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秘傳治腰痛針術
人身的經絡都是前后呼應,左右相通。任脈為前正中線,相對督脈脊椎正中線,腎經對華佗夾脊(今名脊穴),胃脈對膀胱第一行,肝、脾對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經亦前后相應。所以繆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療腰痛繆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壓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積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點的不適用此法。找好痛點,以最痛處一點涂以紅-至些為標記,再找到命門穴為計算總穴。例如最痛點在命門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讓病人仰臥,量臍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米處腹部針入1.5寸,恐痛點對得不準,將針刺入,提出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針。讓病人翻身俯臥,按壓痛點消失,腰痛即愈。 命門 Mingm6n 督脈第四號穴部位:俯臥位,在脊椎正中線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與臍相對,然而練氣功的人則臍向下移少許。此法頗有立功效之妙,但找痛點要準,與腹部痛點相對處要準,針刺要準。掌握三準,應手而愈。 病例舉要:夏XX 男 45 歲 某工廠司機患腰痛9 個月,俯仰維艱,行步腰椎不敢活動,痛苦很大,不能工作。各處治療,用藥280 多付,西藥也不少,針灸70 多次,其痛不止,焦躁萬分。診見痛苦病容,面色微暗,精神不振。舌潤微黑,脈來沉遲、兩尺無力。診為腎經虛寒之所致。讓其俯臥,指頭大痛點在命門左3 厘米,指壓時其痛難忍。畫一記號,讓其仰臥,翻身時十分吃力。針臍左3 厘米,把針提出1/3 向前后左右探刺已畢,讓其翻身,兩腳踏床面竟能抬腰離床5、6 厘米,口中連呼“輕快”,俯臥再按其痛點已消失。當時行走俯仰均未覺痛,大喜而去。第二天來復診,自己開車來的,滿面笑容說:“休息9 個月,現在上班了。只覺腰部稍微不適,疼痛全無。”壓其痛點,略有微痛,又依法針刺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