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需因時:秋季健康重在飲食之補
秋季飲食原則 秋季具有由熱轉寒、陽消陰長的氣候特點,與之相適應的是秋季飲食應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方法,寒涼調配要適宜。秋季飲食應符合下面這幾個原則: 少辛增酸 秋天,人的肺氣盛,而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會促使肺氣進一步旺盛,過盛的肺氣會入侵肝臟,使肝臟受到影響。因此,少吃辛辣食物,可以有效預防肺氣過剩,適當多食一些酸味食物有利于保護肝臟。 但辛味食物并非絕對不能吃,芹菜等有辛香味的食物,還是要適當吃一點。因為秋季氣燥,萬物收斂,而人體內的濕氣也會隨之積蓄,吃些有辛味的食物,有助于濕氣發散。 另外,在春天少吃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強肝臟功能;而在肝臟功能受到肺氣威脅的秋天,要常吃些廣柑、山楂、新鮮蔬菜等酸味食物,以升發肝氣。 滋陰潤燥 秋季氣燥,容易損耗人的津液,因此在秋季要注意多吃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奶制品、甘蔗等。但這些食物偏涼,脾胃功能差的人應該先調理好脾胃才能吃。 不要吃得過涼。而且秋天天氣轉涼,人的生理代謝為適應這種變化,也發生了改變,涼寒食物不易消化,對脾胃不利。因此秋天要少吃涼性食物,尤其是涼性瓜果,以免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引發消化道疾病,損傷脾胃陽氣。秋季飲食宜溫,可多吃溫性食物,適量吃些蘋果、梨、葡萄、龍眼、柿子、柑橘等水果,有助于保護脾胃。 不吃辛辣。一年之中唯一不能多吃姜的季節就是秋季。姜屬辛辣,多吃易使肺氣過旺,加速人體失水和干燥,因此不能大量食用。 正確進補 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是進補的方法要得當,不能急功近利,以免得不償失。 許多人喜歡用狗肉調理身體。其實,狗肉是冬季進補的佳品,并不適合秋天吃。秋季時,人們會受到秋燥的侵襲,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而狗*有溫腎助陽、益氣補虛的作用,此時吃狗肉可能會加重皮膚干燥、便秘等情況。因此,秋季不宜用狗肉調理身體。 不要突然大補。夏季氣溫高,多數人的胃口不如平時,日常飲食中也多瓜果、湯粥等易消化的食物,胃腸功能因疏于運用相對其他季節有所減弱。進入秋天后,如果立即忙于大補特補,食用大量大補之品,胃腸一時難以適應,營養也難以得到順利的吸收,相反還會加重脾胃的負擔,甚至損害消化功能,不僅浪費了諸多大補之品,還損害了健康。因此,秋季進補要以有利于消化吸收為原則,循序漸進地進行調補。 注意營養平衡。多樣化的食物能給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秋季的人體調補一方面肩負著彌補夏季損失的任務,另一方面又肩負著為冬季儲存能量的責任,因此更要注意營養的平衡攝入。 中藥對癥進補。秋季進補也可以求助于中藥,對癥選用一些中藥進行調理,效果非常不錯。比如由于胃陰虛,萎縮性胃炎和肺陰虛所導致的口渴咽干、咳嗽少痰、肺結核、冠心病、心絞痛等癥,可以用新鮮肥玉竹煎湯煮粥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