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與ETF基金有什么區別?
即使選擇的目標指數相同,指數基金也可能表現不同。這里先介紹指數基金的兩個大類:ETF和傳統指數基金。 ETF中文名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它與傳統的指數基金有很大區別。首先是交易方式。ETF與股票一樣,只要有證券賬戶,就可隨時買賣,交易價依市價實時變動。這里的市價,不同于基金的單位凈值,但與凈值相差不會太多。而傳統指數基金和其他開放式基金相同,都是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直銷網點等方式申購贖回,進出的價格以當日基金單位凈值為準。
交易方式不同,導致交易成本也兩樣。傳統指數基金每年需支付約1.5%管理費,較ETF的管理費(約0.3%-0.5%)高出不少;另外傳統指數基金申購時需支付1%左右手續費,贖回時需支付0.5%左右手續費,而ETF的交易傭金最多不超過0.3%。ETF交易成本相對便宜。而基金管理方式的不同,則是造成追蹤同樣目標指數的ETF和傳統指數基金業績差別的主要原因。 ETF屬于“被動式管理”,ETF管理人不會主動選股,指數的成份股就是ETF持股對象。其重點不是打敗指數,而是追蹤指數。一只成功的ETF能盡可能與標的指數走勢一模一樣,即能“復制”指數,使投資人安心地賺取指數的報酬率。 傳統股票型基金則多屬于“主動式管理”,一般持股的90%都是目標指數的樣本股,基金經理會通過相對積極操作,達到基金報酬率超越目標指數的目的。所以同樣追蹤上證50指數,50ETF跟易方達50相比,凈值走勢跟該指數會更為接近。 不同的管理方式各有利弊。相對而言ETF更好判斷,只要看看目標指數,就知道它走得好不好。但如果想要打敗指數,傳統基金更有可能,但同樣它也可能跑輸指數。還有一點區別,就是ETF沒法像傳統基金一樣通過銀行定期定額投資。目前市場上追蹤對象相同、但交易方式兩樣的僅有兩對,除了50ETF和易方達50之外,就是深100ETF和融通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