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或學生搞“惡作劇”,或受外界干擾,甚至個別學生
假如你是老師
一天早讀,去教室輔導,看到后排有一同學趴在桌上,我順手拿起一本書朝他背上輕輕拍了一下,他猛抬頭,摔出一句:“干什么?我沒有睡覺!”滿臉驕橫。當時我恨不得立即趕他出去。此時,同學們并不知道我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我盡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靜的心態,微笑著說:“那你說,你趴在桌上,老師該怎么辦?噢,對了,聽說你的作文寫的不錯,你寫一篇《假如我是老師》的文章吧。”當時,他沒有說話,我繼續在教室里巡回輔導。當天午飯后,這位同學到辦公室找我,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那樣沒禮貌。”看得出,他是真心悔過,我自然原諒了他。
第14計:以其道治其身
受教育者什么樣的人都有,不可能都是一些通情達理的人。遇到一些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人,最好的回擊是:用他對付別人的方法去對付他。
子教父
一個人特別不孝順老人,總嫌自己的父親年老多病,是個負擔。有一天,他把父親放進了一個竹筐中,與自己的兒子一起把老人抬到山中無人之處,放下后就往回走。兒子說:“爹,把那個竹筐拿回來。”此人大惑不解,兒子接著說:“等你老了好用來抬你呀!”這位父親幡然悔悟,又回頭把老人抬了回來,以后對老人也孝順起來。
第15計.指桑罵槐
現在,學生的自尊心都比較強,在公開場合教育學生教師一定要注意策略。有些事情在處理的時候,不一定要直接針對事件本身,可以采取迂回戰術,旁敲側擊,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思考、去感悟,從中找到差距,認識到自己缺點和錯誤,從而得以改正。
凳子拿的
“老師,我的錢丟了,30多塊呢。”張滑邊說邊掉眼淚,我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班里竟發生這樣的事。
我氣沖沖地走進教室,就在走向講臺的一霎那,突然意識到:如果此時去批評全班,效果一定不會好,畢竟拿錢的是一個人。倒不如……
于是,我掃視了一下全班同學,高聲告訴大家:“同學們,不要慌,我知道誰拿了張滑的錢了。”同學們都驚訝地望著我。“是凳子,請大家對凳子說一句話。”聰明的孩子馬上領會了我的意圖。一個同學說:“凳子,你這樣做不對,快還給人家吧。”一位說:“你是一時糊涂,改了還是好孩子。”……孩子一個個激動不已,只有劉虎紅著臉,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此時,我心里已經明白了。
第二天,劉虎早早地來到學校,把30元錢交給了我。我告訴他:你真勇敢,這件事是我們倆之間的秘密,誰都不要告訴別人。他哭了。
第16計:假癡不癲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經驗和認知的缺乏,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達不到家長、教師要求的程度,這是很正常的。對于這些無大礙的錯誤,作為教育者,沒有必要去批評他們,或者假裝不知,或者編一些小故事激勵他們,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欺 騙
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姥姥代替了在外工作的父母去了學校。小順一下午都惶惶不安,想:老師一定會對姥姥講自己的成績如何如何的一塌糊涂。
終于等到姥姥回來,小順低著頭只等姥姥數落。可是姥姥容光滿面,看起來十分高興的樣子,他一臉的詫異。想不到老師竟對姥姥說他表現得很出色。
后來,小順上了大學,暑假里他第一個去拜訪了小學老師。談起這件事時,只聽這位老師懺悔地對他說:“那天,我說了你很多不好的話,可第二天,你的反應讓我吃驚。從那以后,你的成績直線上升,我一直都在納悶兒……這時,小順才明白是姥姥善意的欺騙挽救了他。
第17計.苦肉計
不是去體罰學生,而是教育者在教育、幫助孩子的過程中,不惜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為代價,以實際行動感染他,讓他體會到教育者的一片苦心,加深對某些事情的認識,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撒 謊
一次周末,和兒子約好,下班后他騎車去接我,可是按約定時間過了兩個小時,兒子還沒有回來。
等待中,正好遇到兒子的同事,他說兒子和幾個人看電影去了,我只好耐心地等。
過了一會兒,兒子回來了,令我吃驚的是,他竟撒謊說路上車壞了。
“我可以等上10個小時,但我無法容忍你對我撒謊,兒子。”我氣憤地轉過身來,決定自己走回家去。兒子迎上去,想要解釋什么。我接著說:“我很生氣,不是對你,是對我自己。你看,我已經認識到,作為一個父親我很失敗,我現在要走回家去,并在這18公里的路上進行反省。”
在3個多小時的路途中,兒子始終推著車跟在我身后,也是從那以后,兒子再沒有撒過謊。
