是自然規律,整個宇宙天時、春夏秋冬是如此,人的生命也概莫能外。《易經》所揭示的這條規律給我們的提示是什么呢?它告訴我們,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陰氣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能夠對抗陰氣,排除陰氣。陰氣,我們叫它陰毒,也叫陰濁。“濁”就是說它是污濁的,是生命垃圾。它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血液里邊的瘀毒,還有我們的氣毒。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可謂五毒集全,所以我們就要會排毒,會驅逐這個陰廢,讓我們的陽氣有存在的空間。

    水毒

    在陰毒中,最嚴重就是水毒。40歲以上的人要注意,如果早上起來,下眼皮浮腫,腳踝有點浮腫,這很可能就是有水濁了。如果水毒排不出去,氣血運行就會不暢,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運動得不夠了,或者太勞累了,或者心臟有毛病了,或者腎臟有毛病了。水濁如果嚴重下去,肚子也會腫脹起來,這是因為腎功能出現了問題,排尿不暢,喝下去的水跑到肚子里邊了,所以,肚子腫了。

    那么,怎么樣驅逐水毒呢?首先,您得去看醫生,如果你看了以后,腎臟沒有病,心臟也沒病,那就說明你氣血運行不好,你就要多運動,飲食方面呢你就要增加一些,除水濕的絲瓜,冬瓜,還有一些豆類,這樣就可以健脾利水。

    濕毒

    另外一種毒就是濕毒。人體濕氣增加跟陰廢增加有很大的關系。陰廢增加,則脾氣虛,不能夠化濕,脾的功能減弱,人就出現濕毒。有濕毒的濁氣以后表現為舌苔綠、惡心、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型。

    為了防止濕毒,我們就要學會化濕。尤其是天氣是三伏天,像外邊是下雨,屋里邊也是濕漉漉的,那我們很容易脾腎不好,因為你的脾被濕氣裹住了,這叫做脾被濕困,濕氣把你的脾給包起來了,不能很好的發揮你的功能。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健脾了。除了去醫院,吃醫生給我們開的健脾的藥,我們自己也要吃一些健脾的東西。比如,豆子最養脾,各種各樣的豆子熬成的粥,最養我們的脾,還有你可以用黨參、白術燉肉,又好吃又養我們的脾。而如果是排夏天濕氣重引起的濕毒,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都是不錯的,它們都是芳香醒脾的東西。

    痰毒

    另外的一種毒就是痰毒、痰濁。正常人的痰,早晨起來一兩口就完了,可是有的人不停的吐這痰,沒完沒了,這說明你有痰毒。痰從哪里來?一個是飲食來的,一個就是你的肺不好,那你就要看看你肺是不是有什么病,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如果有,你就得解決這個問題了,治這些病要看醫生的,那么,除了藥物治療疾病,我們飲食上自己要注意什么呢?痰多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肺上沒有病的,而是飲食的關系。那我們就不妨吃些化痰的食物,其中蘿卜是最好的。

    有一個人,家里來了客人,很高興,就去買了豬肉大蔥,煮了一大鍋的豬肉大蔥的餃子,吃了好幾天。客人走了,他感覺痰不很多。于是,他就買了個生蘿卜放點香醋涼拌著吃,吃了三天,一個生蘿卜吃完,結果好了,痰沒有了。

    除了蘿卜,化痰的食物還有很多,比如冬瓜性涼,味甘淡,清熱消痰;無花果性平,味甘,清肺熱;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軟堅清熱;羅漢果清肺、化痰、止咳;青菜性味甘平,解熱除煩,通利腸胃。

    如果有人因為氣管不好,生了痰,那喝二陳湯最好。二陳湯是四樣藥:茯苓、法半夏、陳皮、甘草。你可以經常去藥店里邊去買些來,一副藥茯苓、法半夏、陳皮各10克,甘草6克,用水煮了喝,喝上10天,痰就沒了。

    脂毒

    再有一種毒就是脂毒。我們很多人有脂肪肝,很年輕的時候肚皮就大大的,挺著大肚子,這是因為脂肪太多了。我曾經去看了一個急性闌尾炎手術。病人的肚皮一劃開,脂肪多得不得了。這個腸子拿出來全是油。所以,中年人,很少運動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么能夠不長油呢?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肝細胞就會被脂肪給占據了,肝能夠正常工作嗎?

