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俺是個菜鳥級別的,機子選用的也是菜鳥級的。Canon 450D總體應該感覺很不錯,由于是菜鳥,自然也無太大發(fā)言權進行一番評論了。一段時間的使用后,決定新購進小痰盂及被鄙視為狗頭的長焦鏡頭作為目前我這只菜鳥的“三劍客”組合。銀子倒還算充足,只是感覺學習和研究攝影也得像吃飯一樣,一口一口的嚼,所以雖然說總投入也有8000多,不過歸根到底我相信:好技術才是好片子的決定性因素!這篇小總結是為那些對攝影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寫的,我盡量用最平實的語言幫您理解一些相關的攝影知識。當然也算是自己的復習課了!
目前的組合是Canon 450D+ EF-S 18-55 f 3.5-5.6 IS+EF-S 55-250mm f4-5.6 IS+ EF 50mm f1.8 II+(58mm UV filter)
想必對于初初級菜菜鳥來講一看這些亂遭遭的東西就蒙啦!這都啥玩意啊,別急,俺也問過這話,哈哈!
首先介紹一點必須了解的常識吧。
數(shù)碼機自然是相對于從前的膠片機而言的。隨著膠片機被數(shù)碼一點點的取代,今天的年輕人兒似乎對膠片機已全然沒有了什么太多概念,反正知道膠片機是上膠卷的,以前柯達和富士算是比較有名的牌子了。但要想了解單反數(shù)碼機,則有必要了解一點膠片機的東西
1. 135?
什么是135相機?其實就是膠片機的一種,因使用135膠卷得名,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用的是寬度為35mm的膠片,就是我們以前常見著的兩邊有小孔的東東,以后的數(shù)碼相機里的一些概念就是以這個為基礎而衍生出來的。膠片的寬度是35mm,但記住膠片的感光面大小是36mm*24mm.不要混了。 大家想想,數(shù)碼相機沒有膠片了,那是不也得有個東西來代替膠片的功能???所以那些非菜鳥們常說的什么CCD或CMOS就是膠片的洋名,你就把它們當成膠片看就成了!但這些電子的或數(shù)字的“膠片”的感光面大小會不同,因此才會有不同型號的單反機子,因此價格才會有所不同。記住的一點是:感光面越是接近傳統(tǒng)膠片機的單反就越貴!因為感光面越大,自然呈像質(zhì)量就越好。如我的Canon 450D的CMOS是22.2mm×14.8mm,而Canon EOS-1Ds的CMOS尺寸為36 x 24mm,與膠片機的一樣了,自然就會超貴無比了!同樣也是根據(jù)這一指標來劃分“全畫幅”和“非全畫幅”的機子。全畫幅自然是指感光面大且呈像質(zhì)量又好的機子了!
明白了這個基本的概念后,相信下面所有要介紹的基本知識也就沒啥難的了。
2. 光圈、焦距,焦距的劃分以及“等效焦距VS物理焦距”
光圈是啥?很簡單就是控制進光量的東東。就像你的眼睛一樣,能睜大睜小。光圈大,進光量就多,小,進光量就少。焦距是啥?焦距就是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焦點是啥,就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穿過透鏡后聚到的那個點)。光圈的英文叫Aperture,焦距的英文是focal length。但你常??吹降?f 值指的并不是焦距,而是“光圈值”。.但它并不是和焦距無關的東東,因為光圈值=焦距/ 光圈直徑。你常到到的多少多少mm指的就是焦距長度。比如我相機的套頭(套頭不是啥東西,是買相機時隨機配套好的鏡頭,買的時候你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就是18-55mm。焦長是可以變的,所以才有“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之分,我剛剛購買的俗稱小痰盂就是定焦鏡頭50mm。因為光圈值是個比值,所以光圈直徑越大,其值自然是越小,所以別被光圈值迷惑了。數(shù)字越小,光圈值實際是越大。所以平時講的大光圈鏡頭是指f 1,f 1.4, f1.8...這樣的,不是f11,f23什么的。問題:要想使相機進光量多,應該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呢?
