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究竟身,乃是如來所有功德與妙用顯現之基。法身的特性是本來清凈、不為煩惱所染。超越思維和言說,它如虛空般遠離一切相狀而住。從未離于法身如來藏,它通過任運本具的兩種色身來滿足一切眾生的希求。 在寧瑪派的畫像里,法身佛以赤裸的、虛空色(淡藍色)的佛父佛母雙運身來表征,稱為普賢王如來。 普賢王如來象征著證悟法身──輪回與涅槃所有好壞品質的究竟自性。從無始以來,他就證悟了遠離概念的法界俱生智慧。由此證悟,他既不落輪回之邊也不住涅槃之寂靜。他具有究竟真諦的智慧,即一切平等的俱生智。它不是由斷滅而生的頑空。相反,諸佛妙觀察俱生智(微妙俱生智的精髓)的對境住于內在光明“童瓶身”剎土。俱生智慧與其對境之間的關系可用模擬來說明:水晶折射光譜中各色光,而各色光其實就在水晶里面。因為內在光明的殊圣妙用,通過顯化的內在固有特性,五部報身壇城的五位本師住于身智不二的大顯現中。 法身無有變異、分別和相狀地以五種方式安住: 處:法界“童瓶身”剎土 本師:普賢王如來,即大本覺、平等真如俱生智 眷屬:俱生智如海會眾 時:不變的時間,真如 法:勝義大圓滿,無生身、語、意之法門 法身本來清凈、一味、猶如虛空,他超越常、斷之邊戲,以三種俱生智慧而住。這三種俱生智分別是: 1。本體空性智:本來清凈,超越思維、言詮諸邊,猶如透明的水晶。 2。自性光明智:微妙甚深的光明,是顯現屬相生起之基,而本身并不作為一種特別的相狀而存在。 3。大悲周遍智:無礙住于本體顯現妙力生起之基;但此智并不尋伺對境。 如果(法身)有任何瑕疵,那么法身將會具有相狀和特征,如此則不應該把寂靜和無緣作為其最顯著的重要特性。如果(法身)不具微妙的甚深光明作為顯現之基,那么法身將會是斷滅與頑空。由此可見,法身是微妙、空性光明的俱生智慧,為顯現之基,超越常、斷兩邊。 法身佛具有三大功德: 能斷大(sPang Pa Ch'en Po):在真諦中本不存在的驟然與幻化障礙及其習氣被徹底凈除【斷德究竟】。 能證大(rTogs Pa Ch'en Po):由無二的大俱生智慧,法身視輪涅無有偏袒【智德究竟】。 心大(Sems Ch'en Po):由于前兩項功德,法身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任運自然無緣成就化身【勝出諸有情之大悲心等】。 報身佛
法身住于內在光明和諸法的勝義自性中。未對法身本有特性作任何改變,自顯報身──受用身任運顯現。從法身本體俱生智慧的顯現中,無數的佛身與佛剎以自顯方式生起,就猶如水晶現出的五色光是由于太陽光的緣故。報身佛上師與諸弟子在相同的證悟之界中無二無別。上師并沒有傳授法門;諸法門是在平等一如中自顯而出,即以五種方式自顯而任運生起: 處:自顯密嚴剎土 上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五方佛,例如金剛薩埵(不動佛) 弟子:與上師無二無別的、俱生智慧中自顯的如大海眾諸佛 法:不可言喻的、遠離詞句、指示、概念的自相大光明 時:常有相續輪 報身佛有兩種傳承方式: 1。在密嚴剎土,由法身普賢王如來將續部法門授予自顯報身諸佛,這些報身佛與普賢王如來無二無別,上師與弟子都住于無分別的證悟中。這被稱為上師與弟子同一心意的傳承(sTon ‘Khor dGongs Pa gChig Pa)。 2。諸弟子的心和上師的意不同;但通過上師的加持,師徒的心意合為一體。這被稱為上師與弟子的心意變得無二無別的傳承(sTon ’Khor dGongs Pa dByer Med Tu Gyur Pa)。 報身佛的五種俱生智如下: 1。法界體性智:無二總集以下三方面:解脫之基──本來清凈的大空性;自相光明之基──俱生智之自然光明;和明智界。 2。大圓鏡智:諸相在空明無二智中無礙顯現,猶如圓鏡映現一切形像。此俱生智是報、化兩種色身生起之基。對于證得見道或修道的諸弟子,佛的兩種色身和以下三種俱生智象圓鏡映形般自然生起。 3。平等性智:此為本來解脫大平等之智慧,于此智中佛的兩種色身的所有顯現根據弟子們的感知而生起,沒有落入或住于任何一邊。 4。妙觀察智:同時清晰照見所知諸法而沒有迷惑之俱生智。 5。成所作智:在明智中成就圓滿自己的所愿、象如意寶一樣無須勤作便自然而然地滿足他人的全部所求之俱生智。 法界體性智照見諸法的本體──勝義諦;而其他四種俱生智照見諸法的顯相──俗義諦。 化身佛
當法身如如不動住于輪涅大無二時,如來的色身──無勤大悲之化現,象魔術幻影游舞一般無窮無盡地變化顯現。 化身──應化之身,是在只要輪回尚存之際,針對普通凡夫眾生的需求而顯現。這就好比是水桶中映出月影,有多少水桶就會有多少映出的月影。化身可以分為三類: 1。 自生化身(Rang bZhin sPrul sKu):對具有凈觀的諸弟子,以及那些已經登地以上的圣賢,大報身化現為密嚴剎土、五方佛(例如金剛薩埵)凈土以及三怙主(例如金剛手)凈土,猶如鏡中顯影一般。這里諸弟子與上師佛陀并非同一心意,但實際上這些凈土是報身剎土,因此它們被稱為半報半化凈土。 2。 調御眾生之化身(‘Gro ’Dul sPrul sKu):這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殊勝化身顯現。他們在無量無數世界的六道中的每一道中化現。以十二化儀和種種方便清凈圓滿成熟所有眾生。在我們所在娑婆世界的人道中,現在的殊勝化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的十二化儀是:(1)降兜率、(2)入母胎、(3)降生、(4)學技藝、(5)娶王妃、(6)棄位出家、(7)修苦行、(8)至菩提樹、(9)降服魔眾、(10)成正等覺、(11)轉法輪和(12)入涅槃。 3。 種種身相之化身(sNa Tshogs sPrul sKu):這種化身形式沒有確定的處所、形色和化期;而以適合眾生的任何形式顯現,可以是有情,也可以是佛像、經函、房屋、花園、醫藥、橋梁、道路等等。 化身佛的俱生智證悟了化身在眾生前諸種形色化現并非無情或僅是影像;這些化現同時具有兩種俱生智──這兩種智慧為利益眾生任運顯現。 “如所有智”無謬證悟諸法的勝義諦自性;向其他人開顯猶如虛空般遠離生滅概念的究竟真諦之義。 “盡所有智”同時分別了達諸法俗義諦之不同相狀而無有混淆。 大圓滿的不共傳承是由極喜金剛從金剛薩埵或金剛手得到的。金剛薩埵和金剛手是顯現為報身或者半報身的佛,而極喜金剛是顯現為化身的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