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瑪雅遺址 感受瑪雅文化(一)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Chitchen Itza)
遺跡之一:奇琴伊察和庫庫爾坎金字塔
今年隨歐洲“神秘瑪雅文化之游”熱門旅游團去墨西哥走了一趟。繞著有多處瑪雅遺跡的尤卡坦半島轉了兩千多公里,在那些可圈可點的地方停下來看看,特別是那幾處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瑪雅遺址。尤卡坦半島是古瑪雅文化的搖籃之一,在島上這樣走走停停,一個星期下來,對于太多的遺址文物,也只是走馬觀花而已。走進了墨西哥,走近了古老的瑪雅文化。
各國致力于瑪雅文化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等多學科專家不計其數,可見瑪雅文化的博大深奧。迄今為止,考察人員在中、南美洲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廢棄的古遺址達170多處。北端從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開始,往南下來到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魯的安第斯山脈。遺址顯示了瑪雅人在3000年前,就已經在美洲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了。 瑪雅遺跡,包括了落落、城市、神廟、金字塔及天文臺等,這些建筑物無論從建筑的工程技術或是從雕飾的藝術價值來看,其工藝水準都令人贊嘆。走到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遺址跟前,輕輕地觸摸瑪雅遺跡,近距離感受到瑪雅文化的厚重。 人們熟悉的那張瑪雅金字塔庫庫爾坎的照片就是在這里拍的。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在半島上的猶坎坦州皮斯特鎮南部,是一座殘存的瑪雅城市遺跡。它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幫,始建于公元514年,但是在13世紀時突然被廢棄。在美洲有一百多座類似的城市都人去樓空,棄廢了而成為死城,被淹沒在熱帶雨林中幾百年、上千年無人知曉。 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奇琴伊察”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周圍,散落著多處還沒有完全復原的遺址建筑,那每一塊鐫刻著古老象形文字的石頭,都散發著更加濃厚的歷史氣息。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庫庫爾坎金字塔,高30米,分九層呈階梯形。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庫庫爾坎金字塔,高30米,分九層呈階梯形。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千柱廣場,它曾支撐巨大的穹窿形房頂,可見此建筑物之大。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千柱廣場,它曾支撐巨大的穹窿形房頂,可見此建筑物之大。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千柱廣場,它曾支撐巨大的穹窿形房頂,可見此建筑物之大。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千柱廣場,它曾支撐巨大的穹窿形房頂,可見此建筑物之大。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這處遺址是瑪雅人的一個賽球場,他們曾經在這里舉行過球賽。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這處遺址是瑪雅人的一個賽球場,他們曾經在這里舉行過球賽。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這處遺址是瑪雅人的一個賽球場,他們曾經在這里舉行過球賽。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古天文觀象臺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的遺跡
![]() 瑪雅遺址奇琴伊察(Chitchen Itza)的千柱廣場,它曾支撐巨大的穹窿形房頂,可見此建筑物之大。
走近瑪雅遺址 感受瑪雅文化(二)
![]() 烏斯馬爾遺址大金字塔,也稱“魔術師金字塔”。
瑪雅遺跡之二:烏斯馬爾(Uxmal)
