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
什么是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大多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或傳染時(如麻疹、流感、百日咳等)。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節為多,3歲以下小兒多見。發病可急可緩,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初期表現干咳,繼之逐漸加重,伴呼吸道分泌物加多,如繼發細菌感染,數日后痰液有黏液轉為膿狀。幼小嬰兒不易咳出痰液,常留于喉間發出漉漉聲或將痰液咽入消化道。其他癥狀尚有發熱、乏力、食欲不振及嘔吐等。肺部聽診常可聞及干羅音或粗水泡音。急性支氣管炎治療不及時,就會發展成慢性支氣管炎。
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理: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此外,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桿菌、葡萄球菌等細菌也可引起本病。小兒免疫功能較低下,在氣溫驟變或空氣污染的環境下特別容易誘發支氣管炎。 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診斷不困難,根據咳嗽,肺部聞及干濕羅音或不固定的散在粗中濕羅音即可做出診斷。重癥支氣管炎需與肺炎早期鑒別,胸部X線檢查有助于診斷。 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怎么辦?現代醫學對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仍以對癥為主,如咳嗽較久,膿痰較多,可能繼發細菌感染,可加用磺胺類藥物、青霉素、慶大霉素等。咳重痰多者可用苛必清、棕色合劑、氯化銨、吐根糖漿等止咳化痰。痰不易咳出者用蒸氣吸入或超聲霧化吸入。但以上治療,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根治。 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的中醫治療:小兒急慢性支氣管炎屬于中醫的“咳嗽”范疇。其發病主要是由肺氣濕降引起,但與其他臟腑也有一定關系。小兒易為風熱或風寒所傷,由于風寒、風熱之邪由表入里,肺中津液化為痰液,痰阻氣道,肺氣失于宣肅,上逆為咳。如痰從熱化,則為痰熱咳嗽;痰從寒化,則為痰飲咳嗽;脾虛,痰濕內盛,上聹于肺,則為痰失咳嗽。咳嗽日久不愈,則可致肺脾兩虛或肺陰不足之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