第19計:臺階藝術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師生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比較尷尬的局面,處理不好,極易在師生之間產生對立情緒,為教育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采取一些委婉、機智、幽默的教育手段,為學生制造一個“臺階”,既緩解了師生之間的矛盾,也能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真愛勞動”
一天,我去班上檢查值日,剛到門口,見班上調皮搗蛋的鄭軍正拿著掃帚要打一個同學。我開始很生氣,可一想不能采取粗暴的態度,弄僵了不利于轉化他。于是,我面帶微笑地說:“鄭軍不是明天值日嗎?今天幫別人值日呢,真愛勞動!”鄭軍愣在那里,以為要挨批,意外聽到的卻是表揚,臉一紅,還真的掃起地來。
第20計.擒賊擒王
取意:根據受教育者個性和特點的不同,以及所處的年齡階段不同,我們應該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決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采取“一刀切”,而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選準突破口,抓住要害處,這樣解決起問題來,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它會哭的
著名教育家孫敬修遇到小學生攀折樹木,便把耳朵湊過去,裝出聽什么的樣子。孩子們好奇地問爺爺在聽什么?他說:“在聽小樹苗哭泣。”“小樹苗會哭嗎?”“是呀,你們折了它,它會疼的,當然要哭了,等他們長大了還要為祖國建設服務呢。”孩子們一聽,一個個紅著臉低下了頭。以后,再也沒攀折過小樹。
第21計:幽默藝術
在師生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的場面,或老師說錯了話,或學生做錯了事……如果教師不分輕重,只照顧自己的“面子”,而不注意學生的感受,對學生橫加指責,很容易對學生的自尊造成傷害。這時,教師如能隨機應變,采取一些幽默的手段,將尷尬局面化解,效果會非常的好。
出乎意料的批評
在師范上學的某個晚上,我們幾個在寢室鬧著玩,把盛滿水的塑料袋放在門的上面等一位同學進門。就在這時,班主
第22計:沉默是金
當你遇到棘手的事件又想不出好的解決辦法的時候,沉默則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其實,沉默的過程是教師給自己流下思考解決問題的時間,同時給學生反思自己行為過錯的機會。因此,恰當地運用沉默,有時比直接批評或斥責更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無聲勝有聲
剛接一個班的第一節課,就碰上麻煩事。那天,當我拿著書興沖沖走進教室時,看到的卻是班上兩個男生正在打架,此時,同學們的目光一齊射向我,而那兩個男生也停止了打架。其中一個雙手叉腰,昂著頭,不屑地看著我,顯然不把我放在眼里。其實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他的“底細”---調皮搗蛋,老師都拿他沒辦法。看著他趾高氣揚的樣子,我知道此時無論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的,最好的辦法是采取冷處理。于是,我只當什么都沒有發生,徑直走上講臺,說:“同學們,請大家坐好,我們開始上課……”他迷惑地看著我,有點不知所措地坐到座位上。
下課后,我對那件事仍然只字未提。直到下午,他見我仍沒有批評的意思,便顯得有些忐忑不安了,終于,放學后,他敲開了我辦公室的門,主動承認了錯誤,從那以后,他很少再惹事。
第23計:出奇制勝
一些事情在解決的時候,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按照正常的思路是很難解決的,無論你付出多少愛心和努力。這就需要多動腦子,多想辦法,另辟隙徑,想一些超出常理的“奇點”、“趣點”、“鬼點”、“歪點”,甚至是“餿注意”,幫助你解決問題。
暗 號
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一個同學總是舉手,可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卻答不上來,引得下面的同學竊笑不已。
課
第24計:順手牽羊
教育無處不在。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注意發現和珍惜身邊的每一次教育機會。其實,教育的機會有很多,而很多機會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在工作、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只要我們稍加注意,有意識地去發現,隨時都可以把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傳遞給學生、孩子、親人、朋友……
故 意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進晚餐,他6歲的兒子不小心碰倒了桌子上的牛奶杯。他們可能認為這對于客人來說是很不禮貌的。當他們正準備責備孩子時,我也故意弄翻了我的杯子。“對不起,對不起。”我連忙向朋友道歉。孩子看到我的樣子,會意地笑了。緊張的氣氛也松弛下來。孩子趕忙用抹布擦去桌上的牛奶,并湊到我面前小聲說:“謝謝叔叔!”
