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敢說他一輩子都不用求人,小到給兒子換一個班級,大到升遷、求職,都得求人。請客送禮無疑是求人的敲門磚,請什么人,需要多大的場面,送禮要化多大的代價,這就得看所求之事的大小,以及所求之人的愛好,這里面有很深學問。比如你想給兒子調一個班級,就不必去驚動市委書記,也無須買一臺40寸等離子彩電送給班主任。但如果你想用一條香煙、兩瓶酒就讓別人幫你安排一個工作,那就只能是緣木求魚了。即使是茅臺中華,也就是千把塊的代價。千把塊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可能是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但對另一些人,也許就是掉在地下的一枚硬幣,不會去瞥上一眼。慕綏新這個人你一定聽說過,在他眼里錢只不過是生活中的潤滑油。他收別人錢的時候很馬虎,誰送的,送多少,他都不在意。一次一個企業家給了他一張信用卡,年下他又將這張卡甩給了他的一個下屬。下屬覺得自己鞍前馬后的,估計是首長獎勵給自己的紅包,可能會有一兩千塊。他馬上就去超市消費,你猜猜有多少?乖乖!是20萬那!20萬就這樣隨便的甩給了下屬,你若想用金錢敲開這些人的門,一定沒戲,除非你有印鈔機。
除了錢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官窯青花瓷”、“青銅商鼎”、還是“清明上河圖”?再不行就得請西施、王嬙出馬了,這叫投其所好,也是學問,是需要仔細研究的。 另外就是你所求之人的脾氣、個性,是一定要摸清楚的。有的人態度傲慢,架子奇大。遇到這種人,你不可灰心喪氣,更不可流露出屈辱的感覺;有的人平易近人,和氣可親。遇到這種人,千萬不可忘乎所以,馬上就和對方稱兄道弟;有的人愛說大話,你一提出請求,他就把胸脯拍得嘭嘭響。遇到這種人,你不可高興得太早,也許他只樂于收你的禮物,而不愿為你辦事;有的人愛故弄玄虛,明明一個電話就可搞定的事,他卻把這事說得如何如何的玄乎。遇到這種人,你就要考慮考慮,你的禮是否送得太輕了,這些都是學問! 客也請了、禮也送了,但這才是求人的開始。剩下的就是一個令人琢摸不透的懸念。若請托的事情不大,也許還可以耐心的等著。若是事關飯碗或前程的大事,就會寢食難安了。若想打個電話探聽一下究竟,但又怕引起對方的厭煩。若不打電話,又坐立不安。這日子的確難熬,若是熬不住打了電話或再次登門。對方的回答是讓你“再等一等”或說是“這事有點麻煩”。這一來,以后的劇情就更加充滿懸念。是否需要加重籌碼,或者再另請高明。劇本的大結局雖然早就搞定,但對局外人來講,依然是個懸念。 如果幸運,求人的事給辦成了,當雀躍歡呼,喜極而泣之時,就應該立即想到,要向被求的人表示謝忱。是請客還是再送些什么禮物。還要像剛求人時一樣虔誠,務必要表達出感恩戴德之情。如果求人只是為了解決一時的困難,酬謝過后也許就人情兩清了。若解決的是關系一生的大事,那就欠下了一輩子的人情債,必須知恩圖報。一旦日后春風得意,前程似錦,但對人家也要像當初求人時一樣恭恭敬敬,否則就會被所有人罵作“忘恩負義”。 求人實在是不得已而為,又不得不為的兩難之事。求人的學問也是不得已而學,又不得不學的學問,也是兩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