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真正有點男女“不平等”了:男的到了三十歲,價錢越來越好,不著急結婚;而女的一過二十五六歲就有了危機感,稍一拖延到了二十七八歲,就成不好嫁的“大齡女青年”了。一對年輕男女相戀,男的越來越不急于結婚,而女的則越來越急……怎么辦? 女博士的“愛情沉沒成本” 文/柯云路 戀愛五年的男友拒絕結婚 柯老師:您好! 看了您的很多關于對愛情婚姻的哲理,深受啟發。今晚我又無眠,希望能在您這兒找到心靈的解藥。 我與男友從相識至今已經五年了,兩人都由碩士變成了博士,可最近男友卻向我提出分手,我不知如何是好,心里很難受。 我們是讀碩士二年級時認識的,因為學校同在一個城市相距很近,兩人很快從相知到相戀。臨近畢業時,男友因所學專業找工作機會不是很多,而我的工作機會相對多一些,他就此提出分手,我同意了。 畢業后我分到一個小城市,他很順利地考上了相距不遠的另一城市大學的博士。 這之后不久,他又來找我,畢竟還有感情,我們開始重續前緣。讀書期間,每到假期,他會來看我。我在學校教書,工作雖然相對輕松一點,但考慮到他學業很重,在他讀博三年中基本沒有去過他的學校,平時一般每晚給他打半個小時電話。他的家庭狀況不是很好,讀博期間從不向家里要錢,所以生活比較儉樸,一件衣服可以穿六七年,吃飯也要盤算著怎么節約。我經常幫他買衣服、鞋帽等,以表對他學業的支持。我知道他自尊心很強,在他面前從來不提錢的事。其間他的姐姐找工作不順暢,我還安排她與我住了半年并幫她找到了工作。 我們相戀兩年后,見了雙方父母,父母都認同我們的選擇。 考慮到以后的生活問題,我覺得必須讀了博士才方便兩人到一起,他也認可這觀點并積極支持我,所以在相戀三年后我順利地考上了博士。 這以后,我們開始有了一些爭吵,主要原因是他始終不能明確我們結婚的事。眼看同學同事一個個結婚了,我的年齡也一天天大了,很著急,提議在他讀博期間先領結婚證。他說在讀博期間一無所有,一切要等畢業以后再說。 他說到時會給我想要的答案。 我理解他的苦衷,相信他的承諾。 誰知臨近畢業,他找工作又很不順利,原想留在他讀書的研究單位,結果落空了,到我所在的城市找工作也沒成功。我沒給他任何壓力,只讓他安心寫論文準備答辯。為了安慰他,我事先沒告訴他就去了他的學校,第一次出現在他的室友面前。本想給他個意外的驚喜,可是,他卻一個勁兒地埋怨我為什么事先不告訴他。然后急急地帶我離開校園。找到住處后,我提議一起到外面走走,他不同意。晚上外出吃飯后走在街上,我拉他的手他頗為反感,說有失大雅。這時,女性的第六感提醒我,他可能在學校有了情況。而這,已是我等他的第五個年頭了,我的年齡也從二十幾等到奔三十了。 所以我非常氣憤,當即大吵了一架,決意與他分手。 一個星期后,他多次發來短信,要求“南北對話,實現雙贏”,我心軟了,以為他是回心轉意,于是約他來我的學校談。沒想到他來了,只是跟和我四處玩了幾天,臨走時問他對我們的關系是什么態度,他還是那句話“兩人分居兩地,一起生活不現實”。我非常惱火傷心,又大吵了一架,把他讀博三年用過的東西丟了一地,他拾掇起東西頭也不回地走了。 至此我們正式對外宣布分手。 他爸媽問他為什么,他說兩人工作不在一起,而且我的工資收入比他的高,他覺得沒面子。他還對我的同學說,等他混得比較好了,若我還是單身的話,他可能會來找我。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我反思了很多,也仔細打聽他是否移情別戀了,結果是沒有。我想,如果一個男人因擔心給不了一個女人幸福而要放棄的話,女人倒可以幫男人一把,畢竟現代社會僅靠男人,壓力太大了。于是,我準備原諒他。再一次見面和好后,他對我非常細心體貼,在一起彼此都很默契開心。十幾天很快過去了,當我離開時,我再次問他對我們的事情意見如何,他竟然還說兩人性格不和,不可能與我結婚??墒?,過后又像以前一樣地關心體貼我,連買房的事情都要我幫他定奪,最后依據我的意見買了。 客觀地說,我們倆除了在討論兩人以后是否到一起這個問題有爭執外,其他都相處很默契的,所以決定還是與他好好談。前不久我去他的工作地看他,由于改乘飛機比預約時間晚到了半天,他竟然與同事外出旅游了,而且手機關機,發短信也不回。我非常傷心,在他的單位整整等了五天他才回來。問他為什么這樣對我,他說是為了叫我知難而退,還說讓我死了這條心,一副油鹽不進、為了與我分手可以不擇手段的架勢。 他堅決要與我分手,除了我與他工作在兩地、想組成家庭很不現實以外,還說了一點,他早對我沒有感覺,我不是他要找的類型。他想找一個二十多歲、能對他事業有幫助、有房有車、能受得了他那自命不凡性格的人。我問他,既然早對我沒感覺了,為什么不早告訴我,為什么一再要我等到他畢業,今年畢業時還要我幫忙找關系進我所在工作地的單位? 他一方面說得這么絕,另一方面我要走時,還不忘給我買我愛吃的零食,送給我一把情侶梳。 此時我心里非常難受和復雜。為什么我癡癡等待的五年換來的竟是這樣的結果?人除了跟著感覺走以外,責任、良心、感恩這些就不需要了嗎?已是博士的人了,為什么還這么在乎金錢?根據您的“婚姻對等律”,我從家庭、經歷等各方面的條件都是與他對等的呀。他說工作在兩地不現實,這個問題是比較好解決的呀。盡管我的錢不多,但是我的年收入是他的兩倍呀,我已經自己買房了。