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九州神韻 2010-04-13 08:59:46 閱讀4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萬里長城☆the Great Wall ☆xxa06 xxa06 xxa06 xxa06 ☆長城 the Great Wall☆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筑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筑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后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后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并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筑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筑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后每一個朝代修筑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筑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于修筑城墻,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有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從城墻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墻、劈山墻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 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長城,作為一頂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長城全長約12600里。 __xiao-yu2888
來自: 卓君書館 > 《國學》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中華民族精神之魂——萬里長城
中華民族精神之魂——萬里長城。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
兩千年前偏居咸陽的秦始皇如何治國安邦?長城、秦直道與公卿制
長城、秦直道與公卿制。深知長城戰略價值的秦始皇,征發了上百萬民力,在原北方三國的長城基礎上,修筑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明長城西起點嘉峪關
明長城西起點嘉峪關。嘉峪關,東經98°17′、北緯39°47′,在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位于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是明長城...
萬里長城第一關 山海關(長城三大奇觀)
萬里長城第一關 山海關(長城三大奇觀)又稱“榆關”,位于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明朝洪...
每日筆記(9月9日)長城有多長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林公此言說此...
中國古長城
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紀,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諸侯為了相互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筑起長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
山西藏著一個石砌長城,比萬里長城還早155年,氣勢宏大少有人知
山西藏著一個石砌長城,比萬里長城還早155年,氣勢宏大少有人知。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有這么一座長城,比萬里長城還早155年,這就是...
八達嶺長城旅游,八達嶺長城門票和圖片介紹 中國旅游網
八達嶺長城
【知識】長城是為抵御兇獸饕餮所建嗎?
在全長六千多公里的長城線上,有四處著名的城墻關隘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山海關、居庸關云臺、八達嶺、嘉峪關。鑒于修筑長城...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