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 中衛市中寧縣舟塔中學 李欣然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學生人格魅力的形成,要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健康的心理,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保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 一、引起中學生心理健康偏差的分析 一是學生感到學習壓力比較大。主要原因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角色沒有及時轉換到位,自主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導致學生感到學習負擔比較重。另外家長選擇學校、選擇老師,學校又設立重點班,學習資料泛濫成災,各種補習班名目繁多,這就造成學生感到負擔太重,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從而導致學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二是學習情緒不穩定。主要表現在學習勁頭時高時低,特別不愿意家長和老師談學習成績。在同學面前情緒易波動大,很難和同學們和諧相處,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煩惱等不愿向同學、老師、家長傾訴,如果不能及時排解不良情緒,就很容易出現心理障礙。三是學習自信心不足,沒有形成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表現出缺少堅持的意志和毅力,不和同學、老師交流學習生活情況,他們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只要遇上一點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潰,情緒容易低落失望感隨之產生,學習成績不穩定時好時壞。四是沒有養成誠實守信的品質,表現出撒謊,對老師、家長的批評教育埋怨多接受少,隨意損壞公共設施和財產。五是自卑心理嚴重。自卑是學生性格上的一種缺欠,表現在對自己的能力、智力等偏低的評價。有自卑心理的學生最容易成為學校的“問題生”。這種長期被自卑情緒困擾的學生,不僅身心健康會受到影響,而且還給自己的行為設置了消極的心理障礙。產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管教過于嚴格或缺少家庭給予的溫暖,學校的教育不當等。 二、學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機制 學校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開辟多種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學校要成立心理輔導室,輔導員配備要年輕化,定期外派輔導員老師進修學習,提高輔導員專業知識和技能。例如今年中寧縣教育體育局將各中小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送到陜師大培訓學習一個月,這就為學校開展心理輔導奠定了基礎。同時學校要加大班主任隊伍心理培訓,讓班主任具備心理輔導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充分利用班會課這一主陣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班主任、任課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對有心理偏差的學生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談話。學校要將學生身心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活動之中。針對不同時期學生可能要出現的問題,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校要組織黑板報評比、手抄報評優、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會等多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有益的文化活動中陶冶高尚情操,提升健康心理素質。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系有直接的關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學校要加大學生家長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 三、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是新一輪課改中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學的學生觀和評價觀的基礎。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造就的,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就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作是有豐富思想、情感、個性的活生生的人。特別是對心理有偏差的學生,教師和家長要尊重他們的個別差異,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的情感,尊重他們的人格,為心理偏差的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 教師和家長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用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對由于學習壓力大產生情緒不穩定的學生,老師和家長要用疏導的策略進行教育。例如我班的兩名學生平時學習比較認真,可是在學習上沒有執著的精神,特別是在平時的測試中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的情緒。本期中考試他們感覺到成績不及格,總是在躲避我,聽班主任老師說他們這幾天總是以淚洗面,產生不想上學的念頭。我知道后沒有及時公布成績,而是在星期天打電話讓他們來到學校進行了重新測試,結果他們都考了80多分。事后在日記中他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學習,老師的評語是“你找回了自我,取得了比成績還重要的財富”。在對學生心理輔導中要讓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愿意與你作心靈深處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切實有效地發揮疏導教育的作用。 對因學習自信心不足產生自卑心理的學生,老師和家長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不能一味的訓斥,否則會讓他們產生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這學期開學上課的第一天,八(2)班班主任向我反映情況,八(1)班的一名學生坐到了二班的教室里上課。我找到這名學生了解了情況,原來她數學成績差,不愿意在數學班主任的班里上課。其實這名學生出除了數學基礎差之外其它各方面都比較優秀,根據她的實際情況我尊重了她的選擇。事后班主任為她確立了適合她發展的奮斗目標,現在她的數學成績已經進步到班級的中等。尊重學生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為學生創設民主、溫馨、平等的學習生活環境,將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完善其個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生出現心理偏差主要集中在“問題生”這一群體。他們積極向上的健康人生觀沒有形成。主要表現在人格有一定缺陷,本能防衛意識強,逆反心理重,受人尊重的需要及愿望強烈。在與家長、老師、同學溝通交流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暴自棄、聽不進相反意見,對家長、教師的批評教育容易抵觸,甚至對立和敵視。對于“問題生”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審視他們的所作所為,加于指責批評,甚至責罵;而應該正確、積極,因勢利導地引導教育他,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其進步。對待“問題生”,學校要成立心理幫扶小組,對于學生出現的一般問題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處理。對于比較嚴重的問題先由幫扶小組進行了解和溝通,當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錯誤之后再交班主任和老師處理。這樣先將一觸即發升級的矛盾化解之后再進行批評教育,效果相當顯著。特別是對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疏導教育時,一定要時刻注意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注意方式方法上的度,寬容又要嚴格要求。 對待“問題生”,心理偏差的矯正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心靈溝通的基礎上進行誠實守信教育。學生誠信教育,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為人師表,率先垂范。首先我們老師必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得更好,為人師表,有諾必踐,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誠信作風取信于學生。這就體現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二是老師一定要將誠信教育滲透到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時機,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將誠信教育有機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三是通過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深入細致有針對性的進行誠信教育。四是學校一定要注意營造誠信的氛圍,營造和諧的氛圍。引導學生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強化“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道德觀念。五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課堂、主陣地、主渠道是學校,學校應充分發揮其作用,加強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重在疏導,為學生營造和諧寬松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教育者要真心賞識學生,讓學生產生不斷奮進的動力,幫助心理偏差的學生找回自信,樹立自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