第25計:信任無價
我們教育的對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在我們的意識里,他們思路狹窄、辦事不成熟、自控力差等等,因此,有很多機會總是自己來包辦完成。其實,有時候,當你將足夠的信任給了他,回報你的可能會是意外的驚喜,因為信任是鼓勵,信任是督促,信任是幫助,信任是信心,信任是自尊……
玻璃門
學校大廳的門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學校想了很多辦法,大門還是經常被踢破,修了補,補了修。
新校長剛上任,后勤主任就向校長說明了這種情況,并建議換成大鐵門。校長笑著說:“放心吧,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
很快,舊門被拆了下來,新門被裝上去。裝上以后,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
原來,這是一道玻璃門。
第26計:給學生機會
取學生走錯路的時候需要機會改正,學生的努力需要機會驗證,學生的能力需要機會來證明……不管怎樣,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機會,特別是在錯誤面前,教師不能將學生一棍子打死,而應該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學生也會格外珍惜,為取得好的成績而加倍的努力。
報弱科的學生
一次,學校安排各班選擇6名成績好的學生分別參加區里組織的語文、數學競賽。
新來的
誰都知道數學是這個孩子的弱項,雖然他在不斷地努力,但成績仍在中下。如果這個學生參賽語文,獲大獎的可能幾乎是百分之百。
大家知道,班上獲獎名次的先后,多少對班主任意味著什么,尤其是一個試用期的班主任。但他還是根據學生的意愿,讓他參加了數學競賽,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得了同年級的第六名。
事后,感觸很深的家長寫了一封感謝信讓孩子帶給老師,老師在回信中平靜地寫道:此事發生在班上的任何一個孩子身上我都會這么處理的。如果我不讓孩子參加數學競賽,就等于當著全班的面宣布他正在進行的努力是失敗的。給學生努力的機會,這的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職業素質。
第27計:輕重原則
該批評時不批評,不該批評時橫加指責,這是教育者常犯的錯誤。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教育孩子,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我們在批評教育孩子時,應該掌握輕重原則:由于孩子的過失造成物質上的損失,都是小事情,而涉及到心靈上的事情都是大事情。
養小孩與養花
一次,我精心培育的花,被兒子毀壞得不成樣子,我氣不打一出來,“你在干什么?”我怒吼起來,正要繼續呵斥兒子的時候,當教師的妻子快步走到我的身邊,用手輕輕地拍著我的肩膀,說:別這樣,要知道——我們養花,是為了養小孩。
妻子的話使我心靈為之一震:是啊,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輕?物質上的東西毀了可以再買,而孩子稚嫩純凈的心靈受到傷害,有時,用你的余生都無法彌補。
第28計:以逸待勞
有些看似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在處理時也不一定大動干戈。在處理前考慮周全,想好處理問題的辦法,然后布置下去,自己把握大局,做好處理意外問題的應急準備,關鍵時候指點一下,剩下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
一張紙條
一個剛上初中的學生,很愛看書。一天,他在書店看到一本很喜歡的書,想買,卻沒有錢。他突然想到爸爸媽媽的錢就鎖在家中桌子的抽屜里,鑰匙就放在桌子上。于是他回到家里,一陣猶豫之后,打開鎖,拿出10元錢,到書店買了那本書。爸爸媽媽回來后,他只怕自己拿錢的事被發現,整個晚上都十分不安。但爸爸媽媽沒有任何動靜。
過了一段時間,他在書店又看上一本很喜歡的書,于是又回到家里,打開抽屜。這時他發現錢的上面有一張字條。上面寫道:爸爸媽媽相信你是一個好孩子,而且永遠會做一個好孩子。他的心震撼了,感到十分慚愧,拿出字條,鎖上抽屜。從此,一直到長大,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
第29計:暗渡陳倉
在教育小孩子時,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天真、可愛、聽話的特點實施教育手段。小孩子理解能力差,有時看不透教師的意圖,發現不了老師的實際用意。因此,在處理有些問題時,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表面上制定一套計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暗地里實施另一套計劃,完成要達到的教育目的。
