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康整理/(2010-10-23)
慢性失眠患者,有的睡眠浮淺,有的則頻繁覺醒,分不清醒和睡的界限。一般上都會感到入睡困難和睡眠時間不足。
最多的慢性失眠是“心理生理性失眠”,即由于長期精神緊張引起的失眠,而失眠后產生的緊張焦慮心情又進一步加重了失眠。用事實引導患者走出這種情緒上的誤區,對患者失眠征狀的改善,十分有幫助。 宏康健康機構專家提醒您:經常失眠者不妨注意以下睡眠衛生準則: 1.保持正常的睡眠節律:白天保持正常的精神和體力活動,適當進行光照,增強人際交往,即便是因失眠而瞌睡,但除常規午睡外,也要強打精神從事活動,這有利于減輕夜間失眠或改善睡眠。 2.臥床前后盡量放松精神和軀體活動:如食不過飽和不進食刺激性飲料和食物,睡前避免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和文體活動,代之以做體操、打太極拳和溫水沐浴等。 3.慎用各種藥物:藥物的興奮作用、不良副作用、撤藥反應以及藥物的鎮靜作用導致白日瞌睡而影響夜間入睡等,均可干擾睡眠,應盡量避免。 4..避免戀床:無睡意時不上床,晨醒后或夜眠醒后入睡困難時,盡量避免久臥床上,特別不要在床上思考問題。目的都是為了避免“臥床”與“不眠”形成條件反射。 5.正確使用安眠藥物:當前通用的各種安定類安眠藥,久用后可發生蓄積作用、耐藥性、依賴性和停藥后的種種戒斷反應,因此應嚴格掌握用藥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