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來,我鎮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全鎮各級黨組織按照鎮黨委的統一部署,團結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干事創業,搶抓機遇,經濟建設實現了較快發展,改革、發展、穩定整體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一、2007年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情況 2007年1-6月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X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X萬元,同比增長9%;鄉鎮企業總產值X億元,同比增長25%;財政收入X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7%,其中中央級收入X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9%,地方級收入X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去年財政指導性計劃為X萬元,實際完成X萬元(今年指導性計劃還未下達),預計1-6月可完成財政收入X萬元,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 一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0多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X、X、X于今年6月實施完畢。穩定糧食生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優質農業,在X種植200多畝牛角椒;在X、X、X種植優質茶葉200多畝。充分利用X湖水庫優勢,調優X湖水產養殖品種,目前有網箱2000多箱,水產總量802噸,實現產值2500多萬元。 二是堅定不移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壯大經濟總量,增強經濟發展后勁。項目方面總投資達2500萬元的X水泵廠,現已落戶X工業園區;投資5000萬元的X機械有限公司及總投資4800萬元的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已進入審查階段,即將入駐X工業園區;我鎮引進中美合資企業“X食品有限公司”現已正式投產,共投入外資650萬元;總投資350萬元的X竹器廠于6月開工,年產值700萬元。 三是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我鎮將進一步集中精力打好公路建設攻堅戰,完成X、梅保區內X、X、X村公路建設,完成X至X路剩余4.8公里的道路建設,力爭完成30公里的硬化改造,進一步改善我鎮的交通條件。上半年,X村6公里、X村3.6公里已全部完成硬化任務,X至X路剩余4.8公里、梅保區內X道路拓寬和硬化工作及X村11公里的道路硬化工作目前已完成招投標,施工隊已進場。 四是制定規劃,整治鎮容鎮貌。 目前,我鎮集鎮規劃測量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7月中旬即可完成測量任務。我鎮將以制定集鎮總體規劃為契機,開展農貿市場、停車場、垃圾場的建設工作,并進一步完善衛生管理機制,繼續實行居民生活垃圾定點定時收集工作,進一步開展整治河道垃圾工作。 五是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一是繼續改善景區的干線、支線公路路況,特別是X公路。二是充實景區文化底蘊,將本鎮悠久而厚重、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如X村溫氏家廟),明確有關部門或組織相應力量進行系統整合和精心包裝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增加游客的進入率和“回頭率”。三是建設精品旅游線路。以城區-XX湖-X古跡群-上杭虎園-古田會議舊址黃金旅游線為主線,以XX湖為中心,輻射X古跡、X甲元里溶洞、X廖天山,貫穿X市南線旅游走廊的“黃金旅游圈”。組織策劃好山水風光游、消夏避暑游、溶洞奇觀游、原始森林游、生態農業游、休閑自駕游等旅游精品線路。通過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六是發揮資源優勢,壯大水產養殖業,做強竹木加工業。 1、以XX湖無公害水產品基地通過省級產地認證為契機,大力推進漁業產業化、名優化進程,擴大名優水產品養殖規模,提高漁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整體效益,年產值力爭達到2500萬元以上;今年4月6日我鎮成功將水庫庫面養殖發包,目前承包方已成立水產養殖公司,并投放魚苗85萬尾。鼓勵網箱養殖戶發展高優水產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2、加大對低產竹林的改造,改善竹林經營狀況;擴大筍竹林基地規模,提高竹林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效益。構建高效益筍竹產業鏈條,鼓勵精、深、新筍竹產品的開發,提高筍、竹的附加值;扶持壯大竹材加工企業,對筍、竹加工龍頭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強化政策配套服務;依托龍頭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開發竹地板、竹纖維、竹炭、竹醋液、竹飲料、竹藥等系列產品。 七是開發礦產資源,增加鎮村財收入。 對X、西X、石X、好X的煤炭、鐵礦、硅礦、石灰石礦等資源充分合理利用,發揮其最大效益;對現有礦產開發企業明確管理辦法,整合優化資源,形成產業帶、產業區域,引導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科技含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對X煤炭、傳統的森工企業、小水電產業區分門類、劃定板塊,加強安全監管,促使其朝集團化、合作化的方向發展。 