知道了光圈,焦距,再來說說焦距(焦段)的劃分。也就是說什么是短焦(鏡頭),什么是標準,什么是中焦(鏡頭),什么是長焦(鏡頭)甚至是魚眼,微距的問題。焦距我們用多少多少mm表示了,那這mm的值也是可大可小的。對其值的劃分并沒有嚴格的界限,這一點是要注意的。同樣焦段實際的出片效果跟你的相機有很大關系(就像之前提到的你的機子是全畫幅的還是非全畫幅的機子)。一般來講短焦或者叫廣角是28mm及以下(包括魚眼),標準焦段一般是50mm或55mm(這是與人眼的焦段相似的),中焦段一般是50-135mm,長焦就是135mm以上。數(shù)據(jù)不一定是準確的,但大致如此,只要明白了這些概念就好。另外必須要提及的兩個概念是“物理焦距”和“等效焦距”。我們買相機時,所標示的都是物理焦距。但我之前說過,因為單反數(shù)碼機的一些參數(shù)都是與135相機有關聯(lián)的。因此有就了“等效焦距”的概念。前面我提到數(shù)碼機因為不用膠片了,但它同樣需要有膠片一樣的感光元件,就是那兩個洋名CCD或CMOS。感光原件因為大小尺寸不同,因此同樣焦距的鏡頭在不同大小的感光原件上成像的視角也不同。再說白點,只有相同成像視角下拍出的片子才會相同,而要取得相同的視角就取決于兩件東東:一是一定焦段的鏡頭,二是同樣大小的感光元件或CCD或CMOS或傳統(tǒng)的36*24mm的膠片。其中感光元件部分我們是以135相機為參照系數(shù)的,那么看來如果想取得相同的視角進而獲得相同效果的片子只有是鏡頭了。這里就是個簡單的數(shù)學運算問題了。拿我的相機Canon450D為例,我相機的感光元件大小為22.2mm×14.8mm,那么135機的膠片大小應該是我相機CMOS大小的36/22.2或24/14.8約=1.6倍.這個1.6就叫“焦距轉換系數(shù)”,所有佳能相機的這個系數(shù)都為1.6。即然135的感光元件是我們用的單反數(shù)碼機子的1.6倍大,那么只有配上相應該大小焦距的鏡頭才能得到相同的視角進而得到相同效果的片子,因此,設135機所用鏡頭的焦距為X,假設我像機鏡頭的焦距為50mm那么就會得到一個等式:X/50=1.6(36/22.2或24/14.8),您自己解吧。得到的這個數(shù)值即是那些非菜鳥們說的“等效焦距”。我的媽呀,累死俺了,希望說明白了!以此類推,就可以算出各種鏡頭的等效焦距了。
3.鏡頭
鏡頭沒啥說的,一般從價錢上就能分辨出來級別了。長焦且大光圈的,標準大光圈的等等都很貴,什么“小白”啦,又是“小小白愛死”各種“炮”啦(不同品牌相機的行話稱呼也不同,自己搜下吧)啦。反正記住一點吧,大光圈的鏡頭都是貴的。定焦的出片比變焦的鏡頭效果好,但調(diào)焦方式就是用你的雙腿啦!一般專業(yè)人士都愛用定的。初級菜鳥,像我這樣的都拿著變的練手呢!當然也不是絕對的,技術好了,什么狗頭也都會有不錯的作品出來!需要要提及的是帶有IS功能的鏡頭。IS是Image Stability的簡寫,就是帶防抖功能的。對于一見到美女就臉紅心跳手發(fā)抖的兄弟們一定要選IS功能的,不然回家你都沒法看。
4.快門及光圈的組合
快門就是擋光的東東。快門速度是可調(diào)節(jié)的,根據(jù)你所拍的內(nèi)容決定。速度越快,抓拍運動物體或人的動作的能力就越強。快門是要與光圈配合一同完成拍照過程的。如果是光圈優(yōu)先,那么光圈越大(也就是數(shù)值越?。M光量就越多,那么快門速度就要越快,這樣才會得到合適的曝光量。如果要是快門優(yōu)先,自然就要調(diào)整光圈的大小了。問題:快門速度越慢,光圈應該是越大還是越?。抗馊︼@示的數(shù)值呢?
5.ISO與WB
ISO是個指標,如果傻瓜點可以理解成感光度。感光度就是感光時的速度。ISO的數(shù)值每增加1倍,其感光的速度也相應的提高1倍。拿我的相機舉例,感光度分別為100,200,400,800,1600。在網(wǎng)上摘抄一段然后加以解釋以使你更好的理解“在光圈不變的情況下(假設為f 4.5)能夠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假設為1/25,此時的ISO假設為200)獲得同樣的曝光量(那么我可以設ISO值為400,于是快門速度便可根據(jù)我想要得到的曝光效果提高到1/50或更快的速度,那樣不就可以得到更清晰的照片了嘛)。反之,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因此,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往往可以選擇較高的ISO感光度。當然,對于單反相機而言還可以選擇使用較大口徑的鏡頭,提高光通量。而對于一般數(shù)碼相機因為采用的是固定鏡頭,惟有通過提高ISO感光度來適應暗淡光線情況下的拍攝,特別是在無法使用輔助光線的情況下”。 WB是英文White Balance的縮寫,就是選擇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照像,沒什么好講的。當然如果要談到攝影藝術,那就不一定要死板的理解了,以自己想要達到的照片效果為主要目的。
6.光圈與景深的關系
當你看到一幅主題突出,背景效果虛化的恰到好處的照片時是不也特想自己拍出這種效果來呢?這就是我想說的景深概念。名聽起來挺玄的,其實一說你就明白了。你自己可以做個小試驗,嘗試著用眼睛來看距離你不同的物體,你會得到什么效果?肯定是眼睛看近的東西時,遠處的東西就虛化了,景深其實就是跟你眼睛看東西的原理是一樣的。說白了就是你相機定焦后,所聚焦物體前后的清晰范圍。范圍越小,景深就越小,反之。所以你拍東西時只要處理好景深就會得到想要的效果。那么問題是怎么處理好景深,景深和什么有關系呢?首先記住以被拍物體為界線劃分為前景深和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你不用明白原理,記住就好了。其次,景深和光圈,焦距以及被拍物體或人特的距離都有關系。記?。汗馊υ酱?,景深越小,反之。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反之。距離越遠,景深越大,反之(見圖就能明白了)。問題:其它值一定的前提下,f 1.2 與 f 3.5哪個能更使背景虛化?其它值一定的前提下,50mm與100mm焦距哪個更能使背景虛化?
不知道俺這只菜鳥的首篇關于攝影知識的原創(chuàng)小文對菜菜鳥是否能有幫助,反正算自己總結的話,心理賊啦明白了!



圖片從網(wǎng)上找的。第一二幅幫助你理解為啥照樣時焦距數(shù)值越小,焦距越短,取景范圍則越大,景深越大;數(shù)值越大,焦距越長,取景范圍越小,景深越小的原理,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