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土產于當地小山丘內。鼎蜀鎮西北有兩座小山丘,分別叫青龍山與黃龍山。
青龍山是座優質的石灰巖山,用以生產的水泥及石灰品位優良。黃龍山的砂器,是相當優良的建筑用石料;在黃龍山的砂巖覆蓋之下, 蘊藏著宜興陶瓷工業的重要原料“甲泥”!紫砂陶土主要產于甲泥礦內! 紫砂天然陶土具備了制陶所必須的化學及礦物組成成份, 其主要成份為石英、赤鐵礦、高嶺土、云母!類似中國南方瓷器原料的特點,屬于粘土─石英─云母系! 因此不須另行調配制成,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 泥壤強度高,干燥收縮小,有利于燒成紫砂器的前提條件。 紫砂泥料分為紫泥、朱砂泥、本山綠泥等三種,而以紫泥為主。 三種泥料皆可單獨成陶,又能互相摻合配制成不同色調! 由礦里采掘而來的泥料,外觀類似巖石,不能用水直接膨潤,經陳腐后能風化成細碎的顆粒。
傳統的加工方法是用石磨碾碎過篩,加水拌和后經人工翻復捶煉直至達到理想的可塑性制成成品泥! 現在是采用拋球式雷蒙粉碎機粉碎,過篩后加水拌和經真空練泥機制成成品泥
宜興紫砂壺馳譽于國際,一直是收藏家的最愛。朱泥、紅泥、紫泥、綠、緞、黑鐵砂其統稱為紫砂。因紫砂質地好,其燒制成器后,它的吸水率和排氣率適中,用來泡茶,色、香、味俱佳;紫砂茶壺在洗滌時,冷熱急變性好,不易爆裂,不易爆裂,比一般陶瓷器更適于用作茶具。紫砂壺之美,除了獨特造型美外,還有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線條和材質色澤美。
甲泥是一種富硅高鐵的沉積礦床,且頂底板為細砂巖或粉砂巖,而稱夾泥。因其泥塊堅似鐵甲,故俗名『甲泥』 。甲泥與紫泥是同一層位,同一地質環境,同一條件下生成「氧化或強氧化」。它們的化學組成、 礦物組成和顆粒組成不同。甲泥為宜興日用陶器的主要原料,紫泥則為用作紫砂陶器的生產
指紫砂泥燒成中發生的色彩變化。紫砂泥包括紫砂、紅泥、本山綠泥(緞泥)三種,統稱『紫砂泥』。紫、紅、黃三種基泥, 由于礦區、礦層的不同,加工過程的差異,以及培燒時溫度等諸因素,其發色變幻莫測,變化微妙,巧奪天工。
宜興紫砂泥屬沉積型陶土,可塑性指數在 10·47 – 17·5 之間,屬中高可塑性。其礦物組成為富鐵的黏土 -- 石英 -- 云母系。 紫砂泥黏土礦物含量占 70% ,以伊利石、高嶺石為主,賦予紫砂泥良好的可塑性能,生壞較高的機械強度, 較小的干燥、燒成收縮和較寬的燒成范圍,為行成宜興紫砂獨特的手工技藝,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曬泥:把開采出來的紫砂泥礦,露天曝曬,任憑日曬風吹雨淋,因剛開采出來的紫砂泥礦,其硬無比,性質剛烈,須露天曝曬,任憑日曬風吹雨淋自然風化瓦解,風化時間越久越好。陳腐:開采后的紫砂泥礦,經曬泥、篩選、輾碎、收集泥粉、過篩、和水攪拌、真空成條、把紫砂泥礦煉制成熟泥后,放置在陰濕的地方,需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不令干燥,濕泥經過陳腐,成為「腐泥」。讓水份均勻分布,使泥料腐化,有機物質分解產生膠質,這種方法就是「養土」。養土的好處:可提高可塑性,減少在成型過程和生壞陰干時的開裂,其燒制成器后表皮結晶溫潤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
石黃嫩泥是從宜興市丁山趙莊山石黃嫩泥礦中精選出來的嫩泥原料,內含二氧化硅、石英等多種特殊天然礦物成份。
紫砂: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 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 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 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評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
紅泥:在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為江蘇宜興黃龍山紅泥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日久使用,漸露鋒,深獲早期壺識者深愛、贊賞。養壺者之最愛。新壺初用,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朱紅,泡茶鋉數日則如朱-泥,贊不絕口!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00度C / 收縮比:約13%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緞泥:早期最常見通用之泥料,為江蘇宜興黃龍山本山綠泥原礦提練而成;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贊不絕口!早期泥料調配跟早期窯爐所升溫度較低溫,在一般緞泥產品會“吐黑”;近期來所用窯爐為高溫窯,所燒成之緞泥壺,可輕易提升至所須溫度,而真正達到較高的結晶,絕不吐黑!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3%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黑鐵砂:為早期最常見通用之泥料之一;為江蘇宜興黃龍山原礦提練再加入錳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較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日久使用,深獲早期壺識者深愛、贊賞。養壺者之最愛。新壺初用砂土氣重,茶湯略現砂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灰黑,泡茶鋉數日則如墨黑,泡茶好喝,評價好贊不絕口!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30度C / 收縮比約12%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內紫外紅:壺胚乃以清水泥為泥料,成型后再以紅泥漿上漿“壺表”,再讓壺壞陰干入窯燒成;此作法在當時為早期壺很常見之泥料工藝 壺身泡茶多日顏色變朱紅色,現代壺已甚少見此作法。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0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種系列
