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埔軍校序列
黃埔軍校序列 校總理: 孫中山 校長: 蔣介石 方鼎英 副校長: 李濟深 黨代表: 廖仲愷 汪精衛(wèi) 政治顧問: 鮑羅廷 卡拉覺夫 軍事顧問: 加侖 顧問長: 契列班洛夫 炮兵顧問: 白禮別洛夫 工兵顧問: 瓦林 政治部主任: 汪精衛(wèi) 邵力子 周恩來 包惠僧 熊雄 邵元沖 副主任: 魯易 教授部主任: 王柏齡 副主任: 葉劍英 秘書: 聶榮臻 教練部主任: 李濟深 副主任: 鄧演達 何應(yīng)欽 教育長: 胡謙 鄧演達 方鼎英 軍事總教官: 何應(yīng)欽 教官: 陳繼承 文素松 沈應(yīng)時 陸福廷 嚴重 王俊 劉峙 陳誠 錢大鈞 胡樹森 顧祝同 政治主教官: 惲代英 教官: 周恩來 肖楚女 高語罕 張秋人 胡漢民 聶榮臻 汪精衛(wèi) 邵元沖 安體誠 王懋廷 軍需部主任: 周駿彥 入伍生總隊長:鄧演達 張治中 教導(dǎo)第一團長:何應(yīng)欽 教導(dǎo)第二團長:王柏齡 黃埔軍校教導(dǎo)團序列: 教導(dǎo)團采用“三三制”,每團三營,每營三連,每連三排,每排26~30人。團直屬部隊包括特務(wù)營、偵察隊、機槍連、輜重隊、通訊隊、衛(wèi)生隊。 教導(dǎo)團一團: 1924年10月3日編成。 團長: 何應(yīng)欽 孫常鈞 (后為繼任者,下同) 團黨代表: 王登云 繆斌 團副: 王俊 參謀長: 朱榮 第一營營長: 沈應(yīng)時 黨代表: 胡公冕 第二營營長: 陳繼承 黨代表: 茅廷楨 劉峙 第三營營長: 王俊 嚴鳳儀 黨代表: 蔡光舉 教導(dǎo)團二團: 1924年12月3日編成。 團長: 王伯齡 沈應(yīng)時 (后為繼任者,下同) 團黨代表: 張靜愚 團副: 羅為雄 第一營營長: 顧祝同 黨代表: 胡公冕 季方 第二營營長: 林鼎祺 黨代表: 季方 胡公冕 第三營營長: 金佛莊 黨代表: 鄭洞國 宋文彬 炮兵第營營長:蔡忠笏 獨立營: 羅為雄 黨代表: 唐震 教導(dǎo)團三團: 1925年4月21日編成。 團長: 錢大鈞 (后為繼任者,下同) 團副: 蔡熙盛 沈良 第一營營長: 王俊 第二營營長: 郭俊 第三營營長: 文素松 1925年4月6日教導(dǎo)一團和二團合編為“黨軍”第一旅。自此國民革命軍雛形已現(xiàn)。隨后加入第三團。 1925年8月國民革命軍序列: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軍長: 蔣介石 副軍長: 何應(yīng)欽 參謀長: 王懋功 胡謙 林振雄 第一師: 師長: 何應(yīng)欽 參謀長: 錢大鈞 第1團: 團長: 劉峙 王俊 第2團: 團長: 沈應(yīng)時 金佛莊 第3團: 團長: 錢大鈞 王祿豐 炮兵營 憲兵營 第二師: 師長: 王懋功 副師長: 陸瑞榮 參謀長: 王壽南 第4團: 團長: 劉堯宸 第5團: 團長: 蔣鼎文 第6團: 團長: 惠東升 第三師: 師長: 譚曙鯽 副師長: 沈應(yīng)時 參謀長: 顧祝同 第7團: 團長: 譚曙鯽(兼) 第8團: 團長: 陸瑞榮 第9團: 團長: 衛(wèi)立煌 補充團: 團長: 陸瑞榮(兼) 