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研究
更新時間:2010-07-14 18:04:24
姓氏書籍
中國專門研究姓氏的書籍歷代罔替,數量不菲。據不完全統計,從戰國時期到清代末年,僅見于史載的就有數百種之多,至今尚存的有70余種。這些姓氏書大多都涉及林氏,其內容一般側重于姓氏的起源、歷史演變、歷代世家大族的興衰和部分代表性人物的活動情況等。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部:
《世本》 此書是戰國晚期的佚名史官所撰,又名《系本》,因在唐代避太宗李世民的御諱而改稱的。書中記錄了上自傳說時代的黃帝,下迄春秋時期列國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世本》在唐代已有殘缺,約至宋末散佚。清代,學者文人如錢大昭、洪飴孫、王謨、孫馮翼、陳其榮、秦嘉謨、張澍、雷學淇、茆泮林、王梓材等,做了大量的輯佚、補注和校勘工作。1957年,商務印書館合王、孫、陳、秦、張、雷、茆、王八人的輯本,印成《世本八種》。
《急就章》 西漢史游撰。又名《急就篇》。因篇首句有“急就”二字,故名。此書是以教學童識字的字書,大體按照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門別類,編成韻文,以七字句為主。
《潛夫論》 東漢末年王符撰。因作者隱居著述,不欲顯名,故以潛夫為名。主要內容為評論時政得失,反對當時流行的讖緯迷信之術,痛斥官吏豪強的驕奢害民的行徑,同時亦論及姓氏起源,為早期研究姓氏的著作。清代學者汪繼培有注本。卷9《志氏姓》中有林氏起源、早期歷史及林氏分支姓氏情況的記載。
《元和姓纂》 唐代林寶撰。以撰于唐憲宗元和年間(806— 820年),故名,10卷。內容先列皇族李氏,其余各姓依唐韻206部分別排列,每韻以大姓為首,記載姓氏來歷和各家的譜系,于唐代人的姓氏記述得頗為詳賅。此書是我國中古時期譜牒學碩果僅存的著作,價值極高,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亦屢引錄此書。原書在宋代已有散佚,今本為清乾隆時學者從《永樂大典》的千家姓下輯出,后人又取鄭樵《通志》、王應麟《姓氏急就篇》、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謝枋得《秘笈新書》等著作中的引錄之文再加校補。有清嘉慶七年 (1802年)洪瑩刻本。現代學者岑仲勉有其書校記之本。中華書局有校印本三冊。《元和姓纂》中記載了林氏的由來、早期的播遷情況,尤其著重記載了林氏中的望族源流、發展歷程與各時期代表人物,對研究林氏大族的傳承有很高的價值。
《姓解》 (宋)邵思撰。該書對包括林氏在內主要姓氏的淵源均有考證,但較為簡略,現有《叢書集成初編》本等。
《古今姓氏書辨證》40卷, (宋)鄧名世撰。該書原本早已散佚,清代編《四庫全書》時,從明《永樂大典》中輯出。書中仿《元和姓纂》體例,以韻隸姓,對歷代姓氏書及其內容作了系統的考證,用力頗深。其中對有關林氏的淵源和歷史也有不少訂正。另有清人錢熙祚的《校勘記》。
《排韻增廣事類氏族大全》22卷, 元代文獻,撰者不詳。該書以韻隸姓,以姓統人,介紹了不少宋末以前林氏名人和家族的言行事跡。現有《四庫全書》本等。
《萬姓統譜》146 卷, 又稱《古今萬姓統譜》,另附《氏族博考》14卷,(明)凌迪知撰。該書廣泛搜集了前代和當時流傳的各種林氏譜系和有關姓氏書籍,加以疏理和歸類,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但其中也有不少訛誤和矛盾之處,顯得有些龐雜。現有明萬歷七年刻本、《四庫全書》本等。
《姓氏尋源》、《姓氏辯誤》 (清)張澍撰。前書根據歷代有關文獻的記載,對林氏的各種來源作了較為詳細的考證;后書對某些傳統的說法提出了質疑。兩書現各有單行刻本傳世。
《姓氏類書》100卷, (清)周之翰編。該書匯集了歷代眾多姓氏書,按不同條目將各書的相關內容結合于一起,其中有不少有關林氏的內容。與該書相似的還有李魁第的《姓氏族譜會編》等。此外。目前尚存的涉及林氏的古代姓氏書還有:
