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用一開始就盯著頂級款。Asics的入門款感覺已經很好了,平時鍛煉已經夠了。頂級款是有特別需求或者傷痛的人準備的。GT-2000系列基本是上一年Kayano的精簡版,該有的都有了,GEL-1000基本是上一年GT-2000的精簡版,該有的也都有了,而且很便宜。關鍵四條:1,要有GEL;2,要有SPEVA或者升級品;3,穩定鞋要有duomax;4,鞋子形狀取樣時采集過足夠多的亞洲人。Asics的無敵合腳性基本是通過這四點的來保證的。而所有入門款這4點已經足夠的保證了,還特別便宜,不過400多塊錢。
其實,asics的鞋子我覺得特別適合老年人的腿腳保護。我的腳跖骨和膝蓋都受過傷(寒,和老人一樣了),和殘疾人康復的醫師也接觸過,感覺asics比定制的鞋墊和鞋子感覺都好,而且定制的鞋墊和鞋子都比工廠產的asics貴些。緩沖型的適合輕微關節炎和糖尿病足(腳掌由于糖尿病神經失去感覺而局部壓力過大導致潰爛)的老人,穩定型的適合髕骨(膝蓋骨)勞損的老人,motion control的不要買給老人,這種對于老人太硬了,除非老人髕骨勞損的太嚴重了。深圳專賣店有款黑色的走路鞋,6折,好像只有200多,非常適合腿腳不好的老人穿。asics的gel緩沖性比氣墊好40%,而且緩沖曲線與體重的比例是平滑曲線,體重輕的人都能感覺強烈,氣墊在我這個體重也只有走動時才有感覺,估計啟動體重至少190斤。不過呢,減輕關節負擔的最重要辦法還是減肥,所謂“有錢難買老來獸”,年輕人也是一樣。現代病,無論高血脂、高血壓、膽固醇偏高、腦溢血、冠狀動脈硬化、血脂稠、糖尿病等,無一不與肥胖有直接關系!!!
———————————————————————————————————————
運動量大=扁平足=正常足弓但是足弓柔軟=大胖子=stability鞋或者motion control鞋(根據前面的幅度決定)
關于內外翻,與后跟外側的關系不大,一般無論內翻或者外翻或者正常,鞋后跟外側都是會磨損的。當然,如果你鞋后跟內側都磨損的厲害,一定是過度內翻,或者稱為扁平足及其類似癥狀了。
所謂cushion、stability、motion control的鞋子的外觀區別:
1,cushion,鞋底內外側一樣的顏色,一樣的結構;
2,stability,鞋底內側要么用深顏色的(或者深灰色,或者有灰點)的高密度材料(asics、new balance、nike、brooks等),要么內側貼上塑料片(adidas),要么內側的支撐結構加強(mizuno),而外側呢,基本啥都沒有。這樣內側比外側硬,以防止腳的輕微到中等內翻(over pronation)。
3,motion control,鞋底內側在stability之上,還加強一些,鞋底要么內側除了高密度材料外,還加上塑料片(asics、new balance、nike、brooks等),,要么內側從前到后全貼上更大強大的塑料片(adidas),要么內側除了高密度材料外,還加上碳素鋼什么的(new balance),要么內側的支撐結構到更強(mizuno)。而外側呢,基本啥都沒有。這樣內側比外側硬很多,以防止腳的過度內翻(over pronation)。
眺眺他爸的貢獻,對于翻轉類型的圖示,這下同學們再也不用迷惑了,正所謂千言不如一圖啊。上圖是從足型的垂直投影看的,下圖是從原來運動鞋的習慣性磨損看的。一般說來,若倆圖產生矛盾,則按第二幅圖來選擇跑鞋。Pronation跟內八字和外八字確實沒有必然聯系,只是有一定的相關性。在無需動手術的內外八字中,大約外八字與Overpronation內翻、內八字與Underpronation外翻有大約70%的正相關性。實際上內外翻與足弓的關系也不是一一對應的,因為足弓還有柔軟弓和堅硬弓的區別,但是通常來說,內外翻與平足、高足弓的正相關性大概有90%。但是,無論腳的結構如何,鞋子磨損的外在表現是腳所有因素的綜合體現,因此是最全面的根據。盡管內外八字與翻轉情況不一一對應,但是跑鞋是根據翻轉情況做出來的,pronation翻轉情況與跑鞋選擇還是一一對應的,與鞋子前掌的內外側磨損也是一一對應的,正相關性100%。公式如下:
內翻=鞋子前掌的內側磨損比較多=穩定或者控制型跑鞋=70%的外八字=90%的平足;
外翻=鞋子前掌的外側磨損比較多=避震(即緩沖)型跑鞋=70%的內八字=90%的高足弓;
翻轉正常=鞋子前掌的內外側磨損一樣多=避震(即緩沖)或者穩定型跑鞋=70%的無內外八字=90%的正常弓;
所以,從鞋子前掌的磨損來看翻轉情況(第二張圖的內容),進而選擇鞋子類型,是最準確的,它是足、膝蓋的總體結構和平時用力習慣的整體反應。
:
圖一:
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