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無土栽培技術中,營養液的供給以及所提供的營養液中是否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是關鍵。那么我們在生產操作過程中為什么會出現雖然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它還會出現缺素的癥狀或長勢不佳呢?其中營養液的酸堿度即PH值會間接影響營養液中多種元素的有效性。PH過高(PH>7)會導致鐵、錳、銅和鋅等微量元素的沉淀,尤其對鐵的影響最大;PH值低于5時,由于氫離子的拮抗作用,植物對鈣的吸收受阻,引起缺鈣,同時還會過量吸收某些元素而導致植株中毒。為了使營養液中的各元素充分發揮作用,保證植物的良好生長,一般要讓其處于弱酸性(PH5.5-6.8)的環境下生長。 一、營養液酸堿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1、 與營養液池有關,剛建的水泥營養液池堿性含量高。 2、與營養液配方中生理酸性鹽和生理堿性鹽的相對量有關,配方中的硝酸鹽如KNO3、Ca(NO3)2的用量較多,則營養液大多呈生理堿性;如配方主要用NH4NO3、(NH4)2SO4等銨態氮、尿素[CO(NH2)2]以及K2SO4作為氮源和鉀源,則營養液大多呈生理酸性。植物根系對各種離子吸收具選擇性,為使在整個栽培過程中PH變化幅度小、易控制,在生產上一般選用呈生理堿性的配方。 二、營養液酸堿度的檢測 1、比色法 用PH試紙比色,取一條試紙浸入待測營養液中,立刻取出,與標準色板比較即可估計出PH值,但此方法準確性較差,只能測出大致范圍。 2、電位法 采用PH測定儀(PH計、酸度計)將電極浸入營養液后,可直接讀出PH值。用此法檢測簡單、快速、準確,但相對成本較高。 三、營養液的調整方法 1 、“物理”方法 采用電功能水發生裝置生產出的酸性水或堿性水調節。過酸加入堿水中和,過堿加入酸水。 2 、“化學”方法 利用化學試劑調節,如營養液過酸加入堿性試劑氫氧化鈉、氫氧化鉀;過堿加入稀硫酸或稀硝酸等酸性物質中和。 方法:取一定體積的(如1升)的營養液,用己知濃度的稀酸或稀堿滴淀,用上述檢測方法檢測營養液PH值變化,當營養液達到預定值時,記錄所用稀酸或稀堿的量,而后按整個栽培系統的營養液量推算出需用稀酸或稀堿的量,緩慢倒入池中,開啟水泵進行循環,避免因溶液因局部過濃而產生沉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