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雨 長春人用腳來丈量回家的距離
![]() 人民大街部分路段車輛嚴重滯留,積水很深,已經齊腰。行人只能緩步趟水而過 實習生 白石 攝 ![]() 東北師大門口處被水淹了,一些車輛及行人被困 新文化報記者 白桄 攝 ![]() 吉林大路與文波胡同交會處,數百人排隊涉水通行 新文化報記者 劉長宇 攝 據網友爆料,長春大街利金足道門前發大水了,水已經沒到了膝蓋。
19日21時,下了5個多小時的大雨終于完全停了。
我這是剛到家不長時間啊,今天的長春大雨考驗了我啊。平時40分鐘的路程今天回家卻用了2個小時。中間真是好曲折啊。我是步行到了衛星廣場,好不容易打著個車,好說歹說給我拉到了前進大街。我得繼續步行,好在那水還不算深。 輕軌都停在前進大街呢,都給堵住了。老多人了。多虧當時我沒擠上輕軌。 我繼續往前,看著個出租,蹭到了硅谷醫院。又得步行,好在又上了個車給我捎到了家跟前。臨下車,有人要座,人家師傅說了,除了硅谷大街哪都不去,都是水,誰敢去啊? 黃維:大雨嘩嘩下 306新文化站點前方積水泛濫成災(組圖) 今天上午陽光明媚,下午就多云并下去雨來,天氣預報還真準,雨到現在已經越下越大。玻璃窗上白茫茫一片,覆蓋了一道厚厚的水簾。打開窗戶,冒著潲雨淋濕的危險,看著樓下,人民大街東側306路新文化報社站點北側,積水甚深,機動車行駛都很小心,唯恐拋錨。行人穿著雨衣在該處需要涉水前行。提醒回家路過此地的網友注意交通安全。一停二看慢通過。
黃維:豪雨如注幾乎沒了公交車 消防隊員趟齊胸大水救乘客
19日,長春市內突降大雨,雨勢很急很猛,很快市內積水遍布,長春內澇積水點再次影響居民出行。其中一輛公交車被困水中,長春市出動8名消防隊員緊急搶險,從公交車上向下背人,消防隊員豎立起消防梯,綁好安全繩,10分鐘內乘客被有秩序地背出得到救援,目前,沒有收到人員傷亡的消息。 長春市區24個嚴重積水點 網友長春小璐:西解放立交橋下嚴重積水 不出門不知道,一出門嚇一跳!今天夜班,在西安大路俺乘坐155路公交(因為下午的大雨車改變了行車路線)紅旗街上面的立交橋下方嚴重積水,從那里經過的時候就有一輛小微型捂在了水里兩個男人正在那里推車前行。 大雨過后,工農廣場,來自南湖大路、工農大路、人民大街的車輛擠到一起,交警正在指揮交通。大雨導致工農廣場的交通處于癱瘓狀態。 記者看到,在人民大街上,人行道上步行的人比往日多了不少,很多人由于等不到公交車,步行回家。一位步行回家的郭女士對記者說,自己的家在人民廣場附近,而自己是在衛星廣場附近上班。“沒辦法,遠也得走,實在是沒有車,何況坐車還沒有走路快。”郭女士說。 在省實驗中學的門口,一些學生和家長等在學校門口。“我們7點鐘就放學了,在這等家里人來接。”一位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等了兩個小時。家人來電話說車堵在了半路上,叫他不要著急。 由于路面上還有很多積水,有人索性脫掉鞋子,光著腳走回家。
回家故事1
很多人從火車站 步行回家 李女士:雨來得太急、太快了,在火車站根本都坐不上車,站前廣場滯留了很多人,周圍的商店和小店都擠滿了人躲雨。有的人想走,可是根本走不出去,雨稍微小了點的時候,有的人只能徒步往外走。可能是雨下得太大了,出租車還有公交車也都堵在了路上。在站前的公交車站點,擠了太多人。大家都不知道該往哪里走,在公交車站點的地面上,散落著不少扔下的傘和擠掉的鞋子。本報記者 田貝尼 回家故事2 回到家餓得不想說話 龐先生:昨日22時40分許,我在路上經過了3個多小時才回到居住的地方,已經精疲力盡了。這條回家路可太長了。 19日19時許,我像往常一樣從單位出來,因為正下雨,我想了想,還是打車回家吧,這樣比較節省時間。于是我就在東盛大街上等待出租車。 我等了一個多小時,沒見幾臺出租車過來。好不容易等來幾輛,車上都有其他客人,一問目的地,都說不順路。沒辦法,我只好邊走邊打車。走了沒多久,我就沒有力氣了。 我下班一直沒吃飯,附近也沒有什么飯館,我就餓著肚子在路上等車,都22時了,好不容易才遇到一輛出租車,我也不管他上哪了,就上車了。上面還有一位客人,送完了他才送我回家,到家已經22時40分,我餓得連話都不想說了。
回家故事3
