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自我鍛煉
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保持正確的姿勢,可明顯減輕疼痛癥狀和穩定病情。在恢復期,進行必要的功能鍛煉,有利于病情的康復,并防止腰腿痛癥狀的復發。
一、 急性期
1、臥位 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應睡硬板床,仰臥時膝微屈,腘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 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后 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3、坐位 坐位進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與病人膝到足認錯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于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起座 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后起立。
二、 恢復期
恢復期做自我鍛煉,使腰背部肌力增強,一可增加腰椎活動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穩定性。
1、仰臥抬起骨盆 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復20次。該動作能矯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觸胸 仰臥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3、側臥位抬腿 側臥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復數十次。
4、爬行與膝觸肘雙膝及上肢撐起俯臥,腰部放松核發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側下肢伸直,屈膝使其盡量觸及同側肘關節。重復15次。
5、直腿抬高 仰臥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復15次。
6、壓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干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臥起坐 仰臥位,雙膝屈曲,收腹使軀干抬起,雙手觸膝。
常用中藥
一、 內服藥
1、成藥 人參養營丸、壯腰健腎丸、補腰杜仲精、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等,具有壯腰強骨、養成血榮筋之作用,可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或預防之用。云南白藥、三七片、七厘散、跌打丸、元胡止痛片、腰痛寧等,具有行氣活血、消炎止痛之作用,可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或緩解期治療。大活絡丹、追風透骨丸、四蟲片、風濕液、天麻丸、木瓜丸、通痹片、伸筋丹、腰腿痛丸等,具有溫經散寒、舒筋通絡之作用,可用于木病后期治療。
2、湯劑 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可辨證分為寒濕型、血瘀型、腎虛型和濕熱型四種不同類型。
二、 外用藥
1、膏貼類 可根據病情的不同證型,選擇相應藥物配制成方,然后將藥物共為細末,加入飴糖、蜂蜜、凡士林等相應賦型劑,調制成膏備用,或直接選用市售各種相應膏貼藥品。如鎮法膏、東方活血膏、麝香壯骨膏、代溫灸膏等。使用時,應首選與病情對癥者,其次李解藥物對皮膚是否產生過程敏對應。對于患部皮膚有感染、皮膚病、創口者,或孕婦,一般不宜膏貼治療,尤其是腰骶部。
2、敷擦類 此類藥物多選用活血止痛、溫戲散寒之品制成,如熱敷錄、坎離砂等,系北朝鮮藥物為末置入特定裝置中,以供局部外用,通過發熱效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或止痛。紅花油、冬青油等,可直接涂于患者相應部痊,可配合用手反復摩擦,以加強其作用發揮。此外,可利用內服湯劑煎過的藥渣,用布包裹后置于患處進行曲濕熱敷,效果很好,但應防止燙傷。亦可將生草烏、生川烏、馬錢子、紅花、樟腦、乳午、沒藥、獨活、田七、牡蠣、透骨草等量來末,用75%酒精調敷于患處,使用時可先施0.2g麝香于表層,一般每次可持續治療2個時左右,止痛效果非常明顯。
3、熏蒸類 中藥熏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肌肉痙攣,起到活血化瘀、祛腎強筋、疏通經絡、消炎止痛、促進功能恢復的作用。較常的有以下三種:
(1) 中藥袋熏蒸:成分:紅花、乳香、沒藥、木瓜、防風、生草烏、生川烏、干姜、細辛各30g,馬錢子10g,用法:上諸藥物碾碎,裝入布袋入入鍋中蒸30分鐘后取出,放于腰部和臀部熱敷,溫度以能耐受為度。藥涼后取下,每日1次,每劑用20~30日。
(2) 中藥熏洗:成分:生草烏、生川烏、透骨草、羌活、獨活、紅花、五加皮、細辛各30g。用法:上述藥物煎后放入浴盆加熱水熏洗患腰腿,以全身出汗為宜,每日1次,每次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