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渾圓站樁功姿勢、要領 1、渾圓樁 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正直,小腹放松;兩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張,兩手相距20厘米,兩手離胸約20厘米,環抱成半圓形;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頭正直,下鄂微內收。兩眼向前平視,閉目或半閉目均可。口似張似閉,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作用:堅持煉渾圓樁不但健身而且治療多種慢性病,能使內功漸臻化境。 2、單腿渾圓樁 單腿直立自然站穩,另一腿提起,膝關節與大腿平齊,能高于大腿部更好;腳尖微向上勾起,腳后跟距直立腳大腿內側不應大于30厘米,兩手如同渾圓樁。作用:①長期堅持練習本樁法不僅可以收到很好的減肥效果,而且能煉就一般人推拉不動的武功。②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延緩衰老。 3、扶按渾圓樁兩腳成丁八步自然站立,腳間距約為一腳長;兩膝微屈,臀部上提,左右臀部平齊,不可一前一后;兩手臀抬起平伸,前手高不過肩,后手比前手稍低;兩手一前一后環抱成橢圓形,五指微張開,掌心向前下方,即陰陽掌;前手前伸不得超過前腳尖,后手不得巾于身,與前胸不得少于一拳之距離。作用:本樁法可練出向前的按彈力、扶按力、前直力、前撞力、朋托力,是練習雙推手的最佳姿勢之一。 4、提抱渾圓樁 其姿勢如同扶按渾圓樁。唯獨兩手臂與懷間如同抱一棵大樹,兩掌心向里,五指張開。作用:鍛煉向前橫臂的沖撞力。增加內抱外拔的力量,此樁法是練習散手防護面部的最佳姿勢之一,也是雙推手必練的樁法。 5、提插渾圓樁 其他要求如同扶按渾圓樁。唯將兩手扶按變成為兩掌心相對,五指叉開前上挺直。作用:練習向上向前插的力量,以適應推手的實戰要求。 二 渾圓站樁功的意念誘導——內視與假借 意念誘導,又叫意識引導。 渾圓站樁功的意念誘導比較復雜,歸納起來分為兩部分:意念的對象在身體外部活動的稱假借,又稱假想;意念的對象在身體內部活動的稱為內視,古人稱之為返觀內照,外國人叫生物回授法。 (一)內視 渾圓站樁功的內視分三層功夫。 第一層功夫即皮下肌肉層通。 初煉者不論先煉渾圓功或扶按渾圓功、提抱渾圓功,都要先從手部內視起。如煉渾圓功時,先想到手部的麻熱脹,快則幾秒鐘,慢則幾分鐘就會在手指、手心、手背出現或麻或熱或脹的反應。一旦出現麻、熱、脹三種反應中任一感覺即為上功、得氣了。有了氣感后不要讓它(麻熱脹)跑掉,想到它往小臂上走,小臂有了感覺想它往大臂上走,大臂有了感覺引導它往肩部走、背部走、腰部走、胸部走、臀部走、大腿走、小腿走,直至腳部為止。到麻熱脹感覺(有一種感應也算)到了腳部時,說明從上到下、從肢體到整體部分產生了氣感,即皮下肌肉層,(第一層)功夫已煉成。 為什么內視麻、熱、脹呢?麻、熱、脹三字應如何理解呢?麻是神經系統、神經細胞在工作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生理物理反應;熱是本身體溫的反應和氣血運行在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里的磨擦反應,也是體內物質分解化合的反應;脹是在氣功狀態下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擴張的反應。對初煉渾圓功者來說,有四句話要緊記,即“看到遠方(視而不見或微閉眼睛),想到手上(麻、熱、脹),思想集中,全身放松”。當想到手上有了麻、熱、脹的感應,這叫立意;有了感應不讓它跑掉,這叫守意;再把守住的意念引導往大臂、肩、背、腰、胸、腹、臀、大腿、小腿、腳部發展,這叫用意。意念應立、必守,守必用,用必活。用必活,即要求用意要靈活,不可執著。煉渾圓功整個過程都是用意的過程。所謂“毋無毋助長”、“毋過毋不及”、“似有似無”、“若有若無”等等說法,均指用意。 第二層功夫即內臟器官通。 第一層功夫意念麻、熱、脹通了以后,接著進行第二層的鍛煉。 第二層功夫可以先從肺部想起。肺部有了或麻或脹或熱的感應以后,接著下行到心臟,再到胃部,接著到肝膽、右腎、左腎、脾、腹部、大小腸及膀胱。內臟器官有了感應,說明第二層功夫通了。在進行內視內臟器官時,如覺得某器官不舒適或有疼痛感,說明那里氣血不通,或出現病灶。如內視心臟麻熱脹時,出現心跳加快、心慌或疼痛感,說明心臟功能不正常,應停止內視心臟,把意識轉移到腹部或背部,等待心臟功能恢復正常了再進行內視。臨床經驗證明,渾圓功對治療心血管疾病效果很好。 第三層節節骨骼通。 