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五行學說
水不足,無力生木(母虛累子);木氣旺,耗水太過(子盜母氣) 三、在中醫學上的應用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說明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五行屬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關系來分析臟腑、經絡之間和各種生理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來闡釋臟腑病變的相互影。因此,五行學說不僅是中醫學的說理工具,而且亦有著指導臨床的實際意義。1 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
|
五行 |
特性 |
自然界 |
生發、舒展、條達 |
肝喜條達惡抑郁 |
東方、春季、青色、酸味 |
溫熱、光亮、向上 |
心喜動、主明 |
南方、夏季、赤色、苦味 |
生化萬物 |
脾運化水谷、化生精微 |
中、長夏、黃色、甘味 |
清肅、收斂 |
肺性清肅下降 |
西方、秋季、白色、辛味 |
滋潤、下行 |
腎主水,封藏之本 |
北方、冬季、黑色、咸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