《姓苑》1卷, (南朝•宋)何天承撰。有清代玉仁俊輯本,收入《玉函山房輯佚書》。現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本,1989年版。《百家譜》1卷,(南朝•梁)王僧孺撰。有清代玉仁俊輯本。《姓氏錄》,(唐)許敬宗撰,現有輯本。《姓氏錄》, (唐)孔至撰,現有輯本。《百家姓編》l卷,宋代文獻,撰者不詳。《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宋)章定撰,現有《四庫全書》本。《姓氏急就章》,(宋)王應麟撰,現有《四庫全書》本。《千家姓》,(明)吳沈撰,現有多種版本。《姓匯》5卷,《姓觹》10卷,(明)陳士元撰。《姓纂》6卷,(明)錢逸撰。《姓氏譜纂》7卷,(明)李曄撰。《文竽匯氏》24卷,(明)傅作興撰。《姓源珠璣》,(明)楊信民撰。《百愛姓新箋》1卷,(清)黃周星撰,現有《夏為堂別集》本。《重編百家姓》,(清)黃周星撰,有抄本。《姓苑拾遺》,撰者不詳。《千家姓文》1卷,(清)崔冕撰。《姓氏考》,(清)顏光敏撰。《御制百家姓》,(清)康熙帝撰,有原刊本、復刊本及道光十年張瑜箋注本。《藝林匯譜》1卷,《續補》1卷,(清)翁方綱輯。《太平圖話姓氏綜卷》4卷,(清)任若海撰。《(增補)姓氏族譜箋釋》8卷,(清)熊峻運撰。《(增廣)姓氏志略》,(清)姜炳輝撰。《百家姓考略》1卷,(清)王相撰,有《徐氏三種》本。《姓氏考略》,(清)陳廷煒撰,有《叢書集成初編》本。《遼金元姓譜》1卷,(清)周松藹撰,收人《周松藹先生遺書》。《歷朝人物氏族會編》10卷,撰者不詳。《(增注)千姓連珠》4卷,(清)潘紉佩撰,楊宗楷注。《姓氏紛解》,(清)黃本驥撰。《姓氏譜》6卷,(清)李繩遠撰。
綜合文獻
除上述歷代姓氏書外,在其它一些文獻中,也有關于林氏起源和歷史演變的內容。其中,較為重要的有以下一些:
《六帖》30卷, (唐)白居易撰;《續六帖》30卷,(宋)孔傳撰。兩書合而為一,稱《白孔六帖》,分100卷。書中有《氏族門》,搜集和羅列了歷代姓氏書的有關內容,按不同名目類比排列。其中包括前代各種文獻中有關林氏歷史的內容,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通志》200卷, (宋)鄭樵撰。該書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典章體通史,其中的《氏族略》依據前代各種史料,詳細地考證了2255個姓氏的來源與演變情況。作者指出林氏多種來源,現有《四庫全書》本、《萬有文庫》本等多種版本。與該書類似的還有宋末元初人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其中也有專門探討姓氏的內容。
《路史》47卷, (宋) 羅泌撰。書中有《國名紀》8卷,廣羅前代各種書籍,對包括林氏在內的各國姓氏及其地理分布狀況皆有詳細介紹,可補眾家姓氏書之不足。但在資料的選取和考證方面似不夠嚴謹。現有《四庫全書》本等。
《續文獻通考》, (明)王圻等編修。該書《氏族門》對包括林氏在內的歷代4657個姓氏的來源、演變和歷代著名郡望世家作了系統考證和介紹。與該書類似的還有清乾隆年間奉旨編修的《欽定續文獻通考》(匯錄宋、遼、金、元、明五朝事跡)、《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欽定皇清通志》(敘述清代前期事跡)等。現皆有《四庫全書》本等多種版本。
《古今圖書集成》, 清代官修大型類書。該書《明倫匯篇•氏族典》以640卷的篇幅廣泛搜集了歷代有關各個姓氏的記載。現有中華書局和巴蜀書社聯合出版的影印本。
此外,與林氏有關的綜合性文獻還有:《魏書•官氏志》,(北齊)魏收撰,現有中華書局點校本。《太平寰宇記》,(宋) 樂史等編,現有多種影印本。《廣韻》,(宋)陳彭年等編,現有中國書店宋刻本影印本。《輟耕錄•氏族》,(清)萬光泰撰,原本現存北京圖書館。《十三經注疏姓氏》,(清)翁方綱撰,現有多種影印本。
相關研究
除上述直接涉及林氏或有關林氏的專門性研究外,部分對中國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總體研究著述,對于人們更好地認識林氏歷史和社會狀況也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這里簡單介紹其中部分著述。
