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中國最早將于本月再加息 幅度或為25個基點
盡管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自今年7月開始便連創年內新高,但鑒于吸引熱錢流入等擔憂,中國央行年內僅加息了一次,同時六次普調及數次差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不過僅管住流動性并不能抑制通脹,故年內二度加息仍如箭在弦上。 "當前政府抑制通脹的舉措能在一段時間內控制物價,不過,一旦放松這些舉措,物價就會反彈。央行仍然極有可能在2010年年底前升息",國信證券分析師林松立表示。 路透調查顯示,半數機構預期最早加息日期在今年末,而另一半機構則認為是明年一季度,加息幅度則普遍被認為仍是25個基點。受訪分析師并預計,在明年底之前存貸款利率將累計上調75個基點,分別至3。25%和6。31%。 中國目前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為2.50%和5.56%。中國央行于今年10月20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為近三年來首次加息。 中國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漲幅創28個月新高,達5。1%。發改委隨后表示,CPI漲幅料已見頂,12月可能回至5%以內,且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是未來控制物價較快上漲的根本性措施。此番言論預示,調整"三率"(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匯率)或將成為主要政策。 中國政府年初制定的CPI全年漲幅3%的目標恐難以實現,且分析師普遍認為明年通脹壓力依然較大,至少一季度之前,政策收緊態勢仍將持續。瑞穗證券駐香港分析師沈建光表示,"除非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不然(物價)不會下滑"。 不過,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則認為,中國可以承受4-5%的通貨膨脹,但需要管理并穩定好通脹預期,以防炒作。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周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提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本月初,中國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明年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昭示著中國應對金融危機時的刺激政策--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正式退出,也使得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繼續升溫。 流動性繼續收緊 新增貸款維持高位 在接受路透調查的25家機構當中,多數認為存款準備金率將在未來一年內達到20%,根據預估中值,明年一季度之前央行將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至19%,而二季度末則有望升至20%。 經濟學家們指出,本輪通貨膨脹產生的推手主要是流動性過剩,只有不斷緊縮流動性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央行上周五宣布,從12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第六次上調,這將使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8。5%。 另外,調查還顯示,明年全年新增貸款將達7萬億元人民幣。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亦在報告中指出,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內容,預計2011年新增信貸不會出現大幅壓縮。 但亦有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2010年實際新增信貸金額預計在8萬億附近,且考慮到通過信托等表外貸款形式發放的貸款已在今年被陸續叫停,明年7萬億的信貸規模還是比今年減少了。 .鳳.凰.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