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世紀已走過第一個十年,90后陸續走出校園,00后逐步成為小學中的“主力”。在社會轉型的同時,學生的年齡結構和思想觀念也在發生深刻變化。而在成人層面,無論是老師還是社會,整體上還不能適應這種格局轉換,在教育心態、方法等方面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師生關系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系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何以受到挑戰?事實上,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折射轉型期社會病的一面鏡子,改變這一狀況無疑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作為實現這一工程的關鍵環節,教師心態調整、教學方法改進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一些一線教師就根據自身經驗總結了“改善師生關系四法”:
1、心理換位法。就是要求教師在心靈深處經常地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設身處地想想,假如我是學生,該怎樣對待老師的教育、教學及老師的言與行,以達到心心相印的目的,這是師生心理上的感情交流,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
心理換位要預測未來,體現超前性;抓住時機,體現針對性。具體要做好以下換位。(1)活動前換位.在布置工作、開展活動前,要考慮方案計劃是否符合實際,必要時要請學生參與研究制定.(2)批評前換位.批評是一種藝術;在指出某學生毛病前,要掌握學生個性特點,對批評的目的、語言、措施,都要事先有所考慮,要具有針對性.(3)轉化差生前換位.幫助差生是一項艱苦細致、充滿反復、曲折性的長期工作,實行幫教前的心理換位能加強理解,減少逆反心理,提高轉化效果。(4)突發事件換位。在處理突發事件前,要研究學生心理,果斷決策,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引導學生在突發事件面前作出正確反應。
2、摯愛投入法。摯愛是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現,教師對學生的摯愛,正是朋友間的親密、真誠、民主、平等關系的最好體現.這種愛應該是充滿理智、自覺、科學精神的愛,而不同于一般的母愛,同志之愛、朋友之愛。摯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全體學生,正如愛默森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就要滿腔熱情,一視同仁。俗話說,滿意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應當著重指出的是,教師更要關懷那些在特殊條件下生活的學生。其次,要嚴格要求學生。嚴格是一種對學生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深沉的愛,嚴格要體現四個原則:既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恒,嚴而有方,總之,要嚴中有愛。
3、民主平和法。民主平和是師生關系始終處于良好狀態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實現教學相長,有利于培養富有創造力、想象力。創造民主平和氣氛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育教學方法要民主,不搞一言堂和包辦代替,真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二是態度要平和,平和中的教育,學生更樂意接受,并能達到教育目的。三是語言行為要文明,要提倡使用文明、健康語言,點點滴滴地輸人學生的心田,不能挖苦訓斥,更不能恐嚇、辱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確立主體法。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樹立學生觀,并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使學生主體地位真正確立,真正發揮。這方面,我們許多教師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如:一日班主任、班干部輪換制、小記者采訪老師等,這些活動的本身已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了,從而增加了他們自治、自理、自教、自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