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韻 我一直以為城市缺乏土壤,栽培不出四季,特別是栽培不出這么殷實而靈透的秋。秋遠在亙古就嫁給了鄉村,秋便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成了家庭主婦,在鄉村過著殷實、自由、幸福而愜意的日子。 秋獨具個性魅力,透著成熟的氣息,秋的成熟不是流露出的,而是綻出或溢出的,如飽滿漲裂的石榴,捂都捂不住。秋色絢爛,絢爛得有些濃烈,有些夸張,秋花燦爛開放,姹紫嫣紅。但這姹紫嫣紅不像春花般嬌,不如夏花般艷,而顏色有隸書的厚重,有歲月的深邃。且不說秋花爛漫,單是秋葉也“滿城盡帶黃金甲”,抑或“霜葉紅于二月花”了,滿世界都是繽紛的油畫。秋是瓦藍的,高高地懸掛于天空;秋是金色的,低低地鋪滿大地。秋也有火紅的高梁,雪白的棉團,金色的稻穗……它們組合成豐收的色彩,豐腴飽滿,讓秋就這樣豐富而又生動著。秋山挺拔而厚實,古樸而謹嚴;秋水清明而透澈,純凈而端莊。山是山的樣,水是水的形,素樸自然,不施粉黛。山水則是鄉村的小伙子、大姑娘,含蓄而文靜,相對而視,默默相伴,相互守著一個簡單而又執著的約定,演繹著古老而又現代的愛情神話。 秋風最頑皮,走到哪嬉鬧到哪,把色彩撒得到處都是,然后又嬌氣了,把滿樹的葉子打落一地,七零八落,一片狼藉。還別說,倒具備了凌亂之美的味道。那枝頭搖曳的幾片枯黃的葉子,不像是搖曳的詩行嗎?秋雨最纏綿,扯天扯地,漫天飛揚,讓人的思緒彌漫,生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感慨。然而那溫暖的小屋卻讓人永久地懷想,懷想那精心編織的毛衣,編織進的太陽和月亮,編織進的期待和夢想。 秋聲寂廖而雄渾,南飛的雁陣鳴聲如喃喃的囈語,有一句沒一句,高一聲低一聲,在天空回蕩。知了的最后一聲嘶啞的叫聲終于把夏天徹底驅走了。蟈蟈彈奏的樂曲在靜寂的夜里,悠長、嘈雜,釀成了多情人的無眠。秋風的唿哨聲如波浪蕩漾而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雄渾壯闊,從那底氣十足的聲音中感受到一絲一縷的涼意,忍不住打一個寒噤,感受到:天涼好個秋! 秋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意蘊。秋其實單純、簡單,而秋有了意蘊,才豐厚,才雋永,才深渾,正如人有了思想、靈魂,才真實,才睿智,才通達。秋意高遠、遼闊、坦蕩、空靈、清澈,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純如處子,純如美玉,純如冰雪。秋意便是劉禹錫“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曠達與高遠、開闊與豪邁。秋意便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與樂觀、怡然與恬靜;秋意便是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惆悵與抑郁、懷念與暢想。秋意就懸掛于萬里碧空,秋意就寄寓于一片枯葉,秋意就播種于肥沃的土地,秋意無處不在,伸手可觸,吸鼻可聞,張目可見。真正讓秋意升華的歌手不是秋風而是杜甫,他的一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凄涼悲美,情真意切,響徹千年,讓我們景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