1925年12月10日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軍長: 何應(yīng)欽 參謀長: 蔣伯誠 第1師 師長: 王柏齡 第1團 團長: 孫元良 第2團 團長: 胡宗南 第3團 團長: 薛岳 第2師 師長: 劉峙 第1團 團長: 陳繼承 第2團 團長: 蔣鼎文 第3團 團長: 惠東升 第3師 師長: 譚曙鯽 第1團 團長: 涂思宗 第2團 團長: 徐庭瑤 第3團 團長: 衛(wèi)立煌 第14師 師長: 馮秩裴 第1團 團長: 鄧振銓 第2團 團長: 蔡熙盛 第3團 團長: 周址 第20師 師長: 錢大鈞 第1團 團長: 王文翰 第2團 團長: 趙錦雯 第3團 團長: 李昊 補充團 團長: 劉秉粹 直屬補充團 團長: 張貞 炮兵團 團長: 蔡忠笏 警衛(wèi)團 團長; 朱毅之 1925年國民革命軍其它部隊 國民革命軍第二軍 1925年6月編成 軍長: 譚延闿 副軍長: 魯滌平 參謀長: 岳森 第4師 師長: 張輝瓚 第5師 師長: 譚道源 第6師 師長: 戴岳 注:該部前身為湘軍第3混成旅及第6混成旅,參與者建立廣東軍政府及討罰陳炯明等役。 國民革命軍第三軍 1925年8月編成 軍長: 朱培德 參謀長: 黃實 黨代表: 朱克靖 第7師 師長: 王均 第8師 師長: 朱世貴 第9師 師長: 朱培德 注;該部前身是李烈鈞的護國軍第2軍。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1925年8月編成 軍長: 李濟深 副軍長: 陳可鈺 參謀長: 鄧演存 政治部主任:麥朝樞 第10師 師長: 陳銘樞 副師長: 蔣光鼐 參謀長: 戴石孚 政治部主任:李笠農(nóng) 徐名鴻 28團 團長: 蔡廷楷 29團 團長: 孫繩 30團 團長: 戴戟 第11師 師長: 陳濟棠 副師長: 徐景唐 鄧世增 參謀長: 李揚敬 政治部主任:林翼中 31團 團長: 余漢謀 32團 團長: 香翰屏 33團 團長: 黃鎮(zhèn)球 炮兵營 營長: 吳濤 第12師 師長: 張發(fā)奎 副師長: 朱輝日 參謀長: 李漢魂 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34團 團長: 許志銳 35團 團長: 繆培南 36團 團長: 黃琪翔 第13師 (原屬第五軍) 師長: 徐景唐 副師長: 陳章甫 參謀長: 余華沐 政治部主任:翟瑞元 37團 團長: 云瀛橋 38團 團長: 李務(wù)滋 39團 團長: 譚邃 炮兵營 營長: 吳濤 獨立團 團長: 葉挺 注:該部前身為朱執(zhí)信領(lǐng)導(dǎo)的廣東省政府直屬20營粵軍,孫中山先生組建廣州軍政府時,朱先生無償交由軍政府統(tǒng)轄,由此可見先生的襟懷廣大。現(xiàn)今在廣州先烈中路仍有朱執(zhí)信先生墓,廣東有名的重點中學(xué)仍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執(zhí)信中學(xué)--這可是重點中的重點,有錢也進不去啊)。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1925年7月編成 軍長: 李福林 政治部主任:李郎如 第15師 師長: 李群 第16師 師長: 練炳章 注:該部原為綠林武裝。