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菲律賓傳統婚禮菲律賓 2010-12-21 03:54:46 閱讀49186 評論203 字號:大中小 訂閱
菲律賓是一個新舊交錯、東西文化交融的國家,因在歷史上曾被西班牙統治數百年,所以從建筑到民風都頗具西歐情調。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將天主教帶入了這個亞洲島國,西方的文明從此漸漸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及至信仰和靈魂。這個被西班牙統治過數百年的島國從建筑到民風都頗具西歐情調,婚禮自然也是大多會在教堂進行。在菲律賓,5月是個豐收的季節,因其吉祥如意的含義于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婚禮高發期。 我們到達教堂時,婚禮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神父在臺上帶領眾人唱歌祈禱,莊重優美的歌聲在高大的教堂里回旋環繞,似乎有種直達人心的力量,可是這種力量又毫無侵犯性,是那種會叫人自覺自愿沉進去的魅惑。
我們輕輕地沿著一側走到臺前,發現兩位新人面對神父跪在最前排,左后方坐著新娘父母,右后方坐著新郎父母。
所有人都是盛裝出席,坐在最前面的是教會成員,清一色的白色。
祈禱完后神父喂吃圣餐。
新人在主、神父和親朋好友的見證下簽署婚姻契約。
一吻定終身。從此你就是我合法的妻,我乃是你永遠的夫。
新人與雙方父母合影
新人與伴郎伴娘和花童合影
新人與親朋好友合影
漂亮的花童:女花童著紅色和金色禮服,男孩子則是一律的白色。
踩著白地毯出教堂,從此開始世俗的婚姻生活。
一位看上去十分有修養的中年婦女見我們是外國人,便盛情邀請我們在儀式后一起去參加婚宴。我們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儀式結束后,我們和其他幾位最尊貴的客人被車子送到“宴會廳”。其實距離教堂只有幾十米遠。
“宴會廳”設在一處空地上,搭起帳篷,地面雖然是不規整的泥地,但是里面布置得十分考究,簡單卻隆重。 貴賓席的餐桌上鋪著雪白的餐布,新娘新郎的餐桌位于正中,四周是教會成員的坐席。新人的正前方擺放著三層大蛋糕和一瓶紅酒。為方便拍攝,我們選擇坐在貴賓席后面。
還有一整只被芭蕉葉包裹著的小豬,不知道是何用意。
貴賓席有侍者服務,不僅有人負責添菜,還有人專門搖著椰子葉趕蒼蠅。
其他人則采取自助方式。貴賓席上的男士有啤酒喝(皇帝也有),非貴賓則隨意取食物飲料,沒有啤酒。
宴會是全方位開放的,也就是說無論何人均可入內免費吃飯。司儀更是反復用擴音器告訴大家,我們準備了足夠的飯菜,保證供應。 很明顯,主人認為但凡來者,無論何人,無論是否隨禮,都是帶著對新人的美好祝愿來的,所以理應受到款待。 但是大家貌似還是很難抵擋美食的誘惑啊。
盛裝的伴娘。 搖著白色的磁骨扇子很有范兒啊。
然后,新郎新娘開始跳舞。 好戲剛剛開始。
跳舞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接受眾人的祝福和饋贈,說白了就是大家隨意在他們身上用別針別錢。數目隨意。
我們也奉獻了兩張100面值的比索,村婦往新娘身上別錢時,現場人們高呼:chinese money!!!
之后是兩位最尊貴的客人上場,取下新人身上的錢幣進行清點。 我們很欣賞這種送禮方式,一是絕對自愿,二是公開進行,三是送錢數額不像我們那樣動輒數百數千,我們看到的最大一筆禮金也就是1000比索。 這個好像是神父送的,某酒店的一晚住宿。 看把這兩口子樂的。 ![]() 在司儀的主持下新人再次親吻,互喂蛋糕。 ![]() 喝交杯酒。婚禮結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