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部、距尤卡坦首府梅達爾市8公里的烏斯馬爾(Uxmal)瑪雅古城,是瑪雅古典晚期的奴隸制城邦遺址,保存較好的一座瑪雅古跡。據說,它是少數幾個基本保持了原貌的瑪雅遺址之一。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烏斯馬爾古城是西元600-900年瑪雅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性城市,10世紀古城被遺棄。在現存的瑪雅文明遺跡中,烏斯馬爾古城的建筑設計,布局嚴謹、氣勢宏大、細節精美,整座古城體現了古瑪雅文明在建筑藝術上的非凡成就。 這里被稱為的“魔術師金字塔”,是一座與眾不同的階梯金字塔。頂上有5座神殿;它的底面為橢圓形,塔的邊緣呈圓弧狀。前、后兩面都有石階,前面的石階比較陡峭,一直通往頂端平臺。后面階梯分成了3段,每段有一個稍寬的平臺緩沖。塔身陡峭,石階狹窄,但可拾級而上。祭司們就在這高高的塔頂廟里占卜星象福禍,預測未來。 遺址里聳立著多處的神廟和宮殿。在建筑物的墻壁、柱子、梯階和石碑上有精美的雕刻。有的地方還依稀可見未經修復過的栩栩如生的壁畫,描繪了游行、貢賦、戰俘、格斗等場面,表現了瑪雅人高度的藝術成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烏斯馬爾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天文臺奇景之一”。 現在天文學家藉助于太空觀測儀器,對恒星觀測,以推進人類對宇宙的了解。然而對天體觀測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許多古文化以神秘的方式建造了各種建筑,表明它們與地球每年繞日飛行存在于關聯之處。還有一些建筑顯然考慮了星座和行星等天文知識。 據有關探索研究,烏斯馬爾是太空俯瞰的10大古代天文臺之一,在天文奇觀方面與英國巨石陣、柬埔寨吳哥窟比美。 烏斯馬爾古城中心的“魔術師金字塔”,可謂集瑪雅文明“數學、天文、建筑”之大成。金字塔西側的石階在夏至日落時分,正好對準西沉的太陽,可見金字塔具有導向的神奇功能。這表明古瑪雅人已懂得精確的天文歷法,反映了他們高度的智慧。 烏斯馬爾古城布局特殊,其主要建筑是根據行星的位置而排列的,代表金星的建筑處于最顯著的位置。古城繼承了瑪雅文化的傳統,把重要建筑物建在一條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布局十分講究。“魔術師金字塔”、 酋長宮殿、四方修道院、鴿廈球場等都是按此布局分布的。(圖片來源:玉清心
![]() 烏斯馬爾遺址大金字塔
![]() 烏斯馬爾遺址大金字塔
![]() 大金字塔后面
![]() 大金字塔頂上的神廟
![]() 大金字塔后面階梯可拾級而上
![]() 大金字塔后面階梯兩旁的石雕裝飾
![]() 大金字塔后面階梯兩旁的石雕裝飾
![]() 修道院庭院,中間是廣場,四面高平臺上是4座長建筑,總共有88個房間。
![]() 修道院庭院,中間是廣場,四面高平臺上是4座長建筑,總共有88個房間。
![]() 烏斯馬爾瑪雅遺跡
![]() 房屋外墻上的神靈裝飾
![]() 烏斯馬爾瑪雅遺跡
![]() 烏斯馬爾瑪雅遺跡
![]() 門楣以上到屋檐下布滿精美裝飾
![]() 修道院房間內
![]() 修道院房間內外
![]() 烏斯馬爾瑪雅遺址的建筑
![]() 小型賽球場
![]() 鴿廈:在陡峭的山坡,由一組長形的建筑,上面有一排42個方格洞,像是鴿子的巢穴,因此被稱作“鴿廈”。
走近瑪雅遺址 感受瑪雅文化(三)
![]() 墨西哥世界遺產帕倫克瑪雅遺址的大金字塔是神廟的主體。塔高10層,比埃及金字塔略矮,形狀不完全是錐形,頂端有一個祭神的神殿。
瑪雅遺跡之三:帕倫克(Palenque)
帕倫克古城是尤卡坦半島的另一處著名瑪雅遺址,據說是瑪雅文明考古的最早發現地,這里有舉世聞名的“銘文神殿”和帕倫克國王巴加爾的墓室。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宮殿遺址
![]() 宮殿遺址
![]() 宮殿遺址
![]() 宮殿遺址
古城內的神廟、宮殿、廣場、民舍依坡而建,錯落有序,形成雄偉壯觀的古代建筑群。但從公元9世紀始,這座城市被遺棄,座座石頭建筑淹沒在莽莽原始叢林里,變成了廢墟。據記載,1502年,西班牙人將領高戴斯率領一批西班牙征服者進入尤卡坦時,曾在帕倫克附近三十英里處與其擦肩而過,就連當時雇傭的本地印第安向導都不知道這里藏匿有這么一個棄城。直到19世紀,這座沉睡了近千年的古城才被重新發現。
![]() 帕倫克的碑銘神廟是帕倫克遺址最雄偉的建筑,它是一座金字塔、神殿、墓葬合一的建筑
帕倫克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宮殿和5座神廟。碑銘神廟是帕倫克遺址最雄偉的建筑,它是一座金字塔、廟宇、墓葬合一的建筑。
![]() 帕倫克瑪雅遺址金字塔墓入口處
![]() 進入金字塔墓入口
1952年6月有5日,墨西哥考古學家阿爾維托?魯茲在碑銘神廟底部的墓室中發現了帕倫克國王巴加爾(公元615~683年)的石棺。這是瑪雅考古史上最令人震驚的發現!
