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幼兒教師教育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從實踐教學目標與內容、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等方面建構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以幼兒教師教育技能為核心、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全學程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層次教師教育的實踐教學應立足于職業崗位對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以幼兒教師教育技能為核心、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全學程實踐教學體系。這種體系應能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補充、相互銜接、緊密配合,擰成“一股繩”,共同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
一、構建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現代學前教育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從事學前教育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的業務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專科層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可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技能分為藝術技能、運動技能、設計技能、教育技能、溝通技能、科研能力等幾大方面,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遷移能力,通過系統的訓練使學生達到培養規格和培養目標的要求,使學生在畢業時能夠適應幼兒同一線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具體而言,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應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增強實踐情感和實踐觀念,激發學生熱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的情感,培養認真負責、細致耐心的工作態度和刻苦鉆研、堅忍不拔的工作作風,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第二,使學生獲得知識、開闊眼界,豐富并活躍學生的專業思想,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進而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修正、拓展和創新。
第三,培養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術技能,使學生具有從事幼兒教育的職業素質和能力,主要包括4個方面:一是實踐能力;二是職業素質;三是創新、創業能力;四是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的能力。
第四,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培養和生涯教育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掌握實踐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合作,使學生的專業成長與其終身發展相結合,為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創造條件。更為其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二、構建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全學程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模塊,這幾個模塊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過程中相互促進,缺一不可。
(一)課程教學模塊
課程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包括專業課程、活動課程以及素質課程的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外語、計算機、普通話等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而且應特別重視音樂、美術、舞蹈等學前教育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采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能力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強調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著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所有理論課程教學都要按實踐教學大綱,安排一定數量的實踐教學時間,所有教學法課程更是應以實踐教學為主。同時,課程教學的考核工作應突出技能考核。
(二)模擬訓練模塊
模擬訓練是根據教學的需要,提出模擬訓練的任務,組織學生在校內的實訓中心和微格教室進行模擬創設幼兒園環境、組織幼兒園活動的實際訓練,使學生在具體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幼兒教育的理論,掌握當今幼兒教育的前沿動態,特別是掌握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最新理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
(三)幼兒園實踐模塊
幼兒園實踐分為幼兒園教育見習與實習、幼兒園領域活動研究,是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具體做法可以有:
一是建立學前教育實習基地。并與實習基地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二是豐富教育實習的內容和形式。將游戲實習、幼兒園教學實習、班級管理實習、衛生保健實習等不同實習重點結合起來,使各種實習內容相互補充,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將集中實習、分散實習、穿插實習、頂崗實習結合起來,使各種類型的幼兒園實習相互補充,以提高學生就業時的適應能力。
三是延長教育實習的時間。將幼兒園實踐課以參觀幼兒園、教育調查、心理測查、游戲實習、畢業實習、各領域活動研究等形式貫穿教育的全學程,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能力。
(四)課外活動模塊
課外活動是學生技能學習的基本途徑,應支持學生成立各種興趣小組、社團組織,并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形式。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在分散訓練的基礎上,每周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集中訓練。每年暑假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鍛煉、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能力素質。
(五)技能訓練與競賽模塊
為了提高學生從事幼兒教師職業的基本能力,有必要經常開展幼兒教師專業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專業技能訓練采用分散訓練和集中訓練兩種形式,集@till練主要由有關技能課程專業教師進行課堂和課后集中輔導,分散訓練則南團總支、學生會組織各種興趣小組、學生社團開展形式的技能訓練活動。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唱一首好歌、彈一曲好琴、畫一手好畫、寫一筆好字、講一個好故事、有較好的舞蹈表現力等,同時每學期都進行專業技能的競賽活動,樹立競賽優勝者為技能標兵,發放證書,給予獎勵,激勵全體學生積極投身于專業技能的學習訓練之中。
(六)科研訓練模塊
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把學生寫作課程論文(設計、創作)、學年論文(設計、創作)、畢業論文、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等作為培養和考察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開展科研實踐。科研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應高度重視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成立畢業論文工作領導小組,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進行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訓練,重點應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課題關,要求學生選擇角度小,貼近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的課題進行研究,最好是進行實證性的個案研究。二是寫作關,明確專業水平較高,并發表過一定數量論文的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從論文選題到基本規范進行具體的指導。三是答辯關,分為開題答辯與結題答辯兩個階段。只有通過開題答辯的學生,才能參加答辯。答辯以后,凡是需要修改的論文還必須進行認真的修改才能最終定稿。嚴格的論文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論文的寫作質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研規范意識、保證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
三、創設完善的實踐教學條件,構建實習實訓基地網
實踐教學條件是實踐教學的保障,服從于教學內容體系,涉及教師隊伍、實驗實訓設施、場地和環境等諸多方面。
首先,應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熟悉幼兒園教育、樂于教書育人的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一是要注重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與引進。要求所有的專業主干課程教師在教學前到幼兒園開展實踐鍛煉一年或幾年,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每周應有一定的時間(如每周至少半天)下幼兒同,使他們更加了解幼兒園教育的實際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強化專業技能來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二是聘請有工作經驗的幼兒園專任教師作為兼職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從而組建一支以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其次,應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通過學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不斷改善校內實驗(實訓)條件,大力整合現有資源,優化管理,扎扎實實地建設好包括模擬幼兒園活動室、游戲和玩具教學教室、嬰兒教育實訓室、心理觀察室和微格教室等在內的校內實訓室。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四、構建“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實踐教學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個方面。
在組織管理方面,應由學校對實踐教學進行宏觀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具體負責實踐教學的組織與實施工作。
在運行管理方面,各專業課程要制定獨立、完整的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大綱,并針對實踐教學大綱編制實踐教學計劃,編寫實踐教學指導書,規范實踐教學的考核辦法,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對實踐性教學環節應做到六個落實:大綱落實、計劃落實、指導教師落實、經費落實、場所和考核落實;抓好四個環節:準備工作環節、初期安排環節、中期檢查環節和結束階段的成績評定及工作總結環節。
在制度管理方面,應制定一系列關于實習實訓、畢業論文(設計)和學科競賽等方面的實踐教學管理文件,以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
五、構建以考察學生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是重視實踐教學、促進實踐教學質量快速提高的主要手段。
應根據幼兒教師應具有的能力結構確定實踐教學考核的內容和項目,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要加強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踐的指導和管理,每次實習實訓都應有實習實訓報告或成果,由專業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并做好記錄,按實踐教學學時占總學時數的比例記入課程成績。同時,應加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考評,制定綜合實踐能力考評方案,可以南幼兒園原任教師和學校指導教師聯合考核.不僅考核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學生的工作實績。
總之,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必要補充,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職業素質與獨立創新、扎實全面的職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當然,對其目標、內容、條件、管理及考核評價體系等有必要根據實踐教學本身的規律及幼兒教師職業發展的需要在今后做進一步深入、細致的探討與研究。
(徐 燕 長沙師范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