    所以,我們要清除脂毒,首先就要降血脂。降血脂的食物很多,在飲食養生里邊,我將會告訴大家。

    淤毒

    另外,就是我們還要清除什么毒呢?淤毒,就是血液里邊的淤毒。淤毒大多是從中年開始的。我行醫四十年,看了千千萬萬的脈,大部分人四十歲以后脈就變,跟二三十的脈就沒法比了。四十幾歲得人的血管里邊就開始有淤積了。我們現在很多老年人,血管已經堵得很厲害了,可是還在隨便吃不該吃的東西,這是很危險的。關于飲食化瘀的內容,在飲食養生一篇中將給大家詳細闡釋。

    氣毒

    還有一種毒叫氣毒。氣毒是在我們的肺里邊。為了防止氣毒,我們每天的早上起來,最好做做深呼吸,把肺里邊的毒、濁氣呼出去,讓我們人體里邊保持清新的空氣,這對我們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們在太極生命鐘里邊得到的其中一條重要啟示,就是一生當中都要不斷的保護陽氣抑制陰氣的侵襲,清除我們體內的陰廢的垃圾。

    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選擇字號 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全屏閱讀

     

    太極圖中間為什么不用一條直線分兩方,而要用反S形呢?這是因S形象征著太極圖是不停地在維持著陰陽的動態平衡。因此呢,我們養生還要注意協調陰陽。陰陽平衡就是陰陽雙方的消長轉化保持協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呈現著一種協調的狀態。其實質是陽氣與陰精的平衡,也就是人體各種功能與物質的協調。陰陽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以我們養生的宗旨就是維系生命的陰陽平衡。

    * 中醫養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理論之上

    《易經》中所講的陰陽運行規律給我們的第三個重要的啟示是什么呢?那就是“陰陽平衡”的規律。

    前面已經提到過,太極圖中間為什么不用一條直線分兩方,而要用反S形呢?這是因S形象征著太極圖是不停地在維持著陰陽的動態平衡。因此呢,我們養生還要注意協調陰陽。“陰陽平衡,健康一生”,這句話說明了陰陽平衡的重要性。

    為什么陰陽平衡這么重要呢?這要從我們的中醫學談起。《莊子》里有一句話,叫做:“《易》以道陰陽”,就是說《易經》它是談論陰陽的。我們的中醫學,可以說立法方藥,都是建立在陰陽的基礎上,而陰陽則根于《易經》。而我們中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又發展了《易經》的陰陽,把《易經》的陰陽文化、陰陽哲理,運用到我們人的生理病理,運用到我們醫學里來。在這方面,它對《易經》的陰陽理論,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生之本于陰陽”,就是我們生的本理病理,都是本于陰陽的。明代有個大醫家叫做張景岳,他說過一句話,他說,陰陽在《黃帝內經》已經很完備了,但是要了解它的變化無窮,我們還得要研究《易經》。這就是說,我們要把《易經》和《黃帝內經》不斷地聯系,抽出它們的理論,來產生我們的醫學的道理。其中,“陰陽平衡”原理就是很重要的道理。它告訴我們,一定要調整陰陽,讓人的陰陽保持協調、保持平衡,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

    * 維護陰陽平衡的三個方面

    如何維護我們體內的陰陽平衡呢?這要從三方面來講:

    首先,就是要注意寒熱的平衡。為什么呢?因為寒是傷陽的,熱是傷陰的,那么我們要是不能夠很好地維持寒熱的平衡,當然就要影響到陰陽平衡。

    第二個就是要維持氣血的平衡。因為氣屬于陽,血屬于陰,那么我們要維持陰陽平衡,氣和血的平衡當然要保持。關于氣虛,我們已經講過了。那么有關血虛的情況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血虛,特別是在衛生期的時候,不注意休息不注意養血、補血,很容易出現血虧。女人是以血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養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么經期過了以后或者是期間,應該多吃一點紅糖、紅棗,或者紅糖煮荷包蛋――紅糖煮兩個荷包蛋,一天吃兩個,連吃三到五天,這個血就補回來了。否則的話,容易形成血虛。

    那血虛是什么癥狀呢?血虛首先是面色發黃,沒有光澤、萎黃,而且人沒有精神;而且血虛會引起心慌心跳,增加我們心臟的負擔,所以就會出現心慌心跳。因為血也是營養人體的,血虛就影響到氣虛,可以出現爪甲蒼白。針對血虛我們就要著重地補血,只要沒有血液方面的病,補血、養血其實是很容易形成的,就是剛才說的,紅糖煮荷包蛋,要是再放些大棗,效果會更好,或者是當歸燉雞、人參燉雞,對造血、補血都很好。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做到及時注意,當我們出現頭昏、眼睛發花、面色不好,我們就要注意養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血則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作用。氣虛可導致血虛,血虛無以載氣。所以氣血的平衡對于身體健康的意義尤為重要。中醫養生一般采用氣血同補的方法,效果甚好。

    第三個平衡就是要注意燥濕平衡,也就是津液的平衡。液就是液體、血液,因為我們人體中70%是水份,包括津液在里邊。維持津液的平衡,也是維持陰陽的平衡。

    人們很多情況下,有傷津,傷了津液,引起水分不夠,就出現津虧,表現為口干、老口干。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出了大汗,回家不趕快把水給補充,就會出現傷津,嚴重的,可以出現大便干、皮膚干。

