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14 39健康網 北京分站2010年4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全面啟動 “職工健康行動計劃——步行千里”活動。 醫院職工健康狀況堪憂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領導非常注重職工的健康,35歲以上職工每年都要體檢(35歲以下兩年一次),據2009年35歲以上1400余名職工查體顯示,血脂異常占47.9%、脂肪肝占32%、高尿酸血癥占14.5%、高血壓占15.3%、血糖高者占10.4%,一系列數據不得不令人擔憂。 快步行走是最安全、最簡便、最經濟的有氧代謝運動,是最佳健身方式之一。醫生護士作為健康的守護神,更要保持自身的健康。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最直接、最簡便的方式讓自己身體更健康。為此,醫院開啟職工健康管理工程,向全體職工發出“健康大步走”的活動倡導,提出“管住嘴,邁開腿,日行萬步,從我做起”的口號,從醫生自身做起,做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權威人。 229天步行千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會辦公室主任張志玲接受采訪時指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會會員共有3118人,此次活動報名率已超過90%,預計將有50%以上參與者堅持到底。活動時間從4月11日持續至11月30日共計229天,以每步55cm計算,每天走一萬步,共計1260公里。張志玲表示,在這229天中工會將會盡力調動會員們的積極性,動員醫院職工自發參與自我監督,達到步行千里活動的預期目標。 昨天,很多醫生護士手里都拿到了一個藍色小本,每月一頁日歷,用于記錄每天的步數。在第一頁和最后一頁還有鍛煉前后的健康指標記錄,包括血壓、脈搏、膽固醇、血糖等,記錄經過200多天的鍛煉身體會有什么變化。 怎么才能知道每天自己走了多少步?一位護士長說,很多人都有計步器,沒有的也可以估算,比如有的人10分鐘能走300步,那一天累計走路的時間夠半個多小時就可以了。 作為有氧代謝的受益者、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將結合自身經驗向全院職工發出倡議,率領全院職工健康行走。 胡大一: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精干的體型、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這是胡大一教授留給公眾的印象。 但在日前進行的中華醫學會健康大講堂第三講中,胡大一教授卻爆料說,他曾是一名肥胖患者,體重93公斤,血糖也很不穩定。是經過七八年持之以恒的運動,使他恢復了健康,體重下降到70公斤。現在身高1.75左右的他,體重一直維持在75~76公斤之間。 運動的好處人人皆知,關鍵是很多人既沒有落實,也不能堅持。對此,胡大一教授給出一招:要將運動整合到日常工作、生活的節奏當中。這樣做既不誤事,也不費時,所以才能持之以恒。“我也不是很閑的人。”胡大一教授說,開會時間,如果離會議樓不遠,他一定會走著去;會間茶歇他會起來走動;在候機廳候機時他也會不停地走;出行他盡可能乘地鐵、坐公交;上樓的時候,別人乘電梯,他會走樓梯。 胡大一曾聽到一個故事:日內瓦大學將教職員工分為兩組:一組人出門即打的,上樓坐電梯。另一組人每天走樓梯,每餐八分飽。一年后,每天堅持爬樓梯的人,血壓、血脂、體重都正常,而且這一組人平均壽命比第一組長15歲。 胡大一認為走路是運動的最好方式。不僅簡單經濟、而且是一種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以提高身體耐力為目標的輕中強度持續性運動,在這種運動中,氧氣的供需保持著平衡。”快走、慢跑、游泳、乒乓球等都屬于有氧運動。胡大一要人們記住“1、3、5、7”四個數字:每天至少運動1次;連續運動不少于30分鐘;每周確保運動5天;運動時的適宜心率為170 - 年齡。運動心率的算法為:運動剛結束時數脈搏(心率)15秒,再乘以4即得出1分鐘的脈搏。如果運動后時間稍長,在查出的脈搏數上再加10,就是運動時的心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