大紅袍泥:由宜興市洑東鄉西面,在任途村與紅衛村交介處小煤窯礦區,所開采的夾層嫩泥。含氧化鐵,在煉泥過程加入天然鐵紅粉提升紅色,經過窯燒會變成大紅色,泥質細膩密度高、高結晶,泡茶柔順好喝,經過泡茶養成色澤艷紅非常討喜,此種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宜興市洑東鄉西面
窯溫:約1040度C / 收縮比:約45-55%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小紅泥:由宜興市洑東鄉東面的礦區所開采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鐵經過窯燒會變成朱紅色(又稱小紅泥),泥質細膩密度高高結晶跟一般紅泥含礦量不同泥質較多,此種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市洑東鄉
窯溫:約1080度C / 收縮比:約20-28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紫茄泥:紫茄色澤溫潤討喜,泥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鐵量高,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茄紫胎骨堅潤,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脈。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2%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墨綠泥:是紫砂泥色配比之一。將著色金屬氧化物氧化鈷、氧化錳,加入本山綠泥中配制而成的一種紫砂色泥。經燒成后, 呈深綠色至墨綠色,是人工配制為數不多的紫砂色泥之一。墨綠泥呈色的深淺,隨氧化鈷、氧化錳加入量的多少而定。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5%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拼紫泥:是用不同泥調配而成,簡稱“拼紫泥”也稱調和泥為較常用的紫砂泥料,燒成呈棕色,在市場接受接受度很高的泥料,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泥性:穩定性特佳,容易掌控,結構緊密,可廣泛利用,成型容易。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 普洱茶各種系列
清水泥:為原礦紫砂,赤鐵礦、云母多早期較常見的泥料,被廣泛使用,俗稱“紅紫砂”成色溫和高雅玩家倍賞。礦產地: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泥性:容易掌握,穩定性高,成型容易,泡茶好喝。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 普洱茶各種系列
紫皂青:為原礦紫砂,產于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系四號井,由于產于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嬌艷,呈紫紅色,為稀有泥料,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窯溫:約117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黃龍山石黃:開產于黃龍山的嫩泥礦,近代用來做朱-泥壺的原料,嫩泥礦中含砂量重,坊間常用來做仿古朱-泥壺,頗受歡迎。
窯溫:約1100度C / 收縮比:約18%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底槽青:為原礦紫砂,產于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系四號井,由于產于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窯溫:約116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甲子年紫砂:為1984年在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當時因礦脈里鐵質成份非常高、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火疵、小熔點,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礦物含量豐富結構疏松,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泡茶好喝,評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種系列
鐵星泥:此泥料在早期做壺使用較多深紫茄色、色澤溫潤討喜,礦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鐵礦的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沖泡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深茄紫胎骨堅潤,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脈4號井。
窯溫:約1150-1200度C / 收縮比:約13%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細黑星:此泥料在早期做壺使用較多,淺棕色含細黑色顆粒、色澤溫潤討喜,礦中極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鐵礦的含量特別多,所生產的茶壺會產生非常密集的小熔點,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沖泡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教材在,黃龍山脈紫砂中挑選提煉出來的特殊紫砂泥礦,泥色:淺棕色,此種泥料非常難得稀有,泡茶好喝,評價特好。
礦區:江蘇宜興丁山黃龍山脈4號井。
窯溫:約1150度C / 收縮比:約11%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