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初起皮膚瘙癢,抓后皮膚迅即發生大小不等之風團,劇烈瘙癢,此起彼伏,驟起驟消,甚至累及粘膜,出現腹痛、腹瀉、喉頭水腫之癥狀。此病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強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得了蕁麻疹后,常常會在皮膚上出現一些皮疹,且皮疹高出皮膚,遇風容易復發,小如芝麻,大如蠶豆,所以中醫學稱之為“風疹塊”,也稱“癮疹”、“發風丹”。蕁麻疹是臨床上常見的、多發的皮膚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1. 因吃湯藥或服用西藥易復發。治療慢性頑固性蕁麻疹多用拔罐法:用東西夾好棉花球,然后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擠干凈(防止酒精滴落而燙到),點燃,在4號大玻璃罐內閃一下(注意不能烤邊,也易燙到),迅速拔于肚臍上(神闕穴),拔5-10分鐘,每日一次(用抽氣式拔罐器也可以,但是拔的力量要小一點)。再配合服用防風通圣丸,療效較好。如果癢得厲害,病情較重可以配合甲氰咪胍、維生素C、撲爾敏(都是每日三次一次一片,如果服用撲爾敏發困可以服用開瑞坦)等抗過敏、提高抵抗力的藥物,有一定療效,不過還有可能復發。拔罐治療的四種蕁麻疹病人:寒涼性、日光性、洗澡后出疹、皮膚劃痕癥,比單純服藥沒拔罐的感覺要好很多。拔罐治療,自己操作方便,易于長時間治療,還要注意盡量少吃海鮮、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效果不見效就到醫院看看。 2,取十幾棵香萊的根須洗凈切段,煮5分鐘,調上蜂蜜,連吃帶飲。對蕁麻疹的紅、腫、癢等癥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應連續煮飲3天,每天喝1次。 3,建議口服賽庚啶、甲氰咪胍、維生素C、維生素B6治療。
4, 熏洗方子:地膚子12克、白芷9克、防風9克、川椒9克、透骨草9克、赤芍9克、一支蒿9克、獨活9克,荊芥9克用水3斤、煎沸、洗全身。洗時注意避風保暖!療效很好。 5, 湯藥可以服用:何首烏9克/石菖蒲9克/威靈仙9克/胡麻仁9克/苦參9克/荊芥9克水煎服,出微汗,效果較好。注意不能受風。 民間偏方 1,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愈。 2,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于蕁麻疹。 3,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于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4,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克,紫蘇120克。將藥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5,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本方調和營衛,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6,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樸、云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本方清熱散風,適用于蕁麻疹。 7,當歸12克,丹參、苦參各15克,蛇床子24克,食鹽9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每日3次。療效:1-2天痊愈。 8,蒜苗30克,雞蛋皮20克。用法:共入鍋中,加水煎煮,熏洗患處,每日1~2次。 血虛型蕁麻疹
風熱型蕁麻疹
風寒型蕁麻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