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導語
心理專家認為,對憤怒的感受加以強制堵塞,便可能將其轉化為沮喪、緊張的情緒,還可能引發疾病。這個小問卷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脾氣。下面有8個題目,可以測試你的脾氣。請你在A、B、C三個選擇中,選出最適合你的一句話。 測試開始 1遇到令人惱怒的事情時: A我會大吼出來,讓每個人都知道我的憤怒 B我一句話也不說,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C我盡量不發脾氣,爭取用有效的方法解決麻煩 2當我感覺受到傷害時: A如果我覺得確有必要,就把它說出來 B我當場就說出來 C由于非常痛心,也許我永遠不會把它說出來 3當別人沖我發脾氣時: A我時常想辦法平息他(她)的怒氣或者干脆走開 B我會聽他(她)說些什么,然后勸他(她)冷靜下來,讓彼此能夠坐下談談 C我覺得這是正常行為,因為我也會發脾氣 4對家里人發火時,你會摔東西嗎? A有時候會B只有在吵過架,事過之后才會 C從來不會 5你認為吵架會破壞愛情嗎? A是的,我認為會 B并非如此,我認為建設性的吵架還能增進愛情 C不見得,也許有那個可能 6遇到困難,你是否會把怒氣發泄在離你最近的人身上? A從來不會B經常如此C盡量不這樣 7在學習和工作期間,你曾向人發過脾氣嗎? A有過。對同學或同事B有過。對老師或領導 C從來沒有過 8如果你被拉去和一位令你生氣的人討論事情,你會: A盡快退出討論會B不愿動怒,而且遷就他 C告訴他,他錯在哪里計分標準 選項得分題號ABC12012120301242105021602172108012 經過上述8題的測試后,將所有分數相加。 測試結果 0~5分:這樣的低分數表示,你出于某種理由而很怕生氣——不但怕自己生氣,也怕別人生氣。心理學者認為你很內向,不愿將自己的內心展露在眾人面前,你甚至以為自己是屬于那種“從來不生氣的人”。事實上,你可能在欺騙自己。 6~11分:該得分屬于普通“正常”的脾氣。你往往能夠領悟自己是否在生氣,而且能適當地表現出來。大致上,你不是個容易發脾氣的人,主觀上也不嚴格控制情緒外露。不過,因為你想做個理性的人,所以你可能會稍微壓制脾氣,不讓自己把內心的感受強烈地表現出來。 12分以上:你在憤怒的表達上沒有任何困難。換言之,該發脾氣時就發,這往往是件好事,只是你可能會令他人害怕,覺得你有敵意、粗暴。你對生活情節頗為敏感,有時甚至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表達。心理專家告誡你:小心為妙。 心理評析 火氣大,愛發脾氣,實際上是一種敵意和憤怒的心態。當人們的主觀愿望與客觀現實相悖時就會產生這種消極的情緒反應。心理學研究表明,脾氣暴躁,經常發火,不僅是誘發心臟病的因素,而且還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須學會控制自己,克服愛發脾氣的壞毛病。 1意識控制 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冷靜,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都能做到自我控制。 2承認自我 勇于承認自己愛發脾氣,以求得他人幫助。如果周圍人經常提醒你、監督你,那么你的目標一定會達到。 3反應得體 當遇到不平之事時,任何正常人都會怒火中燒。但是無論遇到什么事,都應該心平氣和,冷靜地、不抱成見地讓對方明白他的言行錯在哪里,而不應該迅速地做出不恰當的回擊,從而剝奪了對方承認錯誤的機會。 4推己及人 凡事都要將心比心,就事論事,如果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那么,很多時候,你會覺得沒有理由遷怒于他人,自己的怒氣自然也就消失了。 5寬容大度 對人不要斤斤計較,不要打擊報復。當你學會寬容時,愛發脾氣的毛病也就自行消失了。 6從現在開始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常常說:“我過去經常發火,自從得了心臟病后我才認識到,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大動肝火。”請不要等到患了心臟病后才想到不要發火,要想克服亂發脾氣的壞毛病,就從今天開始吧。
脾氣之說
人的脾氣相對而言,既有好壞之分,又有溫順和暴躁之別。在生活和工作中,還有善意和惡意的表現,也就是對人對事以愛和恨為出發點為終點的急性態度。做人做事因某種原因,在某種場合或環境中而急劇表現出的人的言行。通常脾氣就叫發火,是因憤怒或不滿而表現出粗暴不易克制的聲色舉動。
一個人要有脾氣,盡量使脾氣有情有理、有節有制、有環境、有對象,注意場合,注意分寸地發,千萬不要亂發,因為發脾氣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有些人的脾氣反差較大,在下屬面前肆無忌憚地發火,罵下屬像罵兒子似的,板著面孔,吹胡子瞪眼睛,似乎不這樣就顯示不出自己是領導;而在上級那里卻萬分地低聲下氣,媚態十足,辱而不怒,罵而不慌。具有這種兩面性的人很多,如他們在打電話時,對下屬是官腔高調,稍有不快或不當之事,便大吼大叫,猶如觸怒了的狗,一個勁地咬,還滿口訓詞;若是對上級,你會聽到像貓咪似的柔媚聲音,并表示出準備接受指示指教的恭維辭令,不再見有半點脾氣。
我們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誰還沒有點脾氣,即便是某些動物也有脾氣,不過人不多去理會它罷了。老實忠厚的人有脾氣,少而小;驕橫粗暴的人發脾氣,亂而大;知情達理的人發脾氣,輕而有理,重而有情;野蠻無理的人發脾氣,怒而不言,狂暴傲慢;領導干部發脾氣,多是盛氣凌人,欺壓下屬和群眾;平民百姓發脾氣,都為辦事不公,針對腐敗和刁難。有的人還會看人發脾氣,還會注意場合和分寸;有的人毫無思考,發起脾氣如吃了火藥,導致被動、尷尬和自討沒趣的局面,不理智也無情理,其結果是氣急敗壞,暴跳如雷也無濟于事。
發脾氣,能解恨,但會做出極端,會傷心傷肺傷肝,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有損健康,并且將人的感情撕碎,即使心靈的傷口愈合了,也抹不去留下的疤痕。許多事,很多人都是因脾氣而大動干戈,有導致傷害的,有結下仇恨的,有后悔終身的,有互不來往的,有遭受報復的。總之,脾氣對我們來說要有,但不可輕易使用脾氣和隨便發脾氣,理智對我們在發脾氣時尤為重要。當然,人發脾氣并不都是壞事,要因人因事而論,如虎在山中吼,猴子還敢神氣?如正義之士站起來,邪惡之人還敢出聲?我們要懂得“阿Q”的脾氣不能要,無情理不理智的脾氣不能有,該發的應有的我們還得一如既往。常言道“有脾氣才有活”,“有脾氣才能成事”。
現如今,有錢人和有權人,有正義的人和有骨氣的人,他們發火發得大,動怒動得多。然而,一些人應有的脾氣,在私欲的驅動下被剝奪和抹煞,一個“怕”字,使得一些人喪失了做人的勇氣和品格。可見人的脾氣也是一種品德,一種力量之所在,它能除惡避邪,它能號召和助人威力。一句大聲帶火的話,一聲高喊動怒之言,就會有獅吼虎嘯之效。
人要有脾氣,應發的時候發,不該發的莫發。要明白,脾氣是人的個性品質問題,它是一種義正詞嚴的人格宣告,是一種不容忍受錯誤的態度,是一種抗拒和一種強烈的責任使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