    另外,水分在人體同樣也不能太多。人體里邊這個水分,不能夠正常排除,那很多情況是脾腎陽虛,應該趕快要去治療。

    總之,我們要通過寒熱平衡,通過氣血的平衡,通過燥濕的平衡,來維持我們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了,保養好了,我們就會健康一些。

    * 糖尿病、高血壓都是陰陽失衡引起的

    陰陽失衡是許多高發病和常見病的病因。隨便舉幾個病,全部都是陰陽失衡引起的,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等。這些高發病、常見病,都是和人的臟腑的陰陽是密切相關的。其實,我們任何一種疾病,都是由于陰陽失衡,陰陽不協調所產生的。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陰平陽秘,平就是平衡,秘,就是固秘。陰平衡了,陽密集了,那么生命就健康,精神就好,這叫“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要是失衡,疾病就叢生。陰陽如果是輕度失衡,那么我們就會得亞健康,陰陽中度失衡,我們就會得疾病,陰陽重度失衡,那我們就得重病,如果陰陽分開了,陰陽離決了,那么生命就會終止。

    我們來看一下糖尿病。我看過一個糖尿病人,得病已經好多年了,西藥他是斷斷續續吃,但是總覺得效果不是那么太好,他就讓我給他看。我給他看了以后總結出這么幾個癥狀:經常感覺到頭昏腰酸,耳鳴眼花,小便多。我看了脈以后,給他診斷的是腎陰虛。我建議他用六味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交替服用,就是今天吃六味地黃丸,明天吃杞菊地黃丸。一個月間吃三星期,休息一星期。結果,腎陰虛的癥狀的到了很好的緩解,的糖尿病有了明顯的好轉。

    跟著自然學養生,順自然而行

    選擇字號 鍵盤左右鍵(← →)可以上下翻頁 全屏閱讀

     

    人一生才有幾十年,就是人類的整部歷史也沒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到今天能夠有這個陰陽協和的狀態,是不知多少億年,積累了多少經驗,才保存下來的,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豐富而又寶貴,我們能不學它嗎?學習自然,跟隨自然,順天而行,這就叫做天人合一。

    《易經》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做“天人合一”,就是說天和人是相應的,主要是人與天地相應。那么“天人合一”的理論對我們的養生又有什么指導意義呢?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作“天地合氣,命曰人”。意思是說,人是天地的氣組成的,人體的物質基礎都來自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離不開天地。既然如此,人的養生當然也不能離開天地了。

    養生要順應天地,本質上就是說人必須要順應這個天時地利的變化,順著這個變化,養生就成功就健康,若是違背天時的陰陽氣化這個規律,你的健康就要受到影響。那么,怎么樣來順應天地呢?當中有些什么奧秘呢?其中一個就是陰陽運行的規律,就是陰陽氣化的規律,在一天當中、一年當中,陰陽的氣化,都追究一個規律――“陽長陰消,陰長陽消”,也就是陰陽不停地在變化的規律。我們養生就要順應這個規律來進行。

    第二個就是氣機升降的規律,子時則氣升,午時氣就開始降了,夏天是氣機升得最高的時候,冬天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我們養生當中,在一天當中、一月當中、一年當中,都不能離開這個氣機升降這個理論。

    第三個規律就是,天地氣化是有開的時候,也有閉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有開有合,那么我們養生就要跟著它,它開的時候我們開,它合的時候我們合。

    什么時候開?比如春分的時候就應該開。有一句話叫“開天門”,天門打開了,春天來臨,陽氣就開始生,天氣就開始漸暖、晝漸長,這就叫做開天門;到了夏天,大自然都是處在生發和葉的時候,那人也一樣,是身體活動最旺盛的時候;到了秋分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就要關了,就要“入地戶”了,就是開始收了;而到了冬天,經過了大半年的活動,冬天就開始儲藏了。就開始保養了,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如果我們今年不保養,明年就沒足夠的氣供給我們了。

    從臟腑上講,生氣和春天是應于我們的肝,所以,我們春天要養肝;夏天是應于我們的心,所以,夏天著重養心;那么秋天呢,秋天要養肺;冬天開始藏了,要養腎。講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年四季你不能都是開的,還要有休息的時候。大自然很聰明,我們養生就學著大自然就行了,這個大自然是多少萬年才形成的這么一個天地,它不是那么容易來的,它的經驗比我們人要多不知多少億倍。人一生才有幾十年,就是人類的整部歷史也沒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到今天能夠有這個陰陽協和的狀態,是不知多少億年,積累了多少經驗,才保存下來的,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豐富而又寶貴,我們能不學它嗎?學習自然,跟隨自然,順天而行,這就叫做天人合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AV老司机亚洲精品天堂| 嘿咻嘿咻男女免费专区|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播放| 日韩av日韩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小污女小欲女导航|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四虎影视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东方四虎在线观看av|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福利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久久大蕉香蕉免费| 偷窥国产亚洲免费视频| 91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人妻|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