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一) 舉辦目標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世博會屬于全人類,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將與國際展覽局、各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努力,將上海世博會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 (二) 所屬類別世博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注冊類世博會,也稱“綜合性世博會”擁有綜合性主題,展示內容也較豐富,展期通常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世博會也稱專業類世博會,展出的主題專業性較強,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個注冊類世博會之間可以舉辦一次。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屬于國際展覽局注冊類世博會。 (三) 場地選址上海世博會場地位于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水區域,并沿著上海城區中心黃浦江兩岸進行布局。世博園區規劃用地范圍為5.28平方公里。圍欄區域(收取門票)為3.28平方公里。 ![]() (四) 持續時間上海世博的持續時間為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歷時6個月共計184天。 二、上海世博會主題![]() (一) 主題和副主題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二) 主題呈現上海世博會主題通過主體館、主題區、主題廣場、主題設施、主題游線、主題論壇和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呈現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 ![]() ![]() 三、上海世博會會徽![]() 會徽圖案從形象上看猶如一個三口之家相擁而樂,表現了家庭的和睦。在廣義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 會徽圖案形似漢字“世”,并與數字“2010”巧妙組合,相得益彰,表達了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屬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覽盛會的強烈愿望。 會徽以綠色為主色調,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騰、明快的動感和意蘊,抒發了中國人民面向未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創造激情。 四 、上海世博會吉祥物![]()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寶(HAIBAO)”,意即“四海之寶”。“海寶”的名字朗朗上口,也和他身體的色彩呼應,符合中國民俗的吉祥稱謂原則。 “海寶”的名字與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以漢字的“人”作為核心創意,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色,又呼應了上海世博會會徽的設計理念。“人”字互相支撐的結構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創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這樣的城市才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海寶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形象大使,他正用熱情的雙臂、自信的微笑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們。 五、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一) 規劃布局在綜合考慮了步行適宜距離、人體尺度和參觀者的認知度等因素后,上海世博會在總體規劃方案中提出了“園、區、片、組、團”5個層次的結構布局: 園——5.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園區建設用地范圍,包括圍欄區和圍欄區外的配套設施用地; 區——3.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圍欄區。引起眾多參展國強烈興趣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位于浦西圍欄區東部,規劃面積約12公頃,是模擬城市生活、工作、休閑、交通等若干功能的綜合街區。 片——5個編號分別是A、B、C、D、E,平均60公頃左右的功能片區。其中,A、B、C三個片在浦東,主要布置國家館和國際組織館;在浦西規劃的D、E兩個片,安排企業館和城市最佳實踐區。另外,在浦東還安排了世博村、公共活動中心等; 組——15個平均用地規模為10公頃左右的展館“組”,包括浦東9個組和浦西6個組; 團——平均用地規模約為2―3公頃的“展館團”,每個“展館團”可布置40―45個辦展單元,總建筑面積約2萬―2.5萬平方米。按方便和就近的原則,設置小型餐飲、電信、廁所、母嬰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 ![]() (二)主要建筑設計——“一軸四館”![]() 世博軸世博會期間,這里是世博園區的主入口,從空中平臺和地下聯系四大場館,還與橫穿浦東世博園區的高架步道連通,參觀者進入浦東園區后可由此通達不同的場館,很像是城市環線交通的概念。 世博軸地下兩層、地上兩層,為半敞開式建筑,是一個由商業服務、餐飲、娛樂、會展服務等多功能組成的大型商業、交通綜合體。世博軸將在上層平臺增加頂蓋和陽光谷。 ![]() 中國國家館極富中國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表面覆以“疊篆文字”的主題構思,將無數中國人對于世博會的憧憬和夢想寄托在了獨特的建筑語言之中。 中國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其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中國國家館高63米,層疊出挑,形成城市雕塑,體現中國館的標志性;地區館高14米,水平展開,延伸城市肌理,形成建筑物穩定的基座,構造城市公共活動空間。 ![]() 世博主題館主題館位于世博園區B片區世博軸西側,緊鄰軌道交通8號線浦東周家渡站,占地面積約 11.5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2.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萬平方米,地下4.9萬平方米,建筑高度約27.7米。其造型將圍繞“里弄”、“老虎窗“的構思,運用“折紙”的手法,形成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的立體建構。建成后的主題館,將成為一座綠色、節能、環保的展覽場館。 ![]() 世博中心世博中心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建筑布局充分利用沿江景致,通過合理設計,使建筑的大部分功能空間能獲得最佳的景觀視野,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景建筑。世博中心的建筑造型揉合了現代建筑視覺理念,在排列方式上由西向東高低錯落,表達出一種既有整體循序而又不失變化的韻律美。設計師充分利用沿江景致及世博園區寶貴的景觀資源,形成晶瑩通透的內部空間和外部形態,同時體現節能和生態要求,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一座充滿智慧的建筑。 ![]() 世博演藝中心世博演藝中心造型呈飛碟狀,不同角度和不同空間會呈現出不同形態。白天如“時空飛梭”、似“藝海貝殼”;夜晚則夢幻迷離,恍如“浮游都市”。 建筑以西北側盧浦大橋作為底景集中式布局,柔和的建筑形體融于濱江公園綠地之中;與世博慶典廣場有機結合、形態交融;與萬人慶典廣場室內外互動、轉換與銜接;與西側的世博軸、世博中心和南側的中國館相呼應、相協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