當內臟器官有了麻、熱、脹感應以后,進行第三層功夫鍛煉:從手指骨想起,手指骨有了或麻或熱或脹的感應以后,想到手掌骨,然后想到腕骨、臂骨、大臂骨、肩胛骨、頸骨、頭骨;再從百會穴往下,即耳骨、鼻骨、牙齒、下巴骨、咽喉往下走,走胸骨、肋骨、背骨、腰脊椎骨、坐骨、大腿骨、膝蓋骨、小腿骨,至腳骨為止。當進行內視第三層骨骼通時,往往會出現某處骨骼酸沉、酸疼等情況,說明此處有風濕或外傷引起的后遺癥,或是骨骼內出現了其它病灶。 關于內視一、二、三層功夫的調整。初煉時要按一、二、三層功夫的順序進行內視。當內視到三層功夫骨骼通后,每一次煉功就不必按一、二、三層的順序內視了,可以同時三層內視,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同時內視。有了相當功夫以后,也就是麻、熱、脹三層功夫感到均衡以后,煉功開始時就只體會內部的變化了。此時體內不僅有麻、熱、脹的感應,同時還有其它感應。這種深層的復雜感應只有過來人才說得出來、說得清楚。內視一、二、三層的過程中或整體內視時往往會出現這種情形:有的麻熱脹多,有的麻熱脹少。如內視皮下肌肉層時,身體左邊麻熱勝多,而身體右邊麻熱脹少。 這是由三種原因造成的:一是意識透導左右不平衡,左邊照顧得多,右邊照顧得少;二是由于生活習慣不同,一邊用得多,一邊用得少;導致身體左右氣血運行不一樣,生理變化不一樣;三是身體右邊可能因風濕、外傷后遺癥或內部出現某種疾病的影響使右邊感應不如左邊。如遇上述情況可以增大右邊的意識透導(即多注意右邊)來使其平衡,也可用多拍打右邊震蕩氣血加速運行的方法使右邊增強麻、熱、脹的感應。也可以暫時不理它,任其自由發展,逐漸會導致平衡的。內視麻熱脹時,麻熱脹三種反應也會出現不平衡。有時麻多脹少,有時熱脹多而麻少,等等,這些不必去介意。在煉渾圓功的過程中,人體生理上會發生奇妙的變化,隨著煉功時間的增長,變化越來越多,而且每一個時期、第一個階段的變化都不一樣,這樣那樣的變化且不必理它,應取“見奇不奇。任其自然”的態度。 當內視一、二、三層過程中出現意識誘導不平衡、生理變化不平衡、病灶出現不平衡時,除了任其自然發展以外,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自我調節。 1、穴位內視法 低血壓患者可以內視“百會穴”,起到升壓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可以內視“涌泉穴”,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如果腰部功感弱或腰部酸疼,內視“命門穴”,可以止疼并增強腰部的功感。 2、經絡內視法 如有惡心、嘔吐、胸悶、腹洚等不適反應,可以內視任脈,路線為天突→璇璣→華蓋→膻中→中脘→氣海→關元→中極→曲骨。經過反復多次從上到下的內視,上述癥狀可以緩解或消失。如有背疼、腰疼、疲勞、酸脹等不適反應,可以內視督脈,路線是風府→大椎→至陽→命門→陽關→長強。高血壓患者可以任脈路線內視,沿兩腿內側到腳心為止,效果也很好。 3、部位內視法 哪個部位功感弱、有不適感或病灶就內視哪個部位。如左肩功感弱可以想到左肩膀麻、熱、脹,意識在左肩部位停留數分鐘,此處功感會逐步增強。如一次二次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可多次內視,直到和其它部位功感均衡為止。冬季不少煉功者雙腿以下部位功感弱,可以用“上三下七”意識誘導(即兩腿以下部位多用內視,或以下身為主、上身上肢為輔的內視法),到肢體上下感應均勻為止。 4、病灶內視法 即內視病灶部位以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如飯后腹脹可以內視腹部,腹部內產生蠕動、腸鳴便見效果。對瘡疥、腫塊的內視往往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內可見明顯療效。有的病灶不可風視,如內臟某器官出血,進行內視可能出血更快。但皮膚肌肉輕度外傷引起的小出血,可以內視麻熱脹,同時默念:“回流血止”,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5、內視呼吸法 因某種原因生氣、情緒激動,已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時,應馬上進行數次深呼吸。呼氣時想到將腹部的廢氣統統呼出;吸氣時氣要沉到腳下“涌泉穴”,這樣情緒會馬上平靜下來。平時煉功情緒不安靜時,可以體會腹部及周身皮膚呼吸的情形,即能幫助入靜、放松。 6、綜合調節內視 在煉功過程中把上述五種內視法綜合調節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