在事業方面,盡管我沒有多大的社會背景,可我也是博士呀,對開拓他事業的社會關系還是很有幫助的呀。 真不知道是我不夠優秀,還是因為他是一個心態不正常的人。 博士與博士的感情之路,何去何從,很困惑。 柯老師,我與他的情緣是不是已經結束了?我應該吸取哪些經驗與教訓?(困惑的女博士) 柯云路:放棄“愛情沉沒成本” 困惑的女博士:你好! 我每天會收到許多來信,沒有結婚的有沒有結婚的困惑,結了婚的有結了婚的困惑。為情所傷,為愛所困,是許多人走不出的境遇。深陷感情牢籠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 你從二十多歲愛上一個男人,用了整整五年的時間等待著走進婚姻,其間付出了許多努力,兩人都從碩士而至博士,這在中國的婚戀對子中并不多見。以中國目前的現狀,能夠讀完博士的年輕人在總的人口基數中就是極少數,像你們這樣的雙博士真的很不簡單呢。 但不知你們所學的是什么專業,中國教育體制的一大弊病是教學與現實的嚴重脫節,不少學業優異的年輕人走上社會時會遭遇種種的不適應,學數理化的人缺乏足夠的社會知識與經驗,即使是學文科出身,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化為行為的指導,也還要有一個相對漫長的“消化”過程。 你在信中講到你和男友的關系,對于你的男友,我無從評價,但至少可看出你這個女博士在社會學方面還相當無知。相戀五年的男友說起別的皆可通融,就是不能提“結婚”二字,而你,偏偏一心一意地想著和他結婚,這就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通常情況下,特別是一對一的咨詢,我對婚戀中的問題不會給出“分”的答案,只是將雙方的現狀加以客觀分析,讓當事人自己判斷應否“合”或應否“分”。 但這次我想破一個例,為你開出一劑“分”的解藥。 首先,我提議你用第三者的眼光重讀一讀自己寫的這封信,想像寫信的人是其他女孩,她的男友五年來數度分分合合,先是以“兩人分居兩地,一起生活不現實”為借口,后來又說女方收入比自己高,覺得很沒面子。當這些問題都不再成為問題時,男友又提出,想找一個二十多歲、有房有車、能受得了他那自命不凡性格的人。 這前前后后的種種提法不自相矛盾嗎?一個收入比自己高的女友已經讓他有了壓力,“二十多歲、有房有車”的女孩反倒讓他感覺更好嗎? 倒是你信中的那句話很“真”。他說,早對你沒有感覺,你不是他要找的類型。 告訴你,其他都是假的,唯有這句話是真的。 作為一個博士,你的男友也許真有其“自命不凡”的理由,但他能在你面前如此“自命不凡”,恐怕你要承擔主要的責任,是你屢屢把他“慣”成了這樣。 你可以在他一次次毫無道理的反悔中原諒他,即使他不愿意讓同伴知道你的存在,即使一起上街他甚至不愿意和你拉一拉手,還說什么“有失大雅”。以現在的文明程度,情侶間拉一拉手和“大雅”有什么關系?只能說明他對這種關系的某種輕蔑。當你為了安慰他的失意(先不說他是否需要安慰)大老遠乘飛機去看望他時,他竟然與一群朋友外出游玩,明明知道你苦等在陌生環境里,連電話短信都不回一個。對一個心愛的女孩能如此冷酷嗎?不僅如此,他歸來后還繼續冷言冷語,拒絕對婚姻的任何承諾。就這,都沒有讓你死心,僅僅幾袋零食和一把小梳子,就又勾起你對“愛情”的無限遐想。 你不覺得自己太傻了嗎? 當這段感情把你從二十五歲拖到了三十歲時,男友又說,他想找的是二十多歲的女孩。你盡管什么都可以不計較,能讓時光倒流嗎?你難道還看不出他的種種理由不過是一系列想要擺脫你的托辭,他從未把你當成婚姻的選擇。這種關系,說得好聽一點,是階段性的感情寄托;說得難聽一點,不過是對一個“缺心眼”的女孩的玩弄罷了。 現在許多年輕人相愛不一定走入婚姻,但如果你的愛情是以婚姻為目標,那么,我勸你及早放棄。 作為博士,你一定知道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沉沒成本”。 許多商人在投資一個項目時,剛開始肯定要有所投入,為了有所回報,這種投入不會是一次性的,有許多項目在組建過程中需要不斷追加投資。就像你這些年對男友所做的那些事情一樣。然而,倘若是正確的投資都會獲得回報,即使不一定在短時間內獲得。 然而,如果項目選錯了,所有的投入就會成為“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撈不回來的或者是撈回來更吃虧的成本。 這時,唯一正確的選擇是放棄。 愛情也一樣。有的雖然出現嚴重問題,但雙方仍有基礎,是可以打撈的成本。有的則純屬錯誤選項,所有成本都已沉沒,一定要及時放棄。 為了維系和男友的關系,你在這五年中已經反復投入、追加了太多的成本,到現在這一步,明眼人一看便知,你不該再做任何打撈補救或追加投入。你的男友只愿和你保持朋友的關系,而這,并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你先前的一切努力都已經化為沉沒成本,為了自己的前途,你要盡快放棄,不要再做傻事了。 至于你應該吸取哪些經驗教訓,你若能看懂柯老師的這封信,反省清楚了兩人關系的前前后后,在開始下一段感情時,不管感情多么熱烈,也要用理性來判斷這種關系,這就是你把握好未來婚姻幸福的一點收益(柯云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