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幾場大雪的洗禮,我們感受到了冬季的寒冷。天這么冷,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胃嘍,冬季是胃潰瘍、胃炎、胃神經官能癥等疾病的多發季節,這與精神因素、氣候變化等有關?;加形笣兊牟∪撕軏少F,冷不得,餓不得,撐不得,還累不得。下面介紹幾款冬季養胃食譜,給大家暖暖胃。
1、番茄蘑菇排骨湯
原料:豬排骨600克,鮮蘑菇120克,番茄120克,料酒12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排骨洗凈,剁成塊,加適量料酒、食鹽腌15分鐘;蘑菇洗凈,切片;番茄洗凈,切片。待用。鍋里加適量水,用武火加熱,水開后放入排骨,去浮沫,加料酒,湯煮開后,改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蘑菇片再煮至排骨爛,加入番茄片和食鹽,煮開后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此菜能開胃增食、強壯筋骨、健脾益氣。
2、豬肚燉胡椒
原料:白胡椒30~50粒,豬肚1個。
做法:將豬肚洗凈,白胡椒打碎(用紗布包裹)填入豬肚內,加入煲至湯稠肚爛,加食鹽調味。
功效: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健胃養胃,散寒止嘔的功效,脾胃虛寒者尤宜。
3、栗子燉母雞
原料:板栗去外殼;蔥、姜洗凈,姜拍破,蔥打結;雞去內臟,洗凈切塊。
做法:將鍋置火上,加清水,放入雞燒沸,加紹酒、姜塊、蔥結、板栗,燉至板栗、雞肉熟透,加精鹽調味。
功效:栗子燉母雞具有補益氣血、強壯身體、健腦益智作用。
4、早晚養胃粥
原料:粳米50克、大棗10個、蓮子20克。
做法:將蓮子用溫水泡軟、去芯,粳米淘洗干凈,大棗洗凈。三者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后早晚食用。
功效:養胃健脾,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5、杞子佛手雞湯
原料:佛手10克,杞子30克,雞半只。
做法:先將杞子泡20分鐘,雞洗凈,放入泡好的杞子煲1~2小時后,加鹽食用。
功效:杞子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作用,佛手行氣止痛且不傷陰,同煲湯飲用,對胃痛且兼有頭暈目眩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
6、清晨養胃湯
原料:紅棗50克,帶蠶蛹的蠶繭20個,適量白糖。
做法:將洗凈的紅棗,和蠶繭一起入鍋,加800克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5分鐘。濾汁入大碗,加入白糖(根據個人口味添加)調味即成。
功效:湯甜味美,養胃健脾,潤肺生津。
溫馨提示:
對于胃痛并伴有氣脹的患者,日常煲湯時可適當放點陳皮,因其性味較溫和,且有明顯(較好)的行氣、消滯和止痛的作用。而對于不同辨證分型的“老胃病”,可通過一些適當的食療法來輔助治療。
胃酸較多有少許潰瘍的患者可以在煲粥或煲湯時加一點墨魚(連骨一起),因為墨魚骨有制酸的效果;如果屬胃酸較少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多屬虛癥,要注意進補,如黨參、北芪、杞子、元肉、淮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