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26日)李少紅導演的新版《紅樓夢》經歷了25個夜晚后正式落下帷幕。自轟轟烈烈開播,到遭受到如潮水般的質疑與批判后,輿論將這部耗時4年的宏篇巨制印上了“劣作”的標簽。批判過后,新《紅樓夢》的黯然謝幕不得不令人深思。新《紅樓夢》是否真的一無是處?李少紅是否應該對觀眾道歉?名著翻拍是否沒有明天?帶著這一系列問號,鳳凰網娛樂頻道專訪了國內著名電視劇制作人,曾經擔任《士兵突擊》與《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業內知名制片人吳毅。作為業內人士,吳毅表示觀眾和輿論應該寬容對待導演李少紅及新版《紅樓夢》,同時指出這部制作上嚴謹而華美的國學名劇,在演員演技上的問題是導致本劇惡評的主要原因。究竟名著翻拍這條路要怎么走,吳毅點出制作人的心態是決定影視作品質量的根本保障。以下內容為對話實錄:
李少紅功大于過 觀眾應該寬容對待 鳳凰網娛樂:50集新版電視劇《紅樓夢》已經于昨晚落下帷幕,您作為業內人士,是否關注過此劇?觀感如何? 吳毅:關注過,但是因為工作的關系,看得不是很全。從一個制作人的角度出發,李少紅導演的新《紅樓夢》是一部制作嚴謹,絕美華麗的大戲,我個人非常喜歡。 鳳凰網娛樂:但新《紅樓夢》從首播之日起,一直爭議不斷,這種現象您是否有關注到?您是怎么看待這猶如一場“運動”似的對新《紅樓夢》的批判?觀眾是出于什么樣的心態來表達這樣的憤怒與不滿? 吳毅:觀眾的心態我不清楚,但是批評并不能否定李少紅的努力,新《紅樓夢》恰恰體現了李少紅勇于挑戰、敢于創新的優點,并不是所有導演都有勇氣翻拍古典名著的。新《紅樓夢》從內容上忠實于原著,從畫面上唯美精良,觀眾對于這部影視作品應該寬容對待,而不要只是批評。 鳳凰網娛樂:大多數人最后都會將對新版《紅樓夢》的不認可、不喜歡轉嫁到對導演李少紅的否定與憤怒上,您認為這樣一部劇集的成敗,責任是否都該由導演承擔?她必須承擔的責任是什么?您認為是誰毀了新《紅樓》? 吳毅:新《紅樓夢》的失敗主要在演員身上,這是李少紅為了忠實于原著做的一個抉擇,應該說是很艱難的抉擇。一部劇的成敗不能完全依賴導演,對于新《紅樓夢》來說,李少紅功大于過,勇氣與毅力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四大名著中《紅樓》最難拍 選角毀了李少紅 鳳凰網娛樂:四大名著中,為何人們對新《紅樓夢》的關注和批判尤其多?相比其他三部《紅樓夢》本身有哪些更特殊的意義和地位? 吳毅:在我看來,四大名著中,數《紅樓夢》最難拍,因為它有太多太復雜的層次在里邊。另外三部名著的拍攝相對要容易一些,并且這幾年也有很多相關的影視作品出爐比如《赤壁》、《見龍卸甲》等等。而《紅樓夢》不一樣,它難拍之處在于層次的劃分與取舍,復雜的人際關系與社會背景,龐大的角色群體與緊密的情感糾葛,任何一個點處理不好都會惹來爭議,所以難拍。也就像我上邊說的,李少紅接拍《紅樓夢》體現了她勇于挑戰的精神。 鳳凰網娛樂:在對新版進行否定的同時,很多人表達了對87版《紅樓夢》的懷念。但是87版導演王扶林曾對媒體表示,現在人人都說他那版《紅樓夢》是經典,他自己現在聽來都覺得好笑。好像在當年,該電視劇剛播出時,他本人也曾遭遇過外界很大的質疑與壓力。您如何看待這兩版的比較? 吳毅:87版《紅樓夢》的確是經典,它的經典之處是在當時的環境下第一次通過電視劇這個平臺為觀眾展現一個古典名著中所塑造的世界和故事。而87版中所被人稱道的是演員的選擇和拍攝態度上的嚴謹。畢竟在當時的制作技術與投資環境下,能做出那樣一部電視劇來說是非常艱難的。而當時對于87版《紅樓夢》的批評多是學術上上的,這就是為什么20多年后87版《紅樓夢》被視為經典。 而新版《紅樓夢》的誕生,是在時代觀念改變之后,如今我們的電視劇制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導演的視角也更加的國際化更加的長遠。盡管從某些角度上的確存在一定的敗筆,比如新《紅樓夢》毀譽參半的最主要原因是演員的選擇上很失敗,選角毀了李少紅的這部作品。但單憑這這一點,不能否認李少紅版《紅樓夢》是名著改編歷史上的一部精品劇作,很多藝術作品都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 名著翻拍“眾口難調” 制作人心態不正拍不出好作品 鳳凰網娛樂:您認為當下的時代環境是否適合重拍新版《紅樓夢》? 吳毅:名著的翻拍應該注意的一項是“恰當”。要在恰當的時間進行翻拍,影視市場的運作時有一定的周期的,而名著改編更是這樣。李少紅的新《紅樓夢》出現的時機很準確,準確的填補了一個影視文化市場的斷層,也對原著的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 鳳凰網娛樂:近年來,四大名著相繼被重拍,高希希的《三國》,李少紅的《紅樓夢》,吳子牛的《水滸》,張紀中的《西游記》。前兩部目前已經播完,后兩部還未見真容。但從前兩部的播出效果來看,基本上罵的多,贊的少。為什么時代進步,技術進步,卻反而拍不出更有質量更有內涵更合大眾人心的電視劇? 吳毅:的確,現在我們的電視劇制作技術和成本都已經提升了很多,但同樣,觀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我們不斷前進同時,有些人可能會迷失,在某些電視劇的制作上更注重商業包裝和宣傳炒作,而對于電視劇本身的品質上下的功夫太少,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問題。對于如何拍出更符合大眾心理的電視劇,這個問題很難,畢竟眾口難調,電視劇市場存在年齡分化,區域性等諸多分類,就拿李少紅的新《紅樓夢》來說,年齡分化上的問題就很明顯,青年觀眾喜歡,老觀眾批評。這樣一個現象說明中國電視劇市場的多元化與復雜的特性。對于未來將開播的另外兩部改變電視劇,我比較期待張紀中的《西游記》,畢竟單從技術上,新一版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特技特效的應用將大大彌補老版本中所存在的不足。 鳳凰網娛樂:最后,想與您探討,您感覺經典翻拍的前路該如何走? 吳毅:心態,制作人的心態決定了翻拍劇的質量。翻拍劇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果制作人的心態沒有擺正的話,很難拍出好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