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 1926年1月編成 軍長: 程潛 參謀長: 唐蟒 政治部主任:林伯渠 第17師 (原廣州國民政府警衛(wèi)軍) 師長: 姚觀順 鄧彥華 第18師 師長: 胡謙 第19師 (原在鄂贛軍編成) 師長: 楊源浚 民軍第一軍(西北邊防軍)1925年序列: 西北邊防督辦: 馮玉祥 參謀長: 劉 驥 第1師師長: 鹿鐘麟 第1旅旅長: 韓復(fù)榘 第2旅旅長: 過之綱 警1旅旅長: 劉汝明 警2旅旅長: 門致中 第2師師長: 劉郁芬 第3旅旅長: 孫良誠 第4旅旅長: 張維璽 第3師師長: 鄭金聲 第5旅旅長: 宋慶林 第6旅旅長: 李西峰 第4師師長: 宋哲元 第21旅旅長: 佟麟閣 第22旅旅長: 陳敏耀 第5師師長: 張之江 第7旅旅長: 葛金章 暫5旅旅長: 劉玉山 第6師長: 李鳴鐘 第8旅長: 石友三 暫5旅旅長: 石敬亭 衛(wèi)隊旅旅長: 馮治安 炮兵旅旅長: 孫連仲 騎1旅旅長: 騎1旅旅長: 王鎮(zhèn)淮 察哈兒警備旅: 魏福升 多倫鎮(zhèn)守使: 張樹聲 1927年國民政府軍隊編成: 第一集團軍(蔣介石系) 總司令: 蔣介石 參謀長: 何應(yīng)欽 第1 軍團長: 劉峙 第1 軍軍長: 劉峙 第4 軍軍長: 繆培南 第9 軍軍長: 顧祝同 第10 軍軍長: 楊勝治 第2 軍團長: 陳調(diào)元 第17 軍軍長: 曹萬順 第26 軍軍長: 陳焯 第37 軍軍長: 陳調(diào)元 第3 軍團長: 賀耀祖 第27 軍軍長: 夏斗寅 第33 軍軍長: 張克瑤 第40 軍軍長: 賀耀祖 第4 軍團長: 方振武 第34 軍軍長: 阮玄武 第41 軍軍長: 鮑剛 第47 軍軍長: 高桂滋 預(yù)備隊總司令: 朱培德 第3 軍軍長: 王均 第31 軍軍長: 金漢鼎 南京警備司令: 陳誠 第二集團軍(馮玉祥系) 總司令: 馮玉祥 參謀長: 曹浩森 第1方面軍總指揮 孫良誠 第 3 軍軍長: 孫良誠 第 4 軍軍長: 馬鴻逵 第 5 軍軍長: 石友三 第2方面軍總指揮 孫連仲 第 1 軍軍長: 梁壽愷 第 14 軍軍長: 孫連仲 第 23 軍軍長: 秦德純 第3方面軍總指揮 韓復(fù)榘 第 6 軍軍長: 韓復(fù)榘誠 騎 2 軍軍長: 席液池 第8方面軍總指揮 劉鎮(zhèn)華 第 23 軍軍長: 劉鎮(zhèn)華 第 26 軍軍長: 劉茂恩 第 28 軍軍長: 萬選才 第9方面軍總指揮 鹿鐘麟 第 21 軍軍長: 呂秀文 第 10 軍軍長: 楊虎城 騎 1 軍軍長: 鄭大章 第 18 軍軍長: 鹿鐘麟 第 20 軍軍長: 龐炳勛 第 27 軍軍長: 王鴻恩 第 31 軍軍長: 劉驥 第4方面軍總指揮 宋哲元 第 15 軍軍長: 宋哲元 第 2 軍軍長: 劉汝明 第5方面軍總指揮 岳維峻 第 19 軍軍長: 岳維峻 第 39 軍軍長: 蔣世杰 第 12 軍軍長: 衛(wèi)定一 第 8 軍軍長: 李云龍 第 17 軍軍長: 鄧寶珊 第6方面軍總指揮 石敬亭 第 12 軍軍長: 張維璽 第7方面軍總指揮 劉郁芬 第 11 軍軍長: 劉郁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