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氏易筋經(jīng)是前廣東武協(xié)主席李佩玄先生所傳的功法。
我少年時代的老師是武警部隊的南拳教官。
他每天早起,練的就是熊氏易筋經(jīng),當時刊載該功法的武林雜志就是他的枕中密笈。
后來他教我這功法和四平馬步樁,典定了我的基礎(chǔ)。我當時13歲。
退伍時,將刊載該功法的武林雜志送給了我。算是紀念。
我自從接觸到金家功夫和丹道后,看的丹書多了,居然從中看到中國很多聲名赫赫的門派的呼吸方法全是從丹書中摘其一鱗半爪的,所以對熊氏易筋經(jīng)的呼吸也有了新的感受和新的發(fā)揮?,F(xiàn)將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說說該功法:功法分三級。
現(xiàn)在看來,第一級的很多姿勢是不必要的,就保留“舉掌托天”這一式抻拔脊椎就行了。脊椎是一條大龍,沒它你的拳不會練好的。
第二級的幾個姿勢是精華,它的功效是扭脊椎和練粗你的脖子。脖子粗和大腿粗的人生命力很強-----幾句題外話。
第三級的幾個動作中“鐵牛耕地”這個動作,是不合初學(xué)者的東西。它很易讓初學(xué)者把自己練傷,建議有一定基礎(chǔ)后再用它來練習(xí)筋骨。
呼吸方法呢?
要至始至終貫徹“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的大原則”,不要憋氣,要無時無刻在練功中放松你的膻中穴。松膻中穴是讓你的心火下行,水火相見的關(guān)鍵之處。
不要刻意追求順腹式呼吸或是逆腹式呼吸,哪種自然就采用哪種呼吸方式。
熊氏易筋經(jīng)追求的是筋長力大,要把筋拉長,見效很快的話。
就只有采用吸氣要加緊,呼氣也要加緊的方式來練習(xí)。才能受立竿見影的功效。
一呼百脈皆開,以丹田為中心向四肢間散發(fā)松開。一吸百脈皆合,以丹田為中心將散發(fā)開的真元氣收歸于丹田。---------這句話是事實和理論!?。≈谰托辛?,別刻意窮求?。。?br>將身體的真元之氣均送到身體的四肢再收回丹田,要順乎自然,切忌人為導(dǎo)引意想路線。會有大害的,別讓你的意念影響到正常的經(jīng)絡(luò)子午流注!!?。。?!
這樣身體始終緊,但筋骨卻在大力之下拉開了,松開了,氣血是無孔不入的,鉆了進去就滋養(yǎng)你的筋骨了,所以雖是緊張,但卻能在緊張之中求得筋長力大而不傷身體。
我個人覺得這種練法有利于在緊張之中求得筋長力大,它和張三爺門派的“靜耗”是同理的。
上一篇文章: 練氣要訣及腰胯
下一篇文章: 練好太極拳和推手/牛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