![]() 帕倫克國王巴加爾(公元615~683年)的石棺。石棺四周和蓋上面刻有精美絕倫的浮雕。
![]() 盡管密室非常潮濕,但刻在平滑堅硬石棺上的精美浮雕,仍保存得很好。
石棺的長方形蓋子是重達5噸的一塊巨大石板,長3.8 米、寬2.2米。對上面刻有人物和花紋的棺蓋石板當時人們僅僅把這當作是瑪雅古代神話的雕刻。60年代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后,那些參與過宇航研究的美國科學家們才恍然大悟:帕倫克那塊石板上雕刻的,原來是一幅宇航員駕駛著宇宙飛行器的圖畫!雖然經過了圖案化的變形,但宇宙飛船的進氣口、排氣管、操縱桿、腳踏板、方向舵、天線,軟管及各種儀表仍清晰可見。這幅圖畫的照片被送往美國航天中心時,那些宇航專家們無不驚嘆,一致認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因為直到今天,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瑪雅人后裔,大概連馬車都沒有。兩千年前怎么可能有高科技的飛行器呢?那駕馭飛行器的人又是誰呢?
![]() 這幅古瑪雅時代的宇航員,駕駛著宇宙飛行器的圖畫,被制成各種旅游紀念品在大街小巷出售。
![]() 據古瑪雅傳說,這塊石臺是“世界中心”。歇腳的姑娘一不小心坐在了“世界中心”上。
![]() 墻柱上的石雕
![]() 石雕
![]() 彩繪
![]() 帕倫克遺跡
![]() 帕倫克遺跡
![]() 帕倫克遺跡
![]() 帕倫克遺跡
![]() 帕倫克遺跡
![]() 帕倫克遺跡
![]() 瑪雅象形文字排列得十分整齊,如同棋盤上的一顆顆棋子。有些看起來像人的臉龐,有些像怪物的面孔。由圖形和音符混合組成的文字,至今沒被完全破譯,但是刻在碑銘上的一些文字,提到的是幾千年前的重大歷史事件。
走近瑪雅遺址 感受瑪雅文化(四)
![]() 蔚藍的天空和湛藍的海水映襯著千年神殿
瑪雅遺跡之四:圖倫(Tulum)
圖倫(Tulum)古城是尤卡坦半島上晚期的瑪雅遺址,是唯一一座建在海濱的瑪雅古城。文化古跡與自然風光,使這里成為熱門旅游景點。
古城名字“圖倫”(Tulum)帶有殖民文化色彩,圖(Tu)在西班牙語里是“石頭”的意思,倫(Lum)是“墻”的意思,兩字合起來就是“石墻”。這座古城的三面,正是由厚度約5公尺的石墻圍成的,一面臨海。 整座石城規劃完整。它始建于公元十世紀,12~14世紀為繁盛期,估計當時有10萬人。圍墻里建有多座祭祀用的神廟和貴族居住的宮殿,城邦的上層貴族和神職人員住在城內,普通瑪雅人居住城外。這里也曾是重要的海港和貿易中心,圖倫有古老的燈塔為出海船只導航。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時是從尤卡坦半島登陸的,圖倫也被占領過,但16世紀末瑪雅人棄城而去。圖倫的神殿在瑪雅人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據說十多年前,當地的瑪雅后裔常到此奉祀祈禱。現在因涌入大量觀光客,古跡不再安靜,自然斷了香火。 海岸峭壁上有城樓及了望臺,可遠眺加勒比海及斷崖四周。城內最大的建筑是卡斯蒂略(El Castillo)神殿、降神殿和法斯柯神殿。城內有幾十棟的石頭建筑,除神殿外,有宮殿、柱樓等建筑群。矗立在12公尺懸崖上的卡斯蒂略(El Castillo)古城大神殿為最著名。此外,Templo de las Fresco神殿也很完整,成為主要游覽區。
![]() ![]() ![]() ![]() ![]() ![]() ![]() ![]() 卡斯蒂略(El Castillo)神廟
![]() 柱樓建筑群,但現只剩下十幾根石柱.
![]() ![]() ![]() ![]() 神殿外墻上的彩色雕刻
![]() 房檐上的裝飾
![]() 尤卡坦半島的圖倫遺址,Xpu-ha海灘。
![]() 尤卡坦半島的圖倫遺址,Xpu-ha海灘。
![]() 尤卡坦半島的圖倫遺址,Xpu-ha海灘
![]() ![]() ![]() ![]() 臨邁出城門,回頭一望,藍天、綠草間的一片神廟、宮殿,實為壯觀
![]() ![]() ![]() 進出圖倫城的五個石頭門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