美麗的帽子
俊俏、可愛的小女孩蘇珊讀一年級的時候,小小的身體里竟然長了腫瘤。經過化療,她的頭發全部掉光了。一個亮亮的腦袋對于一個7歲的女孩來說是多么的殘酷!她的心靈中彌漫著痛苦和悲傷。蘇珊即將返校時,她的班主任,一個年輕的女教師鄭重地對全班宣布:“從下星期開始,我們要認識各種帽子,所有的同學都要戴著自己的帽子來學校上課,越新奇越好!”孩子們并不知道教師的良苦用心。到了星期一,蘇珊站在校門口卻遲遲沒進去,她擔心,她猶豫,因為她戴了一頂帽子。可讓她感到無比意外的是,她的每個同學都戴著帽子。與同學們那五花八門的帽子比起來,她的那頂帽子顯得那樣普通。
第30計.一箭雙雕
我們在處理學生矛盾的時候,絕不能將對一個學生的表揚建立在對另一個學生的批評之上,最好想一個兩全的辦法,讓雙方都能受到教育。下面這個小故事中,教授沒有責怪教師,沒有批評學生,但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再平常的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創造奇跡。
隨意挑的
一所學校成績總是搞不上去,請一個著名教育專家幫助學校發現人才。專家先是讓校長將所有教師的教案拿來,他選出了3名教師,說他們是學校最有發展前途的教師。然后他從一年級的考卷中隨意抽出50份試卷,說這50個學生是最優秀的,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如果由這3位教師來教,學校會創造一個奇跡。
果然,三年后,學校一炮打響,這50名學生全部考入了重點高中。在學生畢業后不久,學校收到了教授的來信:3名教師和50名學生都是我隨意挑選的。
第31計:吃一塹,長一智
學生總是在犯錯誤和不斷改正錯誤中成長和發展。有時為了更好的教育學生,我們甚至要“引導”學生去犯錯誤。因為有時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增長見識,吸取教訓,對一些事情有更深刻的認識。但我們要記住一點:我們允許學生犯錯誤,但決不允許他們犯同樣的錯誤。
這不是理由
初三時,第一天,上生理衛生課,老師就在后面的墻上掛了一幅人體解剖圖。圖上標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稱和部位。整個學期那幅圖都掛在那里。
期末考試時,我們一走進教室,那幅解剖圖便被收了起來,整張試卷只有一道試題:“列舉人體各主要骨骼的名稱和部位。”
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提出抗議:“我們從來沒有學過。”
“這不是理由”老師微笑著說,“那些知識已經掛在墻上好幾個月了。”我們勉強回答了一會兒以后,老師便把試卷收起來,然后撕得粉碎。“永遠記住。”他忠告我們,“教育不僅僅是學別人告訴你的東西。”
第32計:空城計
在實施教育的時候,我們不可能都是利用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有時候可以利用虛擬的、假設的東西或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意境,讓學生去思考,去體會,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或明白一些道理。
難忘的體罰
記得小時候,一次考試,同桌給我寫紙條被老師發現,老師將我們叫到辦公室,說:“大錯已經鑄成,你們必須承擔后果——否則,你們不會真正記住。這次考試按零分計,而且——”說完,他拿起了松木板子。
“你倆都伏在椅子上,把眼睛閉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戲。”我們抖抖索索地伏下身子。
“啪”的一聲,宣告了懲罰的開始。看來老師先懲罰同桌了。我自己還沒挨揍,眼淚卻上來了,同桌是因為我才受苦的。“啪!”打的又是同桌,我不敢睜開眼睛,只是加入了大聲哭叫的行列。
……
怎么一直打同桌呢,他一定是受不了了,我終于鼓起勇氣:“老師,別打他了,你打我吧。”
在我說完的同時,我倆都睜開了眼睛,越過辦公桌,可憐兮兮地對望了一下,同桌竟然紅著臉說:“你說什么,不是在揍你嗎?”疑惑中,我們扭過頭去看老師,只見他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座椅的墊子上抽了一下——啪。
(我們要學的不是體罰學生,而是老師處理問題的做法。)
第33計:拔苗助長
有時候,學生在完成某種任務時,盡管做的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我們不妨將學生做的事情夸大一點,采取積極的態度,想一些激勵的辦法,多一點表揚、鼓勵和贊美,這對差生的轉化是很有幫助的。
