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如何預防和護理? ① 合理喂養:提倡母乳喂養,哺乳時要定時定量。增添輔食要及時、合理。 ② 控制飲食:為使發生病變的脾胃斬時減輕負擔,輕癥患兒,腹瀉時,宜適當減少乳食。重癥患兒,初起即須禁食8-12小時,以后隨病情逐漸好轉,可逐漸恢復少量母乳或米湯等易于消化的事物。初愈后仍應注意調攝飲食,力戒油膩生冷之品。 ③ 保持清潔:勤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每次大便后須用溫水清洗臀部,并撲上滑石粉,以防發生紅臀。注意保護肛門,并觀察肛周皮膚粘膜的變化。
小兒嘔吐是怎么一回事? 小兒嘔吐是小兒常見的癥狀,見于不同年齡的多種疾病。嘔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蠕動,并伴有腹肌強力痙攣性收縮,迫使食管或胃內容物從口、鼻腔涌出,嚴重嘔吐甚至使病兒呈呼吸斬停的窒息狀態。 嘔吐可以是單獨存在的癥狀,但往往伴有其他癥狀,隨其原發病而異。 應當指出有些家長對于小嬰兒漾奶就認為是嘔吐,嚴格的說,漾奶往往是由于小嬰兒噴門松弛,喂奶方法不當(喂奶時有氣體吸入胃內),以至有時在喂奶后少量奶汁倒流口腔。改進喂奶方法或隨年齡增長可以糾正或自愈。 需要強調的是嘔吐涉及范圍甚廣,其癥狀可以發生在內科、外科各種疾病之中。是需要家長特別隨時注意的一個癥狀。 小兒嘔吐是怎么產生的? 嘔吐發生的原因是多種的,常見于以下幾種情況。 ① 消化道器質性梗阻:食管、胃或腸內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至嘔吐。如,先天性消化道發育歧形,(不同部位閉鎖或狹窄);較大小兒則多為后天性腸扭轉、套疊、梗阻(如常見的蛔蟲梗阻);嘔吐同時伴有其他消化道梗阻癥狀(如腹脹、便血、無大便)。 ② 消化道感染性疾?。河捎谘装Y對于胃、腸刺激可呈反射性嘔吐。常伴有腹痛、嘔心、腹瀉、腹脹(如腸炎、胃炎、闌尾炎)。 ③ 消化道功能異常:是很常見的嘔吐原因。如發生在各種全身性感染和代謝障礙等情況時,常伴有發熱、食欲減退、嘔心、腹脹等其他感染中毒癥狀。 ④ 腦神經系疾病:不同病因發生顱內高壓癥狀,腦膜刺激征或顱內占位性病變,則引起中樞性噴射性嘔吐,嘔吐前多不伴惡心,而有其他神經性癥狀(如頭痛、嗜睢、昏迷、驚厥)。 ⑤ 各種中毒:包括毒物對腸胃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于中樞神經系而致吐。
小兒一般的嘔吐多是哪些原因? 中醫認為小兒嘔吐的原因主要為: ① 飲食不節,喂養不黨,如乳食過量,恣食肥甘、生冷及難以消化之食物,乳食積滯胃中,引起嘔吐。 ② 胃有積熱:由于乳母喜嗜油煎、辛辣食品,乳汁蘊熱,兒食母乳,以至積熱于胃:較大兒童過食辛熱之品,熱積胃中;感受夏秋濕熱,蘊于中焦,皆可致脾胃升降失職,導致胃氣上逆而發生嘔吐。 ③ 脾胃虛寒:若乳母平時喜食寒涼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兒食其乳,脾胃受寒;亦可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寒,易受客寒;或小兒過食瓜果生冷,因冷生寒;或病程中過服苦寒攻伐之劑;或感受風寒之邪。均可使寒凝中脘,中陽不運,胃失和降,寒邪上逆,發為嘔吐。 ④ 肝氣犯胃:小兒亦有情志活動,如環境不適或所欲不遂,或遭受打罵等,均可產生情志怫郁,導致肝氣不暢,橫逆犯胃,氣隨上逆而致嘔吐。 ⑤ 跌仆驚恐:小兒發育未臻完善,神氣怯弱,易受感觸,如目睹異物,耳聞異聲,突然跌仆,卒受驚恐,驚則氣亂,恐則氣下,以致氣機逆亂,擾動肝氣,肝膽不寧,致肝氣橫逆犯胃,氣隨上逆,肝胃不和,而致嘔吐。
對于愛嘔吐的孩子應該如何預防和護理? ① 注意飲食,宜定時定量,不宜太飽,食物宜新鮮、清潔。不要過食辛辣,炙 烤和肥膩的食物。 ② 哺乳不宜過急,以防吞進空氣。哺乳后可抱正身體輕拍背部,使吸入空氣得以排出。 ③ 嘔吐較輕者,可以進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宜少量多次進食。嘔吐較重者,暫予禁食。 ④ 嘔吐時宜令患兒側臥,以防嘔吐時嗆入氣管。 ⑤ 給藥時藥液不要太熱,服藥宜緩,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必要時可服一口,停一息,然后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