三個多小時才到家 趙先生:去了農博會,出來就打不著車了,在大雨中等了一個半小時。有的出租車只去火車站,講價也要60塊錢一位。我就想,要不坐輕軌吧,可輕軌開到前進大街,根本就過不去。我只能下車冒雨步行。馬路上停滿了車。有的車要從人行橫道上走,可地面有積水,很多車都陷到了種樹的坑里。 我在路上耽誤了三個多小時,問了出租車、坐了段輕軌,最后還是走回的家。本報記者 田貝尼 都來說說自己昨晚走了多遠、多長時間? 網上調侃 19日的百度長春貼吧異常熱鬧,首頁的帖子幾乎都是關于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的。其中,不少帖子都是在述說暴雨給自己帶來的經歷。其中一則《說說自己今晚走了多遠?》的帖子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以下就是大家伙踴躍的回帖: 陳述派 88882367:火車站到東嶺北街,用時75分。累蒙了。 悠悠劉77:青林路到人民大街物貿,四點半下班,七點四十七分到家。 cmj1973:5點下班,287繞道遠達大橋堵,徒步上橋,走到柴油機廠坐318,拖拉機正門前堵,徒步趟水走到嶺東路,又順著嶺東路向著東方之珠方向走,在十三局門前好不容易打到車,到家8點25分。沈陽都到了。 樂觀派 zybjmy:光腳丫子走55分鐘……好好玩,哈哈。 公主馥甄:5點下班,在南關趟了一條“天然河”,路上全是行人,河的兩邊全是車。到家時間8點10分。 跑題派 下米拖佛:從南關一直走到同志街。還好,有個陌生的美女與我同路……算是意外收獲呢。 2761471:從人民廣場走到繁榮路,給哥們兒走嗨了。走到南湖大路基本麻木了——我就盯著人家女孩腿看,一邊走一邊看,要不我直接昏倒,因為餓的。
記者手記
路上的笑容 北京時間,2010年8月19日21時15分。從辦公室向窗外望去,亮晶晶的車輛們,鋪滿人民大街的路面,閃爍著雨光。恍惚間,有種身置香港的錯覺。 這座省會城市的夜晚,本不該如此燈火輝煌。一場透徹的大雨,卻讓市民們提前享受到夜都會的場面。惟一尷尬的是,路面上車雖很多,但都處于近似靜止的狀態。 這個場面,宛如發達城市夜晚的一個定格。老天用一場犀利的大雨,暫停這個瞬間。 似乎從17時開始,我們隔著窗,略帶得意地可憐蝸行的街車,并首次對自己的下班時間表示竊喜。幾小時后,當屋內人發現街上的車隊依舊時,心慌了。坐在屋里的我以為,路人是很急切的。當我走上大街,卻意外發現,很多行路者面帶笑容,互相談論著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堵車,分享各自的糗事或感動。 金女士單位在前進大街的某大廈,17時30分下班。21時左右,她和她的女同事,走走停停,步行到了公交站點“新文化報社”。 她倆走得比較快。金女士的另一位同事,開著車剛過衛星廣場。金女士通過電話了解到對方“回家工程”的進展后,雙方相互善意地嘲笑。 金女士的步行同伴,興高采烈地要到馬路對面買點零食,全然不顧已在一個街邊小店吃過晚飯的事實。金女士則一臉微笑地回憶起丈夫晚上打來的無數電話,那是準備不顧一切沖過堵車壁壘跑來接她回家的電話!金女士理所當然地一再拒絕了丈夫的“無理要求”,但從她談這件事的表情上看,她很幸福。 街上的車隊不見減少,聲音卻漸漸靜了,人們的心情也愈加平和。更歡喜的是商家們,雪糕賣空、飯店爆滿、旅店住滿……真的,一場炫眼的大雨,比一萬條拉動消費的政令好使! 這一夜,怎么回家?幾點到家?何必在意! 一場酣暢的大雨,已締造一座城市的歷史畫面。雖然它對這座城市造成了暫時的傷害,但作為歷史的參與者,這座城里的人,卻在快速突變停滯的節奏中,發現太多的不同。 許多人,在結伴步行回家的旅程中,重塑了那隔著面具的友情;許多人,在愛人關切的電話中,找回了那久違當年的沖動;許多人,在父母啰嗦的詢問中,想起了那霜染鬢角的白發。 對了,我們千萬要珍惜這夜踏進家門的那一刻感受!品味那個感覺,就能體會到平日里順順當當到家的幸福。也有人,在這場大雨中受到傷害,房頂漏了或車被淹了,但愿他們能看到熱情的援手,那么這一夜對他們同樣重要。 無論是甜蜜或苦澀,我始終相信,多年以后,我們對這一夜會有所回憶。
|
|
來自: 家住蒼煙 > 《長春建城2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