利 息
在一次階段測驗中,一個男生的語文得了59分。他找到我說:“老師,您就再給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說:“作文絕對不給加分;但是,我可以給你把總分改成60分——我借給你1分。不過你可要想好啊,這1分不能白借,是要還利息的,借1還10,下次考試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樣?要是覺得不劃算就不要借了 。”男生咬了咬牙說:“我借。”結果,在下一次測驗中,他語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凈剩81分。
第34計:平等原則
教育學生,就要面向全體,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歧視任何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或生理、心理有缺陷的學生。相反,我們要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他們身上,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適時地給予肯定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全體學生的尊敬,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手心手背都是肉
哈里·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以后,有記者到其家里采訪他的母親,當時她的另一個兒子也在場。記者首先稱贊道:“有哈里這樣的兒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這樣,”杜魯門的母親贊同道:“不過,我同樣為我的這個兒子感到自豪。”母親指著另一個兒子說。
“他是干什么的?”記者問。
“他給別人打工,但他干得很出色。”
第35計:調虎離山
在實施教育時,最忌諱的就是針鋒相對,當對方在火頭上時,先想辦法讓對方冷靜;當遇到善于狡辯的教育對象時,采取“走為上”,不和他理論,……避開對方的長處,然后再攻擊其軟肋,以己之利矛攻他之銹盾,教育成功的幾率要大很多。
你將改變我的一生
一老師下班回家,打開門時,發現一個持刀的男人正惡狠狠地看著自己。老師先是一楞,接著微笑著說:“朋友,你真會開玩笑!是推銷菜刀的吧?你怎么進來的,一定是我又忘鎖門了,現在腦子真不管用,來,我要一把。”邊說邊把男人讓進屋,接著說:“你很像我過去一位好心的鄰居,看到你真的好高興,你要喝點什么……”
本來臉帶殺氣的歹徒漸漸靦腆起來。有點結巴地說:“謝謝!”
最后,老師買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著錢遲疑了一會兒,在轉身離去的時候,他說:“小姐,你將改變我的一生!”
第36計:走為上
“三十六計走為上”已經成為一句俗語,因此編輯該文時,總想以此計結束,但在搜集資料時,始終沒有找到很好的教育事例。科馬洛夫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仔細想想,覺得科馬洛夫的“走”,還是有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借鑒的東西。教育時機的把握?現身說法?……但不管怎樣,這首先是一個好故事。
最悲壯的例子
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完成太空飛行任務之后,勝利返航……不料,當宇宙飛船返回大氣層后,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飛船將在兩個小時后墜毀。
電視對這一事件在全國進行了實況直播。
科馬洛夫向母親和妻子做了最后的告別后,希望見一見12歲的女兒,看到女兒,科馬洛夫的眼睛里驟然飄過一層陰云:“女兒,不要哭!”
孩子已泣不成聲,“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是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
“你真好!” 科馬洛夫說,“可是,你是一個粗心的孩子,爸爸已經說過你多次了,今天我想告訴你粗心的后果,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這場悲劇,也可以叫做對一個小數點疏忽的悲劇。孩子,你要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