《最新姓名學》 (臺灣朱勝華著,大眾書局,1974年)。該書特別注重對人名字形、字韻與名字關系、人名所表現出來的民俗觀念等方面的分析。
《源于地名的中國姓氏》 (牛汝辰等編,電子工業出版社,1988年)。該書論述了中國歷史上姓氏的起源與地名的關系,并對近500個與地名有關的姓氏逐一考證。
《考古發現與古代姓氏制度》 (李學勤撰,載《考古》1987年第3期)。該文結合考古發現的甲骨文、金文資料與有關文獻,對三代時期姓氏制度的若干問題作了專門探討。
《論姓氏制度的淵源及其演變過程》 (朱積臣撰,載《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該文論述了從原始社會后期到近現代,中國姓氏制度發展演變的階段性和各歷史階段的基本特點。
《圖騰名稱與姓氏的起源》 (何星亮撰,載《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該文結合有關人類學、民族學和社會學資料,分析了原始圖騰名稱的特點及其與姓氏起源的關系。
《中國人的姓名》 (張聯芳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該書介紹了我國56個民族的姓名制度,包括姓名結構、內容、禮儀、法規以及與姓名相關的各種文化現象。《姓名與中國文化》(趙瑞民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該書對姓氏的起源、姓氏與古代社會結構、民族心理、政治生活、民族融合、名字與時代特征、文化內涵、宗教觀念等方面作了系統的探討。
《中國姓名學》 (袁玉騮著,光明日報出版社,1994年)。該書從中國姓氏的產生與歷史演變、姓氏的起源與分類、古今起名的基本方法、姓名的類別、姓名與名聲學、《周易》與姓名、姓名與社會及應用、姓名改革等方面對中國古今作了系統總結和理論分析。
《中國姓名文化》 (完顏紹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該書從姓氏源流、取名、別號、風俗等幾方面論述了中國獨特的姓氏文化傳統與現狀。
《中國的族譜》 (臺灣陳捷先編,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刊印,1984年)。該書從《周禮》開始,順朝代追蹤中國古代族譜的發展變化和從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
此外,還有寧業高等的《中國姓名文化》(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 年),汪樹鐸的《姓氏•名號•別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雁俠的《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徐一表等的《姓名趣談》(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閩臺關系族譜資料選編》 莊為璣、王連茂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年8月第一版。本書以部份福建族譜資料為主,兼輯部分重要的碑銘墓志,收錄的譜牒近百部,記載的遷臺人數近7000人,且都為未曾公開發表的資料,因此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全書分上下篇,上篇為移民資料,主要是各族姓遷臺的生平資料,以族譜名稱為題,以現行政區域分區,族譜前還有對該族姓人閩后之開基,族人遷臺時間、地點及其他有關歷史。下篇為其它資料,主要是閩臺政治、經濟、文化、宗族和婚姻關系,都列有小標題。但有些資料較零碎,缺乏系統。書前有閩臺關系族譜資料分析一文,是對福建移民遷居臺灣情況及閩臺關系的研究論文。本書收有林氏多本族譜。
《海內外林姓源流》 林樹丹主編,林少川、陳思超、林文選為副主編。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全書廣泛收集海內外譜牒資料,在武榮殷比干文化研究會編印《比干文研》4期的基礎上,介紹了林姓的起源與播遷,并用較大篇幅介紹了林氏先賢、海外社團、文物遺跡和歷史文獻。全書50萬字。