二、存在問題 (一)、交通基礎設施還未完善,仍是制約XX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 XX鎮全鎮面積392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行政村通達公路里程達115.5公里。截至2007年1月,在區委、區政府和區交通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鎮共完成投資近1500萬元,完成農村路網水泥道路硬化60.2公里,全部通過省級驗收,通村道路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大大提高了我鎮道路等級。但要繼續完成剩余55.3公里的硬化改造,仍然要面臨資金短缺等困難,而且任務相當繁重,尚有以下幾大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X公路硬化進展緩慢,給沿線8個行政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困擾。X公路在XX境內全長54公里,目前已硬化40公里,而X地村至X14公里路段,即一標段、二標段道路拓寬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之中。由于此段道路是我鎮集鎮中心通往梅村等8個行政村的主干道,是我鎮的交通大動脈,因此,這段道路的拓寬、硬化務必在今年內完成,否則,將給沿線8個村的群眾造成極大的交通困難,并直接導致沿線8個村的通村道路硬化工作無法完成。 二是農村路網建設掃尾工作進展難度大。全鎮至今尚有55公里的通行政村道路未硬化,具體包括:1、鎮政府至X村主干道全長21.5公里,沿途各村與鎮政府合力完成17公里,目前還有4.5公里尚未硬化,存在近50萬元的資金缺口;2、XX山保護區內的X村、X陳村、X坑村三個村地理位置偏僻,距鎮政府30-45公里不等,公路等級極差,且森林資源屬國家保護資源,得不到開發利用,各村又無其它經濟收入,無資金對通村道路進行硬化;3、革命基點村石城村有豐富的林業、礦產資源,然而集鎮通往該村共11公里為全鎮路況最差的道路,且大多路段為鑿開巨石而建,通行能力極差,豐富的資源無法得到開發利用。因該道路拓寬、硬化成本巨大,而村財收入幾為零,雖然該村群情高漲,仍然存在資金缺口120萬元。 三是公務車輛嚴重不足,降低行政效率。應該特別指出的是,目前XX鎮是我區惟一一個道路里程最長、公務車輛最少的鄉鎮,有限的車輛常常無法應付,尤其是處理緊急事務時,還不得不向其他單位或私人挪借,“私車公用”是我鎮常有的現象;并且我鎮離城區最遠,公務用車損耗及干部出差車旅費支出巨大,造成政府財政運行困難。 (二)、集鎮建設各項基礎設施落后,集鎮安全存在隱患。 一是集鎮處于兩大水庫調峰結合點,呈不設防狀態,一旦發生險情,后果將不堪設想。我鎮的集鎮位于XX湖水庫下游和X水庫的水尾,由于沒有防洪堤,在洪水季節,XX溪電廠三臺機組同時發電,尤其是泄洪時,給沿河邊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的危脅。隨著X水庫的蓄水發電,水位不斷增高,防洪安全形勢更加嚴峻。同時,X公路溪口段沿河而建,沒有防洪堤的保護,面臨被河水掏空的威脅。我鎮是暴雨洪災的重災區,2005年和2006年連續遭受暴雨襲擊,而集鎮區域地勢較低,為確保4000多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國防公路行車安全,在河道兩岸建設防洪堤勢在必行。 二是集鎮規劃滯后,集鎮鎮容鎮貌未見改善。前幾年,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制約著集鎮建設的發展,也影響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隨著X公路的開通和農村公路的逐步硬化,為開發我鎮豐富的林木、礦產和旅游資源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而經濟的發展,必將造成農村人口向集鎮大量轉移,這對集鎮規劃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把集鎮建設成經濟和文化中心,發揮輻射作用,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我鎮將對集鎮依照建設生態環保鄉鎮要求進行科學統一規劃建設,目前在區建設局的支持下,測量人員已進場對集鎮進行測量,但由于我鎮財力薄弱,集鎮規劃資金缺口較大,為此要求區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盡量減免集鎮規劃所需資金。 (三)、稅源不足,財政運行困難。 在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對XX實行了一定的財政傾斜政策,上一輪財政體制總體運行較好。但XX是偏遠的林區鄉鎮,也是全區最貧困的鄉鎮之一,經濟結構單一,企業發展緩慢,稅源匱乏,財政收入少,而木材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稅收,在申請采伐時就在林業局繳納,稅費全部歸區級收入,XX境內全年實際稅收只有330萬元左右,而區每年下達的任務是600多萬元。XX鎮為了完成任務,通過引稅等渠道,支付大量額外費用,增加政府運行成本。XX自有資金來源僅有XX山礦泉水廠租金、X峰電站、X電站發包收入合計20余萬元,而每年政府正常運轉及硬性配套投入100多萬元,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造成政府財政運行十分困難。為此,請區政府在實行新一輪財政體制時,繼續給予政策傾斜,積極幫助XX維持正常運轉的同時,按實際稅源,酌情下達財政指導性計劃。 (四)、人事配備不足,工作效率受影響。 領導班子減員嚴重。由于2006年人事變動,我鎮調出城區及其他鄉鎮5名領導,現我鎮僅有九名在職領導,四名退二線正科級、副科級領導。由于領導人數偏少,特別是計生工作無分管領導,主要領導不得不分出精力抓計生工作,影響了宏觀工作的開展。 干部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全鎮現有干部包括臨時工、聘請的駕駛員合計55人,自2002年以來,我鎮領導干部調到其他鄉鎮人數有近10人,但補充進本鎮的干部僅為2人,且目前80%的干部在XX鎮均已工作10年以上,干部思想狀態僵化,創新意識不強,工作干勁不足,不利于工作的開展。“樹挪死,人挪活”,因此,建立健全領導干部交流制度是調動鄉鎮干部工作積極性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尤其是對在邊遠鄉鎮長期工作的干部而言,是最好的一劑強心劑。
中共XX鎮委員會 XX鎮人民政府 2007年7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